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深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基础,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根据《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 号)有关要求,制定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智慧用电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张家港保税区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的复函
发改办运行〔2017〕1367号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报来《关于申请将张家港保税区列为“互联网+智慧用能”示范园区的请示》(苏经信电力〔2017〕189号)收悉。张家港保税区在苏州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智慧用能”试点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友好互动,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有利于提升企业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我委同意张家港保税区开展智慧用电示范园区,深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函复如下:
一、借鉴已有经验,探索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新模式。张家港保税区要在充分借鉴城市综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友好互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二、强化资源整合,积极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要加强需求响应机制的研究,优化技术手段,培育用户参与实时需求响应的能力并进行实践,对于达到分钟级响应能力的虚拟电厂,可作为备用容量参与电网调峰调频,与常规调峰调频电厂享有同等待遇。
三、结合改革推进,引导电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有关要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试点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充分发挥电能服务商熟悉用户用电特性的优势,引导电能服务商向售电公司转变,帮助用户了解用电曲线,为实现电力交易双方发用电曲线实时对应打好基础。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示范园区工作有序推进。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任务分工,力求工作有序推进。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保障示范项目取得实效。
试点按照修改后方案(见附件)执行。执行过程中,对于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我委商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附件: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智慧用电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7年8月9日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智慧用电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为深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基础,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根据《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 号)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背景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耗,用能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是工业企业产业水平升级至智能制造的必要条件。我国终端能效管理水平整体偏低,大量工业企业仍处于粗放型用能的阶段,对用能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到位,能效偏低,用能成本偏高,影响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也影响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
2013-2015 年,苏州市开展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了有效降低 1000MW 最高电力负荷的目标,在试点过程中还基于互联网建成投运了全国首个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在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电能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家港市作为苏州市重要的用能区域,在三年城市试点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核查,实现了永久性降低电力负荷 290MW,每年可节省用电量 7.2 亿千瓦时,其中保税区实现永久性降低电力负荷约 190MW,每年节省用电量约 5 亿千瓦时。通过三年城市综合试点,苏州市工业企业用能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用能管理服务产业良好发展,为进一步推动用能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利基础。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资源已逐步回归其商品属性,与此同时,互联网在能源领域掀起新一轮的技术与产业革命,新形势下加快能源生产与消费领域的新型市场机制探索和新技术综合利用是亟待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在张家港保税区开展智慧用电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以园区为单位深化需求侧管理,提高用能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以“电”带面,水、电、气多能互联,挖掘系统性节能潜力,并建设虚拟调峰调频电厂,探索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机制,既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又有利于提升工业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与内容
(一)项目目标
1、提高园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提高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整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可控负荷等绿色能源,形成虚拟电厂。构建综合用能系统平台,协调水、气、电的多能互补,节约社会资源,促进低碳环保,助力可持续发展。
示范园区将建成 400MW 虚拟电厂,并具备 200MW 调峰调频能力,园区最大负荷将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网供负荷增速将显著低于园区 GDP 增速,力争达成园区经济不下滑的前提下最高用电负荷不上升。
在园区内优先消纳分布式清洁能源,提高余热余能利用率,降低园区碳排放。
2、提高能源资产利用效率
强化主体资源、整合零散资源,从多角度实现对园区内设备与资产的充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产利用率,缩短资金回收周期。
3、提高企业智慧用能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提高用能管理水平,降低用能管理成本,增强企业节能减排意识,奠定智慧用能管理基础。
引导园区内企业通过节能改造、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等手段,实现园区节能降耗的目标。通过协调用能时段、优化生产工序、升级改造节能设备等方式,充分利用价格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4、提高政府决策监管能力
基于数据平台,综合分析用户用能情况,统计企业能耗排名,为政府提供数据支撑;与安全生产挂钩,形成多部门联动;形成能耗水平逐步降低的良性发展态势,自然淘汰落后产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代理合同(2025版)》意见的通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依托广东电力市场零售合同标准范本,修编了本范本,优化调整签约主体范围,扩充完善使用说明条款,简化需求响应代理套餐模式,对等增加双方权利义务,细化明确交易模式说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近日,安徽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亳州电网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的通知。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亳州电网预计最大负荷约340万千瓦,同比增长11.66%(2024迎峰度夏年最大304.5万千瓦)。亳州市大中型企业少,峰期居民负荷占比65%以上,可调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提高新能源发展韧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通知》(新发改能源〔2025〕32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优化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和价格机制、科学平稳推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地方开展绿电直连等试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运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加快绛县开发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引导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价格激励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电网企业用于负荷管理系统平台及装置的建设、运行、维护费用,纳入输配电价成本核算。持续完善对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电价支持政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公示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共包含107家单位。详情如下: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公示各有关单位: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组织完成了2025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微信扫码充值即可用电,费用按实际用电量结算,剩余的钱当即退回,真是太便捷了!”7月13日晚,在位于唐山市滦州市茨榆坨镇的夜市街边,通过采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推广的“码上”用电模式,摆摊商户李木敏在供电员工田鹏程指导下,利用手机软件“网上国网”APP扫描身边共享电源上的二维码,便捷地用上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韩荣杰作《基于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杭电“光擎”智能应用》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