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天鸽”刚刚飞走,“帕卡”又袭珠江。面对台风的近距离两连击,南方电网公司沉着应战,全力维护了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受灾地区供电,展现了南网人科学防灾的智慧。
南方电网公司作为中央企业,抗灾抢修工作始终从全社会、大应急角度出发,时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通过提炼出“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的应急机制,“软硬兼施”促提高,在一次次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检验企业的硬实力和应急理念、思路、体系,持续提升防灾能力、抗灾水平和效果。
上下联动快速响应
台风“天鸽”登陆前两天,南方电网公司即发布防风防汛蓝色预警。不到24小时内的时间里,“天鸽”连跳两级,公司应急响应级别也迅速动态调整。
8月23日9时,“天鸽”中心在距离广东省珠海市约95公里的海面上,南方电网公司启动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相关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启动。南方电网公司在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应急会商会,要求各单位高度关注“天鸽”动向,电网运行部门要沉着冷静,科学调度;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各厂站、工地做好人身安全防范工作;同时,各单位要做好抢修人员和应急物资装备的准备工作。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各单位迅速做好24小时值班准备,并在“天鸽”来临前再次组织开展设备巡查、树障清理、漂浮物清理等工作,各项应急响应快速展开。广东电网公司梳理了应急物资8.9亿元,准备各类型车辆及工器具609台。
23日13时,“天鸽”以强台风级别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阵风达16级,使珠海、澳门电网遭受重创。如何兼顾效率和安全,利用有限的资源,尽最大能力减少灾害对用户的影响,将极大地考验公司的应急管理水平。
南方电网公司应急办通过应急驾驶舱调出珠海线路受损情况后,立即连线珠海供电局,详细了解珠海当前电网运行情况,并询问抢修人员、物资准备情况,提出“如有需要协调支援的地方,立即汇报”。“天鸽”刚刚登陆不到10分钟,广东电网公司准备的第一批物资立即从仓库出发,驶往珠海。
8月23日晚22时左右,远在粤西的湛江供电局500多人的抗灾复电先遣队历经6个多小时,到达珠海。“我们是23日14时20分接到上级的命令,15时30分,第一批救灾队伍就出发了。”湛江供电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在他们之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河源供电局等单位的抢险支援队伍、应急发电车等人员、物资也已到位。
在数次抢险救灾中,南方电网公司已逐步建立了高效的跨区支援机制。3年前,在应对超强台风“威马逊”中,南方电网公司曾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调集了8725人的抢修队伍奔赴海南重灾区,被媒体誉为“跨海登陆战”。南方电网公司安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断优化的应急机制,是提升防灾抗灾效率的有效保障。南方电网公司注重将预案实用化、表单化,将监测预警、响应处置、资源保障、外部联动、新闻发布等工作纳入系统化管理,并按照全网一盘棋的原则快速地跨市、跨省大规模调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充分发挥了应急资源整合作用,形成了合力。
在“天鸽”过后,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各单位利用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等手段,尽早组织对受影响区域开展灾后巡查,及时掌握设备受损状况,有序开展设备抢修。
全网上下有效联动,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灾前预判准确度、灾后勘察能力,为防风、抗风顺利进行增添了有效砝码。
通过防风加固,主配网倒杆比差大为缩小
防风抗风,重点在防,科学规划主配网,做强做优电网是基础。
在台风“帕卡”登陆地广东省台山市赤溪海滩边,矗立着191根杆塔,它们在经历“天鸽”“帕卡”的双重袭击后,仍然一杆未倒、一杆未斜;而在受“天鸽”正面袭击的珠海、中山,近两年投产的500千伏加林至国安线、加桂线、220千伏唐阁线,同样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和损失。前者是南方电网公司防风加固改造过的已有30余年历史的10千伏赤溪线,后者是按照南方电网2014年防风技术规范新建的线路。在双台风面前,它们都经受住了考验。
“采用公司最新风区分布图、防风设计技术规范设计的主网输电线路,均未在台风中倒塔或受损,证明了公司相关防风标准规范的有效性。”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技术标准处处长樊灵孟表示,公司在防风、抗风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机制,包括发布风区路线图、防风技术规范、加快推进防风加固工作等。
面对近年来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公司以规划为龙头,通过完善设备防灾标准体系,科学开展防风加固。
2014年,公司在国内首次发布《输电线路防风设计技术规范》《配电线路防风设计技术规范》两项防风设计标准,并实行年度滚动修编,从规划、设计等领域全面提出了提升输配电线路防风能力的技术措施。根据2016年新版标准,公司沿海地区线路的导线、铁塔风荷载调整系数等指标规定已与香港及日本的标准相当。
结合近几年防风加固经验,2016年,公司修编南方电网公司《20千伏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导则》,从规划、设计、建设层面明确了南方地区新建、改造设备的装备配置要求及抗风能力需求,对设计基本风速、架空线路的防风措施、杆塔选型和防风拉线安装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统计,2009年至2017年6月底,南方电网公司共加固线路3.38万千米,增补拉线16.73万组,线路清障28.11万处,以往“主网倒塔1根,配网倒杆128根”的比例差距缩小为1:20。
深化研究南方沿海电网规划建设标准
减少灾害的影响程度,也为下一次灾前防打好基础。南方电网公司的防灾抗灾立足长远规划,通过灾后分析总结,排查防灾薄弱环节,从根本上提高防风抗灾质量水平。
“天鸽”登陆前后,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人员所在的办公室早已空空荡荡。“他们早已赶往珠海、江门现场勘察灾情了。”留守在总部应急值班的樊灵孟介绍说。此次,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组织了输电、配电、变电三个专业组前往受灾现场,同步组织开展设备受损原因分析,研究针对性防范措施,并首次对抢修定额标准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研,规范开展抢修资料归档、预算编制等工作。
220千伏南琴线为对澳供电联络线,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天鸽”影响,7基钢管杆基础受损严重,公司组织专家团队逐一察看现场后,改变了之前原样恢复的方法,制定了“利用旧桩、增加新桩”的修复方案,在抢修复电的同时提高了新立铁塔的抗风能力。据介绍,这也是南网首次应用加强塔技术对受损设备进行灾后修复。自2016年开始,南方电网在国内首创开展加强塔施工图,设计了39个直线塔类型图纸,执行公司最新防风设计规范,在不改变基础和根开的前提下,将防风能力达到37米/秒,适用于对应塔型台风受损后的抢修恢复。
“建设南方沿海电网,无论从规划、建设还是防风,都要研究建立新的标准,不能等同于一般电网。”在8月25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的抗击强台风“天鸽”及抢修复电情况会上,提出将进一步深化沿海地区城市保底电网规划建设,差异化提升防灾保障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将出现大风天气,北方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暴雪天气,南方局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统筹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31日~4月3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山东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3月24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作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送出工程,弥河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拉开了国网山东电力以高电压等级、大容量方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
1988年前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开始,华东电网体制改革作为“政企分开”的试点。1984年,华东三省一市通过征收电力建设资金等方式成为全国集资办电的试点,地方办电积极性提高,华东地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快速增长。1988年6月,华东电网集资办电的经验和办法被能源部批准,并推广至其他网局、
3月3日,在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作业人员正在开展电缆敷设作业,现场一片忙碌,工程进入复工后加速建设阶段。在阿拉尔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现场,参建人员对该站66千伏区域电容器组复工情况进行检查。(马元摄)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
近日,位于深圳市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以下简称“留仙洞”)的110千伏未来输变电工程近日投运。国内首套110千伏主网自愈系统,在该站完成深圳电网首次110千伏主网自愈实战演练。演练中,该系统可在110千伏未来站主供电线路故障情况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故障并实时生成供电恢复策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强化分部功能作用为主线,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支撑服务、专业专注、真干实干,为公司建设新型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加强功能建设全力打造功能型、专业化分部国网东北分部立足“
“航空器已准备好,航空器已适航,机械师已放行。”“准备起飞!”2月24日上午,在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县建国乡机场,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一架直升机腾空而起,飞向500千伏方永甲线。方永甲、乙线是连接黑龙江东中部电网的重要线路,东起500千伏方正变电站,西至500千伏永源变电站,全长362.432千米,共
近日,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的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紫云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白色外壳的储能电池舱整齐列阵。作为贵州省首个集中式大型储能电站,也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段再释放回电网
2月6日开始,2025年新一轮强冷空气携大风影响我国,这也是蛇年首场寒潮。中央气象台预计,南方大部降温4至6℃,部分地区7至8℃,局地可达10℃以上。南方电网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显示:截至2月7日18时,南方电网150条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出现覆冰,覆冰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昭通、曲靖,贵州毕节、六盘
由于寒潮带来冷空气+雨水“双重攻击”,广西电网2条110千伏及以上主线路出现覆冰。2月7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启动融冰,对110千伏蜜瑶线开展直流融冰,同时利用覆冰监测预警系统、“融冰管理”模块、无人机飞行等数字化手段加强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全力做好抗击寒潮、春运返程和开年复工复产保供电
看花灯、逛市集、游园会……春节假期,各地群众走亲访友、旅游出行,一派欢乐祥和景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员工坚守在生产运行、客户服务等岗位,奔走在特巡特护、保电运维等现场,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4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七),
10月20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成功,标志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技术得到首次应用,为全国范围内电网防灾提供借鉴范例。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频发,海岛输电线路铁塔及其导线结构在强风作用下极易受损,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居
(占鹭林李俐)10月20日,温州市洞头区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成功。14日,浙江产业发展公司下属单位温州图盛集团施工团队在该地4基铁塔部署安装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成套设备,标志着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技术得到首次应用,为全国范围内电网防灾提供借鉴范例。沿海地区台
3月16日,陇电入鲁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兰州市及庆阳市同时举行开工动员大会,标志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国能建东北院、华东院、西北院、华北院、山西院、安徽院、湖南院、陕西院、甘肃院参与工程勘察设计。电东送”战略项目陇东—山东±8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区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区别
藏中联网工程500千伏线路工程(包18)起自林芝县排龙乡老虎咀,止于德巫村北,采取单、双线路混合设计,新建铁塔82基。藏中联网工程全面建成后,将满足藏中电网负荷发展、拉林铁路用电和沿线牵引站接入需要,进一步提高青藏直流输电能力,实现林芝地区电网全覆盖,保障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平原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将节能型铝合金导线列入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节能型导线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输配电领域崭露头角。作为节能型导线研发的先行者,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天科技)在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和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等重点领域全面布局,屡获大单。前不久,中天科技就接
1.故障的分类1.1冰害故障由于绝缘子串被冰凌桥接闪络、导地线覆冰过载、导地线脱冰跳跃、导地线覆冰滑移导致电气距离不够等原因造成的线路障碍。a)运行线路绝缘子覆冰后,绝缘子沿面泄露电流会使冰层内侧逐步融化,冰层内绝缘子表面水分贯通,泄露电流增大贯通上下绝缘子表面而造成闪络跳闸。b)导地线
配电线路的概念: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分配电能任务的电力网称为配电网。通常是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从地区变电所到用户变电所或城乡电力变压器之间的线路,是用于分配电能的,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分类相关阅读:【干货】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
摘 要:持续低温雨雪天气使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对电网运行造成严重危害,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对输电线路典型覆冰进行了分析,将覆冰过程分为形成、稳定增长、缓慢增长、消失四个阶段。对系统的研发及运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拉力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若干年的运行,可建立覆冰统计资料序列,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引言架空输电线路超设计条件覆冰是影响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电网受大气候和微地形、微气象条件的影响,冰害事故时有发生。冻雨覆冰使输电线路的荷重增加,
12月4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昆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成效总结评估会。经专家组评估,昆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达到“建成”标准,成为南方电网五省区中首个坚强局部电网安全评估结果为“建成”的城市,同时也是西部地区首家建成坚强局部电网的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是“十四五”期间的一
8月14日,嵊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新形势下嵊州市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实现全域馈线自动化标准覆盖率91%,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5%,分布式光伏渗透率超80%的重点台区融合终端精准覆盖,分布式光伏100%全监测。通知还指出,开展区域新能
8月14日,浙江绍兴嵊州征求《新形势下嵊州市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意见,其中提到,部分地区承载力形势严峻,存在配电网电压越限、电网调峰困难的情况,需要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评估配电网承载能力。同时,加快高耗能配变、老旧终端、落后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全面提升基础设
7月11日,江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镇江市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对分布式光伏准入标准、前期管理手续、合规运行监督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提到,为防止因地区消纳能力不足而导致项目无法接入,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取得备案手续和供电公司出具的接入系统方案
4月23日,九三供电公司与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共同签订《电网建设发展合作协议》,为接下来强化九三地区电网建设及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转型振兴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自3月中旬起,九三供电公司便与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开展协议签订的前期洽谈工作,实地了解双方需求,研究合作细节,敲定合作事
配电系统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配电网“承载能力”和“灵活性”,明确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配电系统的
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5日,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白城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明确,电网企业要围绕新能源项目布局,提前优化电网规划建设方案和投资计划,加快全市各电压等级电网建设;接网及送出工程原则上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电网
配电网已具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部要素,是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物质基础,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网规划中心金强为助力快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双碳”目标下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布局,北极星电力网于2023年
聚焦配电网发展的难点,安徽芜湖供电公司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成立党员工作组,发挥党建优势,高质量建设配电网,实现配电网“规建运”一体化推进。“这边可以预留一个开关站选址,供落户的企业用电。”5月9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江北新区湾谷科技园,芜湖供电公司运检部规划专责、“规建运”一体化党
4月20日,阳泉市能源局发布《保障新能源、储能项目消纳送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省能源局下达的2021年新能源项目和高新区、郊区储能项目已全部完成接入系统方案批复,各项目企业要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加快项目本体和送出工程建设,确保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省能源局下达的2022年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