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过去两周,车圈嘴碎。
起因是两周前工信部副部长在某汽车论坛上表示,鉴于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中国也启动了相关研究,制订中国禁产禁售的时间表。
这个话很惊悚,被不少人解读成“我国要以一国之力去跟单赶时髦”之后就更惊悚了。赶时髦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新款维秘挺时髦的,我买了效果蛮好的;互联网也挺时髦的,我们以一国之力就赶对了。
至于“禁燃”的时髦该不该跟进,业内形成了旗帜鲜明、争锋相对的两大阵营。高度总结主流观点之后,我震惊地发现,这出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禁燃是否环保,二是禁燃是否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哪一个都不算是新的观点,哪一个都有点道理,哪一个都没有确凿的结论。但真正让我震惊的,并不是说了半天还是薛定谔的禁燃,而是都没说到点子上。
谈什么环保,从来都不是中国的痛点
比如环保之争。多数禁燃令的支持者,同时也是电动车的支持者,加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是讲明了是以电动车为核心的,实际上禁燃是否环保,就变成了电动车是否环保。
一方面,不能只从使用环节来看,应当上及原材料开采、制造,下至维护、废弃回收再利用,覆盖全生命周期。
我在知乎上搜到一组2000年的数据,对比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全生命周期,结论是除了在碳排放量上电动车较小,在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硫氧化物方面,电动车还高出不少。
日本的状况,使用寿命10年10万公里为计
当然资料比较古老,仅作参考。除了碳排放和温室效应,事实上还有其他的污染物需要关注;同时,目前电动车生命周期的整体排放有没有得到改善令人好奇,更别提电池生产和废弃所涉及的重金属污染了。
另一方面,电动车的电能还是要从电网中获取的。而我国的电源结构是以煤电为主,去年火电占比高达71.6%,一种碳排放扑面而来的既视感。
对比打算(确定)禁燃的欧洲国家,都依靠其他较为干净的电源,比如荷兰(天然气、综合热能)、挪威(水电)、法国(核电)、英国(天然气、核电)……
所以从大循环来考虑,我国的电动车是否只是把城市污染转移到电厂周边而已的伪命题啊?用发展的眼光看,是不是应该讨论煤炭和汽油,哪一个未来20年在能源处理上进化得更清洁了?
不那么环保的电动车,是不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啊?
然而,这就是一帮中国人在用外国的国情说话,令人不忍直视。一个连垃圾分类都无心贯彻的国家,怎么会在意环保这件事。
按照环保的逻辑,我们也应该像英国一样,2025年全面取消火力发电厂不就完了。但我国绝不会放弃对煤炭的倚重,煤炭的储量决定了它在能源结构中的战略位置。
而能源既关乎经济,也关乎安全。和经济与安全相比,环保是一只纸老虎,我们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抨击龌龊的行为,但从不能也不愿真正撼动之间的优先顺位。
向以煤电为主的电能转化,或许也正是出于保障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利益。
近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正在大幅攀升,去年已经达到65%,进口量逐年增加,增速也出现了双位数增长(13.56%);而产量增长则很小,去年产量还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了6.96%。
这有两重隐患:一来,国际油价上涨会推高经济发展的能源成本;二来,我国原油进口路径相当单一,基本就靠马六甲的海上通道,受到地缘政治的极大影响。
所以减少受制于人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从而降低交通运输业风险,才是政策真正的小目标伐?
同理,我们来看看日本。日本从2014年确定导入氢能规划,将其作为未来二次能源的核心,打算实现氢能社会,首要的两个目的也是确保能源安全供给和提高经济效益。
因为日本是能源小国,对于进口的需求占比更大,尤其是运输业消耗能源占到日本总使用量的两成,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和石油制品,在地缘政治上的风险非常高。采用可再生的氢能,则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
环保,一如既往只是副产品而已。
产业是拧不过大腿的胳膊
至于产业发展的讨论,非常焦灼,甚至上升到了宏大的命题,比如:
政策对产业的干涉究竟多大程度才合适?
是全面的市场经济还是必须依赖宏观调控?
真是令人不知所措,别让我一个平头百姓参政议政啊。
反对禁燃令者,大抵从以下两方面抨击这么干是不行的:
一是现在电动车弱鸡,要啥啥都缺口气。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可靠性有待验证,充电桩配套不足有待发展……总之没有燃油车方便省心有性价比。
而且,我国虽然是电动车产销大国,但绝大多数都是低端电动车,这还是八年补贴圈养之后的结果。“一刀切”之后,唯恐丧失了市场竞争的压力,电动车更别想好好发展了。
二是如果禁燃,时间表据测应为2040年前后,届时中国应该还有千万辆燃油车产能剩余,这是“必然的刹车距离”。
对比荷兰、挪威等等,本身依赖进口汽车,一激动将时间表确定为2025年都没问题;而我国则相当于来了一场华丽的“自我阉割”。
所以,我们不该让政策过多地干涉,而应该把产业的走向归还于市场竞争,由消费者决定,是不是有替换成电动车的必要。
这是绝大多数身在汽车行业的人所持的观点,单从产业本身来看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一个潜规则,落到你头上的政策,或许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一篇名为《替代燃油汽车又是一个世纪骗局?》的文章中,有一段话揭露了全球推进电动车的背景:
“2008年后,各国为了解决由美国制造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带来的衰退,不得不采用了巨额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进而造成了现有工业产业的超级重叠与产能严重的过剩。又随着大规模战争的消失和人口自然死亡率的下降,都无法有效地消化掉这些过剩的产能,进而将大量资本以产品的形式将有限的资源固定为了沉没成本,增加了银行的呆坏账与经营风险,并为再次暴发经济危机埋下了种子。”
这段话其实高深莫测地用现代实例解释了马克思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运作过程。
关于我国汽车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就有诸多讨论了,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产能将达5000万辆。
虽然汽车尚未列在国家“去产能”重点行业,但也算是重点关怀对象。去年国务院就提出了“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而今年发改委、工信部也跟帖提出,要严格控制现有车企扩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
产能过剩危机最直接的解决手段就是,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扩大有效需求。电动车不仅本身是一个新产品,还能拉动一整条基于电子电气的产业链。
而根据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汽车应该是一台“大型移动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除了电动化,还需要汽车智能化、电商化、共享化。电动是实现后面三化的基础,这一点就是替代燃油车最大的必要性:
四化时代的开启,除了能彻底改善人民交通生活的水平,对国家来说,更多的新产业、新产品意味着GDP新的高速增长点,是件喜大普奔的事。
只是对于身在产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比如车企,他们之前在燃油车上下的功夫直接变成沉没成本,被强制报废了,转型之丧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你不认同政策,也该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的现实,然后我们才能再审视产业。
我们真正应该担忧的是什么?
确认了“钱提”,剩下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曾说,一个理性的人会忽略这种沉没成本。
好比你花了7刀买了电影票,看了半小时后你发现这电影是垃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这一决定时,你应该忽略前边7刀的沉没成本,因为不管去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嘛。
既然改革势在必行,比起“我们在过去失去了多少”,“我们在未来还有没有机会”才是行业真正应该担心的。这个情形现在看来非常不乐观。
中国电动车在尝试弯道超车八年之后,即将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加上政策利好(胁迫),开始让全球车企巨头集体发力,拿出了十几年前布局的电动车技术储备。
这道壁垒没有燃油车那么高,然而中国电动车似乎仍旧是没有准备好。我们概念很多,资本很热,却没堆出一个像样的关键技术,让人捉急。
归根结底,不是政策不行,是这届媒体吐槽不行,没有好好监督中国电动车健康成长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第一批次)及相关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STCC2500312398一、招标条件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第一批次)及相关服务,项目资金为自筹资金。招标人为江
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主体工程A、B标段施工招标公告一、招标条件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主体工程A、B标段施工项目资金为自筹资金。招标人为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
5月12日,中核集团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类安全环保风险可控在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5月11日,作为“数智朔黄”数据赋能平台之一的精益管理系统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正式投运,目前已智能处理数据业务达到7040条,助力朔黄铁路17项运输指标累计刷新纪录19次。同时经营管控系统和按图运营系统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标志着“两横一纵”数智朔黄新生态体已经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全面运用,有力
5月13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
5月1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申报范围包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五类,所申报技术装备已有成熟应用案例,
5月12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表《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推进企业绿色绩效分级管理,助力提升企业“含绿量”》,提出优先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工作扎实的企业开展绿色绩效评价。详情如下:1.精准筛选,严把“绿评”首关。在考虑不同行业类别的基础上,兼顾重点排污单位
5月12日,光大环境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5月12日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准,完成不超过50亿元的中期票据注册。这一注册的有效期为两年,自2025年5月8日起生效。光大环保中国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中期票据的发行。
5月12日,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3x220t/h+2x75t/h煤粉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1597279.21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2667355.00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蓝天环保设备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一个搞石化的在煤化工领域翻出了新花样!(来源:石油Link文|木林森)能源领域正发生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局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煤炭、石油在能源领域占比的逐步削减。在这种大格局下,曾经推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煤炭、石油迎来了新的挑战:加速转型。企业作为这种转型的主体,也同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温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开展新车型开发,对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乘用车销量达到1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合成燃料领域。尽管电动汽车转型浪潮席卷全球,这家沙特能源巨头仍坚信传统内燃机将继续在交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公司高管艾哈迈德·阿尔·霍韦特在受访时直言,从气候角度出发,在煤电占比超五成的中国等化石能源依赖型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4辆氢能源重型卡车在中国石化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加满氢后启程,标志着由正星氢电参与建设的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进入常态化运营,也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渝黔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正式贯通!这条“氢走廊”全程约1200公里,横跨重庆、贵州、广西3省(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超过100款首发新车亮相,规模创历史之最。自1985年以来,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是最大看点。这当中,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
在全球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源以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性,逐渐成为重塑未来出行格局的关键力量。今年2月,京东物流对外招标结果正式出炉,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凭借在氢能源车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运营经验,再度与京东携手,中标氢能源车辆订单,成为京东物流新标段最大的承运商,标志着氢能
近日,正泰新能与秘鲁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企业INSOELECSOLAR携手推进的3.2MW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位于秘鲁伊卡市的Agrolatina工厂,距离首都利马仅数小时车程。该项目不仅为当地葡萄种植产业注入绿色动能,更以高效光伏技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项目采用5080块正泰新能自主研发的ASTRON5系列组件
5月9日,上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成为国内出行行业近三年来单笔融资金额最大的一次融资,在网约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自2018年成立以来,享道出行已构建起覆盖网约车、企业用车、个人租车和出租车的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依托上汽集团的优势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
2025年5月7日,思格新能源亮相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储能展(IntersolarEurope2025)。此次展览思格不仅带来了覆盖从家庭到工商业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还发布全新一代智能能源管理平台mySigenApp3.0。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思格全面展现其在AI智能化、系统集成化与场景适配能力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全球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0日,贵州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盛大举行。届时,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100辆氢能重卡以及4辆氢能公交车将集体亮相,并陆续投入运营。这些氢能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氢气,主要源自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郑州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HIFANG师方,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际拥有者除外)。如果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具体来看,公司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2025年4月30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城镇基础设施分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大厦A705会议室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氢能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本标准”)启动会暨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赵立明副秘书长主持。主编单位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杨坤总经理、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王建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