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早期核桃状纳米硅碳材料
随后,硅基材料向着与当前电池体系相容性较高的低容量和满足电动汽车体系的高容量这两个方向发展。低容量方面(如图2)的主要问题在于长循环过程的效率及压实反弹,前者关系到锂的消耗和SEI膜的生长,后者决定了实际体积能量密度。低容量材料研发过程与高容量方向不同,极大提高石墨含量从而缓解应变,降低反弹;同时慎重选取表面包覆材料及对应热处理工艺,引入高安全性的液相分散工艺。
在高容量方面(如图3),主要的问题在于硅体积膨胀带来的后续循环稳定性以及效率问题,另外由于其较精细的结构,与当前电池体系的相容性以及加工性能都比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低成本、高产量的掺杂纳米硅(D50<100nm)的制备工艺。通过提升原材料的性能改善碳硅材料的循环性能。同时在液相分散的基础上开发出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气相包覆工艺,降低比表面,改善其表面性能以提升其加工性能。
此外,科学家还研发了一种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灵活可控的大规模硅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过微纳复合结构,降低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纳米硅粉均匀分散在三维导电碳网络中,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图4为容量为600mAh/g硅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在面密度为2mAh/cm2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的库仑效率。
图4600m∙Ah/g纳米硅碳材料的形貌(a)和电化学性能(b)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1.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制备硅/碳复合材料时,以SiH4、纳米硅粉、SBA-15和硅藻土等硅单质和含硅化合物为硅源,碳或者有机物为碳源,以其中一种组分为基体,将另一组分均匀沉积在基体表面得到复合材料。用此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硅碳两组分间连接紧密、结合力强,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不易脱落,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和更高的首次库伦效率,碳层均匀稳定、不易出现团聚现象;对于工业化来说,设备简单,复合材料杂质少,反应过程环境友好最有希望大规模生产,而备受科学工作者的青睐。
2.溶胶凝胶法
液态复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的分散问题,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中硅材料能够实现均匀分散,而且制备的复合材料保持了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循环性能。但是,碳凝胶较其它碳材料稳定性能差,在循环过程中碳壳会产生裂痕并逐渐扩大,导致负极结构破裂,降低使用性能;且凝胶中氧含量过高会生成较多不导电的SiO,导致负极材料循环性能降低,所以含氧量是决定何种凝胶作为基体的重要参考条件。
3.高温热解法
高温热解法是目前制备硅/碳复合材料最常用的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只需将原料置于惰性气氛下高温裂解即可,而且易重复,在热解过程中有机物经裂解得到无定型碳,这种碳的空隙结构一般都比较发达,能更好的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Tao等以SiCl为原料,采用金属镁热还原方法得到多孔硅,再在惰性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进行有机碳的包覆,制备出了多孔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充放电性能十分优异,可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45mAh/g,循环30次后的比容量达1230mAh/g。
4.机械球磨法
机械球磨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粒度小、各组分分布均匀,而且机械球磨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以及适合工业生产等优势;由于该法是两种反应物质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混合,所以一直没有有效解决颗粒的团聚现象,再者,大多数制备过程还要联合高温热解也是制约机械球磨法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
5.水热合成法
一般采用小分子有机物为碳源,将其与硅粉在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在密封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再在高温下碳化即制得硅/碳复合材料。水热合成法的操作简便,产物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但是该法耗能高、产量低,不适合批量生产。
6.静电电纺
静电电纺技术是指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静电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纤维的过程,可以制得直径为几十到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大的纤维。
基于不同结构硅碳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1.包覆型复合材料
包覆型硅/碳复合材料的优点在于硅含量高,有助于其储锂容量的提高。表面良好的包覆碳层可以有效地缓冲硅的体积效应,增强电子电导,同时产生稳定的SEI膜,稳定复合材料与电解液的界面。传统核壳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在嵌锂过程中,硅剧烈的体积应力作用导致表面碳层发生破裂,复合材料结构坍塌、循环稳定性迅速下降,通常有3种解决方法来提高其循环稳定性:改善碳层的微观结构、将硅改性为纳米多孔结构然后进行碳层包覆和制备纳米纤维型硅/碳复合材料。
包覆型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优良,这是因为它结构稳定,在多次充放电循环中不易改变自身性能。
2.嵌入型复合材料
与包覆型相比较,嵌入型硅/碳复合材料的硅含量较低,可逆容量通常也较低,但是由于碳含量高,所以嵌入型硅/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较好。嵌入型是最常见的硅/碳复合结构,指将硅颗粒嵌入到碳基质中形成二次颗粒,依靠导电碳介质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极的电活性,其中导电碳基质可以是无定形碳、石墨,也可以是近几年研究非常广泛的拥有优异电导率和柔韧性的石墨烯。不同的碳基质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也不同。如下表,不同碳基质的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不同碳基质的硅/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3.掺杂型复合材料
掺杂型复合材料包括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三元硅/碳复合材料。
(1)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特征的钉扎型结构的碳纳米管(Si/CNTs)复合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CNTs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这种连接结构能对硅颗粒起到很好的导电作用,而且CNTs导电性可以促进电荷输送,灵活性和机械强度可以适应循环过程中活性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等。
目前,合成的Si/CNTs复合材料展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这方面,Si/CNTs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主要是通过将硅沉积到CNTs的表面或者CNTs薄膜的表面,再就是在硅纳米颗粒表面直接生长CNTs,这几种主要复合类型都有着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2)三元硅/碳复合材料
目前,研究最多、最早的三元硅碳复合体系是硅/无定型碳/石墨,主要利用球磨和高温热解的方法相结合制备。进一步将硅改性为多孔结构的硅材料,制备得到多孔硅/石墨/无定型碳三元复合材料的化学性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这得益于多孔硅上的纳米孔洞抑制了其体积的膨胀,石墨又有效的提高了硅颗粒的分散度,同时无定型碳又能很好的起到粘结剂的作用。
含有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的三元硅碳复合材料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的金属离子可以进一步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而且复合制备简单,充放电容量高。
4.其它
刘柏男及其团队采用超高容量的中试硅碳基样品,研制了一款能量密度为374Wh/kg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同时采用低容量的中试硅碳基样品,富锂相材料作为正极,在-43℃下容量保持率仍有73%。使用自行搭建的小型软包组装系统,以纳米硅碳材料为负极,商用钻酸理材料为正极的1Ah软包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为201.2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510.4Wh/L,100周电池膨胀6%,3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5%(图5)。
图5400m∙Ah/g纳米硅碳材料的全电池循环性能
展望
总的来说,关于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大多向着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安全性能等方面发展,开发大规模制备低成本、性能稳定的硅碳复合材料;少量应现于生产的基本采用了表面包覆改性等处理方法,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增加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减少不可逆容量提高首次充放电效率;在改善倍率和循环性能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将材料纳米化,对其进行掺杂、改性,或用喷雾干燥成球等来增强电子、离子传导。提高材料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另外,进行碳硅复合材料嵌脱锂的机理研究,探寻与硅碳材料性能更匹配的粘结剂和电解液也是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晚间,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相关议案,本次董事会换届已完成。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提名并当选非独立董事人数超过公司非独立董事席位半数方式,实现对公司
当地时间5月7日,楚能新能源携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欧洲智慧能源展(SmarterEEurope)。作为欧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楚能以472Ah大容量储能电芯及CORNEXM6电池预制舱为核心,为欧洲市场提供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以技术突破重构储能价值展会现场,
日前,英国格洛斯特郡的赛伦塞斯特混合太阳能发电厂发生火灾,该电站由23MWP光伏发电、51MWh锂电池储能电站构成,占地超过88英亩,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由沃灵顿自治市议会拥有。火灾于下午3点左右发生,浓浓的黑烟喷向天空,从邻近地区和主要道路上都能看到,40多名消防员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使用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29日,英国格洛斯特郡的赛伦塞斯特混合太阳能发电厂发生火灾,该电站由23MWP光伏发电、51MWh锂电池储能电站构成,占地超过88英亩,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由沃灵顿自治市议会拥有。火灾于下午3点左右发生,浓浓的黑烟喷向天空,从邻近地区和主要道路上都能看到,40多名消防员
4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广东深圳,采用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电池簇级管理器,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单元、配套工程。容量为300MW/1200MWh。建成后可实现220KV交流输出1200MWh,满足4小时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高性能锂电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供应商杭州星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禾原点。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以及在技术迭代基础上,突破规模化量产。据了解,星科源成立于2022年1月,聚焦于锂电用硅碳负极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能力,力争成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多维度新能源材料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提到,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基本形成覆盖电池材料、储能电芯、变流器、系统集成和回收利用的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丰富应用场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消息,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署2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资料显示,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CVD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11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共430个项目入围,其中A类项目34个,B类项目396个。其中含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安徽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8日,北交所公告显示,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洋科技)IPO终止,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兴洋科技于2023年12月29日申请北交所IPO,经历一轮问询,北交所审核关注了业绩大幅增长的
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沿海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其嵌锂容量低,已不能满足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需求。而锡可以与锂形成合金,有可能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单纯的金属锡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粉化。而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
摘要:本文对锂离子电池中硅碳负极材料的纳米结构、掺杂改性以及三元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总结,目的是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硅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找到较为优异的硅碳负极改性方法.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在已被研究的各种硅碳负极材料中,通过采用纳米结构、杂原子掺杂以及三元
近日,一则关于工信部叫停国家对三元锂电池客车补贴的消息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但奇怪的是,记者并未在工信部的网站上查阅到相关公开的文件。后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该信息的原始出处。关于电池安全的问题,最近议论比较多,我想在这里说两句目前媒体反应较多的三元锂问题。锂离子电池,本身包括磷酸铁锂
今天给大家介绍正极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读者可参考《锂电研究:正极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这篇文章。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锂、钴、镍、锰、铁等资源,其下游行业主要是锂电池。目前中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近百亿元,年增长超过15%;其中三元材料超过25%的增长率,是正极材料市场增长最快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既符合能源战略及环境治理的需求,又兼顾产业升级和拉动内需的重任,是国计与民生最佳契合点,因此,我国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火热。1-7月,国内市场共销售各类新能源汽车8.95万辆,同比增长2.6倍
伴随着今年上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车用动力锂电池成为供不应求的香饽饽。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铅酸巨头超威动力也开始加快推进动力锂电池业务扩张的步伐。《高工锂电》从超威内部高层获悉,超威集团一条新增的锂离子电池技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建设中。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