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世界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下海测试,将于2017年10月完成测试后正式投入使用,引起中俄两国的高度重视。
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据早些时候报道,世界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进入下海测试阶段,并将于2017年10月30日完成测试后正式投入使用。现在已经进入十月下旬,距离正式使用已经不远。
无独有偶,近期国内的一些公司发布公告,拟共同出资10亿元,在上海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告提到,公司的成立是为了促进国家核能可持续发展,推动核动力装置在水面舰船、海上综合利用平台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掌握海洋核动力自主化核心技术,共同促进我国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发展。
这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海上浮动核电站,海上浮动核电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会得到中俄两国的高度重视?举个例子:有用电、供热、淡化海水需求时,将电站拉过来;不需要了,用船将电站拉走,海上浮动核电站就是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在海上搭建的移动平台。
这么好的技术,美国会缺席么?其实早在在1963年,美国军方就将设计的MH-1A核电装置装备在轮船上,解决巴拿马运河地区的电荒问题,但因70年代后期的石油危机导致能源需求减少而放弃建造计划。
关于安全性,其安全标准不亚于陆地上的核电站,有多重措施防止核泄漏,能在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情况下,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寿命可达35-40年。实际上,海上浮动核电站一般采用小型核反应堆,安全性高。并且,浮动反应堆往往和陆地保持一定距离,即使发生地震,地震波也不会被海水传递,从而受地震、海啸影响不大。
在国内,关于海上浮动核电站,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中核集团的ACP100S、中广核的ACPR50S、中船重工的国家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被纳入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消息称,中国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在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渤船重工进行总装建造,而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
国家发改委在复函中同意中船重工设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时表示,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支持中船重工申报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列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这里着重提示一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中船重工的七一九所是主要参与院所,经过重组,七一九所归中国动力旗下。
中国动力:是中船重工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动力等七大动力业务以及相关辅机配套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陆用电站、民用核电、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动力装备供应商。
随着10月30日的临近,中国动力的市场关注度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14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拥有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55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蓝皮书》指出,2021年,我国核能科技创新继续取得新进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目前已经实现并网发电,正在进行提升功率试验。我国60万千瓦商用高温气冷堆已经启动工程项目筹备和选址工作。高温气冷堆发电效率高,堆芯出口温度高,适合发电和热能的阶梯利用,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到202
2022年1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及消纳。示范试验固态锂电池、钠电池集成、“虚拟电厂”等技术,突破锂电池、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及消纳。示范试验固态锂电池、钠电池集成、“虚拟电厂”等技
近日,山东省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着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打造“四大创新高地”、建设“三大支撑平台”,以科技创新点燃山东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展目标围绕全面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总体目
电力每日要闻
核电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中国核建近日陆续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三家公司业绩稳步向好,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297.73亿、368.66亿、425.44亿元,同比增长24.64%、17.01%、29.1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4.74亿、54.98亿、5.57亿元,同比增长46.23%、5.63%、33%。
在过去20年,为适应全球能源低碳化的大趋势,核能发达国家都在努力扩大核能应用范围,多用途的小型堆开发已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热点。I
据记者了解,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和减碳目标的提出,各种能源利用方式朝着“小”的方向发展——体积小、排放少、贴近终端消费,核电小堆就是尝试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小堆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选项,不过受制于政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小堆尚未实现商业运行。
长期由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三家企业把持的核电业主资质日前被打破。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首节尾水肘管顺利完成吊装作业,标志着该电站机电安装工程正式进入主机设备安装阶段。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共有尾水肘管13节,在工厂内组焊成9个单元,吊装首节起吊重量约21.36吨。为保障工程进度,电站组织各参建单位详细评审安装方案,准确识别吊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将为当地发展和“粮仓”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河南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建设1座公共充电站。充电运营企业可向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其中,电费严格执行河南省发改委目录电价,涉及转供电的经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3月14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陪同会见。申彦锋对丁奎岭院士一行的到访
2月14日下午,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顾军一行到中核海洋调研指导,实地参观了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区,调研了公司海洋核能产业发展推动情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颖宾陪同调研。顾军对中核海洋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指引下,中核海洋要坚定
改革,是海南永不止步的征程,是这片热土上最动人的旋律。1988年,党中央批准海南建省。自此,海南省肩负起“试验田”的历史重任,将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岛打造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海南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11月3日,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委、交通委、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国资委、财政局7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氢能方面,文件指出:三、主要任务(一)集群发展行动2.研制主流装备产品。加快突破高技术船舶,提升高附加值船型设计建造能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深度达4000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以及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共同合作完成的《蓝碳:健康海洋的固碳作用》,着重分析了海洋的碳汇功能,提出了蓝碳的概念。伴随着海洋研究的不断发展,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核能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一系列瞩目成就。今天,让我们回顾十年足迹,展望未来征程。一是全面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是2012年的3.5
罗琦:设立国家科研专项加强我国核领域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要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核基础研究是核事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根基。对此,在此次“两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要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核基础研究是核事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根基。对此,在此次“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的信息产业革命加速兴起,我们将把握这一重大机遇,以建设核能科技先进运维高效安全的核电厂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人才三大高地建设驱动,服务于公司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构建信息能力为牵引,以数据为驱动,以数据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持续去优化企业资源要素,形成畅通高效核电厂运营管理的规范。
据记者了解,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和减碳目标的提出,各种能源利用方式朝着“小”的方向发展——体积小、排放少、贴近终端消费,核电小堆就是尝试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小堆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选项,不过受制于政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小堆尚未实现商业运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