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改已将近三年时间,各种政策陆续出台,电力交易逐步展开,增量配网逐步落地,但是从本轮电改的初衷来看,现在的状态可以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来形容。对于各类企业,特别是热切关注电改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看待当前电改形式,未来3年电改的走向到底如何,今天笔者就斗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电改背后的真实逻辑。
(文章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
一、未来3年电改的主要方向是存量利益调整
对于未来3年电改主要方向的判断,个人认为还是一个存量利益调整和博弈的过程,这个调整主要在两个方向展开:
1、售电侧改革
电改的售电侧改革,本质上是建立电力批发市场,目标是现货市场的完善。售电侧改革的核心是在电网-电厂(及大批发商)-电力用户之间完成一次存量利益的调整。也就是电网改变盈利模式,把购售价差里除去输配电价的这部分红利,让渡给售电产业链的上下游。
从目前的情况看,享受到这部分价差红利的,首先是电力用户(可以参考广东价差合同里售电公司和用户的分成比例),然后是大批发商(主要是国资及电厂背景售电公司),至于中小售电公司,其实只享受了红利的极少一部分。
从未来现货市场的趋势看,电力批发市场是大宗商品的现货及远期、期货合约的交易,规模效应将发挥更重要的影响。个人认为在现货市场建设完成以后,真正能具有博弈能力的,其实也只是少数巨头。这也是为什么某省的现货市场建设方案里,至少到2020年之前,看不到一般的售电公司影子的原因之一吧。
2、配电侧改革
配电侧改革的核心意义,其实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央-省-地三级财税制度改革和地方财权-事权重新调整过程中的,优质资产重新配置过程。其本质是将原来电网公司基本垄断的配电资产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收费权,让渡给地方政府(及政府背景的国资企业)、国有大发电企业,从而完成一次资产配置和优化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为什么增量配点网的电压等级是220kV/110kV及以下,而不是电网企业在业务管理里通常认定的10kV及以下,就很好理解了,因为配网资产是必须成网成建制的,10kV及以下的配网资产是不成系统的,无法形成资产体系。
当然这个资产投资运营权的再分配,背后更深刻的原因实际上是配网建设投资运营效率的问题吧,这个话题过于深刻,本文不做展开。
二、未来3年电改的本质是一个博弈过程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未来3年的电改核心议题,还是存量利益格局的调整,这也意味着在电改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主角,还是政府、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其他有能力参与利益博弈的主体。
从博弈的角度看,目前的电改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梯次博弈,二是漏斗式红利释放。
1、梯次博弈
电改在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的博弈,第一个层面是政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在中央和省一级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第二个层面是地方政府、五大以及电网公司在配售电政策执行层面的,比如现货市场方案、每批配网试点的申报批复等;第三个层面是具体项目和市场层面,比如售电市场的竞争、具体某个配网项目的归属等;第四个层面是微观层面,比如具体某个售电用户的争夺,或者配网项目具体的股权设置和资产并购方案等。
2、漏斗式红利释放
因为目前电改呈现出的梯次博弈格局,所以必然带来的是红利的漏斗式释放,也就是某个主体参与的博弈层次越高,能享受的红利就越大。上一级的红利将像漏斗一样向下释放。
比如某发电集团,如果能在省一级政府层面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那么它将更有机会参与该省的配网投资建设,同时在某个具体项目上可能获得更多主动权,并有利于所在区域的发电厂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在微观层面,可能与这个发电集团长期合作的某些设计院和工程公司,在配网建设方面获得更多的项目。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红利释放,就是明显的存量利益漏斗式释放。
三、电改的节奏是存量带增量改革
如果说未来3年电改的主线任务是国有为主体的存量利益格局调整,那么这条主线任务也在为后续的改革深化做相应的铺垫,那就是以存量带增量,通过存量格局的调整,带动电力产业向更高效、更专业、更优质的能源服务转型。如果一些企业看不到这个更为宏观改革方面,仅仅把目光钉在当下的存量调整,那么对未来的电改方向和业务规划将会发生错判。
对于这个大方向的判断,个人认为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存量利益总是有限的。
不管是售电侧的价差(或者是发电企业让利),还是增量配电网投资,其红利的释放效应总是边际递减的,也就是在未来5-10年,这一轮存量调整的红利将趋于零,如果没有存量带增量的改革,下一轮电改的方向又在哪里?
2、应该发挥改革的乘数效应
存量改革的红利是加法效应,一个利益主题让渡利益给另一个主体,本质上是加减法,虽然在资产投资效率上可能有增加,但是这种增加也不会是指数型增长的。而唯有在市场垄断被打破以后,激发起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发展,才能发挥改革的乘数效应,形成红利倍增,而不是红利漏斗。这种乘数效应也可以被称为产业链生态效应吧。从未来的趋势看,只有向能源服务转型升级,才能充分发挥这种改革的乘数效应。
3、电网发展的规律性
对于电网曾经有个说法是“重输、轻配、不管用”,也就是电网公司受制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在配用电环节上的投入相对是比较少的,这从省级输配电定价里,某些省输电网价格占比较高的情况也能得到证明。
但是随着分布式光伏、分布式燃机、储能、主动式配电网、虚拟电厂、自动需求响应、微电网、智慧用电、电动汽车等一系列配用电技术的发展,我们将逐渐发现,输电网和高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高成本将会变得不太重要,当下一层级的灵活性、自愈性和安全性能够自我保障,对上一级的成本要求就会降低。
当融合了业务服务和技术服务在内的广义能源服务,在电改“打破市场垄断,市场发现价格”的过程中得到的充分发展,能源投资和利用效率在末端得到本质性提升,真正意义上的增量改革——能源体制和能源产业链生态的变革才有可能。
四、民营企业应做好自己的定位
最后还想就民营企业如何参与电改提几句个人观点,一是不要把眼光只关注在当下售电侧的存量红利,未来在批发市场上给中小售电公司的红利会越来越少;二是关注零售侧业务,布局未来的服务入口,即围绕电力零售做好定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电力用户侧的服务优势、属地优势和市场优势,占领服务入口;三是做好配合,即与国有资本形成优势互补,谋求战略发展。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2月),全文如下: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详情如下: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的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典型案例。关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结算方面的案例如下:湖北省黄石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购售电合同、并网验收意见单、供电企业营销系统中并网容量不一致,分别为1260千瓦、1600千瓦、1600千瓦;某分布式光伏发电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四期)将定于6月10-13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日公布,2024年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617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68%。该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为广东省内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约355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中国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中,改革重点之一即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近年来,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程度不断深化,多个新能源大省陆续吹响入市“集结号”。2025年伊始,新能源上网电价迎来改革,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在全面入市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需要对电力市场框架和规则有全面了解,在参与市场化交易的过程中,合理申报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的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公告编号:TJ2025SD5)。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的要求,天津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准入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售电公司注销的公告。宁夏太阳山京智综合能源(售电)有限公司因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现强制注销在宁夏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的市场注册。现将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注销自动生效。公示期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6日,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增开2025年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的通知。文件明确,结合近期相关市场主体诉求,现增开2025年5-12月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满足发用两侧增量交易需求。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增开2025年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的通知宁夏电力交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