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读:BMS的市场规模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根据国家相关部委主管部门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实现产销突破200万辆的目标,这无疑将为BMS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我国BMS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BMS是动力电池的“大脑”,担负着管理及维护电池各模块、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监控电池状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重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BMS的市场规模也大幅增长,同时,专业BMS企业、电池企业以及整车企业,三方的市场份额发生巨大转变。对于任何一方来说,若要赢得BMS市场的争夺战,就必须掌握BMS的核心技术。
市场份额降至30% 中小BMS企业将遭淘汰
BMS的市场规模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根据国家相关部委主管部门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实现产销突破200万辆的目标,这无疑将为BMS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我国BMS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据业内机构预测,2018—2020年,我国BMS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116亿元、138亿元和157亿元人民币。上百亿的市场蛋糕着实诱人,近年来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也加大研发力度,参与到BMS市场的竞争中来。
争夺BMS市场的三方均有优势和不足。专业BMS企业在技术、大数据等方面的积累较深,经验丰富,且有成本控制等优势。但它具有轻资产属性,在动力电池企业尤其是整车企业庞大的体量面前,极易被并购。目前,电池巨头CATL估值达千亿,而国内比较领先的BMS企业科列技术最近融资市值仅60亿元,BMS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不在一个量级上。
整车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熟悉车辆对BMS的实际需求,但对动力电池还需要了解。整车企业正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比如,从2013年6月开始,上汽即立项做BMS自主研发。据了解,上汽在开发e50前后4年间,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投入超过60亿元。从全球看,宝马、奔驰等一线车企都比较重视BMS的研发,尤其是对BMS的主控单元的介入。
动力电池企业从事电芯研发、生产,对电芯的电化学性能比较了解,从事BMS研发轻车熟路,该优势为动力电池企业所独有。不足之处是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对整车的需求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事实上,国内参与BMS市场竞争的三方力量已经发生变化,专业的BMS研发企业其市场份额不断遭到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的蚕食,其主导地位或将丧失。据统计,2016年,专业BMS企业的市场份额已从60%下降至42%。2017年上半年,其市场占比进一步下降至约30%,专业BMS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在这场BMS市场份额争夺战中,研发实力较弱的中小BMS企业,很难摆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掌握BMS核心技术是制胜关键
BMS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需要技术研发时间和技术沉淀。无论是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或专业BMS企业,牢牢掌握BMS核心技术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那么,什么才是BMS的核心技术?BMS系统一般包括检测模块与运算控制模块,前者指测量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以及电池组的电压,将这些信号传至运算模块进行处理并发出指令。因此,运算控制模块是BMS的大脑,这部分一般包括硬件、基础软件、运行时环境(RTE)和应用软件。其中,应用软件又是最核心部分。用Simulink (一款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开发的环境,一般分为两部分:电池状态的估算算法和故障诊断以及保护。状态估算包括SOC(State Of Charge)、SOP(State Of Power)、SOH(State of Health)以及均衡和热管理。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BMS专家林健认为,一个完整的BMS需要有精确的SOC、SOP和SOH的估算,要有有效的动态均衡控制策略,还需要有容错、纠错机制,BMS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状态的估算策略。无论是车企、电池企业还是专业BMS企业,只有掌握高精度、高纠错能力的算法才算拥有“杀手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BMS市场角逐战 动力电池企业何为?
林健在谈到BMS核心技术时曾直言,掌握不了BMS核心技术,谈何“弯道超车”?可见,BMS核心技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赢得全球竞争有着重要意义。电池中国网曾在《由宝马电池厂想到的:车企控制PACK技术 电芯厂话语权堪忧?》一文中呼吁,动力电池企业不能将BMS的研发工作完全交给整车企业,也是鉴于BMS的极度重要性。
那么,在BMS市场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该做些什么?简单说就是要介入到BMS的研发中去。目前,有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直接投资或入股BMS企业,比如,桑顿新能源的母公司桑德集团战略投资优旦科技,将桑顿新能源的资源优势与优旦科技的技术优势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强大的动力电池系统。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强化自己在BMS领域优势的一种可借鉴做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新疆立新能源三塘湖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规模+80万千瓦风电项目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据项目开标记录显示,共22家企业参与报价,报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张掖交投交通物资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临泽板桥羊台山300MW/1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建设资金来源为多渠道筹措。报告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电池单体、PCS(储能变流器)、EMS(能量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四项中1项及以上的自主研发及生
4月27日,悠长雄浑的汽笛声冲破云霄,比亚迪储能120台MCCube-T魔方储能系统柜在广西北部湾港北集司码头完成吊装作业,顺利装船。作为12.5GWh全球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出货的“先行军”,该批比亚迪魔方已开启横跨大洋的征程,直航中东沙特,助力当地能源转型。继2025年初与沙特电力公司达成12.5GWh全球最
北极星储能网讯:面对新一代数据中心对高能效与高可靠的极致追求,4月26日,全球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市场的领航者——双登股份以技术革新破局,震撼发布重磅新品:数据中心“浸卫”高压锂电系统。以极致安全、卓越性能重塑行业标准。四大硬核特性,引爆行业关注01极致安全,全浸没防采用创新全浸没
近日,全球知名认证机构ULSolutions在北京向天合储能颁发了储能行业首张基于IEC61508标准的功能安全过程认证证书,该证书不仅通过美国ANAB备案,还同时符合IAF全球认监委认可要求。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副院长盛赟博士、ULSolutions全球战略大客户大中华区总监魏毅共同出席颁证仪式。标准护航,定义安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晚间,兴源环境发布公告,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储能电站的议案》,公司全资子公司滁州嘉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嘉储”)拟与凤阳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阳正泰”)合作,投资建设规模为18MW/55MWh的二期储能电站项目。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2025)上,固德威副总裁王英歌系统阐释企业战略,彰显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华润电力防城港防城区100MW(200MWh)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377.9万元,折合单价0.51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160万元,折合单价0.508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涡阳驭风发电有限公司发布安徽涡阳县用户侧储能电站(300MW/600MWh)项目EPC招标公告。项目投资金额48000万元,折合单价0.8元/Wh。项目概况及招标内容:该项目拟于涡阳县境内产业园区、生产制造等工商业建设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电站,拟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为300MW/600MWh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配套100MW/200MWh储能项目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598.215311万元,折合单价0.58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670.440392万元,折合单价
2025年4月10-12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携储能全栈产品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并于首日重磅发布全新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UniCAG300-150。同时,新能安凭借其核心技术实力与前瞻性商业模式,荣膺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储能明日独角兽”奖项,彰显其行业革新与市场成长潜力。聚
一面是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破73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一面是从业者感叹赚钱太难。刚刚过去的一年,储能产业仍然在“冰火两重天”的泥淖中挣扎向前。据北极星储能网数据,当前国内储能招中标市场中,储能系统价格已经降至0.4-0.5元/Wh左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已经跌至0.3元/Wh左右,短短两年
3月4日,2025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杭州盛大召开。林洋储能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实力与智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荣膺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系统集成商及2025“北极星杯”储能技术创新企业两项重磅奖项!作为行业领先的智慧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林洋储能在全球市场持续发力,三大系统
2025年3月4日-5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CTO曾繁鹏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AI的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的主题分享。曾繁鹏指出,传统BMS系统在电芯监测与均衡控制中存在局限,而林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边缘智
2025年3月4日-5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精控能源商业储能总监张凯分享了工商业储能的破局之路。他指出,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场景已从单一的新能源消纳扩展到峰谷套利、台区扩容、应急备电、虚拟电厂、现货交易等多重场
一个完整的直流侧集装箱储能柜,是由多个电池簇(Rack)并联而成,而一个电池簇,是由多个电池包(Pack)串联而成,一个电池包(Pack)是由多个电池模组串联而成,一个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串联而成。如一台20尺5MWh的集装箱储能柜,包括12个电池簇,每个电池簇有8个电池Pack包,每个电池包有4个电池模组
2月17日,溧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江苏新能常储科技有限公司国信溧阳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国信溧阳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312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1300平方米,容积率约为0.057,建筑密度为11.83%,机动车停车13个。项目业主为江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6日,国信溧阳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中标结果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2138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607元/Wh。据此前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90万元,折合单价0.635元/Wh。项目招标人
1月3日,江苏新能常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国信溧阳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招标公告。项目配置1套储能容量100MWI200MWh的储能装置的供货、调试、试验和测试、抽检,包括电池系统(含BMS系统)、升乐变流舱、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投标人还应提供储能系统设备间的线缆和调试服务(投标人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瑞浦兰钧2024年营收增长29.44%至177.96亿元,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有关两轮车布局和钠电池进展问题。孚能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电动两轮车的动力电池企业,拥有超14年的两轮车产品应用经验,服务客户包括Zero、春风动力、虬龙、雅迪、新日、EMC、Lightfighter、Polaris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公司两轮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