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市场正文

零煤行动丨京津冀鲁等地进一步加大对散煤的清理力度

2017-11-07 10:06来源:《能源评论》杂志关键词:煤改气热电联产燃煤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于是,中央政府决定加大治理力度,2016年6月,《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出台,包括限时完成农村燃煤清洁化替代,限时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清零”,划定禁煤区和煤炭质量控制区等11项具体措施。散煤治理正式进入第二阶段。

据任岩军介绍,中央政府加强对各地压减散煤工作的督导,是基于两方面的考量:其一,我国发电产能严重过剩,“煤改电”有广泛的实施空间;其二,我国的工业余热也是过剩的,大量被白白浪费掉,相关测算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可利用的稳定余热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北方供暖的基础负荷需求。所以,如果治理措施得当,是可以实现过剩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双重收益的。

然而,政府政策在向下传导时一般具有典型的墨菲定律特性,即“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2016年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下达到各级地方政府,迅速形成了“环保一刀切”局面,具体到散煤领域,从北京到天津、河北、山东,在所有领域清一色推广短、平、快的“煤改电”“煤改气”。甚至有网文传言,京郊农村地区今年把“不许冒烟”作为了一条环保“红线”。

某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服务商董事长告诉本刊记者,在天津和河北,很多地区开始加快进度全面取缔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也在逐步实施“煤改气”,该公司通过大型燃煤锅炉、热电联产锅炉向工业园区供热的业务模式基本被叫停,“没说不让建,但是公司新申请的项目都没批下来”。北京老万清洁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效燃煤炉具的厂商,董事长邢立力同样感受到了2016年突如其来的打击,“2013年,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炉具生产企业逐渐向适应清洁型煤燃烧的方向转型,往‘好煤配好炉’模式转,到了2015年大家刚刚适应了这种新模式,2016年却矛头一变,(政府大力推广)‘煤改电’‘煤改气’,大多数炉具企业需求没了、市场没了、客户没了”。

整个京津冀鲁地区,摆出了一副向散煤宣战,只许进、不许退的架势。

望煤兴叹

“暖和、方便、干净”,这是赵佩云对自家采暖“煤改气”的整体感受。从本刊调研情况看,目前采用空气源热泵“煤改电”和采用燃气壁挂炉“煤改气”的农村居民家庭,对改造之后的取暖效果大都表示满意。唯一的问题是,采暖成本抬高了不少。

其实,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北京的农村家庭是幸福的。因为无论是设备安装环节,还是运行环节,北京的补贴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在延庆区,户用空气源热泵招标采购成本为24800元/台,农户采暖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可以拿到政府的最高补贴24000元,只需自付800元;户用燃气壁挂炉招标采购成本6600元/台,政府补贴4400元,农户自付2200元。用电、用气方面,“煤改电”农村用户享受谷段电价优惠时间与城区“煤改电”用户一致,为21:00~次日6:00,谷段电价0.3元/度,政府在这个基础上再补贴0.2元/度;“煤改气”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方式的村庄用户,按照不高于市政天然气管网供气价格缴纳使用费,CNG、LNG供气价格高出市政天然气管网供气价格的部分由政府承担,此外,2015年用气量超过800立方米的用户,政府在2016年还一次性补贴了137立方米。

可是即便有如此高幅度的补贴,从调研情况看,一个采暖面积100平方米左右的家庭,每年自担的采暖费用也在3000元左右。

工业与集中供暖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对于单台容量小于20蒸吨的锅炉,政府给予每蒸吨5.5万元补助;对于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给予每蒸吨10万元补助,改造工程投资最高可获得50%的资金支持。不过,本刊调研发现,改造之后,企业生产用能成本提高了1~1.5倍。

事实上,不独对用户,“煤改电”“煤改气”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以及政府来说,都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煤改电”“煤改气”大面积铺开,导致投资额在短时期内快速扩张。集中连片区域的电取暖或者工业大用户“煤改电”,需要涉及35千伏、110千伏,甚至220千伏线路和变电容量的增容改造,国网能源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贾德香告诉本刊记者,近年来京津冀“煤改电”电网增容改造平摊到每户的成本约为5万元。“煤改气”则涉及大量管网敷设以及LNG瓶组站/CNG加气子站建设,户均投资额比“煤改电”还要大。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中,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改造投资,政府会有部分补贴,其余的由电网企业、燃气公司承担。

政府方面,补贴“黑洞”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金器。按照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仅市一级的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便高达165.6亿元,而大多数补贴项目是需要市、区两级政府1:1配套的。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补贴、对改造设备的补贴,再加上对电费、燃气费的补贴,初步测算,北京市各级政府2016年的投入应该在500亿元左右。即使普遍被认为有一个“不差钱”的政府,北京也已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北京尚且如此,周边地区又是一个怎样的光景?

相关统计显示,北京周边地区农村“煤改电”“煤改气”的政府补贴力度小了不少,以“煤改电”为例,天津地区采暖设备补贴1200元/台,采暖用户执行峰谷电价,谷段电价0.3元/度;河北地区设备补贴最高不超过7400元,电费享受0.2元/度补贴;山东地区设备补贴10~20%,采暖季月用电量超过400度的部分享受0.3元/度的补贴。户均家庭收入比北京低,采暖花费却比北京要高,很多地区的农户根本承受不起。有专家告诉记者,他与团队在津冀鲁的贫困地区调研时,曾遇到一个村子头一年整体实施“煤改电”或“煤改气”,第二年大部分农户弃用而重新烧煤的情况。

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周边地区只会比北京多,不会比北京少,原因在于已有基础设施薄弱。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院长韩景宽对本刊记者表示,“煤改气”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即是天然气管网的供气能力和通达程度。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重点城市为例,在区域内328个县级行政单位中,尚有17个没有接通管道天然气,即使通了管道,多数也仅通至县城一级,大部份乡镇缺乏管道气。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资金投入很大,据悉,目前通往县城一级的天然气管网一般采用直径406毫米的管道,每公里的投资大约500万元。

政府方面,多位专家对本刊记者表示,北京周边地区的各级政府已是捉襟见肘,有些地区即便维持现有规模的“煤改电”“煤改气”补贴都成问题,更别提继续扩大改造范围了。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利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地方的清洁能源发展(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5亿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资金额度上却达不到真正解渴的效果。

原标题:【封面策划】零煤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改气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