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表4 电网氢储能场景下的固态储氢系统的技术指标
储氢材料是固态储氢技术的关键,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储氢装置的工作条件和性能特点。因此,研究储氢材料的关键技术指标,对于指导用于电网氢储能的储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储氢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1)容易活化。2)单位质量、单位体积吸氢量大。3)吸收和释放氢的速度快,氢扩散速度大,可逆性好。4)有较平坦和较宽的平衡平台压区,平衡分解压适中,室温附近的分解压应为0.2~0.3 MPa。5)吸收、分解过程中的平衡氢压差即滞后要小。6)氢化物生成焓应该小。7)寿命长,反复吸放氢后,合金粉粹量要小,而且衰减要小,性能保持稳定。8)有效导热率大。9)在空气中稳定,安全性能好,不易受N2、O2、H2O气、H2S等杂质气体毒害。10)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容易制备[50]。
以下将从活化性能、储氢密度、吸放氢温度、吸放氢速率、循环寿命、氢化物生成焓、吸氢压力、材料成本等方面分析电网氢储能场景下的储氢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4.1 活化性能
活化是指正常吸收和释放氢的前处理。由于合金表面有氧化膜、吸附气体和水分等,阻碍了氢气的分解与扩散,对于大部分储氢合金,需经活化处理才能保证合金完全被氢化并快速吸放氢,其活化条件也是判断合金实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储氢合金活化条件通常是经一定温度减压排气和加压导入氢气,如此循环进行活化处理。合金吸放氢性能即使再好,如果难以活化,也不能应用于实际。
一般地,储氢材料制备好以后装入储氢罐中,在使用前要进行活化。活化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温度和压力不能高于储氢系统的耐受范围,但可以适当高于储氢材料的工作温度。因此,活性性能,近期内,脱气温度≤100°C,吸氢压力≤ 5 MPa,次数≤3次;远期,脱气温度≤80°C,吸氢压力≤3 MPa,次数≤1次。
4.2 储氢密度
对于应用来说,储氢密度越大越好,但考虑到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传统储氢合金是目前得以实用化的储氢材料。传统的储氢合金的质量储氢密度不高(一般低于2 wt%),但体积储氢密度较高(大多数高于75 kg H2 m-3),这非常符合电网氢储能的使用场合[50]。
根据电网氢储能的应用场景,结合现有储氢材料的技术发展水平,近期内,储氢材料的重量储氢密度应≥1.5 wt%,体积储氢密度应≥80 kg H2 m-3。这个储氢密度的提出主要基于现有储氢材料的技术发展水平,同时结合氢储能对重量密度要求不高、对体积密度有一定要求的特性提出的。设定的储氢材料密度比较低,主要考虑到能让更多的成熟的传统储氢合金材料成为候选。从远期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得到大大提高,可应用的储氢材料体系得以拓宽,因此,远期储氢材料的重量储氢密度应≥5 wt%,体积储氢密度应≥100 kg H2 m-3。
4.3 放氢温度
储氢系统的温度可利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生的废热维持在70~80°C,如果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成熟,放氢温度可以拓宽至300°C以上[1]。如果材料放氢温度超过这个温度范围,势必需要额外的能量来促使材料放氢。另一方面,如果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过高,也会加重热管理和水管理问题。这样,整个系统的能量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虽然,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可以提高,但是对于储氢材料来说,放氢温度越接近室温越能节省能耗。因此,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近期内应≤85°C,远期应≤65°C。
4.4 吸放氢速率
储氢材料吸放氢速率,即储氢材料的动力学性能,是衡量储氢材料实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储氢材料实际使用时,储氢系统单位时间所输出的氢气量应该满足氢气需求端的使用量。作为车载储氢系统使用时,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充氢速率。美国DOE的2017年目标要求系统能在3.3min内充入5 kg的H2,也就是说,每分钟系统需要充入1.5 kg的H2,充氢速率为30%/min[48]。对于固定式储氢设施来说,吸放氢速率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但是,吸放氢速率越快越好,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能耗。
吸放氢速率是指储氢材料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吸放氢量的多少,这是衡量储氢材料动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让不同储氢材料体系可以横向对比,为统一标准,在这里,以工作温度下单位时间释放的相对氢量(即放氢量相对于总的储氢量)为评价基准。
电网氢储能场景下的储氢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平均吸放氢速率,近期内应≥10%/min,远期应≥15%/min。
4.5 循环寿命
为能反复地吸放氢,材料寿命是储氢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储氢材料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退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材料本身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析出惰性合金相或形成缺陷等,造成储氢量下降。二是由循环过程中所用氢气中的杂质引起,杂质的存在会与储氢材料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或不参与吸放氢的稳定产物,并有可能阻碍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储氢材料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越稳定越好。循环寿命提高,不仅能增加系统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还能节约成本。
储氢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重复吸放氢循环过程中保持其可逆储氢容量的能力,这是一个衡量储氢材料实用性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特定循环次数前后的储氢容量损失、最大可逆储氢量的百分比以及吸放氢动力学曲线的稳定性来说明储氢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在这里,以储氢容量保持初始容量80%的循环实验次数为评价标准。
储氢材料的循环寿命应大于固态储氢系统的循环寿命(表4),这样才能保证储氢材料装填进储氢罐中仍可以保持要求的循环寿命。因此储氢材料的循环寿命,近期内应≥4000次,远期应≥5000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湖北政务服务网消息,6月28日申报的三峡氢谷枝江氢港综合体项目(2506-420583-04-01-276936),备案证状态为“已注销”。公告显示,该项目单位为伟得(宜昌)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99亿元,计划2025年9月开工。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分布式50兆瓦光伏电站,10兆瓦氢储能电站,2000KG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今天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高考分数线,成绩“出炉”后,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当下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进行了解读,包括专业特点、院校选择、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重点高校专业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更新,供考生和家长决策参考。专业背景与战略意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16日-2025年6月2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宁夏两座长时储能电站并网投运近日,宁夏两座长时储能电站——枣园第一储能电站和麦垛山第一储能电站日前相继在中卫市并网投运。位于中宁工业园区内的枣园第一储能电站,作为宁夏电网首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化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消息,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施工现场本月底基础建设将完成90%。内蒙古乌兰察布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项目规划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的新型集中式电网侧储能电站。其中,电化学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湖南省政府在官网发布了《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集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骨干企业10家左右,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征求《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打造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氢能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完善氢能标准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试点方向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在风、光、水电、核电、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核电制氢项目建设,并适应风电、光伏等波动特性。下游可一体化耦合氨、醇、航煤、炼化等场景。配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征求《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打造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氢能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完善氢能标准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4月23日,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该款车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圣元环保,公司氢能源业务预计什么能产生经济效益?当前研发是否面临较大瓶颈!请介绍一下近期氢能源业务的工作情况。圣元环保3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氢能源业务方面有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当前主要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和示范性产品开发,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厚普股份:以固氢为核心的氢能两轮车、摩托车、观光车、叉车、环卫车、工程车都已快速兴起,2024年已开始批量销售,2025年更是10倍的增长!公司在固氢应用上是否有大幅增长和为2025年满足客户需要而进行扩产?再就是客户四川氢绿科技的现有3万辆产能,2
罗宇龙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39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打造绿氢制备供应基地”的建议近年来,我省正大力发挥
2月19日,氢枫与日本领先的氢能系统集成商及项目开发商YamatoH2EnergyJapan(简称“YamatoH2E”)联合宣布,双方已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通过技术与市场优势互补,共同满足日本氢能市场的需求。YamatoH2E是日本领先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商及项目开发商,专注于氢能供应及相关设备制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被人们称为“终极能源”。近年来,中国氢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共出台122条氢能相关政策,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顶层设计,国家政策频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一辆辆国家电投氢能助力车出现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关村房山园,在北京掀起了一股绿色零碳骑行潮。在中关村房山园管委会指导下,国氢科技、氢动科技、溯驭技术三方合力,首批国家电投氢能助力车顺利落地北京。本批次国家电投氢能助力车由国氢科技济南绿动自主研发,搭载额定功率2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