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实录:
感谢大家,我叫余平,是精进电动的创始人、董事长,同时也是动力总成的总工程师,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突破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的电驱动系统。
精进电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公司,可以说我们是在各个汽车板块的市场份额、技术定位方面都比较领先的。我们从2009年一直处在全球中高端领域,这是万象公司的卡玛Reversal汽车,今天我们也特别向鲁冠球前辈致敬,向他的创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对我们汽车人的引领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纪念。围绕万象公司的下一代汽车将会更加精彩,而且万象集团新的电动汽车也将逐渐推出新的产品。
中高端汽车我们已经推出了克莱斯勒混合驱动电机,而且获得了两次Global Best Engine Awards,这是长城华冠前途汽车的第一款车型,用的是我们的R20电机和高功率控制器。中端市场我们也不断地有新的产品推出。客车领域双电机系统把握了BRT,也就是纯电公交领域的高端产品。我们的双电机产品也出口欧洲,加上电磁换档变速器产品已经是配套了国内最高端的金龙龙威系列长途旅游大巴。
混合动力产品方面,特别是串变联混动产品,经过我们不断的提升、磨炼、延伸和改善,已经做到了百万公里免维护,节油率相对功耗的要求是60%以上,可以说是国内独树一帜的产品,适用于非常广泛的地域最具挑战的应用,我们的混动系统继续出口美国。
做了很多中高端产品以后,围绕今天的主题,我们在提这些产品要求的时候有些体会和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平衡的、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性能。比如电机本体,昨天欧阳老师讲过,现在我们需要把电耗做好,改善电耗就是减少电池的使用,也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污染,因为发电的过程当中是有污染的。同时要做得非常安静,现在客户对噪音要求很高,它的寿命和质量也都非常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哪些不是我们客户的体验指标,只是一个中间过程。比如多数企业都在提最高转速、最高效率需要多少,最高效率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循环效率,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当中的效率。有的客户指定点同线、圆同线,这些都不是设计目标。绝缘防水、电磁兼容和功能安全不是竞争性指标,而是法规性要求。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严格的成本控制,现在随着我们产量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大家对成本的控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种高端和超高端的产品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不同的指标。RFQ当中我们见到了一句话“鼓励供应商采用所有可能的技术,包括最先进的设计、材料、工艺,以实现和超越RFQ所列的要求”,不谈成本,不谈价格,把最好的东西先拿来。
所以我们的产品要处在市场前沿,往往要伴随着大量同步的开发、探索性的工作、失败和深入的试验和考核,需要大量的智力、装备和财务的投入。这是我们供应商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和主机厂配合一起实现的责任。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能够走在中高端前列的整车厂和供应商都是应该在研发和同步开发方面舍得投入,舍得投入才能取得领先。
下面讲几个在中高端应用当中的小专题:
首先是电驱动三合一。过去的一两年我们看到了三合一、二合一集成性系统越来越热,这是非常合理的。原来的三大件总装到一起,各个方面都不是优化的动力总成系统,也不是一体化的动力总成。我们还没有做三合一,只做二合一。我们的二代电机马上就要上市,然后跟减速器集成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很好的效果。比如尺寸的减少,尺寸可以降低100毫米以上,而且另外两项尺寸分别是有明显的降低,重量减少了10公斤,最主要的是这些轴系的集成,包括结构的集成使得我们可以一体化地优化振动噪音,而且使振动噪音有比较明显的降低,效率还有些许的改善。到了三合一,我们认为关键技术首先是非常优秀的电机本体技术;其次是控制器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对控制器的核心零部件,大电流的IGBT和应用设计要实现突破,电机和减速器的集成化设计,特别是轴系齿轮是我们的关键技术,但我们的二级供应商高速轴承还是瓶颈,这些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协同的开发。
另一个是始终热度不减的专题,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的变速器。精进电动经过几年的时间已经开发了两款专门为电动汽车配套的控制器,而且有十几个公告,现在已经实现了出货。变速器当中淘汰了传统的干湿离合器,用的是电磁离合器进行控制,实现了几乎永不磨损的离合控制。控制电机加上两档变速器,很多误解在于它会提高效率,其实对效率和性能的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加速器的改善提升都不是非常显著,真正显著提升的是爬坡度,也是最高车速。针对一个已经优化得很好的直驱电机,加上变速器以后我们的能耗和原来基本持平,但是在不正常的条件下加变速器是可以改善能耗的。比如原来效率很低的电机可以改善能耗,原来小马拉大车或者大马拉小车的也可以改善能耗,一些不科学的工况测试法,比如中低速的测试,在这种条件下也可以改善能耗。
这是我们对乘用车加上两档变速器以后的分析,原来电机的效率88%可以提高到89%,仅提高了1%左右。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变速器本身是有1%-3%的损耗,已经是做得非常好的变速器了,所以加上变速器很可能就不划算。我们的结论就是加上两档变速器以后主要改善的是爬坡能力,而不是效率,特别是多档或者变速器本身效率很低的条件下可能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插电混合动力主要是串并联和新型齿轮,国外串并联的成长是很快的,而且相对于更加传统的新型齿轮系统起到了不错的作用。本田的串并联系统在各个方面的指标实际上都取得了等于或者优于行进齿轮的作用。最近广汽GMC混合系统也推向了市场,上汽荣威550都已经在市场上好几年了,精进也认为这是中高端应用的必由之路,就是增程和插电混动是中高端系统的必然应用,我们需要攻克变减速和离合的一些非常关键的核心技术。
这是我们的串并联系统,最关键的就是中间的离合器。发动机启动以后进行同步,然后我们把离合器结合,结合以后就实现了并联的模式,或者从串联转到了并联的模式,适当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种系统特别是发动机起停的时候是完全从动力传动系统解耦,实现了一个稳定的、没有动力中断的纯电驱动。一个好的增程或者好的插电混合系统必须做到一点,首先要给客户一个非常好的纯电驾驶体验,因为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体验是和电动汽车一样,非常安静、非常平顺,没有换档冲击。我们把混动的或者增程的发动机放上去。国外就是先做一个好的发动机,加上电机做成混动化,而我们正是相反,所以我们认为要先搞一个好的电动汽车,然后把增程发动机和高效发动机加上去。
高端应用当中,特别是SUV的普及使得四驱变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领域。纯电系统和增程系统我们都可以加入辅助驱动桥,也就是电动四驱桥。一种就是长啮合的,另一种是带有切分离合器,一般情况下是125公里,也就是零到百公里加速,零到120公里加速,NECD以上部分进行切分,切分以后可以防止电机超速。最大的直接效果是可以采用更大的速比、更加充分地把电机有限的转速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且能够在零到120公里提升回收制动的比率。
我们采用切分离合器以后可以增加速比,也就可以把速比做到13-14,这样可以使电机进行1.4-1.5万转。高速化是小型化、轻量化非常有效的途径,这样我们在保证高达2500牛米的条件下只需要50公斤的电机和减速器,相对于80公斤左右的前驱系统和典型驱动系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本和重量的降低。最开始的时候离合器先接合,然后我们通过后驱桥把车带起来,120公里的时候离合器切分,我们的电机可能会慢下来、停下来或者做随动的控制。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整车的性能。比如这是一个典型的前驱混动车的曲线,如果用普通的不切分的四驱就有了第二条红线。这条红线可以展示不切分的时候大概不到2000牛米的桥的转距,加速性可以从9秒钟提升到6秒钟,如果用切分继续扩大速比的话,可以使桥的输出高达2000牛米,这里用的电机只有160牛米。这样我们整个加速器从9秒钟提高到了5秒钟,它的百公里加速改进非常显著,但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离合器。
有了离合器对提高效率也很有好处。电机在高速切分掉的时候,如果电机不切分的话和整个的传动系统在高速的时候损耗是非常高的,也是曲线上升,切分以后可以减少电器和机械的反脱损,包括减速器第一级的损耗,这样可以使得高速的时候损耗更低,也有利于降低振动噪音。为了中高端市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要突破电机本体,包括传动、离合这些非常关键的技术,也使我们定位于中高端的动力总成,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动系统。
问:余总您好,刚才您讲的三合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也看到了比亚迪、大陆也在把车载大功率充电进一步复用驱动器,同时兼做充电的功能,如果把它集成进去就是四合一,您对这项技术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有什么看法?
答:个人的看法是,如果大功率的充电能够真正做到非常有效的安全管理,特别是隔离等等,把充电和逆变结合在一起共用零部件恐怕是有意义的,如果做成非常大的功率,充电应该挪到车下去做,车载充电不一定做成非常高的功率。
问: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比如40千瓦,比亚迪也是这样做的,有没有可能取代40-50千瓦直流的快充?
答:技术上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应用性,特别是很多电动汽车将会在家庭和各个方面充电,所以到底有多大必要现在还不能做太好的判断。
(发言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7月15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山西电力市场规则体系意见建议征集的通知,此次规则修编将重点围绕以下关键领域开展市场规则修订意见征集工作:一是持续推进省间日前现货市场常态化运行;二是优化中长期限价区间以及现货市场二级限价计算方式;三是着力提升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与供电业务的协同效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不断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指明了
7月14日,华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汽车官方发布了首款车型官图——尚界H5。这款车型预计搭载华为ADS4和鸿蒙座舱,有望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吸引超1000家经销商报名参与渠道招商。卖多少钱,才能爆?有消息人士透露,鸿蒙智行已稳住40万以上市场,尚界则主打20万级主流消费市场,尚界H5定位15万元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江淮汽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表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000.00万元左右。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2,000.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利润总额24,221.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在矿山运输这一效率、成本和可靠性至上的“战场”,重载上坡场景下的动力解决方案直接影响运营效益。蜂巢能源在年初电池日上已提前布局,推出商用车远路专用电池解决方案,近日,该方案搭载长城纯电动宽体车GT105E长续航版,以开创性的技术应用为严苛工况树立效能与可靠性的新标杆。蜂巢能源商用车远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6日,陕西省首个低压光储充一体化直流智慧微电网在铜川市宜君县花溪谷景区建成投运。该项目由铜川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宜君县政府联合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域以清洁能源为旅游景区供能。直流智能微电网以多端口微电网一体化装置为核心,由分布式光伏电源、储能装置、直流充电桩、
近日,宁德时代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资源公司必和必拓(BHP)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储能与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以一体化、全景式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运营电气化转型,为全球采矿业打造可复制的绿色转型样本。现场,宁德时代执行总裁朱威与必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2025年7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大兴区政府”)、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广汽新能源汽车推广、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
2025年7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正式投运。场站部署了华为超快充设备,配置20把液冷超充枪,100把快充枪,提供120个超快充车位,将有效缓解贵阳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焦虑。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上线仪式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二级巡视员王玉萍在致辞中
7月8日,配备有20支超充枪、100支快充枪的贵阳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投运,这也是贵州省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全液冷超充站。“这是我们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示范站,最快‘一秒一公里’的充电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多场景应用和多元综合服务更是代表未来充电场站建设方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贵州贵阳泉湖公园全液冷超充综合示范站上线仪式在白云区举行。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光储+华为全液冷超充+车网互动聚合平台”综合示范站,将配电站、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融为一体,配置了华为全液冷超充主机、华为光储、“V2G”等充电设施,并通过车网聚合平台对站点的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
2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在京举办,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出席,并就行业关注的动力电池产能与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路线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根据现场内容摘要整理。(本文来源:
在双碳目标驱动的交通电动化加速转型过程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带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崛起,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60GWh,市场规模达百亿。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解决环保问题和补充上游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01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未来
12月17日,GIV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举办期间召开了以“科技企业深度赋能汽车产业”为主题的闭门会,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应邀就该主题发表观点看法,以下根据发言内容整理。(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关键技术研究开始的回
忧虑与喜悦并存的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忧的是疫情的疯狂。卷土重来从年头疯到年尾,众多汽车重镇遭袭,众多城市进入静默。生产停滞、物流受阻、销售不畅,汽车业受到严重冲击。喜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好收成。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06.7万辆,增长100.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超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23万辆,同比增长118%,市场渗透率达到7%。在全球减碳行动的压力下,欧美等国陆续提出目标激进、配套有力、系统性强的战略与政策,极大程度上加速了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并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产生了深刻影
全国各大能源企业也都在各个地方投资,整县整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智慧能源。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电池储能和光、储、充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很快就会在全国逐步展开。
据统计,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2023年达10亿千瓦时,2025年接近25亿千瓦时。当然规划产能会大于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同时年产量中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外还有储能电池等一系列其它用途,我们估计2025年电池总出货量在10亿千瓦时左右。
当然现在日本等国家在大力发展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估计还要10年左右,我国电池领域研发队伍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
全球减碳行动之下,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正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关系,各技术路线的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的突破方向在哪里,政策、产业该如何引导动力技术多元化,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与布局。
全面总结了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和智慧能源系统方面的创新成果,勾画了由新能源汽车引领的以系统智能化、动力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三大革命主导的未来交通装备与能源化工相关产业的变革前景。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堪比人体心脏。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2020年后,废旧动力电池迎来集中退役的高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