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高兴今天与大家分享,主题是“突破核心技术,占据产业中高端”。一百多年来,汽车的出现代表了世界现代化。今天汽车要被改变,因为汽车带来很多城市疾病。要治疗疾病需要跨界融合,包括汽车产业、IT产业、能源产业。汽车能源的储存是电力和电池,虽然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比汽油和柴油小很多,但有点汽油和柴油做不到,就是电池的能量可以双向流动与新能源挂钩。我提倡四网融合—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人文网。开始不要太过硬,里面要有软的东西。
首先,跨界融合。多学科跨界,不同体制、不同商业模式跨界,国内外的跨界。创新不是空喊口号,创新首先得有理念。要创造自由、开放、合作、包容的氛围,公平的市场竞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和大数据的支持。中国电动汽车爆发式发展,能够可持续吗?我提出的理念,电动汽车一二三四,一是创新驱动,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类型;二是双轮驱动,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三是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大家买得起、用的起、用的方便、用的可靠;四是四网融合,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人文网。现在的挑战是电动汽车什么时候和传统车竞争,有的人说2020年,我认为这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对电机驱动的要求,在满足安全、可靠、耐久和动力性的前提下,以更高的能源效率驱动车辆,碳排放必然比燃油汽车低很多,使电动汽车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永磁电机和感应电机相比,到底各有什么好处。永磁高速损耗高、高速区电流高、位置传感器贵、制造复杂、存在齿槽转矩和空载反电势等问题。一部电机的好处是高速的,因为低速时损耗高,所以容易高速,低速时电流高,传感器成本低,制造容易,无齿槽转矩,控制器伏安高。现在主流还是铸铝。一部高速电机要根据工况,大部分是用永磁电机。现在最后的结论是永磁电机,因为实际工况很少在高区,最后结果还是要用永磁电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还是永磁电机。
驱动电机技术主流优化方向是,驱动电机在不牺牲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功率密度,目前要求高速电机解决轴承和变速器的问题,加控制器整体化后,比现在的低速电机好,但需要高速化。国际高压平均下的功率密度能达到5-8千瓦/公斤,部分电机做到9-10千瓦/公斤升,国内只做到0.6-4千瓦/公斤。
电机高速化需要解决轴承问题,从陶瓷滚珠或者滑动轴承微液润滑突破2万转,要用2-3年时间;磁悬浮轴承混合滚珠保护轴承突破3-5万转,要用3-4年时间;动压式铂片空气轴承突破4-10万转,需要4-5年。腾风集团开发临界转速电机达到15万转,用于电动汽车,额定功率16千瓦,散热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峰值功率可以达到48千瓦。定子有890g,转子495g,功率密度峰值可达到34.65千瓦/公斤。量产以后,估计可以做到较低的价格,因为空气轴承不量化价钱很贵。
另外的难度是强度和温度,电机高速化后,除了轴承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难点外,结构强度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转子速度上升,转子的磁芯由于容易受到离心力作用膨胀炸裂,包覆磁芯轴套往往需要更高的强度,并且尽可能降低临界转速,需要采用大直径、刚度高的轴套,通常高速电机采用碳纤维制造转子套。
热管理问题。高速电机的直径小,怎么散热也是难点。更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来自热管理。通常制约电机小型化的主要问题是散热问题。由于转子细小散热面积不够,冷却水通过的比表面积低,散热能力差,导线集肤效应来不及散热,产生热失控。控制器的频率控制不慎时,dv/dt难以控制导致的热失控,导线产生熔化。要做到高温电机。电机的耐高温能力是提升电机高速化、小型化、轻量化的前提。耐温更强,意味着峰值功率维持时间延长,间接地提高峰值功率密度,同时也对可靠性和寿命有明显地意义。提升电机耐温能力的措施:
第一,常规电机导线的包层以橡胶或树胶为主,耐温能力较差。可以用金属氧化陶瓷或者云母、玻璃纤维做高温导线,温度可以达到600-2000℃,电压可达3000V。
第二,使用居里温度更高的铁氧体磁性陶瓷做定子冲片材料。
第三,使用极化磁钢作为转子或者磁芯材料。
第四,使用开关磁阻类电机原理将整个转子用高温磁性陶瓷代替。
第五,转移高速转动时带动的表面空气可以有效地对转子散热。
第六,转子可以自带压缩轮对冷却水进行强制冷却,再进入水道进行热循环,可以将冷却液更换为成更容易气化进行相变换热的介质。
第七,使用空心铝导线。
因为高速电机要配备变速器,最后要进行一体化。怎么一体化?高速电机配套减速器与联轴器,高速电机配套的部件问题。
能源与信息结合,产生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建筑。今天价值最高的是共享技术、互联技术。一定要成立联合攻关,靠一个单位不行,需要大家集体攻关。建议国家成立联合攻关,可以由国家和企业用PPP方式组织,30%是国家的,70%是企业的。只有组织联合攻关才能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集中力量,提高在三大电,电机、电控、电池方面的原创性能力和转化能力,迎接三大革命,即电动化、自动驾驶、共享汽车。
谢谢大家。
问:国产电控系统在国内应用情况?
答:根据我所接触的民营企业,十多年前它们赚很多钱,因为那时买外国技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市场赚钱。但现在不行了,现在十几万或者几万的变频机利润很薄,只赚几千块。现在能不能有核心技术留住人才?英飞凌的器件专门为电动汽车设计,材料温度都不一样,有创新的突破结构,要有最新的开关器件。靠一个单位不行,一定要联合攻关,与和搞器件的一起,形成独特的图谱结构,并掌握前瞻性、独特性、先进性。
(发言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活性负极材料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决,决定对合成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征收高达721%的反补贴关税!这一政策的执行,或许将对美国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装机产生重大影响,而美国特斯拉将成为最大受害者。一旦负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斯拉将再次失
5月21日,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并透露了2025年销量、8大新车型、AI业务创新、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重磅信息。其中,公司营收同期上升141.5%;净亏损为6.6亿元;单季交付再创历史新高,涨近331%,成为新势力车企销量第一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
2025年4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8.9,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8.9%,年均增长6.8%,同比增长4.4%。4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6.5,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6.5%,年均增长13.3%,同比增长13.8%,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4月,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33.9,比2020年基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文/武魏楠5月21日欧盟委员会今日正式提交提案,拟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Regulation(EU)2023/1542)中关于经济运营商电池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的实施时间(原时间2025年8月18日)推迟两年,新生效日期定为2027年8月18日。欧盟委员会表示此举旨在为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以应对供应
“3.29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后,小米汽车与雷军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池安全问题更是再度引起热议。近日,小米突然入股了一家固态电池企业——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
当地时间5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山西院总承包长安汽车泰国基地建设项目投产仪式暨长安全球第2859万辆汽车下线仪式在泰国罗勇府WHA4工业园隆重举行。作为央企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项目的成功投产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海的典范,标志着公司建筑市政业务国际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孚能科技,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采取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与硫化物双路径并行规划。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固态电池与已有技术路线高度匹配,借助涂覆技术逐步减少电解液含量,正按规划有序推进从半固态、准固态至全固态的演进。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则直接聚焦零电解
近日,天合光能公司总部园区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示范站正式建成投运。该示范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集成光伏发电、储能调峰、双向充放电等核心模块,构建起光储充放四位一体的清洁能源智慧生态系统,标志着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实现全栈式技术创新。该项目以多能协同为核心,实现清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近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数智融合的电能表智能工厂”与“基于数字孪生的TOPCon光伏电池片智能工厂”,双双通过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实力,更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示范。数智融合电表工厂的全链条革新电能表智能工厂以人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2025年5月16日,以“蓄势待发·聚智共建风光循环互联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产业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金风科技通过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创新解决方案展示等举措,在本次大会上取得四项成果:正式签署《绿色退役倡议》、获授战略合作伙伴资质、入选“设备循环利用企业推荐名录”、荣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盛会上,由科林电气承建的“北庄智能微电网零碳示范村”项目凭借其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助力国网石家庄公司成功斩获中国能源行业“绿能星”乡村能源实践示范奖项。北庄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78年前,一首《团结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产业抵达新的里程碑——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巨大运营压力下,风电的传统人工检修模式已触达效率天花板。以生成式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为风电运维开辟新的发展空间,AI开始具备“读懂”风机语言的可能。远景以数据驱动重构风电运维逻
“从成立当日起,这十天我们团队就像精密咬合的齿轮一样在高效运转。”站在工作计划图前的浙江省绿色能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工作专班的技术负责人郑卓凡指着墙面时间轴介绍道,“目前我们已确立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出12项具体任务,每项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进度节点。”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5月19日,陕投集团与正泰集团就创建绿色能源全链合作新模式,联合创建零碳园区示范项目,创新科技应用合作和党建联建共建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事宜进行座谈交流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陕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元见签。陕投集团党委委员、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上午,由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参建的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动工仪式在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隆重举行。新会区副区长韩强,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钟键鑫,银海集团董事长麦锡章,司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健锋,集团公司广东指挥部副指挥长林文昌,区建管中心、国资办、江门
近日,百思凯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总投资32亿元的“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零碳工厂项目”,项目落地江苏淮安工业园区,标志着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80亩,建成后将实现年处理3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10万吨再生电池级磷酸铁的战略目标,同
5月19日,云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2025年度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在重点领域中提到,围绕硅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在钙钛矿薄膜电池、叠层电池等技术攻关和中试,光伏制造、光伏发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光储融合发电系统等方面布局。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提到要围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在京举办,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出席,并就行业关注的动力电池产能与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路线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根据现场内容摘要整理。(本文来源:
在双碳目标驱动的交通电动化加速转型过程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带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崛起,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60GWh,市场规模达百亿。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解决环保问题和补充上游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01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未来
12月17日,GIV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举办期间召开了以“科技企业深度赋能汽车产业”为主题的闭门会,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应邀就该主题发表观点看法,以下根据发言内容整理。(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关键技术研究开始的回
忧虑与喜悦并存的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忧的是疫情的疯狂。卷土重来从年头疯到年尾,众多汽车重镇遭袭,众多城市进入静默。生产停滞、物流受阻、销售不畅,汽车业受到严重冲击。喜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好收成。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06.7万辆,增长100.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超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23万辆,同比增长118%,市场渗透率达到7%。在全球减碳行动的压力下,欧美等国陆续提出目标激进、配套有力、系统性强的战略与政策,极大程度上加速了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并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产生了深刻影
全国各大能源企业也都在各个地方投资,整县整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智慧能源。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电池储能和光、储、充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很快就会在全国逐步展开。
据统计,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2023年达10亿千瓦时,2025年接近25亿千瓦时。当然规划产能会大于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同时年产量中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外还有储能电池等一系列其它用途,我们估计2025年电池总出货量在10亿千瓦时左右。
当然现在日本等国家在大力发展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估计还要10年左右,我国电池领域研发队伍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
全球减碳行动之下,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正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关系,各技术路线的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的突破方向在哪里,政策、产业该如何引导动力技术多元化,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与布局。
全面总结了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和智慧能源系统方面的创新成果,勾画了由新能源汽车引领的以系统智能化、动力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三大革命主导的未来交通装备与能源化工相关产业的变革前景。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堪比人体心脏。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2020年后,废旧动力电池迎来集中退役的高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