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由埃森哲、《能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巴尔干半岛能源投资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发表演讲称,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能源向绿色和低碳转型。在发展绿色低碳的能源方面,中国和巴尔干半岛国家有很多国际合作的空间。我们的“一带一路”应该建成绿色低碳的走廊,让合作实现共赢,而且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以下为演讲内容:
女士们、先生们,来自巴尔干的朋友们,早上好,非常感谢峰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先用十几分钟跟大家讲一下中国经济和能源发展趋势,这个跟我们的主题也有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型呢?有几个驱动力。第一是我们必须改善中国的环境。第二,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第三,需要应对气候变化。我想这样几个因素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的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下我们的经济必须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这几年包括今后每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保持在6.5%甚至还可以低一点。每年的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可能就是1%到2%,前两年是百分之一点几,去年是百分之二点几。这样一个能源比较低速的增长,可以给我们一个机遇,给我们一个可能性,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增长用低碳能源就可以满足。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靠着煤炭的增长来满足了,而是靠着低碳能源,在中国来说就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天然气。我把它形象地叫做低碳能源三匹马拉车,一匹马不够,把60%能源煤炭占比比较高比例的替代掉,需要三匹马一起发力,这是中国的现实。
过去经济增长靠着煤炭增长,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煤炭的消耗已经出现了脱钩。下图上面那个黑柱子代表这几年的经济GDP的增长,可以看出来中国GDP在一直增长。底下这个图是煤炭消耗这几年的增长,可以看出来2013年是一个峰值,从那以后连续三年下降,去年稍有反弹,但是仍然比2013年低得多。我们经济在继续增长,而煤炭已经开始往下走这样一个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
这是中国工程院做的一个对中国未来到2050年一次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底下这个蓝色是煤炭,上面的紫色是石油,再往上那个黄色是天然气,然后再往上是水电、核能以及非水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的总能耗在二零四几年就饱和了。这个图的定量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我想这个定性的趋势可能还是差不多的。
大家可以看出来,按照上图,2020年左右,中国的煤炭要达到峰值,但实际上我们这个峰值现在已经提前到达了。然后煤炭加上石油,这两个比较高碳的能源,它们两个相加的消耗量的峰值大概在2025年或者稍微晚一点会达到。中国要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争取提前,达到峰值的基础就是煤炭跟石油消耗总量要先达到峰值才会达到碳排放的峰值,这也是一个比较清楚的趋势。我们在2030年要达到峰值。
这是第一个,中国经济基本的趋势是要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相应的能源转型就是向低碳转型,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这样八个字。中国能源要向低碳转型的驱动力是什么呢?我想是这样三条: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大气质量,第三就是要实现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是必须要转型的一个基础,就是能源低碳转型。
低碳转型,这里面第一个要素,中国必须提高自己能源的能效,应该说本世纪以来能效提高有进步的,但是一直到现在,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我们能源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55倍,比如说2017年,我们生产全球15%的GDP而消耗了全球大约23%的能源。
靠什么提高中国的能效?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里面一些高耗能产业,实际上靠房地产拉动的高耗能产业趋于饱和,这是必须改变的趋势,这一点改变也使得中国能效可以进一步提高。
再一点,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效。我就举一个例子,比如中国的煤电厂,每发一度电,一个千瓦时的电,现在平均水平是309克煤炭。但是做得好的厂,比如上海外高桥三厂只有276克,都能做到这样,节约煤炭的空间还有百分之十几,现在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才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能源结构的变化,用下表可以看出,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四种数据都在变化。到2020年,国家已经公布的非化石能源要达到15%,现在已经列入规划,2050年非化石能源要50%甚至还要多一点。煤炭是在逐步的减少,但现在比例还是很高的,到2050年大概还会占中国一次能源20%多,但是到那个时候显然重要的就是非化石能源,这需要通过几十年实现这一点。
电力的情况,2016年,火电装机占72%,非化石能源装机占28%,2030年这个比例会倒过来,各占大约50%。
电力要发展智能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中国基本上是集中大电网,正在努力发展分布式的能源,分布式的发电。为了发展风能和太阳能、水电,必须相应发展储能技术,这个储能技术这些年在中国在全球进步得非常快。同时,为了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要深度融合。
我这儿讲一个具体案例。我去了新疆的吐鲁番,吐鲁番有一个小区,这个小区大概有5、6万人口,大家住5、6层的楼房。这个小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加地热。太阳能不只是屋顶太阳能,房子的墙面都是太阳能电池板。小区发电是靠自己发的太阳能,用不完就给大电网送一点,如果不够用就从大电网取一点。这就是集中式跟分布式一种结合,大电网跟微网的结合。但是太阳能是不稳定的,所以这个小区有一个化学储能站。它用了一个智能化大数据管理中心来管理用户端和发电端的信息。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的管理变成现实,这样的小区在中国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起来,意义很大。
我还去了河北雄县。雄县是一个无烟城,现在整个雄安新区按照这样的高度建设零碳新区域,发展地热。雄安的地热做得很早做得非常好,这是非常好的转型。
最后,我想说,尽管中国经济和能源转型需要几十年艰苦的努力,但是转型的方向非常清楚,即向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和巴尔干国家有很多国际合作的空间。我们的投资方向要更多倾斜到非化石能源,包括储能技术,这个储能跟非化石能源相配合的。再一点,能源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能源网这样一个能源互联网,互联网+能源就是一个方向。
在这几个方面,中国和巴尔干国家是可以很好合作的。所以我想最后说一句话,我们的“一带一路”应该建成绿色低碳的走廊,让合作实现共赢,而且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企业家要看到未来发展方向,要把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强“一带一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我想对我们大家也是共赢也是共同的利益,我就讲到这儿,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7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通过项目建设,核心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4日,东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青森同志,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校长孙友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电力碳中和分论坛上,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流配电事业部经理孟学磊作了题为“数据中心直流供电方案及关键设备”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清华大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高峰代表编制团队发布了《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能源互联网总体上经历了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近日,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项目容量超300MWh,天合储能提供了全面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覆盖从电芯到直流舱再到交流侧的整个储能系统。项目的成功投运,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复杂苛刻环境下交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近日,唐山国丰第二冷轧镀锌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丰冷轧)与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孚智能)成功签约40MW/8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国丰冷轧与合孚智能优势互补,前者发挥工业资源与市场优势,后者凭借储能技术研发及项目实施专长,双方紧密协作攻克技术难题,为彼此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7月5日至7日,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甘肃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华电力量。座谈
联合国网站报道:对于许多非洲国家来说,能源获取的挑战仍然是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非洲国家在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核能追求可持续和可靠的能源。具体来说,重点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微型反应堆(MR),它们越来越被视为满足非洲大陆能源需求的可行且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近期在国家电力市场(NEM)成功实施了频率性能支付(FPP)改革。这项于2025年6月8日生效的新机制,被AEMO视为NEM的重要里程碑。FPP采用双面激励机制,根据参与者对系统频率的实时影响给予奖励或惩罚。改革的核心变化改革包含两大关键变化。首要变化是废除了“肇因者付费
在降低工业能耗和提升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运营商是否应重新关注泵的能源效率?对此,苏尔寿中国区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周敏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产量不断增长。受此驱动,全球能源消耗持续攀升,这使得提升能效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通
7月8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与河北省政协主席,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举行工作会谈。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高怀军、梅新阳,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新福,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敬山参加会谈。张国华代表
“农村可再生能源每年可提供约73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当前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在国网能源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农村能源大会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抛出的数据掷地有声。杜祥琬直言,“农村包围城市”是我国革命成功的核心战略,也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优选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对全球的庄严承诺,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这标志着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路径正在拓宽。实现“双碳”目标挑战巨大。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且留给我们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但是,这也为我国提供了发展新技术、推动高质量
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河南兰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在这里,能源革命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突破,更是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日,《风能》杂志采访了为兰考农村能源革命全程提供指导和咨询的杜祥琬院士,深入了解兰考能源革命背后的故事,探寻农村能源革命的实践
2024年,我们迎来了“十四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风电向上生长、向好突破,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一组组数字反映的是全体风能人辛劳一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背后则有着无数鲜活的人和有温度的故事。它们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值得被记录下来。2024年,我国累计装机容量跨过5亿千瓦
11月26日,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会议并为中国能建氢能院研究院揭牌和氢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任证书。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执行局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苏伟,中国
“在清洁取暖改造中,农村散煤治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冬天很冷,也没有别的取暖方式,那么农民要暖和,即使会造成一定污染,也会烧散煤。不同地方的农村,贫富程度不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做到散煤完全替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9月24日,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
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川府发〔2024〕16号),授予“复杂地形恶劣环境电网多机协同智能应急勘灾关键技术及应用”等33项科技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原文如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川府发〔2024〕16号各市(州)
骄阳似火,热浪灼人。7月里滚滚而来的热浪,更加激发了当前核能发展的蓬勃动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其中,1至6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27.2%。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新动能加快成长,高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记者:“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您认为我国能源领域发生的最突出变化是什么?杜祥琬:10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是深刻的、全方位的,我印象最深的是能源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可再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向世界承诺中国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自此,“双碳”目标成为引领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转型的顶层战略。三年前,在我国刚刚提出“双碳”目标时,本刊记者曾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进行专访,他表示,要树立新的能源安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主持了与能源转型、“双碳”目标相关的重大战略研究。他认为,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的研究与实施,既要长期坚持战略目标和方向,也要因时、因势、因新边界条件进行策略调整。对此,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