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00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乌克兰外交部组织驻基辅外交使节参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据介绍,这是多年来首次安排这样的活动。1986年4月26日,位于第聂伯河上游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突然发生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辐射量的100多倍。这场人类悲剧,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
新华社供图
1首次进入“死亡区”
在我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一直是个谜团,我特别希望能有机会亲眼去见证一下历史。我是使团中报名最早者,并最先抵达乌克兰外交部门口的集合地点。乌克兰外交部礼宾司的官员说,使团中原报名参观的有近40人,最后去参观核电站的仅有一半。
2月8日清晨,我们乘坐一辆大巴向基辅以北的方向驶去。切尔诺贝利离基辅的直线距离只有90公里,乘坐汽车的路程则为130公里。出城后,一路上很少遇到过往车辆。当我们经过一个名叫伊万科夫的城镇后,道路开始颠簸,不时可以看到被废弃的住宅、厂房和杂乱的建筑材料,给人一种莫名的凄凉之感。大约过了两小时,我们来到了一个有武装卫兵把守的检查站。陪同人员介绍,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政府做出决定,以切尔诺贝利为中心,将方圆30公里的区域划为“核隔离区”,亦即所谓“死亡区”。周围筑起两米多高的铁丝网,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
进入“死亡区”后的第一感觉是,这儿并不像原先听说的那样可怕,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并未发现什么畸形的动植物。据说,两年前,17匹蒙古野马找到了这块没有人烟的地带,并在这里繁衍后代。人类有时要比动物脆弱得多。据科学家实地考察研究,在经历世界最严重核事故之后,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竟然意外飙升。1986年后,这片死亡区人迹罕至,如今却成了狼群、麋鹿,甚至那些濒危动物的乐园。
在远处,居然还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经询问,虽然政府严令当地居民疏散外迁并予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习惯异地生活,又陆续回迁,这里大约住着200来户本地居民。
新华社供图
临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又经过了一道岗哨的严格检查。与此前不同的是,这儿多了点人气,可以见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按照指定路线,我们先去参观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居住生活的普里皮亚季城。这个小城离核电站不到5公里,原有约5万居民。基辅的一位作家在书中这样写道: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普里皮亚季城生活、娱乐设施齐全,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城市”。如今,普里皮亚季成了一座再也不能复生的“死城”。在进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员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关严,任何人不得开门下车。车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了。
当汽车缓缓地开进一片杳无人烟的街区时,我们都被满目疮痍的景象惊呆了:街道两旁的商店、旅馆空空荡荡,职工宿舍楼破烂不堪,幼儿园、文化宫一片狼藉,废品、垃圾堆积如山,被遗弃的公共汽车还敞着车门停在路边……废墟四周死一般的寂静。突然,一阵寒风刮起,从阴森森的断壁残垣内传出嘎吱嘎吱的碰撞声,令人毛骨悚然。
一改过去使团旅行时的欢声笑语,大家谁也没吱声儿,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车窗外闪过的一个个只有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恐怖镜头。待汽车驶离这片生命禁区,陪同人员才继续进行介绍。这里很少有人前来参观,城里的核辐射量比以前要少多了,据专家测试,从几百微伦琴到几十伦琴不等,这种辐射量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当然,停留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碰摸这里的任何东西。
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由一座办公楼和四个核电机组联为一体的乳白色建筑群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2参观苏联列宁核电站
主楼前屹立着一座列宁雕像,楼门上方依然保留着苏联国徽,一块铜制门匾上刻有“苏联原子能部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的字样。这里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986年的情景:当年4月26日1时23分44秒,就是眼前这座电站综合体另一端的4号机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反应堆内的8吨多放射性物质外泄,给核电站附近的员工和居民,给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灾难,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
新华社供图
国际上最先报告核泄漏事故的是瑞典核电站的监控人员。苏联官方于28日21时才公布了有关消息,事故3天后,附近的居民接到通知,才匆忙撤离,5月1日还照常在基辅市举行了盛大的节日游行。据统计,欧洲地区遭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区域达2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遭污染土地约14.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数为650多万。核辐射直接导致27万人罹患癌症,其中9.3万人很快死亡。参加救灾的60万人中,有7000人在5年内相继死亡,其中包括一些核科学家和核工作者。受灾最重的要数白俄罗斯,由于当时正好向西北方向刮风,并下了一场暴雨(据说是人工降雨),大量含有核放射物质的尘埃飘落在位于切尔诺贝利北部的白俄罗斯境内。
核电站的总经理和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我们。基辅市市长特地赶来会见使节参观团。市长先对我们来切尔诺贝利表示欢迎,然后表示某些媒体散布谣言,称核电站3号机组又出现了核泄漏,因此,使节们是冒着“风险”来参观的。市长希望西方国家尽快兑现提供财政援助的承诺,以便乌克兰政府能如期安全关闭核电站。市长说完后,总经理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的传闻很多,一谈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感到郁闷。现有职工5000多人,居住在距切尔诺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乌季奇市。核电站始建于1970年,共有4座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应堆,是苏联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1号、2号、3号、4号机组分别于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并网发电。没想到,最新的4号机组检修时会出事故,爆炸引发的大火浓烟整整持续了10天。当时十万火急,消防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机从高空向燃烧中的核反应堆抛投沙袋、水泥和钢筋,以便构筑一个厚达几米的保护罩,形成封盖反应堆的“石棺”。
乌克兰煤炭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清洁能源,在切尔诺贝利兴建这座大型核电站正是出于弥补清洁能源不足的考虑。1986年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因乌克兰地区供电紧张,其它三个机组不得不冒着极大的危险继续运行。2号机组在1991年又发生火灾事故,此后一直处于非工作状态;1号机组运行到1996年关闭;3号机组按计划应于2000年底之前关闭,可经过几次检修后仍在运行。迄今,专家们对“石棺”内残留的核燃料状况知之甚少,估计还有100吨左右。在雨水的长期渗透侵蚀下,“石棺”已出现裂缝,其顶板有坍塌的危险。而且,核燃料也会产生某种自然反应。因此,彻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紧迫的难题。1997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要求乌克兰政府完全关闭切尔诺贝利,并承诺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建造一个重达1.8万吨的巨大钢棚,用以屏蔽整个“石棺”,保护周围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但改造“石棺”所需的大量资金远未到位,核电站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河水遭受能否如期关闭也成了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从建成世界上第一家煤电厂到首个宣布放弃燃煤发电,英国正在重新审视其能源转型战略,寻求新的绿色机遇。(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李春晓宋炳茹)2024年9月30日,英国最后一家燃煤电厂、位于诺丁汉郡索尔河畔的拉特克利夫昂索尔发电站关闭。一众媒体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18世纪的英国
据南华早报报道:在可能重塑印度尼西亚能源格局的举措中,总统普拉博沃提倡发展核能作为解决印尼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方案。虽然支持者将这一倡议誉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转型步骤,但批评者对放射性废物和高成本发出警报。(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普拉博沃的兄弟和高级顾问哈希姆在11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在欧洲核工业衰退多年之后,重建产业链。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魏然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聚焦核能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
据CNBC报道,多年来科技公司和硅谷亿万富翁一直在向核能投资,将可持续能源视为绿色转型的关键。现在,他们有另一个动机来推广核能:人工智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尽管生成型人工智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增长,但核电项目受到严格监管,进展缓慢。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即核能的进步是
10月11日,外媒报道欧盟可能会修改对发电机组的国家援助计划,以打破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僵持状态。(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电力市场改革,以期通过改革实现电力价格更长期的稳定,以避免类似2021-2022年因为化石能源变化带来的油价剧烈波动。本次欧盟电改的核心是向部分发电机
如今,伴随日本核电进退维谷的是化石能源回归,加上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变化,日本新一轮能源转型前途未卜。(来源:中国能源报文|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朱玥颖本报实习记者杨沐岩)9月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前往加拿大交换合作备忘录,确保加拿大为日本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不可或缺的镍、钴和
如今,伴随日本核电进退维谷的是化石能源回归,加上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变化,日本新一轮能源转型前途未卜。9月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前往加拿大交换合作备忘录,确保加拿大为日本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不可或缺的镍、钴和锂等原材料。此前,他远赴非洲,访问纳米比亚、安哥拉、刚果(金)、
“双碳”目标,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随着用能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市场潜力持续向好,综合能源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我国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起步较晚,要进一步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可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一
日前CNBC发表文章,题目是:Isnuclearenergytheanswertoasustainablefuture?Expertsaredivided(核能是可持续未来的答案吗?专家意见分歧)。随着世界朝着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核能被视为一个重要低碳技术。因为核能不仅是清洁的,也是可靠的,克服了风能、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美国核能发电量大幅增加,这将需要大量的核燃料,但美国仍然严重依赖外国国有企业来供应燃料。(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我们浓缩铀产能不足以满足现有运行核电站的需求,”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铀浓缩公司CentrusEnergy的首席执行官阿米尔·韦克斯勒(AmirVexler)
文/王海滨作者系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x2022;特朗普宣誓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同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宣布美国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将大力开发化石能源。这是世界气候治理和能源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挫折。这一倒退有特朗普个人的原因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同时废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如下。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表示,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进行,一些储水罐已被排空,将从2月13日起开始拆除部分排空的储水罐。报道称,这将是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约一年半,首次开展空罐拆除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1000多个此类储水罐,东电公司计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的计划、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监督管理等工作。通知提出,电力企业编制涉电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电力企业应注重运用信息化数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