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提高风电机组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业内人士的共同愿望,但过度强调机组效率,而忽视机组远期故障几率、部件损坏及长期度电成本,必然会顾此失彼,得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因业主对功率曲线的“严格”要求,国内不少本该出保的风电场,因功率曲线问题的分歧和争议,迟迟未能出保,该付的款项没有得到应有的支付。为了出保,厂家不得不在生成功率曲线的各个环节上作文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的厂家对标准功率曲线甚至进行了大胆的修饰,良莠不齐的功率曲线论证公司也应运而生。因此,不少功率曲线的真实性及论证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风能利用技术与提高机组效率
所谓功率曲线就是以风速(Vi)为横坐标,以有功功率Pi为纵坐标的一系列规格化数据对(Vi,Pi)所描述的特性曲线。在标准空气密度(ρ=1.225kg/m?)的条件下,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曲线称风电机组的标准功率曲线。
风能利用系数是指叶轮吸收的能量与整个叶轮平面上所流过风能的比值,用Cp表示,是衡量风电机组从风中吸收的能量的百分率。根据贝兹理论,风电机组最大风能利用系数为0.593,风能利用系数大小与叶尖速比和桨叶节距角有关系。
翼型升力和阻力的比值称升阻比。只有当升阻比和尖速比都趋近于无穷大时,风能利用系数才能趋近于贝兹极限。实际风电机组的升阻比和尖速比都不会趋近于无穷大。实际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不可能超过相同升阻比和尖速比的理想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采用理想的叶片结构,当升阻比低于100时,实际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不可能超过0.538。
水平轴风电机组的气动设计主要是设计叶片几何外形(包括叶片个数、弦长及扭角分布、截面翼型形状等),目的是获得最佳风能利用系数和最大年发电量,同时降低叶片载荷。而这三个目的有时会发生矛盾。与理想风电机组不同,除升阻比只能为有限值外,实际风电机组还要考虑两个现实问题:
1、考虑有限叶片数造成的功率损失。有限叶片数对风能利用系数影响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仅给出部分计算结果。对于理想叶片形状,在升阻比为100时,尖速比只有在6-10的范围内,有限叶片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才有可能微微超过0.500,如果升阻比下调到100以内的实用区,功率损失会更大。
2、理想叶片的形状十分复杂,难以加工制造,实际风电机组的叶片必然采用简化结构。另外在考虑叶片结构强度、振动、变形、离心刚化和气动阻尼作用,以及考虑机组成本、年输出功率等问题时都会对叶片形状提出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又会进一步降低风能利用系数。
有限叶片数造成的功率损失是无法避免的,叶片的易加工性、成本、强度、振动等诸多导致风能利用系数降低的实际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综合理论计算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实际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难以超过0.500。
为了计算简便,在实际Cp值折算时,常把机组发电功率视为叶轮所吸收的风能。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机组转速只能在运行风速内的部分风速段较准确地跟踪叶尖最佳速比;变桨、偏航、部件冷却等机组有自耗电;因风能资源的复杂多变,实际机组不可能准确对风;当叶轮吸收能量后,还必须通过机组诸多部件(如:齿轮箱、发电机、变频器等)进行能量转化,当经过这些部件时,必然有能量损失。因此,在不同风速下,由实际发电功率计算出来的Cp值会更低,有不少风速段的Cp值远低于0.5。
国外有个别厂家为了提高实际机组效率,在叶片轮毂的流线形状、部件性能等多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大的投入,制造出了最高Cp值超过0.5的“神机”,但是,因其设计和制造难度增大,势必使机组的生产成本增加,投资回报时间延长。
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用户不仅在机组招标时选择功率曲线优秀的机型,而且,在机组投运后,不少业主还希望通过调整机组控制策略,提高机组效率和优化功率曲线。然而,如不顾当前的技术水平,忽视机组远期维护成本和故障几率,片面地强调机组效率,势必使机组长期度电成本增加,最终,必然是得不偿失。
就风电机组的控制算法而言,目前尚未有集所有优点于一体的控制算法。设计高性能的风电机组控制策略需针对具体风能环境,兼顾控制成本和控制目的,最大限度地量化控制指标,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在优化功率曲线时,应兼顾部件及机组寿命、故障几率以及机组自耗电等,例如:把低风速段不变桨且轮毂处于休眠状态的控制方式修改为小风调桨的控制策略,从原理上讲,这的确可使低风速段的叶轮Cp值增加,必然使轮毂部件的工作时间大大增加,机组自耗电增加,部件寿命缩短,故障几率增加。所以,这种修改未必可取。
因此,在选择机型时,应考虑机组的综合性能。例如:机组使用方便,远期维护和维修成本低,绝大部分故障可通过远程进行检查和诊断等;在优化功率曲线提高机组效率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对机组部件寿命和长期维护成本造成不良影响,获得更优的度电成本。
用风能系数判断标准(理论)功能曲线的真实性
由上面分析可知,现场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一般不超过0.5,因此,通过标准(理论)功率曲线换算出的风能利用系数,可以较为简便地核实标准(理论)功率曲线的真实性。
表1、表2分别示出了某国产和国外品牌1.5MW和2.0MW机组的标准功率曲线数据以及根据发电功率折算出的风能利用系数。国产机组在1.8m/s和2m/s的风能利用系数均超过0.8,4m/s-6m/s风能利用系数超过0.6。如是理论功率曲线,则已超过了贝兹极限,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如为实测,应是测量偏差或其他原因造成。而国外机组在不同风速下由功率曲线换算出的风能利用系数,则较符合风电机组的运行规律与控制特性。
表1、1.5MW机组功率曲线数据以及根据发电功率折算的风能利用系数
表2、2.0MW机组功率曲线数据以及根据发电功率折算的风能利用系数
注:表1、表2中,计算风能利用系数时,机组的发电功率视为了叶轮所吸收的电功率,因此,得到的Cp值比叶轮风能利用系数值低。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舞高原、绿动西藏。2月26日,在藏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由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专为高海拔地区倾心打造的首台套高海拔风电机组在中车尼木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助力西藏清洁能源发展。此次下线的风电机组功率等级涵盖5.X-6.XMW,风轮直径在195米以上,适用于海拔高度6000米以下,空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在山东东营,随着第三只叶片与轮毂成功对接,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中国中车“启航号”成功吊装巨力索具生产制作的单叶片吊具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能源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MW量级,风轮直径
1月11日,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中国中车“启航号”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吊装,标志着中车在海上超大型风机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MW量级,风轮直径达到260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与高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四季度,电气风电中标多个海陆项目,中标总量超200万千瓦,项目覆盖三北地区、山东等多地不同风速区域。1、中标华电三北地区64万千瓦风电项目近日,三北地区煤电与新能源联营一体化项目264万千瓦风电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显示电气风电成功中标标段三64万千瓦风电项目。
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迅速攀升,技术迭代加速,使风电成为最经济性的电力来源。然而,面对大型化和平价化的行业趋势,风电行业如何行稳“质”远,已成为一道行业必答题。在今年CWP2024展会现场,11家风电整机企业发布了多款重量级新品,直面这一“时代之问”。“大”有所为回顾我国风电过去几
10月16-18日,在风电行业年度盛典“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中车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参展,中国中车全风电产业链齐发力,与风电同仁一起,共同探索风电发展之道。作为中国最早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企业之一,中国中车拥
十月的北京,是满树的金黄、是盛会的乐章。10月16日-18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如期举办。在这场展示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超11万人次的全球风能盛会上,中国船舶集团倾力打造的清洁能源产业子集团——中船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融合,构建风电新生态”为主题,带领旗下中船海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大、资源丰富、不占耕地等显著优势,将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叶片将成为市场需求新增量。根据全球风能协会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1),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仅达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000GW)的2%。未来10年,海上风电新
2024年6月6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会上,多位行业专家表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十四五”末期,将迎来大爆发,主要由以下五大动因推动。海上风电规划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最具成本优势的绿色
6月5日,由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首台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省汕头市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吊装,是当前全球已安装的最大功率等级海上风电装备,标志着全球已安装的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等级迈入新的里程碑。东方电气一直致力于推动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从2013年首台5兆瓦海上风电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陆上风电机组,在内蒙古能源集团东苏巴彦乌拉100万千瓦风储项目上投入商业运行,该机组基于模块化平台化设计,支持8.5兆瓦-11兆瓦功率范围调节,刷新国产陆上风电机组功率纪录。据了解,该机组于2023年11月底开始吊装,12月底并网运行。风轮直径达214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情况下,中国提出的“30·60”目标将对全
风电装备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智能工具的应用已经不可或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风电、光伏和储能成为未来的“新煤炭”,动力电池和氢燃料成为“新石油”,围绕风电、光伏,电网需要升级为使用智能物联网技术、更灵活的“新电网”。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不容回避。当新能源在系统中的比例小于10%,其波动性、间歇性可以由电力系统对冲风险。当新能源“担当大任”成为主力能源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光伏和陆上风电全面开启平价时代。(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张子瑞)去年底,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路线图日渐清晰。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已平价上网的风电、太阳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光伏和陆上风电全面开启平价时代。(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张子瑞)去年底,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路线图日渐清晰。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已平价上网的风电、太阳
日前,挪威船级社(DNVGL)发布最新《能源转型展望》报告称,要实现《巴黎协定》中制定的气候目标,全球各国仍需加快“去碳化”进程。而在此过程中,天然气也将逐步取代煤炭等高碳排放燃料成为能源系统中的“主角”。天然气将成“主角”在报告中,DNVGL认为,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预测相比,到本世纪
要点摘录: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加快推进具备发电侧平价的风电光伏项目建设及消纳。政策明确引导,风光加速实现发电侧平价。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思路为鼓励推进风电、光伏加速平价,并提出无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陆海统筹成为国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沿海经济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全球11个都市连绵区均是
1月17日至20日,第47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小镇召开。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中国国电董事长乔保平和中广核董事长贺禹等能源界大佬参加了此次论坛。舒印彪和乔保平在论坛召开期间,就中国能源产业的发现状和趋势发表了看法。舒印彪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未
超声AI扳手助力螺栓的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提升至3%。风电螺栓施拧工具世界性革命螺栓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间接换算轴力反馈)提升至3%(直接轴力反馈)。可节省约三分之二的风电塔筒螺栓和叶根螺栓的运维工作量。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螺栓紧固一致性差导致的风机螺栓断裂风险。精准的轴力定
Q:什么是微点蚀?A:微点蚀不同于点蚀,常出现在硬齿面的齿顶和齿根部位。一.在齿轮齿面上观察到的表面疲劳现象(实质是齿面出现微小裂纹并伴有少量材料转移),也会出现在滚动轴承中。二.可能出现表面灰暗、斑点,局部变得粗糙,齿面脱落等。微点蚀引起的破坏性磨损,可能出现在工作的最初数个小时之
痛点直击:液压拉伸法-锚栓预紧力不足导致塔筒倒塌风险风力发电的基础锚栓一旦安装完成便成为监测盲区。锚栓是否达到设计轴力、是否因施工不规范而未有效拉伸,在长期运行中是否松动通常无法实时掌握。部分风场盲目相信液压拉伸一拉就准,甚至存在预紧力维护摆拍现象,导致维护流于形式,埋下塔筒倾斜
在当今全球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代浪潮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际联合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4月25日,中际联合凭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EcoVadis“铜牌”评级,在全球参评企业综合排名中超过84%的公司。EcoVadis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受信赖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服务商。通过环境、劳工与人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探寻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如何在这原野群山间种下万亩星河。
【宁夏分公司灵武、青铜峡运维中心106台风机3年检修维护(标段一)】中标结果公示【宁夏分公司灵武、青铜峡运维中心106台风机3年检修维护(标段二)】中标结果公示建设地点:灵武风电场建设规模:99MW计划工期:服务期限为3年(计划开工日期:2025年5月,具体以开工令为准),经招标方验收合格逐年续签。标
截至4月23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年发电量达10.8369亿千瓦时,较上年度增长3784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3%,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32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该公司以“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责任到人网格化、设备治理精细化、数字赋能智能化”为主线,打出一套“管
龙源电力江苏海上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海上环港风电场、蒋家沙风电场、海上大丰风电场出质保机组定检技术服务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龙源电力江苏海上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海上环港风电场、蒋家沙风电场、海上大丰风电场出质保机组定检技术服务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
近期,我国主要新能源基地频繁遭遇极端天气挑战:4月中旬,华北出现历史罕见12级以上大风;西北部分地区PM10浓度突破5000微克/立方米;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更导致发电量骤降,直接威胁电力交易履约安全。与此同时,国
在广袤的戈壁上,3S齿条升降机正在为甘肃白银靖远40万千瓦风电项目62台风机的建设者们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全新体验。靖远4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陇电入鲁”的配套项目之一。在项目筹备阶段,我们的解决方案团队便与多家主机厂进行了多轮技术交流,确定了不同主机厂的安装方
塔筒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应触发,实现盖板自动化开闭的安全保护装置。配合免爬器使用,有效改善了免爬器单人登塔作业开关盖板太麻烦不关,多人登塔作业盖板不能关的作业现状。提高免爬器登塔作业的安全性、规范性以及作业效率。01更安全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用技术手段消除了操作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