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5 IEEE配网33节点改造模型
表2 各微网基本数据
按照前文所述的自律性运行空间制定方法,智能配电管理系统为各微网制定了如图6所示的自律性运行空间。在图6所示的仿真结果中,蓝色曲线表示在无约束情况下,各微网实测有功出力,绿色带表示自治运行区,黄色带表示博弈运行区,红色表示限制运行区。可以看出,微网I在12:00—16:00时间段的运行会影响其他微网的运行权限,甚至在13:00—14:00时段超出限制运行区时会对整个配网运行带来冲击。微网II在0:00—3:00时间段内也存在超出自治运行区的情况。微网III的能量管理系统较好的实现了源荷储的协调运行,因此可以完全自治运行。按照配电管理系统下发的自律性空间计划,各微网要进行积极响应,否则将直接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图7给出了微网I和II根据自律性运行空间计划调整后的日有功出力曲线。
图6 配电管理系统为各微网指定的自律性运行空间
图7 微网日有功出力曲线
6 结语
智能配电系统是未来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多微网的高渗透率是今后智能配电系统必须面对的客观场景。处理好配电管理者、用户和电力零售商之间的关系,是智能配电系统应具备的重要功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协同自律运控模式,阐述了其内涵,设计了具有规范性属性的协同策略和具有引导性属性的弹性自律空间的决策流程,展望了在构建智能配电系统过程中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协同自律运控模式的构建,赋予配电子站和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更多的权限,为DG/DR的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空间,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配网管理者的管理负担。同时又对DG/DR完全自治属性加以引导和规范,降低配网运行的风险。该模式将更有助于加强多微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的协同性,从而提高微电网吸纳可再生清洁DG/DR的积极性,以及配电网接纳微电网的主动性,顺应了配电网主动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Hongbo R,Weijun G.A MILP model for integrated plan and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J].Applied Energy,2009(87):1001-1014.
[2] Xiao J,Li F,Gu W,et al.Total supply capability and its extended indices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definition, model 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s[J].IET Genet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2011,5(8):869-876.
[3] 王成山,杨占刚,王守相,等.微网实验系统结构特征及控制模式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99-105. Wang Chengshan,Yang Zhangang,WangShouxiang,et al.Analysis of structural acteristics and control approaches of experimental microgrid system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1):99-105(in Chinese).
[4] 刘文,杨慧霞,祝斌.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4):152-155. Liu Wen,Yang Huixia,Zhu Bin.Survey on key technologies of microgrid[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2,40(14):152-155(in Chinese).
[5]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10-14.Wang Chengshan,Li Peng.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he micro-grid and smart distribution system[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2):10-14(in Chinese).
[6]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等.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9):4999-5008. Zhou Xiaoxin,Lu Zongxiang,Liu Yingmei,et al.Development model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future grid in China[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4,34(29):4999-5008(in Chinese).
[7] 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等.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6):1289-1298.Ma Zhao,Zhou Xiaoxin,Shang Yuwei,et al.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uture distribution syste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6):1289-1298(in Chinese).
[8] 蒲天骄,刘克文,陈乃仕,等.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4):3511-3521. Pu Tianjiao,Liu Kewen,Chen Naishi,et al.Design of ADN based urban energy internet architecture and its technological issue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14):3511-3521(in Chinese).
[9] 李鹏,窦鹏冲,李雨薇,等.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35(4):8-16. LiPeng,Dou Pengchong,Li Yuwei,et al.Application of microgridtechnology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5,35(4):8-16(in Chinese).
[10] 姚建国,杨胜春,王珂,等.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6. Yao Jianguo,Yang Shengchun,Wang Ke,et al.Concept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smart grid “source-grid-load” interactive operation and control[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2,36(2):1-6(in Chinese).
[11] 李逐云,雷霞,邱少引,等.考虑“源-网-荷”三方利益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规划[J].电网技术,2017,41(2):378-387. Li Zhuyun,Lei Xia,Qiu Shaoyin,et al.Coordinated planning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sourcegrid-load”benefit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7,41(2):378-387(in Chinese).
[12] 姚良忠,朱凌志,周明,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9):36-43. Yao Liangzhong,Zhu Lingzhi,Zhou Ming,et al.Pro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7,41(9):36-43(in Chinese).
[13] 刘文颖,文晶,谢昶,等.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源荷协调多目标优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5):1079-1088. Liu Wenying,Wen Jing,Xie Chang,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al method considering wind power accommodation based on source-load coordin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5):1079-1088(in Chinese).
[14] 蒲天骄,刘克文,李烨,等.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主动配电网自治协同控制及其仿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8):1864-1874. Pu Tianjiao,Liu Kewen,Li Ye,et al.Multi-agent system base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for autonomy-cooperative optimization control o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8):1864-1874(in Chinese).
[15] 刘连光,潘明明,田世明,等.考虑源网荷多元主体的售电竞争非合作博弈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6):1618-1625. Liu Lianguang,Pan Mingming,Tian Shiming,et al.A non- cooperative game analysis of an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retail considering multiple subjects of source-grid-load[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7,37(6):1618-1874(in Chinese).
[16] 孙军,付蓉,陈西,等.多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的分解协调优化策略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18):48-55. Sun Jun,Fu Rong,Chen Xi,et al.Research on decomposition coordin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multimicro-grid access to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J].Electrical & Energy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7(18):48-55(in Chinese).
[17] 艾欣,许佳佳.基于互动调度的微网与配电网协调运行模式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1):143-149. Ai Xin,Xu Jiajia.Study on the microgrid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co-operation model based on interactive scheduling[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3,41(1):143-149(in Chinese).
[18] 张晓雪,牛焕娜,赵静翔,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J].电工技术学报,2017,32(7):165-173. ZhangXiaoxue,Niu Huanna,Zhao Jingxiang.Optimal dispatch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microgrid[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7,32(7):165-173(in Chinese).
[19] 卢强,陈来军,梅生伟,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9):5009-5015. Lu Qiang,Chen Laijun,Mei Shengwei.Typ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game theory in power syste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4,34(29):5009-5017(in Chinese).
[20] 吕天光,艾芊,孙树敏,等,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系统综合优化运行行为分析与建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1):122-128. Lü Tianguang,Ai Qian,Sun Shumin,et al.Behavioural analysis and optimal opera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multi- microgrid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6,36(1):122-128(in Chinese).
[21] 孙宏斌,张伯明,吴文传,等.自律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家族概念、体系架构和示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9):1-6. Sun Hongbin,Zhang Boming,Wu Wenchuan,et al.Autonomous- synergetic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amily for smart grids: concept, architecture and cas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4,38(9):1-5(in Chinese).
[22] 卢强,盛成玉,陈颖.巨型风电并网系统的协同自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28(10):1491-1495.Lu Qiang,Sheng Chengyu,Chen Ying.Coordinated autonomous control strategy for power systems with large-scale wind power plants[J].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1,28(10):1491-1495(in Chinese).
[23] 郭庆来,王彬,孙宏斌,等.支撑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的自律协同电压控制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88-93. Guo Qinglai,Wang Bin,Sun Hongbin,et al.Autonomous-synergic voltage control technology supporting large-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5,39(1):88-93(in Chinese).
[24] 张明晔,郭庆来,孙宏斌,等.应用于北美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13,37(2):349-355. Zhang Mingye,Guo Qinglai,Sun Hongbin,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system applied to a power grid in northeast U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3,37(2):349-355(in Chinese).
[25] 王彬,郭庆来,孙宏斌,等.双向互动省地协调电压控制中协调策略的生成与执行方法研究[J].电网技术,2013,37(12):3426-3432. Wang Bin,Guo Qinglai,Sun Hongbin,et al.Research on generation and execution of coordination strategy for bi-directional and interactive coordinated voltage control between provincial and district level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3,37(12):3426-3432(in Chinese)
[26] 孙宏斌,张智刚,刘映尚,等.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J].电网技术,2017,41(12):3741-3749. Sun Hongbin,Zhang Zhigang,Liu Yingshang,et al.Autonomous- synergic voltage control for complicated power systems: key technologies and prospect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7,41(12):3741-3749(in Chinese)
[27] 李洋,吴鸣,周海明,等.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区域多能源系统若干问题探讨[J].电网技术,2015,39(8):2230-2237. Li Yang,Wu Ming,Zhou Haiming,et al.Study on some key problems related to regional multi energy system based on universal flow model[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39(8):2230-2237(in Chinese).
[28] 季阳,艾芊,解大.分布式发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协同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34(12):15-23.Ji Yang,Ai Qian,Xie Da.Research on co-development trend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smart grid[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34(12):15-23(in Chinese).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文中我们对于微电网的终端设备所需要具备的“四遥”和“四可”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而这些终端设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构成微电网的,就涉及到相应的组网方式了。一次电气设备的组网在前,二次通信设备的组网在后。这些都是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相关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先谈谈有关电气组网方面的事
4月22日,广东东莞发布《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8大重点任务,与交通业、建筑业、储能等进行高质量结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新型能源体系。《方案》表示,要通过实施园区全覆盖、公共机构和公共设施宜装尽装、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江苏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算电协同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秉承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原则,共同推进算力中心储能、新型零碳智算园区与人工智能算力技术创新业务的深度协同。通过算电协同有效提升智算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等1000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加速布局,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用户和产业园区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化机制有效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同时,江苏省支持企业用户建设“微电网+储能”系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等领
4月18日,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与行业领袖擘画光储未来蓝图。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在高端对话环节,黄海燕提出,当前的光伏产业已从“光伏单兵突进”迈入“光储协同共生”的时代,光储融合正
2023年以来,随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本文对2025年一季度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装机情况、招投标价格、备案情况、产能布局以及产品创新趋势等进行了梳理。Q1装机容量同比+54.85%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
一个好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需要做好运行状态的规划,能够向各组成单元下达控制指令,监督执行情况并随时进行调整。而这些功能的完成需要建立起稳定的数据采集和信息传递能力,所以对终端设备也就提出了要求。传统的电力信息传输中,主站和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遥信”、“遥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文件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对《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以下为政策原文:《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中规定,2025年底前完成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其中30万千瓦风电项目48台风机已全部吊装完成。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风电3D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整体优化,科学配置48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陆上中低风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机组采用115米高轮毂和200米大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近日,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已批准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NESO)提出的改革建议,旨在清理电网接入排队中的“僵尸项目”,优先为清洁能源项目释放容量。这一改革预计将使超过65GW的光伏项目获得确定的并网承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39GW,已接近英国《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中设定的69.4GW光伏装机上限
4月18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碳路中国价值共赢——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设计院研讨会-华北站”成功举办。会议聚焦AI智算热点趋势,云集各大设计院多位总工及设计师等技术专家,解析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和最新设计方案与实践,共同开拓AI智算时代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4月17日消息,浙江鸿远针织有限公司500KW/1075K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储能技术,配置500KW/1075KWh新型储能系统,包括计量装置、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照明系统、保护设施等,所储电量供企业自用,采用“削峰填谷、自储自用”模式。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配网物资联合采购示范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招标共8项物资,分别是10kV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山东)、低压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天津)、10kV电力电缆(重庆)、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
上文中我们对于微电网的终端设备所需要具备的“四遥”和“四可”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而这些终端设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构成微电网的,就涉及到相应的组网方式了。一次电气设备的组网在前,二次通信设备的组网在后。这些都是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相关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先谈谈有关电气组网方面的事
近日,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已批准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NESO)提出的改革建议,旨在清理电网接入排队中的“僵尸项目”,优先为清洁能源项目释放容量。这一改革预计将使超过65GW的光伏项目获得确定的并网承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39GW,已接近英国《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中设定的69.4GW光伏装机上限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铁塔巍然耸立,源源不断的绿电通过大电网送向千家万户。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电力市场机制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创新突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多品种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1实现了大电网与微电网的数据贯通,做到了电网资源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2提出了“县域-平衡区-线路-台区”的泛微网架构体系,并在技术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3开发了微网“一键”远程控制并网与离网的运行模式,提升了偏远电网的局部调控和独立运行能力。4生成了年、月、日、分钟级时间尺度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构网型储能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精神,在构网型储能的探索之路上,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分论坛活动中,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邹雅蓉)明晰微电网的功能定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