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有职工5000多人,居住在距切尔诺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乌季奇市。电站始建于1970年,共有4座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应堆,是苏联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1号、2号、3号、4号机组分别于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并网发电。没想到,最新的4号机组检修时会出事故,爆炸引发的大火浓烟整整持续了10天。当时十万火急,消防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机从高空向燃烧中的核反应堆抛投沙袋、水泥和钢筋,以便构筑一个厚达几米的保护罩,形成封盖反应堆的“石棺”。
乌克兰煤炭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清洁能源,在切尔诺贝利兴建这座大型核电站正是出于弥补清洁能源不足的考虑。1986年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因乌克兰供电紧张,其它三个机组不得不冒着极大安全危险继续运行。2号机组1991年又发生火灾事故,此后一直处于非工作状态;1号机组运行到1996年关闭:3号机组按计划应于2000年底前关闭,可经过几次检修后仍在运行。迄今,专家们对“石棺”内残留的核燃料状况知之甚少,估计还有100吨左右。在雨水的长期渗透侵蚀下,“石棺”已出现裂缝,其顶板有坍塌的危险。而且,核燃料也会产生某种自然反应。因此,彻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紧迫的难题。1997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要求乌克兰政府完全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并承诺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建造一个重达1.8万吨的巨大钢棚,用以屏蔽整个“石棺”,保护核电站周围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但改造“石棺”所需的大量资金远未到位,核电站能否如期关闭也成了问题。
令世人惊愕的石棺
听了电站负责人的介绍,使节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大家未提任何问题,只是默默地跟在主人后面,参观了展厅中的核电站模型和3号机组控制室。自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与3号机组相邻并连接在一起的通道已被封堵。我们顺着一条长廊返回主楼的门口,坐上汽车前往参观4号机组。
不一会儿,一座造型奇特的巨大灰色建筑体呈现在我们眼前。四周有围墙和铁丝网,戒备森严,一看便能猜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石棺”。“石棺”高75米,宽110米,长160米,里面掩埋的就是4号机组核反应堆。为扑灭反应堆爆炸而引起的熊熊烈火,政府动用了军队和直升飞机。抢险人员当时毫不知情,身上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经过200多个昼夜奋战,投入5000多吨钢材,浇注了36万吨混凝土,才构筑起这座“石棺”。
紧挨着围墙处有一个专门为进出禁区而建的二层小楼,楼上设有观察“石棺”的瞭望台。据介绍,来这里参观的代表团一般都是到瞭望台上看一眼“石棺”,或拍一张照片即匆匆离去。因为“石棺”周围有核辐射,通常不安排到实地参观。当然,考虑到逗留时间很短,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一般不会危及人体健康。在陪同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在更衣室换上洁白的衬衣、衬裤、线袜和工作服,穿上黑色棉外套和高筒套鞋,并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头盔。最后,还发给我们每人一支放射性剂量测试笔。电站工作人员一再提醒说,进入4号机组控制室时,要一个紧跟着一个,不许停留,不许接触任何物体。
一踏进潮湿昏暗的控制室,我仿佛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与刚才参观3号机组时看到的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厅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密仪表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仪表都已拆得个七零八落,残存的设备也尽是锈迹斑斑,油漆剥落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抢险人员签名留念的字迹……可能是担心掉了队,谁也没顾得上细看,只觉得一股股阴冷的潮气迎面袭来,只听见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我们在里面总共也没待上几分钟,但似乎觉得过了好长时间。
参观结束时,电站人员认真查看了我们身上携带的测试笔,并告知一切正常,所受的辐射量只相当于在医院进行一次X光透视检查。大家脸上的紧张神情也都随之烟消云散了,但围绕那场核灾难的重重阴霾,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核辐射依然是一个谜
刚来乌克兰时,外交使团中有关核污染的传闻很多,一谈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感到郁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河水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不能直接饮用。自由市场上的东西也不能随便采购,因为很难保证没有受污染。有的使馆还请国内专家来测试所在地区的核污染情况。
我到任不久,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体检。结果部分同志查出体内放射性物质铯含量偏高,虽然还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引起馆内某种恐慌情绪。我特地找到医院院长,了解有关情况及防范事项。外交部领导非常关心馆员的健康,很快派来工作小组进行慰问,并宣布采取包括每年均可回国休假等一系列预防措施。记得5年前访问摩尔多瓦时,听当地主人说,该国生产的干红葡萄酒有助于排出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当年邻国乌克兰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摩尔多瓦人由于长期饮用此酒,奇迹般地安然无恙。经我一宣传,连平时不爱喝酒的同志也表示有兴趣尝试一下。于是,我们使馆定期派车去邻国摩尔多瓦采购解百纳干红。馆员们喝了摩尔多瓦葡萄酒后普遍反映很好。一瓶名牌干红还不到两个美元,真是物美价廉。三个月以后,我们使馆又进行了一次体检,结果全体馆员的所有核辐射指标都属正常,大家心情也都放松了。这里,恐怕也不无摩尔多瓦葡萄酒的一份功劳。
在“石棺”前合影留念后,我特意向核电站的管理人员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1986年的那场核事故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对方称,当时苏联官方宣布,这是由于电站工作人员检修时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事发后,苏共中央下令将有关的档案、文件、照片等全部资料调往莫斯科秘密封存,至今仍未解密。第二个问题是,这种放射性污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消除?一位回答说,至少100年。另一位则表示,从自然规律看,核辐射会逐年衰减,但实际上这儿(他指了一下“石棺”)恐怕永远都是一个谜。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过去30年后,人们对事故反应堆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一直没有停止。2016年11月,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终于在“石棺”上方修建了一个巨型金属拱顶装置,将事故机组与外界彻底隔离开,保护周围的人们不再受辐射泄漏威胁。“金钟罩”高108米,长162米,跨度为257米,钢结构重量达24860吨,总耗资约15亿欧元。据测算,新保护罩投入使用后,可保证100年内当地不再遭受放射性污染,同时为继续处理4号反应堆的核废料赢得了更多时间。
人类有时要比动物脆弱得多。据科学家实地考察研究,在经历世界最严重核事故之后,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竟然意外飙升。1986年后,这片死亡区人迹罕至,如今却成了狼群、麋鹿,甚至一些濒危动物的乐园。
2011年伊始,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向游客开放。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余年后,导游带领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这一禁区,竟成了一个著名的“危险旅游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格拉布恰克10日对俄媒体表示,目前由俄罗斯武装部队控制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在白俄罗斯电力工程师的帮助下恢复电力供应。格拉布恰克表示,由白俄罗斯莫济里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供电线路已经通电。俄国防部副部长潘科夫9日表示,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袭击了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供电的电
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21日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的灭火工作仍在进行,目前火情对隔离区核设施不构成威胁。什梅加尔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说,消除多地出现的森林和草地火情正成为常态化工作,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5处草木、泥炭沼泽火点仍需重点扑救,但火情对隔离区的关键设施不构成安全威胁。什梅加尔还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始于4月3日的乌克兰北部森林大火,已经蔓延到了普里皮亚季(Pripyat)距离切尔诺贝利仅五分钟车程的位置。持续一周多的险情,让外界这处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发生地再次捏了一把汗。当地旅行社表示,野火已烧到距离封闭电厂不到两英里的废弃城市。4月10号的时候,美国宇航局还公布
当地时间4月11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的森林大火仍在持续,乌克兰紧急情况部已向该地区派出数百名消防员,并出动直升机和灭火飞机参与灭火。火灾在4月3日从切尔诺贝利禁区的西部开始,并蔓延至附近森林。在遮天蔽日的浓烟下,数百名消防员持续奋战了一周多,但火势依旧不减。由于失火地点位于
俄罗斯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浮动核电站日前正式启航。该核电站采用了小型核反应堆,标志着俄正着眼小型核电技术并加速推进北极战略。(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参考”ID:guojinengyuancankao)9月下旬完成首航《莫斯科时报》报道称,以俄首位现代科学家命名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已从俄
HBO五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豆瓣评分高达9.6分,是根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改编的。该剧从播出到完结至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小新”ID:guozixiaoxin)本剧带领观众深入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核事故现场,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复杂的核科学,但也把观众们吓得不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了灾难的代名词。最近,一部同名影视作品《切尔诺贝利》的热播,将这场发生在1986年的核灾难重新带回了公众的视野。这场灾难让成千上万人罹患癌症,将一个曾经人口稠密的区域变成一个幽灵城市,并设立了2600km2大小的禁区。(来源:微信公众号“原理”ID:principia1687作者:StuartTh
“到目前为止,切尔诺贝利一直都是乌克兰形象中的一个负面因素,现在是时候来改变这一点了。”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察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区期间称,这里将转型成为“新乌克兰的增长点之一”,并签署了发挥旅游潜力复兴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相关总统令。确定安全旅游线路在这项总统令中,泽连斯基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新掩体管理权10日从跨国合资公司“诺瓦卡”移交至乌克兰政府,并正式投入使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日出席了新掩体投入使用的专门仪式。新掩体是一个外观呈拱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罩,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其长度为162米,高度为108米,总重量约3.6万吨。新掩体内部安装有吊
1、谁来评估?联合国原子辐射科学委员会(UNSCEAR)是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辐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的权威机构。(来源:微信公众号“核能科普ABC”ID:henengkepu作者:俞冀阳)2、到底死多少人?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核电工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事故。核反应堆在事故中被毁,大量放射性物质被释
2019年5月,美国HBO电视台与英国天空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引发舆论关注。剧情讲述的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1986年发生在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剧中描述了事故发生原因,以及人们如何牺牲自己拯救灾难中的欧洲。截至6月4日16时,通过搜索引擎可搜索到相关
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日方声称,排放的核污染水已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过滤净化并进行稀释,其所含放射性物质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伤害,但公众并不相信这套说辞,因为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有太多应对散
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是重大的核安全问题,具有跨国界影响,绝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人为向海洋排放
会议要求,要认清形势,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核安全的认识。
据“中央社”报道,日本有意在两年后将存放在福岛第一核电厂内的核污水排放入海,负责营运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正持续研究具体排放方式。
过去几天,朋友圈很多朋友都在转发福岛核电站计划排放“核废水”的文章,但我翻了几转,但都没有看到介绍核废水处理的推文。作为分享污水处理知识的专栏,小编觉得有必要写篇文章了解一下福岛核电站是如何处理事故废水的。
近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后废水排海问题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对此,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处理后排入大海,引发广泛关注。日本福岛核废水处理技术靠谱吗?东京电力公司可信吗?除了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日本还有更优处理方式吗?福岛核废水能与核电厂正常运行时排放的废水相提并论吗?记者18日就有关问题采访权威专家。
日本政府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日方这一决定罔顾核废水入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在缺乏充分科学论证、国际监督和信息透明度的情况下为一己之利排污入海,引发日本国内外强烈质疑。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4月12日,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政府将于4月13日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上周五外交部发言人已就此作出表态。韩国外交部官员也要求日本政府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按照环保基准客观评估,同所有利益相关国保持紧密沟通。请问中方对此有无进一步评论?
12日,据NHK消息,日本首相菅义伟当天表示,解决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中不断增加的核污水一事,已经是“不能推迟”的课题。考虑到让日本国内外对安全性问题达成理解,日本政府将从科学角度出发进行说明。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日前就日本“3·11”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发生十周年发表视频讲话。他认为,福岛核事故为世界留下的重要教训是必须加强监管。
据日本共同社17日报道,日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部辐射量调查结果。调查发现,3号机组厂房内从2至4层,楼层越高辐射越强,第4层的最大辐射量为19.1毫希。据介绍,2011年此处曾发生氢气爆炸,各层地面上留有散乱的瓦砾,这些瓦砾可能是主要辐射源。东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31日,GE宣布,它已被AbukumaSouthWindPowerLLC选为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和广野镇地区AbukumaSouth风电场的供应商,将为该风电场提供28台3.2-103风电机组。据悉,该风电场将建设在2011年福岛灾难影响地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90MW,将为AbukumasouthwindPowerLLC供电,以增加其可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白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是当前国家明确的核电发展方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核能对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作用?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问题科学委员会(辐射科委会)9日在维也纳发布报告说,预计未来出现与福岛核事故辐射直接相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可能性极低。
“从周边土壤、水域中提取样品,进行天然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锶-90浓度监测,是我们实验室主要监测工作之一。监测结果表明,自核电厂运行以来,其周围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锶-90活度浓度与本底调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均在本底范围内波动。”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环境实验室实验员曾繁宏告诉记者。核电是继火电、水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了灾难的代名词。最近,一部同名影视作品《切尔诺贝利》的热播,将这场发生在1986年的核灾难重新带回了公众的视野。这场灾难让成千上万人罹患癌症,将一个曾经人口稠密的区域变成一个幽灵城市,并设立了2600km2大小的禁区。(来源:微信公众号“原理”ID:principia1687作者:StuartTh
自1986年秦山核电环境监测站就开展了辐射监测工作,是国内起步最早的核电厂环境监测实验室。通过近30年的实践,其监测项目和监测范围均处于国内核电之最,目前,秦山场址共有9台核电机组运行,总功率达656万千瓦,是国内最大的核电基地,环境监测更显得尤为重要。(来源:微信公众号“秦山核电”ID:he
据日本共同社6月24日报道,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与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接触作业取得了成功,预计今后在反应堆附近开展的作业将增加。届时需要注意的是会造成体内辐射的释放α射线的钚等放射性物质。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已开发出可掌握此类物质分布情况的检测器。α射线与放射性铯
1996年,20岁的吉林小伙宋学文无意中在雪地里捡到一条附着核放射物质的金属链,强烈的辐射让原本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成为了失去双腿和左手小臂的残疾人。记者采访得知,这些年,宋学文活得很拼,也很精彩,结婚生子一样没落下,还写小说、拍电影、开办幼儿园。然而,核辐射的伤害一直潜伏在他的身体里,
近来,日本政府打算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污水向太平洋排放,然而从相关报告来看,污水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远远高于法定允许排放的水平。这一计划也遭到居民和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6日报道,自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地震和海啸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受损严重。为了处理被核电站污染
福岛核电厂的三个反应堆自2011年发生堆芯熔毁核事故之后发生了氢气爆炸,引起放射性物质的重大释放。更糟糕的是,由于设计上的问题,使得多年来放射性物质还在通过地下水持续泄漏。(来源:微信公众号“核能科普ABC”ID:henengkepu作者:俞冀阳)我们先来看一下福岛核电厂沸水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的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