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 2017年我国电力供需特点回顾
1.经济增速七年来首次回升,全社会用电增速创四年新高
2017年,全国GDP达到8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速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全社会用电量约6.4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6.6%,增速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主要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稳中向好、电能替代加快以及夏季持续高温、冬季取暖负荷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
2.第二产业用电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2017年,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上年分别增长7.3%、5.5%、10.7%和7.8%。第二产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贡献率分别达到21.5%和16.0%。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例为1.8:70.7:13.8:13.7。
3.华东地区用电增速下降,其他区域用电增速不同程度上升
2017年,华北(含蒙西)、华东、华中、东北(含蒙东)、西北、西南、南方电网区域用电分别比上年增长5.3%、6.7%、6.5%、4.6%、10.0%、5.9%和7.3%,增速分别上升1.6、-0.8、1.5、1.1、6.0、0.1和3.3个百分点。其中,华东电网区域贡献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华北、西北、南方电网区域贡献率有所上升。
4.人均用电量不断上升,但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当前水平
2017年,全国人均用电量达到4580千瓦时/人,较上年增加260千瓦时/人。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用电量分别约为5470千瓦时/人、2990千瓦时/人、4230千瓦时/人、3310千瓦时/人。
5.新增装机保持较大规模,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明显提高
2017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设备容量1.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65.8%。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17.8亿千瓦,较上年增长7.6%;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7.8%,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6.总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略有下降,火电利用小时数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回升
2017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3786小时,比上年减少11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下降40小时,火电、核电、风电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上升23小时、48小时、203小时和74小时。
7.清洁能源消纳形势好转,弃风弃光率均出现下降
2017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弃水电量515亿千瓦时,在来水好于上年的情况下,水能利用率达到96%左右;弃风电量419亿千瓦时,弃风率12%,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弃光电量73亿千瓦时,弃光率6%,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
8.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个别地区在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
2017年,受发电装机增长快于电力需求增长的影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分区域看,华中、华东、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平衡;东北、西北、西南电网电力供应富余;华北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部分时段存在电力缺口。
2 影响2018年电力供需的主要因素
1.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IMF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9%,比2017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5%,新兴经济体增长4.9%。虽然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趋势仍然继续,但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全球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和风险溢价上升,可能给新兴市场带来冲击;二是欧洲各国选举政治风险、地缘政治争端、特朗普去全球化政策、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2.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但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201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特征。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速同比略有加快;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行业生产有所恢复,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需求侧增速明显放缓,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均有所下降。防范金融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严加整顿以及外贸出口形势恶化的风险上升。
3.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更加灵活适度。
积极财政力度减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货币政策强调松紧适度,结构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结构性重在补短板和降成本。
4.能源转型加快,电能替代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央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动解决大气重污染的突出难点,将在重点区域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以及长三角地区等大力推进“煤改电”工作。目前,国务院已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清洁取暖推进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017年12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预计2018年采暖季电采暖面积将达5亿平方米,同比增加2亿平米,采暖电量可达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预计拉动用电量增长约0.2个百分点。
再电气化战略将深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到2020年在能源消费领域三年实现电能替代3600亿千瓦时,减少散烧煤2亿吨。在居民生活、商业餐饮、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实施精准替代、深度替代、全面替代,推进能源消费再电气化进程,预计2018年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300亿千瓦时。
5.气候气温对用电增长的影响日益显著,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17年夏季异常炎热,气温为历史第二高,降温电量同比增长29%,气温因素贡献迎峰度夏期间电量增长的54%;2017冬季“电采暖”快速增长,采暖电量同比增长63%,气温因素贡献冬季电量增长的40%。
若2018年夏季仅出现区域性持续高温,预计降温用电量模与2017年基本相当;若夏季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降温用电将可能实现25%左右的增长。
6.发电装机投产明显放缓,供应能力增速低于需求增速
受国家发布一系列煤电装机停建缓建以及风、光补贴逐步退坡等政策影响,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增速明显回落。2018年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增速明显低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各区域电网装机增速也大幅低于用电负荷增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江西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压实并网安全责任,指导并网项目严格执行接入技术规范,落实“四可”等技术要求。要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优质并网服务;主动配合当地能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7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召开干部宣布会。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出席并讲话;上海电气集团领导金孝龙、丘加友出席。电站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电站集团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各企业党政负责人参加。会上,上海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辛健主持会议并宣布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决定:沈兵同志任
7月15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巍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萨能公司”)董事长尼古拉·卡祖京举行会谈,双方就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开展交流,并见证双方代表签署抽水蓄能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刘巍欢迎卡祖京一行来访。他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
7月11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五批虚拟电厂主体注册公示结果,国能(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生效,标志着集团在鲁首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并正式投运。作为山东公司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构建了519.06兆瓦的负荷资源池,最大可调节能力达41.154兆瓦,调节能力居山东省同类
近日,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成果已基本形成,此次规划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围绕提升供电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加速能源转型展开。据了解,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将大力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此次“十五五”电网规划聚焦城乡配电网改造和供电可靠性提升,将大力改造老旧高耗能配变及老旧隐患
近日,全球知名研究机构标普全球大宗商品(SPGlobalCommodityInsights)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排行榜。上能电气以出色的市场表现,蝉联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第四位,这也是公司连续12年稳居榜单前十。这份成绩充分展现了公司不断加速全球化纵深拓展、完善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卓越成效
近日,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九局承建的云南省首个“橙光互补”示范项目#x2014;#x2014;云南玉溪新平漠沙13.5万千瓦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持续为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当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项目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境内,光伏场区总用
近日,海辰储能厦门总部基地工厂与重庆基地工厂双双入选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榜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两座工厂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海辰储能以“智造”为引擎,持续夯实储能新质生产力根基,助力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厂入选,海辰储能以数智化重构制造竞
日本家庭能源转型迎来新选择!近日,固德威日本(GoodWeJapan)公司旗下户用混合型储能系统成功通过日本严苛的JET认证,取得认证编号MD-0077。这标志着固德威产品已完全满足日本市场(安全性、合规性和品质性能)最高标准要求,成为助力日本家庭实现能源智能化、安全性与独立性的可靠力量。权威认证,品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