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除了宁德时代外,近期,多家锂电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补贴退坡、行业竞争加剧,锂电相关企业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2018年过去了一半,锂电企业有人欢喜有人忧,下面盘点30家锂电企业,看谁才是最能赚钱的企业。
最赚钱:宁德时代、寒锐钴业、先导智能
宁德时代: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超8亿元
根据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宁德时代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8.84-9.38亿元,同比下滑 48.19%-51.2%,扣非归母净利润6.71-7.3亿元,同比增长31.43%-39.56%。
半年度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转让了普莱德的股权取得的处置收益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同时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近日,宁德时代还斩获宝马40亿欧元定点信,并且将在德国建14 GWh的工厂。7月12日,宁德时代股价实现上市以来的第九个涨停板,总市值达到1842亿元。
寒锐钴业:盈利超5亿元,同比增长282%-312%
根据寒锐钴业7月12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盈利5.19-5.6亿元,同比增长282%-312%。
寒锐钴业表示,随着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旺盛,特别是三元锂电池市场需求量加大,公司钴产品销售量、价齐升, 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动力;另外,公司募投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铜、钴生产线持续性技改,公司铜、钴产品产销量稳步增长。
寒锐钴业在2017年积极推进氢氧化钴生产线的产能扩建,产能由2000吨金属量增加到5000吨金属量,现已投产发挥效益,随着三元锂电池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一市场领域对钴的需求推动国际市场钴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对寒锐钴业业绩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先导智能:盈利超3亿元,同比增长70%-100%
根据先导智能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净利润3.04 亿-3.58 亿元,同比增长70%-100%。
业绩增长原因是,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锂电池行业继续快速持续发展,公司锂电池设备业务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客户,锂电池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另外,报告期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较上年同期新增全资子公司珠海泰坦新动力的净利润。
业绩增长最快:威华股份、寒锐钴业、双杰电气、道氏技术
威华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639.34%
威华股份7月10日披露了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1.46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净利润为5751万元,同比增长639.34%,扣非后净利润跃升至4492.15万元,同比大增2163.39%。
2016年,公司通过增资控股了致远锂业和万弘高新,公司的业务延伸至锂盐及稀土产品等新能源材料领域。
威华股份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和人造板业务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上半年,致远锂业实现营业收入4975万元,净利润655万元。在毛利润方面,上半年锂盐毛利率为31.18%,纤维板毛利率为16.17%,稀土毛利率为-6.12%。
根据半年报,致远锂业首条1.3万吨产能的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生产线按计划于2018年3月底顺利竣工投入试生产;盛威锂业1000吨金属锂项目目前推进顺利,预计下半年首期产能将建成并开始投入生产。
双杰电气:净利润同比增长850% ~ 880%
根据业绩预告,双杰电气2018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64-1.69亿元,同比暴增850% ~ 8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5-0.54亿元,同比增长210% ~ 240%。双杰电气虽然净利润额数值不大,但发展势头迅猛,净利润增长了8倍多,扣非背后也增长了2倍多。
双杰电气主营输配电产品,先后通过股权收购、增资的方式使天津东皋膜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截至目前,天津东皋膜生产的隔膜已向福斯特、德朗能、河南鹏辉、迪比科、星恒等电池企业稳定供货。
业绩增长原因是上半年度公司输配电业务发展较好,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此外,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收购了天津东皋膜部分股权,持股比例由44.98%变更为51%。
道氏技术: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31.27%
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期间,道氏技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预计增长102%—131.27%,盈利1.38-1.5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6831.75万元。
道氏技术表示,今年上半年,道氏陶瓷材料业务平稳发展,新能源材料各板块业务高速成长,技术创新优势是近半年道氏业务高速增长的强大保障。
道氏技术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建筑陶瓷领域,2016年公司开始拓展新能源材料业务领域,通过重组控股了昊鑫新能源、佳纳能源和宏瑞新材料。
昊鑫新能源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佳纳能源主要从事钴盐和三元前驱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宏瑞新材料主要生产碳酸锂产品。
加码新能源行业后道氏技术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2018年道氏技术继续加深布局。4月24日道氏技术公告称,拟分别以13.23亿元、1.8亿元收购佳纳能源和青岛昊鑫剩余股权,交易完成后,佳纳能源和青岛昊鑫将成为道氏技术的全资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7日,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匈牙利对外贸易及外交部大楼内,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董事长郭营军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当前,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受到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薄弱(如充电桩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但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应警惕专利“武器化”破坏产业创新生态、加剧行业“内卷”。由于供应增加、行业竞争激烈,锂电池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诉讼现象越来越常见,专利也成为锂电企业巩固自身技术和产品研发壁垒的主流方式。刘静瑜在建议中表示,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度,纳入EVTank研究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董事长合计薪酬达到29372.54万元,平均薪酬为209.80万元,其中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以4764.10万元(含股份激励计划开支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以及一款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电池包,均获得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至此,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宁德时代拟发行1.18亿股H股,发售价不高于263港元,预计5月20日上市,合计募股约1.18亿股,预计募资总额达310亿港元。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117,894,500股(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行使与否而定),其中,初步安排香港公开发售8,842,100股(可予重新分配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储能上市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度分红预案。其中12家储能企业,有4家企业每股派发红利超1元。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也是上市企业对股东一直以来的支持最直接的回报。在储能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此举也是企业向股东传递公司经营稳健、前景良好的信号,稳定股东信心。据北极星储能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5月7日,宁德时代于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发布TENERStack,这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其在系统容量、部署灵活性、安全性与运输效率等维度均实现突破,标志着大储技术迈入新时代。容量突破,整体建站成本优化20%TENERStack采用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电芯,具有五年零衰减特性。与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显示,2025年,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单独披露了2024年度ESG独立报告,仍有63家企业未披露,披露率为55%。表1:2025年度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ES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时代星云与可再生能源企业YOU.ONENERGIASA在2025年欧洲太阳能展(IntersolarEurope2025)上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储能领域开展深度协作,通过技术资源共享与市场经验互通,共同推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的规模化应用。YOU.ON作为巴西领先的可再生能源服务
3月24日晚间,东峰集团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东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衢州智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衢州智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项下之生效条件已全部达成,衢州市国资委即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时间回溯至1月21
新能源产业链出口再蒙阴影。中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目的地——美国,5月披露加征关税,对电动汽车关税从25%加至100%,对锂电池从7.5%加征至25%。6月12日,欧委会披露对“反补贴”抽样企业上汽、吉利、比亚迪的临时反补贴税。三家企业中,在欧洲十三国出口量最大的上汽加征税率为38.1%,吉利与比亚迪分别
2023年锂电产业链企业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企业高歌猛进,业绩持续高增长,一部分企业则动力不足,不仅业绩下滑,而且出现了大幅亏损。GGII梳理了141家锂电上市企业2023年的经营数据(以下排名均来自该统计数据),涵盖锂盐、锂电材料、锂电池、锂电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并从营业收入、总资产、净利润
截至2024年4月底,锂电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3年年报披露,为详细了解锂电行业上市企业业绩表现情况,GGII梳理了141家锂电上市企业2023年的营收及净利润情况,涵盖锂盐、锂电材料、锂电池、锂电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解析。营收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约1.64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杭可科技、星源材质两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简称“GDR”),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杭可科技是国内少数能够将锂电池后处理设备销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的企业。星源材质依靠干法隔膜起家,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
华友钴业近日公告称,公司拟发行GDR,并申请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GDR以新增发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作为基础证券。华友钴业表示,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充境内外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收购、开发及运营上游资源,加强研发以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锂电上市公司宣布
上世纪末,中国锂电池产业伴随消费电子市场快速起步,经过20多年的跌宕浮沉,已形成上中下游的全面卡位。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不仅突破了欧美技术专利封锁,而且打破了日韩市场垄断,在全球新一轮动力电池竞赛中成为领跑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作者:sz_bia)事实上透过产业企业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锂电企业纷纷加速上市进程。近日,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作为二线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创新航IPO的基石投资者包括天齐锂业、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盛屯矿业、小鹏汽车等上市公司,覆盖锂电产业链上下游。
继宁德时代宣布在匈牙利投建电池厂后,匈牙利对此迅速作出反应。(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据报道,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彼得于其社交账号上公开表示,“我们对此感到自豪”。并表示,匈牙利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中心之一,这次大规模投资将进一步
GDR指在全球公开发行,可在两个以上金融市场交易的股票或债券。企业进行海外市场融资,不仅有利于海外建厂,更能推动全球化产业布局。早在欣旺达之前,今年已有4家国内锂电上市公司拟赴海外上市。欣旺达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或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
今年以来,从上游锂矿到中游锂电池生产厂商,再到下游的应用市场,各路企业都在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抢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