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新能源到智能网联,中德汽车产业着眼未来产业制高点,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视觉中国供图
宝马携手华晨再扩产能、戴姆勒和清华大学深化研究合作、蔚来汽车和博世联姻发力自动驾驶……近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 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商品之一,汽车一直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在中德双方签署的20多项合作协议中,汽车领域的合作协议超过了三分之一,覆盖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双方在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合作不乏新亮点。
李克强表示,40年前,德国企业展现勇气和智慧,率先同中国进行汽车合资合作,拉开了两国汽车产业合作的序幕,并收获了中国市场的丰厚回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自动驾驶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正在推行新一轮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开放汽车领域市场准入,欢迎德国企业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扩大对华投资,拓展高技术领域合作,推动中德汽车合作从传统制造合作走向智能研发合作,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产学研齐发力 中德加码智能网联、新能源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的当下,汽车“新四化”是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方向,也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突破口。
据统计,此次一系列的签约中,中德双方的多项合作瞄准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有分析认为,这将发挥中德两国在汽车产业结构上互补性强的优势,传递出双方拓展高技术领域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汽车产业变革的积极信号。
对此,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德汽车产业着眼未来产业制高点,希望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同引领行业的革新。”
在政府层面,中德政府共同签署《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该声明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联合意向声明》,中德两国将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加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在自动网联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具体包括: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要求统一、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数据共享、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国际统一的无线电频率解决方案、就通信技术统一及互操作解决方案交换信息等,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在企业层面,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就双方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长期发展,签署了一份长期框架性协议。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促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业升级融合发展,并启动中德双方在第三方市场的开发与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该协议,2020年,宝马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并在中国及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方合作是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整合的趋势体现,有利于融合彼此专长,共同深耕更广泛的国际市场。
而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开启了其在欧洲投资的“第一站”。
据了解,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该电池生产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达到14GWh的产能,有望为当地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目前欧洲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我们把这项技术第一次引进到欧洲。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帮我们填补了这一空白。今天将是图林根州的重要一天。”
在科研领域,戴姆勒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合作。据悉,成立于2012年的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未来3年将每年投入经费数百万元人民币,重点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继续推动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发展。
“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将清华大学的强大科研能力与戴姆勒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创新传统紧密结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表示, “随着双方继续扩展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联合研究,我期待双方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除了上述合作,蔚来与博世、长城与宝马、江淮与大众等合作协议的签署均聚焦在智能网联或新能源领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场涉及世界汽车行业价值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刻变革中,中德双方在产、学、研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这种深度合作将有助于推动世界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 中国如何巧解“国际方程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在中国汽车新车产销量再次蝉联全球第一的同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084.7万辆,同比增长3%;市场份额提高了0.7个百分点,达到43.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欧美强势、亚洲弱势的传统市场格局正在被打破。中国的汽车企业从原来的学习者和跟随者,开始向全球产业的竞争者和资源的整合者转变,而这种角色的转变将更多地惠及全球汽车产业。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加紧海外布局。去年,我国汽车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其中,乘用车出口63.9万辆,同比增长34%。与以往以产品输出为主的形式相比,技术、经验、营销手段等要素的输出不仅让中国汽车品牌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也让相关国家的汽车产业受益,真正实现了“双赢”。
在一些专家看来,面向未来,全球先进汽车市场的营销手段、服务模式,以及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人才战略,是中国汽车产业学习的对象。中外汽车产业的合作应该从简单的产品单向引进向双向投资和全方位合作发展,而基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的是,在发力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心态加强价值链资源的优势互补、整合和利用,在创新开放合作中寻求共赢,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必由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8日,工信部公示了第39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包括一款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应该为Model3+“最长”续航版,预计最早9月上市。公告显示,该款车搭载的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为爱尔集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据了解,2019年8月,特斯拉曾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会上,亨通集团新材料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实力成为焦点,展示了包括低氧/无氧铜材质的铜杆、铜丝、导体及电磁线等在内的一系列前沿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电力、5G、通讯、汽车和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智造”在新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其中明确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其中包含含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据悉,此前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为130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SK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北美储能系统市场。01、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眼看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SK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磷酸铁锂材料。7月15日消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6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五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九批)。据统计,《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九批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2025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开端并不顺利。多家燃料电池车企宣布破产倒闭,燃料电池企业“卖身”求存或改变战略,全球范围内氢能投资收紧,每一个信号都在暗示:这场洗牌,比预想中来得更猛烈。但产业“先驱”丰田的氢能步伐依旧坚定,通过技术产业化迭代、应用范围拓宽、氢能生态打造等,开启了其氢能战略
随着欧洲“电池之光”的“陨落”,欧洲本土企业自主“造芯”之路已然崩塌。当地时间3月12日,Northvolt正式宣布在瑞典申请破产。据其透露,尽管此前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案,甚至去年11月在美国启动了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力求实现财务重组,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维持运营的必要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其董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2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2025年3月28日将举行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现提名冯兴亚先生为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提名陈小沐先生、周开荃先生、王亦伟先生、洪素丽女士4人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现提名赵福全先生、肖胜方先生、王
电池技术的创新关键在材料。近年来,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在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层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近日,在日本东京电池展(BATTERYJAPAN2025)期间,当升科技董事长陈彦彬应邀作题为《高能量密度锂电正极材料的进展、挑战与机遇》
1月18日,100台搭载国氢科技自主“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欧曼星翼氢燃料电池重卡在北京正式交付。国氢科技党委副书记、董事张银广,国氢科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勐,福田欧曼事业部党委副书记林珏坛等领导出席交车仪式。此次交付的百台氢能重卡搭载国氢科技自主“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系统额定功率24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整车、三电、材料对于欧洲来说,都是一场革新。而革新,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技术,还需要人力和物力。与此同时,欧洲还伴有燃油车的桎梏,带来的政策上的延迟与摇摆。但是,从欧盟各协会抗议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到电池法案的出台,补贴退坡直至完全取消,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再
提前布局“出海”的锂电企业或将率先享受全球化战略的红利。近日,锂电板块多家头部企业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产品出海”“技术出海”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近期相继宣布落子海外,或透露其海外产能建设进展,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又迎来一波出海潮。实际上,除了“出口”产品和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2年度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审核情况公示》,十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涉及的8882辆新能源汽车满足申报要求,涉及中央补助资金15675.9389万元。2022年度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审核情况公示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科技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向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工厂NorthvoltDwaESS,目前收购金额并未披露。据了解,DwaESS工厂位于波兰格但斯克,占地25,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产能6GWh。Lyten宣称将利用该工厂生产其超轻型锂硫电池等产品。3月12
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征途中,硫化物路线技术突破不断提速。近期,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完成Ah级软包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样品开发,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该公司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一款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
据最新爆料,湖北楚能新能源已涉足整车制造领域,汽车业务部门已有百人规模。起点锂电求证相关人士,楚能新能源造车确实已在规划中。有接触到此项目的人士说:“第一款车可能会瞄准问界M5,做增程SUV,长期车型规划里增程和纯电都有。”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于,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与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近日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实施。新国标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一场关乎“安全”的技术竞赛已经展开。标准全面升级!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纽约时报》报道,近期美国本土电池制造业因政策与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多个项目面临放缓或重新评估。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及共和党议员正推动限制与中国有关的电池企业获取联邦税收补贴以及对华关税政策。这一系列举措加剧了中美电池产业链的脱钩趋势,也动摇了电池企业的在美扩张计划。
“蔚来造电池”这个沉寂四年之久的话题如今再度传出新消息。近日有报道称,蔚来将为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开发并供应动力电池。此次合作由二者共同的“金主”CYVNHoldings牵线而成,相关电池包将基于蔚来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池打造,预计明年小批量量产,蔚来也将借此次合作重启搁置的46105大圆柱电池与120
6月5日,“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长三角”活动在上海第三届碳博会上举办。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应用,加快绿色电力消费体系建设,助力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主办,国
今年以来,宝马确认将在其第六代平台车型规模采用该技术。同时,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厂商正积极推动其进入eVTOL领域。在此之外,大圆柱电池还不断加速渗透PHEV和电动两轮车市场。这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低电量”但高需求。4月,吉利银河推出星耀8插混系列,定位C级中大型车。其
5月20日,《美国化学会会刊》刊发了一则论文显示,中国科研领域在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组成的团队,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破解了固态电池短路难题。来源丨北极星电池网受
“3.29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后,小米汽车与雷军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池安全问题更是再度引起热议。近日,小米突然入股了一家固态电池企业——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