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天然气发展全年展望
全年来看,宏观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加之“煤改气”、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市场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2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生产方面,仍将保持5%左右小幅增长,预计达到1560亿立方米左右。进口方面,受国际天然气市场持续供大于求,以及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进程加快的影响,预计天然气进口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达到1240亿立方米左右,对外依存度或将达到44%。
下半年,上游矿权改革、中游管网公司组建等重要文件或将出台,油气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也将加速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6.稳步有序推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缓解冬季供求矛盾
稳步有序推进储气设施建设。储气设施布局方面,应以集中建设为主,加快地下储气库、沿海LNG接收站的储罐建设,避免分散建设。建设主体和资金筹集方面,应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采取自建、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储气能力的考核可按照投资比例分解计算。此外,储气设施建设应注重经济性,充分论证、量力而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积极有序压减可中断用户需求。按照今年上半年需求增长趋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有望增长300亿~400亿立方米,即增加日需求1亿立方米。供应侧,国产气和进口管道气增长相对有限,进口LNG仅有中石化天津、新奥舟山2个项目投产,供应能力增幅小于需求,冬季供气保障问题仍将十分突出。有关部门应提前做好有序用气安排,可从9月开始逐步压减调峰电厂、工业用户等可中断用户需求。可以考虑9~12月,分别压减2000万、3000万、4000万、5000万立方米/日的需求量,分月化解冬季用气高峰期的供需矛盾。
打通基础设施卡脖子环节。一是入冬前落实南气北调工程。做好中石油、中海油等供气公司的气源调配衔接,加大LNG供应能力,适当减少西气东输等管道气向东南沿海地区的输送规模,保障北方地区用气需求。同时,建成一定规模的加压、反输设施,提高LNG向北输气能力。二是提前做好储气工作。近几个月要加快地下储气库注气工作,加大LNG进口规模,确保入冬前所有地下储气库和沿海LNG储罐储备充足。
四、石油供需形势和政策进展
1.成品油消费保持增长,汽柴煤延续分化态势
上半年,受居民消费升级、制造业投资回升等有利因素影响,社会出行需求旺盛,石油表观消费继续较快增长。1~5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3236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长5.9%、6.1%。预计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左右。一是汽油需求稳中有增。年初成品油税收调整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调和油资源受到挤压,造成统计范围内的汽油消费略有增加。预计二季度汽油消费量3161万吨,同比增长3.4%。二是延续近年走势柴油需求整体低迷。北方户外开工支撑柴油需求,预计二季度柴油消费4277万吨,同比下降1.1%。三是煤油需求维持较快增长。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网络购物持续增长,带动航空货物运输需求。预计二季度煤油消费890万吨,同比增长9.2%。
2.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持续宽松
受需求拉动,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原油加工量29961万吨,同比增长8.9%;成品油产量18253.4万吨,同比增长3.93%,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0%、15.0%和1.7%。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持续宽松。预计二季度汽油、柴油、煤油供大于需均超过200万吨。
3.原油生产降幅收窄,进口增速回落
受国际油价回升驱动,国内原油生产下行趋势明显放缓。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9409万吨,同比下降2.0%,比去年同期收窄3个百分点。原油日均产量52.8万吨,环比增加1.3万吨,是近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从长期看仍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中。
受国际油价回升影响,原油进口增速明显回落。1~5月,进口原油1.9亿吨,同比增长8.0%。5月同比增长5.0%,增速环比回落9.8个百分点。
4.国际油价回升、高位震荡
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受主要产油国持续减产、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等影响,布伦特油价在1月回升突破70美元/桶,至6月累计上涨16%。伴随美国原油日产量不断刷新纪录高点,国际油价呈现高位震荡。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图8 国际油价变化(更新至6月11日)
5.上海原油期货起步良好、任重道远
上海原油期货自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挂牌交易,至今交易活跃度和持仓表现整体较好。与WTI、Brent原油期货交割标的是轻质低硫原油不同,上海原油期货选择以主产自中东地区、产量约占全球44%的中质含硫原油作为交割标的,有望在亚洲建立中质含硫原油价格基准。截至6月18日,按单边计算,累计成交387.15万手,成交额1.8万亿元,平均日成交约5.9万手,盘中持仓量最高超3.5万手,增长速度远快于WTI、Brent上市初期。从参与主体看,个人客户占比超八成,境内客户占比均超九成,机构、公司及境外客户参与比例较少。且投机盘多,套保盘量较少。虽然交易量提升较快,但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尚未发挥。随着更多现货交易尤其是国内原油进口合同接受INE价格,其价格发现功能才会真正实现。
6.下半年石油市场展望
成品油消费方面,预计三季度国内成品油消费将超过8500万吨,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2.2%。汽油方面,自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利好乘用车市场。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过渡期将在6月上旬结束,未来低端的新能源汽车将受到冲击。综合考虑,预计三季度汽油消费量达3200万吨,同比增长3.7%。柴油方面,自7月1日起,货运行业将施行三项新政,对柴油市场形成利好。一是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继续治理超载行为,将拉动重卡的更新和增量需求;二是减半征收挂车车辆购置税;三是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运营证。预计三季度柴油消费量4345万吨,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2.0%。煤油方面,近期民航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航空物流业发展,加之暑期将至,预计三季度煤油消费量970万吨,同比增长10.5%。
成品油生产方面,随着几个大型炼厂逐步投产,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将持续较快增长,保持供需宽松局面。预计三季度成品油产量9365万吨,同比增长4.4%,高于消费量850万吨,汽油、柴油保持供大于需格局。预计2018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3.3亿吨,其中汽油、柴油及煤油消费量分别超过1.2亿吨、1.6亿吨和0.35亿吨。
原油生产方面,随着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油田经济效益改善,原油生产将逐步企稳,有望扭转下滑局面。在部分新炼厂投产带动下,原油进口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7.重点推进管网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改革方向和任务是当前工作重点。结合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应在管网改革、石油进出口改革等方面重点推进。在管网改革方面,应尽快出台《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加速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工作。完善管网设施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信息公开工作监管,促进设施公平开放。石油进出口方面,进一步完善以规范资质管理为主的原油进口动态管理制度;继续提高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占比,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广袤无垠的大西北,坐拥大自然赋予的丰富光照资源,昭示着无限潜力与希望。却也因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让电网稳定运行成为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在这片充满机遇与考验的土地上,科华数能以2.5MW储能变流器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灵活、可靠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宁夏、新疆多个项目中大
4月2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浙江省间电力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1.3亿千瓦时。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同时又是个经济大省。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预计今年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而这其
4月25日,江西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除了冬季之外,其他月份都将新增2小时午间深谷电价。深谷浮动比例由原平段下浮60%扩大到70%,全年高峰、平段、低谷浮动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复苏乏力与新能源装机激增交织,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电力系统提出多维挑战。出口型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导致区域用电承压,而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火电占比下滑则凸显系统调节短板。在此背景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强化跨区域协同调度、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年初,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靴子正式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来源:浙电e家作者:张悦王一铮杜协峻周璐瑶吴昊天)《通知》明确提出,要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电联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煤电装机12.0亿千瓦、同比增长2.5%,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3月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5,“十四五”以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4月28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充分考虑省现行电价政策,并结合海南经济发展需求,决定采取如下定价方法制定海南省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一)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江阴工业园区,调研督导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增量配电园区内220kV盛华变电站及其集控中心,听取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线路互联互通等情况介绍,并就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中电价机制、新能源
巩义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勘察设计(二次)中标结果公告现将巩义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勘察设计(二次)中标结果公告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河南省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宝山增量配电网6MW/18MWh储能项目电化学储能集成系统采购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宝山增量配电网6MW/18MWh储能项目本项目位于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项目距离107国道约16公里,通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河南巩义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勘察设计(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河南交投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4.94元。勘察设计服务期限暂定20日历天。本项目利用连霍高速、焦桐高速、焦平高速沿线边坡及互通区等进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期项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增量配电企业年度自查和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自查范围涉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5批次河南省辖区内纳入试点名单范围内的39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包括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增量配电类)的试点项目和纳入试点范围但当前仍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吉林省地处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松辽清洁能源基地的核心区域,正大力推广“绿电+消纳”模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919.62万千瓦,占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引nbsp;言随着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双高”特征,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当传统火电逐渐退出,谁来维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构网储能(Grid-FormingStorage)因其能提供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正成为破局的关键!什么是构网储能构网与跟网是并网运行时系统的两类基本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导语电力系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能源活动中的电力活动产生的直接碳排放约占40%。电力排放因子计算方式是否合理、是否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吻合,对于能否精准评估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碳排放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张家维)近年来,随着
4月25日下午,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于杭州举办“做时间的朋友”工商业储能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厦门新能安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发布了集“开发,建设,投资,设备,运营,保险,回收”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得到了行业极大的认可。60余家企业现场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年初,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靴子正式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来源:浙电e家作者:张悦王一铮杜协峻周璐瑶吴昊天)《通知》明确提出,要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
4月25日,记者从内蒙古能源局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能源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从宏观指标看,全区能源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8.8%,同比增长60.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59.1%,比去年同期高32.5个百分
当地时间4月24日,在印尼国际太阳能储能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太阳能光伏和储能技术加速净零转型”论坛中,林洋储能副总经理何振宇博士分享了林洋储能的技术亮点,全面展示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成果。何振宇博士表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林洋储能凭借“源-网-荷-储”一体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