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数据来源:2012~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1 2008~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2.GDP季度增速略有起伏,仍属中高速增长
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相对平缓走向,但每年仍以超过6.5%的速度增长,仍属中高速增长。分季度看,2017年第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9%、6.9%、6.8%、6.8%,与前几年相比增速曲线有所起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2 2013~2017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速(单位:%)
3.地方GDP增速较上年“涨少跌多”,西部领跑全国
从地方数据看,2017年31个省市区中,仅有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浙江、山西、上海、黑龙江、辽宁9个省GDP增速高于2016年的增速,其余22个省市区GDP增速低于2016年的增速。
与2017年全国GDP增速相比,贵州、西藏、云南、重庆、江西、安徽、福建、四川、陕西、湖南、宁夏等在内的22个省市GDP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有20个省份增速超过了7%,山西和海南增速为7%。上海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甘肃8地低于全国GDP增速,天津、甘肃全年的GDP增速仅为3.6%,并列垫底。
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稳增
在产业结构方面,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从占比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较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延续持续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与上年持平。
近十年数据看,2012年及之前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一直保持在45%以上,但整体呈现下降走势,2016年跌破40%,为39.8%,201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略有回升。
与之相对应,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处于稳步增长状态,10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2012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均为45.3%,随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并呈现稳增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3 2008~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单位:%)
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7.0%(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对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进行调整,2017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1684亿元,增长7.2%,再创新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4 2008~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6.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235751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375040亿元,增长9.5%。
从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看,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为59.4%;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增加0.1百分点,为3.3%;第二产业投资占比则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为37.3%。
从近十年占比数据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在逐渐增加,第二产业投资占比在下降,但从绝对值看当然都是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5 2008~2017年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含农户)
7.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回升至4.8%,基础设施投资增19.0%
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较大的三个行业。2017年,制造业投资193616亿元,增长4.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0.7%,比上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投资、技改投资增长较快,分别达到17%和16%;高耗能行业投资低速增长,石化、冶金、建材等分别增长-2.3%、0.1%和1.6%,较2016年下降了1.3、0.8和0.5个百分点。
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22.2%,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6.4%;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1.8%;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1%;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0.1%。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7.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的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7.2%、11.6%和3.5%。
另外,2017年采矿业投资9209亿元,比上年下降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9794亿元,增长0.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6 2016~2017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含农户)
二、能源生产及供应
1.能源生产总量35.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3.6%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包含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成熟的能源品类。2017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5.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17年原煤产量34.5亿吨(24.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原油产量1.9亿吨(2.7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天然气产量1474.2亿立方米(1.9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5%。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17485亿千瓦时(6.6亿吨标准煤)。不同能源品种的增长势头分化明显。
从近十年能源生产数据看,能源生产总量经历持续增长后在2016年转头下降,2017年又开始上扬。2014至2016年原煤产量连年下降,2017年略有回升。原油产量继2016年低于2亿吨后,2017年再次降低。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产量延续增长态势,连年上升。
表1-1 2008~2017年一次能源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能源供应结构清洁化进程加速
2017年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占比68.6%,原油占比7.6%,天然气占比5.5%,水电、核电、风电等占比18.3%。
从近十年间不同品种能源占比看,原煤生产占比在轻微波动之后呈下降趋势,十年间下降9.2个百分点。原油生产总量占比持续下降,十年间下降2.5个百分点。天然气和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生产占比持续上升,清洁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比重增加。
表1-2 2008~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能源贸易持续增长,煤炭进口同比增25.2%
2017年,中国进口煤炭27090万吨,同比增加1547万吨,增长6.06%。2013年达到进口峰值3.27亿吨之后逐年下滑,至2015年跌至2.04亿吨,2016年,借国内煤炭供给侧改革之势,进口煤量反弹至2.55亿吨,同比增速高达25.2%。2017年,进口煤增速放缓至6.06%,但仍然突破2.7亿吨总量,国内市场对于进口煤仍有一定量的需求。
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突破4亿吨,攀升至41957万吨,较2016年增长了10.1%,并创历史新高;2017年全年进口成品油2964万吨,较2016年增长6.4%。由于国内原油产量不足,而需求较大,所以出口量微乎其微,净进口量持续走高。
2017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6857万吨(约为956亿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9%,对外依存度由上年的34.8%增至38.8%。
从近年能源贸易情况看,煤、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均持续增加。出口量较小,与进口量相比有较大差距。
表1-3 2008~2017年我国能源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2017年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其他来自国家统计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中,江苏交出亮眼答卷:常州入选试点城市,南京“宁电通”全场景V2G示范项目、无锡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推动能源变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改革。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源网荷储、园网共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入外省低价电源、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等举措,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户电费支出。坚持
7月1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尹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近期将准备启动实施500千伏通甸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泸水至云龙线路工程、220千伏泸水至兰坪线路工程、220千伏贡山至维西线路工程,并积极研究启动220千伏境外延伸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南方电网发布一图读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路。详情如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奥德集团总裁林波出席活动。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奥德集团总裁林波,集团副总裁、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4日,东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青森同志,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校长孙友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电力碳中和分论坛上,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流配电事业部经理孟学磊作了题为“数据中心直流供电方案及关键设备”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清华大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高峰代表编制团队发布了《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能源互联网总体上经历了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6月30日,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辽市政规发〔2025〕3号),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指出,精简优化小微企业配套电网工程行政审批流程,通过告知承诺、审批改备案或取消审批等方式,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同步核准电源与配套送出工程,同步办理行政审批要件。同时,
【编者按】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志勇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当前能源结构的深度转型与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交汇碰
【编者按】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美国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作了题为“科学机器学习与智慧能源系统”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
当好配网“调度员”,为配网运行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使电力保供更可靠;当好设备“评估员”,特高压直流主设备状态评估分析时长由一周缩短至分钟级,使生产运行更智能;优化企业办电流程,供电方案智能编制效率提升7倍以上……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造的光明电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