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工信部发布的第8批推荐目录中,两款搭载遨优动力富锂锰基电池的车型成功入围,这也是富锂锰基电池技术路线首次出现于推荐目录。
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的富锂锰基材料,其产业化进程在近期似乎显现出提速之势。
近期,在工信部发布的第8批推荐目录中,两款搭载遨优动力富锂锰基电池的车型成功入围,这也是富锂锰基电池技术路线首次出现于推荐目录。此前不久,遨优动力还收获了开瑞新能源明年1万套以上富锂锰基电池的订单意向。
作为国内一线阵营的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也表示,公司正在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发,持续降低正极材料用钴量,最终实现低钴或无钴。
高工锂电了解到,除了遨优动力、当升科技之外,目前包括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桑顿新能源、江特电机等电池/材料企业都有布局及储备富锂锰基技术路线。
事实上,聚集高电压、高比容量、低成本、安全性等多重优势光环,富锂锰基被认为是锂电池发展中期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囿于其材料自身结构缺陷以及上游配套材料发展缓慢,导致富锂锰基长期处于实验室状态。
当前,富锂锰基产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在于,一方面,随着政策补贴逐年滑坡,加之中长期电池能量密度目标要求,电池企业降本提质压力骤增,倒逼企业加快探索及改进新材料;另一方面,部分电池企业持续加码富锂锰基材料的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升级,提升制备工艺,导入新型添加剂材料,进一步推动该材料的产业化应用。
在市场应用层面,目前富锂锰基电池在电动物流车领域已率先打开局面。包括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和开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已开始应用或意向应用富锂锰基电池。
综合来看,当前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由于材料性能缺陷掣肘和匹配材料研发进展缓慢,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但预计未来2-3年可能会出现重大突破。
产业链配套及应用实况
富锂锰基被认为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里程的新一代极具潜力的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目前能够实现富锂锰基材料/电池量产的企业仍在少数。
遨优动力总经理陈光森博士向高工锂电坦言,目前富锂锰基动力电池实现产业化,最大的难点是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产能问题,因为目前能够稳定量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厂家很少。
当升科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曲晓力也证实,富锂锰基的大规模应用,尚有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倍率、循环过程容量/电压的急剧衰减、高电压电解液等难题。
“高电压电解液确实也是富锂锰基材料应用的一大瓶颈,遨优动力目前主要从高电压电解液中引入特殊添加剂等多种界面保护入手,从而改善富锂锰基电池性能。”陈光森强调,公司目前已与相关材料生产厂家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可解决后续供货问题。
在终端应用层面,高工锂电从信息源获悉,一款搭载富锂锰基电池的车型最快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届时富锂锰基电池将得到市场的详实应用反馈。
一位不愿具姓名的车企负责人表示,公司会率先在物流车上应用富锂锰基电池,主要是因为物流车市场对于成本控制的超高敏感性,富锂锰基电池钴含量低,成本比三元材料相对低,且能量密度高。同时,富锂锰基电池在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已经有所突破,达到三元电池相当效果。因此公司愿意积极尝试。
高工锂电了解到,目前车企一方面在成本价格方面钟情于富锂锰基电池,另一方面对于其性能要求丝毫不弱于常规型号三元电池。
上述车企负责人表示,在倍率性能方面,1C/1C放电容量比值要达到100%,同时要保证温升的控制。在循环寿命方面,要确保达到3年10万公里或5年20万公里的售后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富锂锰基电池单体电压值在测试中仍存在一定压差,导致BMS的SOC精度相对难控制,误差仍相对大。车企方面也要求将电池BMS的SOC精度误差要降至3%以下。
中长期发展趋势所指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超过300Wh/kg,成本要降至1元/Wh以下;到2025年,要实现新体系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500Wh/kg。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实现单体比能量达300Wh/kg,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方案已成业内发展共识,目前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中期目标要实现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则需要富锂锰基正极搭配高容量硅碳负极。
桑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文一波先生公开表示,到2020年,桑顿新能源将推出350Wh/kg高镍三元体系电池,采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复合隔膜和功能电解液。
材料技术突破方面,北京大学的团队已研制出比容量400mAh/g的富锂锰基正极,可以达到400Wh/kg的目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赵世玺团队也在展开对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试验提高锰含量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赵世玺认为,从正极材料的选择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仍然应该支持和发展;尖晶石锰酸锂(镍锰酸锂)作为低成本正极材料,应该有一定市场空间;高镍三元材料虽然具有高容量优势,但不可持续;富锂高锰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应该被关注和大力推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单纯要求动力电池满足能量密度的单一指标意义不大,还要综合考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等多重要素,否则不利于高比能动力电池的产业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正极材料中,最难落地的富锂锰基材料,正迎来产业化曙光。4月2日,国内固态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对外公布了可以满足车规级应用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公司已成功制备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据电池中国了解,太蓝新能源720Wh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水平。提升电池储电性能,有利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在新型高容量储锂电极材料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高容量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300mAh/g以上。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了解到,近日,该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刘兆平研究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员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高比能锂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LLOs)的阴离子氧稳定性调控和锂离子传输异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和AngewandteChemieInterna
作者:王俊1,2(),张学全1,2,刘亚飞1,2(),陈彦彬1,2()单位:1.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用:王俊,张学全,刘亚飞等.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10):3051-3061.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2.0480摘要层状富锂锰基材料(LMR)凭
在目前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富锂锰基材料作为新一代的锂电正极材料,是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由于材料中使用了大量的锰元素,与LiCoO2和三元材料相比,不仅价格低,而且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因此,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之选。本文分析了中国富
导语:电动汽车之争,关键之一在电池上。动力电池成本和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辆电动汽车的总成本,也决定了驾驶性能。2019新年伊始,部分汽车类上市公司按照惯例纷纷发布了2018年12月份的产销快报,2018年全年的销量数据也随之出炉。从各大车企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最大的亮点是新能源汽
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内比较火热的动力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被寄予厚望的富锂锰基电池则一直不温不火。7月工信部公示的第310批新车公示中,富锂锰基电池出现在配套名单中,由浙江遨优动力提供配套,配套的车型为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发陆地方舟牌RQ5026XXYEVZ1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和
结合以能量密度见长的软包封装方式,富锂锰基电池技术有望获得超过40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并进一步提高配套乘用车、商用车型的续航里程。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1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富锂锰基电池产品在列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1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共有42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第31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其中陆地方舟和新日公司的二款新能源车型颇为引人关注,因为其搭载的动力电池,是由遨优动力生产并提供配套的全球首款富锂锰基软包电池。据悉,此款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60Wh/kg,已经通过国家强检认证。遨优动力销售总监
相较于目前业内趋之若鹜的高镍三元电池和全固态锂电池,被寄予厚望的富锂锰基电池领域则一直显得不温不火。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新型战略产品,但目前电动汽车仍面临续航里程短、成本偏高和安全性有所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而,研究开发新一代300-400Wh/kg动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6日,恩捷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固态电池项目相关进展,称固态电池理论上能量密度天花板更高(可达50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最具有潜力。在全固态化物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进展:在硫化物电解质上,恩捷股份在离子电导率上取得一定突破,能满足不同客户对电导率和粒径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休斯顿大学Canepa研究实验室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新型材料,可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效率并提高其能源性能,为更可持续和更实惠的能源未来铺平道路。新材料磷酸钒钠,化学式为NaxV2(采购订单4)3,通过将能量密度(每公斤存储的能量)提高15%以上来提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三星SDI在中国获得一件固态电池专利。据了解,该专利通过复合物优化电池以及其他组件协同设计、副反应抑制和传输路径保护等方式,提升了稳定性,整体结构方面除了正负极层和电解质层外在正极上还拥有一层非活性构件。该电池通过含锂硫化物正极活性物质和优化的负极结构,能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冠盛股份11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建半固态电池项目,100-300A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品具有高度安全性且循环寿命可达6000-12000次上限,能量密度160~180Wh/k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通报显示共有9家企业的9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福建天际汽车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在新能源货车中,申龙汽车某车型存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公告》备案参数不一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欣旺达:贵公司的固态电池,有最新的进展没?欣旺达(300207.SZ)11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欣旺达已经通过负极使用锂金属进一步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目前已经有实验室原型样品。预计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于700Wh/kg全固态电池实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欣旺达已经通过负极使用锂金属进一步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目前已经有实验室原型样品。预计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于700Wh/kg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样品制作。与此同时,针对半固态电池,欣旺达表示,欣旺达相关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至5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赣锋锂业9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2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并开发出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样品,可通过200℃热箱与针刺等严苛的安全测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科技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聚焦储能领域,突破本质安全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液态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先进储能产品。原文如下: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1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征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重点项目的通知,文件明确,征集重点项目领域包括关键配套研发项目:1.先进动力配套(如高能量密度航空动力电池、高功重比航空动力电驱等)2.网联通导配套(如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感知设备、监测设备等)3.关键系统配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南都电源9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半固态技术相关专利应用于314Ah和690Ah大电芯,减少电解液用量,提高产品能量密度,增加循环次数,提高安全性能。公司690Ah的高性能储能电池利用了固态电解质技术,电解液大幅减少30%;公司20Ah全固态电池不含有液态电解质。目前公司大
·与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北辰循环成为“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伙伴成员”西门子今天与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样板工程,致力于建设零
伴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的增长,国内电池回收项目增多,2025年开年多个电池回收项目接连开工。其中,重庆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双桥经开区锶盐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二标段于1月底开工,项目包含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和年处理15万吨退役锂电池及锂镍钴中间品综合利用,总投资达106亿元。1月8日,江永铝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亚迪首席技术官孙华军透露,公司已成功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而大规模上车则有望在2030年后实现。除比亚迪外,多家车企也已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亮相其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已开展150万
2025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7.8GWh,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63.2%。销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80.4GWh,环比下降36.5%,同比增长40.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2.9GWh,占总销量78.3%,环比下降34.7%,同比增长24.6%;其他电池销量为17.5GW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具体技术路线图及时间节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河南信阳出台《信阳市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指导方案》,积极推动载重在12吨以上的换电重型卡车应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市新增换电重卡360台以上,建设重型卡车换电站18座以上;到2026年底全市新增换电重卡620台以上,建设重型卡车换电站30座以上。同时,对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固态电池在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与液态三元电池接近,理论上可以实现“固液同价”。比亚迪已于2024年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下线,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
长期以来,以新能源乘用车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持续增长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仅仅依赖传统优势领域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储能、eVTOL、机器人等新多元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始快速释放。这些新兴领域在产业化初期,为
近期,长安汽车在“金钟罩电池”品牌下发布了其首款全固态电池,并公布了量产时间表。据介绍,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并支持10分钟充电至80%的超快充。该电池还可通过AI远程诊断,实现安全性提升70%。按照长安汽车规划,公司将在2025年底前推出
低空经济政策窗口期与电池技术成熟曲线正在交汇。eVTOL春晚亮相后,低空经济的大众认知度得以显著提升。年后,低空经济释放更多积极信号。2月11日,峰飞航空披露获得了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并与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及载人场景的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兼研发总院(科技创新管理部)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德平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王德平透露,中国一汽自2014年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