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销量约十余万吨,产地主要为中国和日本,根据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对负极材料的需求也将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状态。目前,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仍然以天然/人造石墨为主,新型负极材料如中间相炭微球(MCMB)、钛酸锂、硅基负极、HC/SC、金属锂也在快速增长中。
作为锂离子嵌入的载体,负极材料需满足以下要求:
锂离子在负极基体中的插入氧化还原电位尽可能低,接近金属锂的电位,从而使电池的输入电压高;
在基体中大量的锂能够发生可逆插入和脱嵌以得到高容量;
在插入/脱嵌过程中,负极主体结构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电位随Li的插入脱出变化应该尽可能少,这样电池的电压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可保持较平稳的充电和放电;
插入化合物应有较好的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这样可以减少极化并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
主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能够与液体电解质形成良好的SEI;
插入化合物在整个电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形成SEI后不与电解质等发生反应;
锂离子在主体材料中有较大的扩散系数,便于快速充放电;
从实用角度而言,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
二 碳类负极材料
下图为常见碳类负极材料分类。
2.1 石墨类负极
石墨,英文名graphite,石墨质软、有滑腻感,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抗腐蚀、抗热震、强度大、韧性好、自润滑强度高、导热、导电性能强等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
石墨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而在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纺织、国防等工业部门获得广泛应用,比如石墨模具、石墨电极、石墨耐火材料、石墨润滑材料、石墨密封材料等。我国是世界上石墨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在世界石墨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理想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面由SP2的碳原子形成类似苯环的巨大平面,层平面间的碳原子以δ键相互连接,键长0.142nm,键角120°。层面之间还有个连接所有碳原子的大π键。层间为0.3354nm。两种晶型:六方晶系-2H型(a)和菱角体晶系-3R(b)Ø两种晶型可以相互转换:研磨和加热。
石墨的嵌锂机理
石墨理论容量372mAh/g,当然只有石墨化度非常高的材料才可以达到这个值。但是所有碳素材料在经过首次充放电时都会存在由于副反应带来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随着负极电位的降低,直到电解液中成分在负极表面形成一种稳定的钝化膜(SEI)而停止。首次放电出现四个电压平台(如下图),其中A为SEI的形成,石墨大部分容量在0.3~0.005V范围内。除A之外,不同的电压平台对应着不同的嵌锂状态,分别称之为四阶、三阶化合物…最后形成LiC6,达到理论容量372mAh/g,晶面间距变为0.37。(来源于书本期刊,不懂勿喷!)
在完全插锂状态的石墨LiC6墨片排列方式发生转变(如下图):由ABABAB …转变为AAAA …排列方式。部分人造石墨较难转换排列方式,容量较低。
石墨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需经过一些处理方式,才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比如我们常见的氧化处理、机械研磨之类的。而人造石墨则是从有机物(气态、液态、固态)转变成石墨,具体的操作方式可自行百度。
说了这么多,当然是因为他用的最广了。当然,作为负极材料,石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石墨的低电位,与电解质形成界面膜,并且容易造成析锂;离子迁移速度慢,故而充放电倍率较低;层状结构的石墨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嵌的过程中会发生约10%的形变,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2.2 非石墨类负极
如上,非石墨类负极主要有硬碳和软碳。
软碳(soft carbon),也就是易石墨化碳,是指在2000℃以上能够石墨化的无定行碳,结晶度低,晶粒尺寸小,晶面间距较大,与电解液相容性好。但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高,输出电压较低,由于他的性能,一般不直接做负极材料,是制造天然石墨的原料,常见的有石油焦、针状焦等。
硬碳(hard carbon),亦难石墨化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这类碳在3000℃的高温也难以石墨化。硬碳有树脂碳(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糠醇等)、有机聚合物热解碳(PVA,PVC,PVDF,PAN等)、碳黑(乙炔黑);有利于锂的嵌入而不会引起结构显著膨胀,具有很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硬碳容量大于常规碳类材料的理论容量,高倍率、循环性能、安全性能优,但是首效低,大概85%,电压平台3.6V低于石墨的3.7V,成本高。改进思路主要为提高首效(降低比表面积,形成更规则的硬碳;表面包覆,控制SEI形成);提高材料收率,降低成本。
从图片对比得出,HC较常规的石墨类负极材料,结构更稳定。
三 硅基负极材料
硅作为目前发现的理论克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其前景相当广阔,成功的应用,将会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从上图可知,硅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超过石墨的372mAh/g的十倍以上,这个数字的概念想必大家都清楚,充一次电实现1000公里将有可能实现。
硅的电压平台比石墨高了一点,这样的好处就是充电时候析锂的可能性不大,安全性能上,较石墨有很大的优势。从硅的来源来看,硅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元素之一,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朋友们,别以为咱先说了目前克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就不继续看后面的了。这个东西这么好,可是并没有大规模使用,肯定是存在他特有的缺陷的。
再说缺陷之前,咱先说说他的充放电机理:
硅的充放电机理和石墨的充放电机理有所不同,石墨是锂的嵌入和脱嵌,硅则是合金化反应。
硅的最大的缺陷,就是体积膨胀。
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的脱嵌锂反应将伴随大的体积变化(>300%),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化,导致电极材料间及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进而失去电接触,致使容量迅速衰减,循环性能恶化。由于剧烈的体积效应,硅表面的SEI膜处于破坏-重构的动态过程中,会造成持续的锂离子消耗,进一步影响循环性能。
也正是因为他的300%的体积膨胀,限制了现阶段的商业化应用。都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现在研究的解决硅充放电膨胀的方法有纳米硅、多孔硅、硅基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其中硅、碳复合材料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包覆型、嵌入型和分散型。
纳米硅,通过制备成纳米线,使得所有的硅得到利用,并预留膨胀空间,可有效改善循环性能。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工艺制程复杂,制备难度较大。
多孔硅,也是通过预留硅膨胀空间,改善循环性能。但压实密度较小,工艺流程复杂,制备困难。(看起来有点密密麻麻般的。。。)
硅/碳复合材料,主要是碳包覆,如下图,虽然预留了膨胀空间,改善了循环性能,但是压实密度小,且工业化难度大。
四 锂金属负极材料
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之一了,标准电极电位-3.04V,理论比容量3860mAh/g,从这个数据看,仅次于硅的4200mAh/g了。应用领域锂硫电池(2600wh/kg)、锂空气电池(11680wh/kg)等。
锂金属电池有着很高的容量表现,但是使用中,由于存在锂枝晶、负极沉淀、负极副反应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故而现阶段处于概念性阶段。
锂硫电池,结构示意图和方程式如下,硫也是自然界存在非常广泛的元素,锂硫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2600wh/kg)有可能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研发的重心。
锂硫电池结构图
锂硫电池反应方程
锂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和反应方程式如下,锂空气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11680wh/kg),接近燃油的能量密度,环境友好,反应生成物为水。
锂空气电池结构图
锂空气电池反应方程
五 钛酸锂负极材料
钛酸锂,尖晶石结构,电位平台1.5V,三维离子扩散通道,晶格稳定,理论容量176mAh/g。该材料具有高安全、高倍率、长寿命的特点。
高安全性,刚才我们说到,电压平台1.5V,不析锂,耐过充过放,高温和低温性能优异。
高倍率,想必石墨具有更高的离子扩散系数,25℃时锂离子在钛酸锂中的扩散系数(2*10^-8cm2/s)比石墨高出一个数量级。
寿命长,因其晶格稳定,结构稳定,零应变,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微乎其微,不形成SEI膜,没有SEI膜破损造成的负面影响。
该材料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离子交换法。通过对Li2CO3,TiO2,按照比例(li:Ti约0.84)进行球磨,可掺杂Zr等进行改性,增加炭黑提高电导率。制备温度约在800-1000℃,一般时间越长,晶格生长越完整。
其实可以看到,虽然相对石墨,他具有更高的离子扩散率,高安全,长寿命,可是他的导电能力差,需要碳包覆和掺杂改性;电位高,与高电位正极材料只能形成2.4-2.6V电压,需降低钛酸锂电位(金属取代部分Ti);理论容量偏低,176mAh/g相对于石墨的372mAh/g,容量上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六 展望
围绕着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倍率性、长寿命的提升的要求,对未来的负极材料的走向,也提出了很多要求,基于上面说到的几种材料,各有优异,其未来的走向,还是需市场和技术来综合衡量,切不可揠苗助长,亦不可坐井观天。
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未来将向着高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等方面发展。
2.现阶段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对石墨类碳负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增加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减少不可逆容量、增加倍率性能也是当下提升的一个重点。
3.负极材料钛酸锂,对其进行掺杂,提高电子、离子传导率是作为现阶段一个重要的改进方向。
4.硬碳、软碳、合金等负极材料,虽然由较高的容量,但是循环稳定性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对其的改性研究仍在探索改善中,由于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芯的需求加速,可能会催促该类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5.锂金属负极,虽然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其存在的固有的锂枝晶等安全问题尚无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尚需时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市值95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云图控股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广西贵港覃塘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已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书,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建设复合肥生产装置等。三期规划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百色中森碳投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GWh高性能钠离子及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其中一期10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能力,力争成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多维度新能源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9日,广东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聚焦关键核心技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提到,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基本形成覆盖电池材料、储能电芯、变流器、系统集成和回收利用的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丰富应用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5日消息,上海洗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固态电池先进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近期已完成高比能固态电池软包锂离子电池设计工作,设计完成的高比能软包锂离子固态电池已进入小批量生产,生产产品待质检合格后进入测试。该款高比能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高镍、超高镍材料应用正被加速导入,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向400Wh/kg及以上进发。“公司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经建成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制造中试示范线。”近期,南都电源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尚太科技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同比上升19.1%;归母净利润为8.38亿元,同比上升1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9亿元,同比上升13.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84亿元,同比增长31.7%;EPS(全面摊薄)为3.2125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1亿元,同比上
北极星储能网在企查查获悉,近日,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贝特瑞四川新材料)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亿纬锂能为股东,注册资本由5亿元人民币增至6亿元人民币。亿纬锂能持股16.67%,贝特瑞持股83.33%。同时,贝特瑞四川新材料法定代表人及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此前2021年1月,高端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4日,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在山东烟台海阳市开工。资料显示,该项目建设单位为万华化学(烟台)电池产业有限公司,地点位于烟台海阳。项目总投资168亿元,占地面积1850亩,主要建设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2026年6月投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2032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3月4日。就在两天前,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据悉,特朗普2月3日曾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话,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EVTank表示,由于天然石墨出口管制,部分海外客户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概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由碳系或非碳系材料等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辊压而成,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锂电池负极材料可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系负极材料两大类。锂电池负极
外媒消息,美国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AAMP)近期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呼吁对违反中国天然和人造石墨负极反倾销法的行为进行贸易调查,并对进口产品征收高达920%的关税。此次请愿书的核心指控是,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以极低价格向美国倾销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造成产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金陵石化、大连院、炼销公司与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召开负极材料创新技术战略合作专题会并签署四方协议将合作建立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创新联盟共同促进负极材料原料开发和应用。根据协议,四方将深化市场、供应链及人才交流,加快碳材料产业链“专精特新”高端化步伐,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