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5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形态特征内涵
3.1 多能互补
多能耦合、协同互补是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核心特征之一[23]。时间上出力的波动特性使得风电、光伏发电、小水电等能源供给来源天然存在较大的互补特性,同时,电、气、热、冷等多类型能源在用能需求、价格、特性上亦存在差异和互补特性。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框架,通过电、气、热、冷、氢的灵活集成,充分挖掘横向源-源多能耦合、协同互补特性,从而有效抑制清洁能源发电的强随机性和强波动性,大幅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以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3.2 物理信息深度融合
覆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存储、转换的整个能源链,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信息共享,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有机整合、互联互动、紧密耦合,形成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24-26]。信息物理系统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深度应用,有效提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及智能化。通过对等开放的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将具备高可靠安全的通信能力、全面的态势感知能力、大数据处理计算能力以及分布式协同控制能力。
3.3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与信息流深度融合使传统能源参与主体由单纯的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者,转变为集成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者的多种角色于一体的自我平衡主体。传统用户成为产消者,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边界将不再清晰,对应的角色和功能可以实现相互兼容和替代。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电力公司、各类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电动汽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热电冷联产系统等各类参与主体在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的引导下,灵活调整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存储,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柔性互动以及供需储的纵向一体化。
4、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演化路线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全新形态,相关关键技术、业态及模式等正处于起步和和探索发展阶段。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和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以及各种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还与技术的依赖性和技术应用的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以及国家战略、复杂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产业园区相关技术发展及应用推广的路径进行前瞻性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合理地利用政策资源,为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前布局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也有助于引导资本市场为相关领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未来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将以互联网深度应用为基础,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将供气系统、供热系统与电力系统等集成,横向角度实现电力、燃气、供热等一体化多能互补,纵向角度实现源网荷储全环节高度协调与灵活互动、集中化与分布式相互结合的能源网络[5]。不论是单一的电力互联,还是能源领域演变产生的创新商业模式,亦或是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对能源工业的改造升级,都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有要素。本质上而言,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是能源与信息不断融合以及互相促进的历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综合我国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及能源市场等方面的现有条件,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演化路线图如图6所示。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大概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发展阶段。本质上而言,这3个发展阶段是一个同步发展、相互渗透和逐级递进的过程。3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分别阐述如下。
图6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演化路线图
4.1 近期发展目标与功能
近期,第一阶段是产业园区能源自身的互联阶段,以电力系统为中心,多类型能源网络物理上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横向角度的多能互补。大力推动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试点和示范工程,因地制宜、积极建设一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试点和示范工程,推动综合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及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与此同时基本完成机制制度的准备。
4.2 中期发展目标与功能
中期,第二阶段是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互相促进的阶段,信息引导能量,同时能量实现价值提升。一方面,互联网深度应用促进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形成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和能源金融等一批新型业态;在另一方面,分布式能量管理体系形成,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分散式决策代替了集中式决策的全局系统优化,实现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资源配置的最优。与此同时,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一批关键技术规范和标准。
4.3 远期发展目标与功能
远期,第三阶段是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能源生产及消费各环节达到深度自动化、智能化和定制化,能源系统多参与主体之间,并实现灵活协调和互动,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形态、规模化发展,形成新型综合能源系统产业格局,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产业体系基本完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动力。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市场机制,建成统一开放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形成开放、共享的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生态新环境,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占主导地位,公众参与程度大幅度提高,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有力支撑。
5、结语
综合能源系统作为将多类型能源生产、存储、传输、消费以及能源市场交易深度融合而衍生的全新能源工业形态,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物理载体。各类产业园区具备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电网基础和用户资源,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创新和效益增长的主战场。
本文研究了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形态特征与演化路线这一科学问题,首先分析了产业园区中离散制造业、过程工业和新型研发产业的多元化的综合能源需求以及不同的自然资源优势。考虑综合能源系统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的实施原则,未来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将呈现多元化典型形态,包括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园区光储微网、小水电+分散式风电、园区能源互联主动配电网和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从本质上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具备多能互补、物理信息深度融合以及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特征内涵。
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发展阶段,从能源本身的互联阶段,到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再到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这3个发展阶段是一个同步发展、相互渗透和逐级递进的过程。
作者丨唐学用1,赵卓立2,李庆生1,马溪原2,刘金森1,赵维兴1,张彦1
1.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2.南方电网科学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近日,由高泰昊能承建并交付的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旗下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德清、富阳高速公路服务区储能项目圆满完成建设,成功实现全线并网投运!这标志着该项目在能源管理与服务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浙江交通服务区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也为“交储融合”这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在城市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参加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邀约,近40家企业获得了数额不等的奖励金。7月9日,武汉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由此宣告华中区域首次成功实施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负荷调控。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武汉市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7日12时23分,武汉电网负荷峰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湖北能源近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公司“十五五”期间继续坚持电力能源主业,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加快建成三大抽蓄项目;依托公司水电、火电、抽蓄等调节资源,布局一批基地型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做大新能源规模;协同电力能源主业,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包含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作为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重要补充项目,该项目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继Monet、Alice系列之后,亿兰科工商储家族又添新成员——CanOn系列!该系列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接入,针对多能互补场景,提供储能,光伏,油机,负载,电池,等多种交流母线的汇流,分流,通断,检测,联动等功能,内置双模式控制逻辑(并网/离网),实时检测电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水电四局长治公司成功中标榆林能源武家庄镇10万千瓦风电塔筒采购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水电四局(长治)能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执行。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武家庄镇,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16台东方风电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长治公司将承制16套分片式塔筒,总工程量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微信扫码充值即可用电,费用按实际用电量结算,剩余的钱当即退回,真是太便捷了!”7月13日晚,在位于唐山市滦州市茨榆坨镇的夜市街边,通过采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推广的“码上”用电模式,摆摊商户李木敏在供电员工田鹏程指导下,利用手机软件“网上国网”APP扫描身边共享电源上的二维码,便捷地用上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韩荣杰作《基于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杭电“光擎”智能应用》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