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以三峡工程调节川江洪水是唯一正确选择
历史上,川江洪水调节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先是“云梦泽”时期,然后是“洞庭湖”时期。随着洞庭湖的萎缩,荆江河段行洪能力和洞庭湖的蓄洪能力,与川江来的洪水矛盾逐渐突出,导致洪灾连年不断,损失巨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开发三峡的设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1860年、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是洞庭湖由兴变衰的转折点。1873年后,川江来洪水分四口入洞庭湖,不但加剧了洪水灾害,还带入大量泥沙,平均每年有9800万立方米, 导致水面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8平方千米的速度锐减。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湖面已缩小到2691平方千米,容积减为170多亿立方米。昔日八百里洞庭的大湖景观,已被大片圩垸林立的平原分割成洪道相连的湖泊。洞庭湖随云梦泽之后,也在走向萎缩以至消亡。
面对洞庭湖的不断萎缩,长江洪涝灾害的破坏和地区发展矛盾日益突出。长江中游洪水如何调蓄,成为治江难题。在三峡大坝修建以前,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尽了最大努力对洪水进行严防死守,但成效有限,荆江洪峰成了影响全国政治经济大局,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
我国水利专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同志曾指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除了修建三峡工程代替洞庭湖以外,别无出路。三峡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洞庭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调控洪水的灵活性、可靠性和调控能力远远超过自然分洪条件的洞庭湖,而且库容比洞庭湖大,可以长期有效使用”。
二、三峡工程使我国水利水电开发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三峡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由于工程规模空前、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殊性,中央创新了领导组织形式,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实施”两分离的体制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在国家层面,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都十分关注。截至201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共召开了全体会议18次,并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在企业层面,先后成立“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电网建设总公司”,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建设和经营,推行业主负责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新机制。这两个层面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市场化运作”,理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国第一次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进行的大型工程建设。
正是由于体制机制创新, 三峡工程的三期工程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破解了诸多世界级难题,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三峡工程,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形成专利近千项。
三、三峡工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峡工程是治水理念的新发展和新突破,为治理大江大河提供了宝贵经验。
——防洪减灾确保荆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是防洪。三峡工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能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自2003年蓄水以来到2015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38次,总蓄洪量1121亿立方米,确保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突现了防洪减灾效益。
——发电惠及十多个省市。三峡电站装机总容量2250万千瓦,单机70万千瓦,均为世界之最。从2003年6月开始发电到2015年底,累计发电量达9000多亿千瓦时,惠及湖北、湖南、河南等10个省、直辖市,带动受电地区GDP 9万多亿元,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使“黄金水道”变为现实。三峡工程极大地提高了长江中上游通航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川江航道得到根本改善,具备了万吨级船队和5000吨级单船航道条件。船闸自2003年通航以来,年货运量最高已突破一亿吨,货运能力比蓄水前提高近5倍。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单位运输成本下降37%左右。
——建成我国最大战略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已成为我国最大战略淡水资源库,可保障长江流域供水安全,改善中下游枯水季水质,有利于南水北调等方面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枯水期下泄平均流量为6000立方米每秒,大约比以前多一倍,使长江中下游水量、水质明显改善。
——促进中下游生态环境优化。三峡工程节能减排效益十分可观,按照三峡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折算,相当于每年少燃烧标煤352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793万吨、二氧化硫264万吨、氮氧化合物132万吨,以及大量废水、废渣、飘尘等。同时,由于航道条件改善,船舶耗油大幅度下降,吨公里平均油耗下降70 %左右。
四、三峡工程推动世界水电技术迈上新台阶
三峡工程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产物。它的成功建设,既是中华民族治水史上的创举,又推动我国水电技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一张新“名片”,使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升级换代。现将主要技术突破介绍如下:
——大坝混凝土快速浇筑和温控技术。三峡枢纽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2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总量 2807万立方米,均为世界之最。为避免因温度变化造成大坝表层裂缝,夏季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采用了智能化的温控冷却系统,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出现。为快速浇筑,形成了一个新型的、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系统,创造了连续三年超越400万立方米、高峰年达548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
——高水头、大流量大江截流技术。三峡大江截流具有截流水位深、流量大,以及戗堤基础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并且截流进程中不能断航,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创造了截流流量8480—11600立方米每秒、截流水深60米、上下游戗堤进占24小时抛投强度19.4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河道截流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水头最高、规模最大内河船闸技术。船闸为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是当时级数最多,上下游水位落差最大,单个闸室最大的内河船闸。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解决了高边坡稳定诸多世界级难题。
——世界最大垂直升船机技术。升船机是三峡工程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是船舶的快速通道。由于上下游水位落差大,安全要求高,增加了设计、制造、施工难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完全掌握了巨型升船机核心技术。
——大功率水电设备制造技术。三峡工程开工之际,我国只能制造30万至4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通过三峡工程建设,我国完全掌握了70万千瓦大型机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核心技术。截至2014年,全球前10大水电站,我国有5座;全球已建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中,我国拥有86台。
——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由于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成,促成了全国电网互联,大大提高了我国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和水平。完全掌握了超高压50万伏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积累了先进管理经验。我国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技术整体实现跨越式升级。
——工程管理信息化(TGPMS)技术。三峡工程签约合同量达6000多个。为实现高效管理,三峡总公司开发出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实现了对三峡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控制与管理。
——编制水利水电工程新标准。为确保三峡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专门编制了三峡工程标准,并形成了高于现行标准的“三峡工程质量标准”110多项。树立了水电建设的“三峡品牌”,提升了水电工程的技术标准。此外,还锻炼了我国水电建设队伍,在促进我国水电建设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输出了“三峡标准”,为世界水电建设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三峡工程创造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
三峡工程历经百年磨难,遇到无数艰难与挑战,从未泯灭把梦想变为现实的雄心壮志,其创造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党中央坚强领导是三峡工程顺利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研究、规划三峡工程,描绘了“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此后,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届中央领导同志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进三峡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了三峡工程顺利建成。
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国内国际大形势,适时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旧中国由于内忧外患,不可能建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在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环境比较稳定,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才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条件。三峡工程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时代标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推动力。
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创新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除了上面已经讲到的“决策、实施”两分离国家宏观层面的管理创新外,在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管理创新还很多。比如,移民工程实行“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机电设备采用“技贸结合”方式引进技术;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新模式。此后,这些经验为南水北调等工程广泛采用。
四是实施严格有力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一流。国家建立了一整套质量监督检查规程,除了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外,还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度,对施工全过程24小时进行严格有力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一流。从1999年至2015年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的17年间,共组织了75次工地检查,24次会议检查,向国务院提出17份检查报告,参加检查的专家有1254人次。
五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民之举,靠人民。一是在新中国,三峡工程进行了40多年的论证、规划和研究,并组织全国有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其规模是空前的,历时是最长的。二是17年的建设,是通过招投标选择全国最优秀的队伍和国内最好的施工设备施工的,工地人数多达2—3万人。三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电费加价措施(少数贫困地区和农业用电除外),用以设立“三峡基金”,占三峡工程总投资约61.9%。四是组织全国19个省市区、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多个单位,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方针,到2009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资金累计694.6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库区建设。
六是三峡工程建设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信仰和忠诚实践着全国人民的期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作者系三峡集团高级工程师、《三峡工程史料选编》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2024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截至9月底,为统筹兼顾防洪安全、夏季保供、汛末蓄水等多项需求,应对丰枯急转的复杂来水情势,三峡工程精细化开展三季度水库调度工作,为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三峡水库按调度令要求开展防洪调度和应急调度,在长江1号、2号洪水过程中,
9月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率队在北京拜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筑牢长江防洪屏障、保障国家水安全等进行深入交流。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三峡集团副总经理
7月11日1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达到长江干流洪水编号标准,三峡水库正式迎来“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三峡集团精益管理大国重器。目前,三峡工程泄水、排沙、发电等设施设备状态正常,大坝各项运行指标良好。7月份以来,长
今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发挥了大国重器在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479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多约14%,其中1至4月偏多三至七成,5至6月偏少一成左右。水库消落期间,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
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补水、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效发挥,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季度,三峡枢纽通航安全有序,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159闸次,通过船舶8080艘次,过闸货运量3020.19万吨;三峡北线船闸2024年计划性停航检修于2月21日正式启动,目前顺利推进,预计4月6日按期恢复通
《建议尽快开展三峡工程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议提案,是继2023年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后第二次提出。作为国之重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全面建成并运行了15年,距离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全面施行则已是20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已对现阶段落实《长江保护法》形成现
新年首月,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截至1月31日,三峡水库入库水量195亿立方米,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多32%。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累计补水68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数据显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过船39463艘次,通过旅客16939人次。自2003年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已安全高效运行20年,累计过闸货运量19.96亿吨。20年来,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流域管理
三峡集团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暨成立3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9月27日,湖北宜昌三峡坝区,青山碧水托云霞,高峡平湖守安澜。三峡集团在成立30周年之际召开座谈会,再学习再领悟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巴西圣保罗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交界地带的巴拉那河上,朱比亚水电站和伊利亚水电站通过对水能的利用,为巴西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电力支持。日前,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国际三峡巴西公司对两座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取得关键性进展,朱比亚水电站13号机组转轮组合体及转子相继吊入机坑,伊利亚水电站13号机组
由三峡集团科技出版基金组织、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1000MW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丛书,成功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金沙江与大凉山的相遇,造就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水电走廊的第一个梯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6月29日,这座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建成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是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超级水电站。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和促进
我国水电行业的勘探、设计、施工水平目前均走在世界前列,然而水电技术标注“走出去”仍面临标准体系、体制机制、咨询能力等诸多短板。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我国将在2022年全面完成水电技术标准的英文翻译出版工作。届时,水电“走出去”将具备强有力的标准支撑。据了解,我国适时正式以中英文版发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技部根据“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示范引领”的原则,经专家组评审论证,认定了首批14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和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技术署共建的中巴小型水电联合研究
虽然2018年水电仍在发展的慢车道徘徊,但仍有几件大事足以提振人心。当三峡工程被冠以“国之重器”,当锦屏一级水电站荣获菲迪克杰出成就奖,当澜沧江上游3座大型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当抽水蓄能显露出新时代发展的独特优势,2018年水电行业仍可用“眼前一亮”来形容。2019年抽水蓄能或将开辟出水电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水能资源的开发,在全面引进、学习苏联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新中国水电建设经验的积累,中国自1978年开始陆续出版发行了第一批水电行业技术标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欧美同行的学习,我国水电工程建设能力和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水电行业技术标准也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标准体系
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河边,一台台来自中国的重型机械正在施工。地处世界最南端的基什内尔塞佩尼克水电站将在不久问世,给这片湖光山色的秀美之地,带来充沛的水电。一直遵循欧美标准的阿根廷,在本国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的土建部分,选用了中方技术标准,并对中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标准给予了高度认
今天,受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牵头组织开展的《中国水电技术标准走出去研究》在北京召开验收发布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此项课题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课题研究成果为今后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打造中国水电标准品牌,以水电标准质量提升支撑引领中国水电质量提升具
2017年,中国水力发电装机为341GW(包括抽水蓄能28.7GW),发电量1195TWh,分别占到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发电量的26.9%和28.5%。中国水电装机规模是美国的3倍多,而且超过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五的总和。可以说,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国,水电技术整体跻身世界前列。剥茧不易,抽丝更难。中国水电技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10月28日至2024年11月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电章丘2×400MW级燃机项目5号机组投产发电10月26日,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华电章丘公司2×400MW级燃机热电项目5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
10月28日,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这是继10月26日副厂房顺利封顶后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节点的完成,标志着1号机组机电安装工作进入关键冲刺阶段,为2025年首台机组按期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南宁项目1号机组共计5层,自下至上依次完成了管廊道层、蜗壳层、水轮机层、母线层和发
10月31日,位于浙江宁波的国网新源宁海抽水蓄能电站首台35万千瓦机组正式投产。至此,浙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703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第一。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79.5亿,总装机140万千瓦,安装4台35
本文约2200字,3图,阅读约需15分钟所谓全知方可全能,电力市场电价预测的相关性数据繁多,如何选取不同时间序列下的模型影响因素及权重,是提高模型预测精确率的关键。公司交易事业部算法团队针对湖北省7月中旬部分天数出现的现货市场价格预测准确率严重偏离情况开展分析,修正模型训练中的降雨量及小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介绍了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1亿千瓦,同比增长21%,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水电新增797万千瓦,风电新增3912万千瓦,太阳能
10月29日,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在武汉与南光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姜维亮一行座谈,双方围绕加强沟通合作,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曾义,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胜亮,南光集团副总经理施雨林出席座谈。李富民对姜维亮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三峡集团改
10月30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IRENA合作办公室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环境影响与效益研究合作的联合声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林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中国—IRENA
2024年10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同意核准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皖发改能源〔2024〕569号)。据此前公示信息,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拟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荆州乡境内新建装机1400MW抽水蓄能电站一座。项目单位为绩溪皖能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建世界精品,铸国之重器。10月30日,由中国电建全过程勘测设计并承担主要施工任务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拉哇水电站大坝工程填筑量突破1000万方,为电站提前实现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拉哇水电站位于四川甘孜州与西藏昌都市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九大清洁能源基
10月28至30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四川江油召开会议,审查通过《四川江油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核准和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峡集团重大水电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张曙光,三峡建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献奇,江油市委书记、市长董正红出席会议。会议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兴燃科技发布国产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设备1000Nm#xB3;/hPEM电解槽,以集装箱为制氢单元,封装4个单槽进行模块化生产,每个集装箱产氢量为1000Nm#xB3;/h。该设备具有动态响应快(秒启动)、宽范围调节高度适配光电/风电特性、对贵金属依赖低等优势,综合实力领先全球同类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