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16日上午10点13分,贵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运行检修科科长罗正实的手机突然想起,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110千伏鸡云线受外力破坏发生跳闸,超过3万户用户正常用电受到影响。罗正实第一时间叫上王刚、郭举富等同事,携带无人机,开展故障排查。受强台风“山竹”影响,贵阳供电局于9月16日16时00分发布防汛蓝色预警,守护贵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每一位供电人的职责。
借助无人机巡检作业,通过半小时排查,工作人员发现故障点位于白云区高山村的110千伏鸡云线4号至5号杆。这里是一座正在作业的倒土场。在一旁竖立有印有“上方有高压线路,危险!”字样的警示牌。王刚说,大约在1个半月前,输电管理所运用无人机对110千伏鸡云线开展线路巡检的过程中,发现该倒土场的存在。为了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所里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倒土场,设立安全警示牌,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随后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加强对该线路的巡检。没想,该倒土场违反供电部门要求,擅自作业,导致一辆倒土车在倒土过程中,由于货箱超高挂到高压线,导致线路受损。事件发生后,贵阳供电局第一时间利用无人机查清故障点,拍摄受损高清影像,开展抢修。
在抢修过程中,王刚和郭举重富借助无人机,仔细查看面向天空一面的线路受损情况并进行拍照,抢修人员根据照片情况,制定具体的抢修措施,不到2小时,抢修复电工作结束。
这样的抢修速度,无人机帮了很大的忙。”罗正实说。原来,向110千伏鸡云线遇到的这类故障,如果完全用人排查故障,至少需要派出4至6个人花费2小时以上,而用无人机辅助排障,只需2个人半小时就能“搞定”。不但如此,受到视角影响,面对天空的那一面线路情况,如果仅仅用站在地面上的人员用肉眼或者望远镜观察,很难发现线路具体情况,利用无人机,可以飞到线路上方,以俯视视角,对线路进行立体查看。如今,无人机已广泛运用于贵阳电网输电线路的运维与抢修工作中。
目前,贵阳电网输电领域的防外力破坏风险隐患点共计132个,输电线路安全智能卫士系统即“天眼”可以覆盖到60余个,剩下的点可用无人机全覆盖。面对强台风“山竹”影响,贵阳供电局已对供电区域内部分易受雨水“冲击”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电站进行了特巡加固,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特巡特维全年累计超过1100公里。同时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动,掌握最新气象动态,特别加强已经多次遭受暴雨区域的特巡特维,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全力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9月17日,该倒土场施工方已被停工,其负责人已到供电部门接受处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5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一架大载重专用吊装无人机将15千克重的相间间隔棒精准运送至110千伏巴西线指定作业地点,并开展间隔棒带电加装作业。应用无人机带电加装防舞相间间隔棒,单支间隔棒安装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8分钟。无人机带电加装防舞相间间隔棒是一种新型防舞动作业措施。作业
从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江苏首次与西藏达成绿电送江苏交易,成交电量586万千瓦时。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省内市场为主、省间市场为辅,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今年1月1日~3月24日,江苏绿电交易成交电量达153亿千瓦时,为去年全年绿电交易量的120.5%。其中,省间交易合作省份
据了解,2025年辽宁省将建设209项66千伏及以上重大电网工程,计划建设线路长度达到5068.175公里,变电容量2062.8万千伏安。并且,在这209项重大电网工程中,计划新开工的有74项,计划建设线路长度1797.26公里、变电容量387.1万千伏安;续建项目135项,计划建设线路长度3270.915公里、变电容量1675.7万
3月24日,新疆北部地区出现大风、雨雪交替的寒潮天气,局部风力达13级,最深积雪厚度45毫米。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依托极轨卫星追踪、超算平台推演等手段,在3小时内排查了新疆电网2000余条输电线路,结果显示其中6条输电线路可能受到本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影响。这是今年入春以来新疆电网
3月2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25〕181号)。其中明确,完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推进电网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时指出,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推动冶金、有色、
3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最后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
“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起飞。”3月20日,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工业园区内,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在云南省首次开展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绝缘喷涂”。此次工作是云南省首次采用“无人机+涂覆机器人”的智能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首次将无人机与绝缘涂层技术相结合,应用于110千伏
麦积区是甘肃天水市的“东大门”,山脉纵横,峰峦绵延。小陇山林场多个区段排布其中,广袤的原始森林包裹着山峦。初春的山里,天气微寒。3月21日6时30分,在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2标段一基铁塔下的牵引场,现场工作负责人任宝玉向18名施工人员讲解当天现场作业的
3月25日,河南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核准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项目核准建设地点:林州市龙安路项目代码:2408-410581-04-01-598274主要建设内容:本批电网项目总投资为4664.48万元,项目资本金为1166.12万元,约占总
3月24日,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挂点金具红外图像发热缺陷智能识别算法模块”,在国网浙江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完成试运行并转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浙江全境输电线路五大类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发热缺陷AI智能识别。据悉,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每日产生1.2万张红外图像,传统人工分析模式需3名技
近日,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首次运用无人机搭载X光检测技术,对重要输电线路实施“空中体检”。传统电力检修往往需要停电作业,而此次使用的新技术实现了“带电检测”。在横跨中老铁路的230千伏输电线路现场,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升空,通过X光透视扫描电力线夹内部结构。运维人员介绍,现在通过无人机X光
3月16日清晨,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在宁夏红寺堡大河乡集合,对750千伏黄妙Ⅰ线开展综合检修。750千伏黄妙Ⅰ线、州妙Ⅱ线是750千伏妙岭变电站的出线,分别连接着750千伏黄河变电站和±800千伏灵州换流站,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此前,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运维人员利用无人机巡
近日,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15日,该公司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总里程达20万千米,大大提升了配网巡检效率。近年来,国网蒙东电力聚焦转变配网巡检方式,构建了“低成本、全自主、规模化”的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体系,并在2024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该公司推动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
3月13日,在安徽省长丰县庄墓镇,一架无人机从合肥供电公司部署的淮芜3号无人机机场飞出,按照预设航线对1000千伏淮芜线开展自主巡检。淮芜线是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高度近百米,输送功率约600万千瓦。为提升超高压、特高压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合肥供电公司部
日前,在合肥市长丰县庄墓镇小刘户村,一台无人机自国网合肥淮芜3号机场内飞出,按照设定航线对交流1000千伏淮芜线进行巡检。3月初起,这条世界电压等级较高的交流输电线路合肥段率先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同时,距离现场约80公里外的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
2月25日,重庆市北供电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巢开展配网架空线路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实现农网线路巡检自动化、智能化,有效提高线路巡检效率。春节前夕,市北供电公司无人机管控班已完成农网适航区所有重载运行线路的无人机红外测温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线路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巡查,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
2月12日,福建泉州供电公司无人机中心工作人员在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编制空中飘浮物巡检任务,并迅速下发至220千伏后溪变电站无人机机场。无人机接收任务后,立即远程开展巡检工作,仅用30分钟便完成输电、配电线路及站内设备的巡检任务,并将巡检结果同步传输至系统。针对无人机机场
1月5日,辽宁沈阳供电公司克服了配电网体量大、结构复杂等不利因素,在辽宁省同领域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城区配网线路无人机航线规划,共计完成824条、长度4350.48千米的巡检航线规划。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巡检任务4080.75千米。城区配网线路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低、灵活
近日,安徽省首例机巢式无人机自适应巡检在广德市成功开展,巡检了广德市内的6回10千伏出线、100多根电杆。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方式需要依赖飞手进行现场放飞和回收,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攻关团队,联合安徽电力信通公司成功研发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机
1月9日11时,安徽合肥供电公司数智配网部专责赵晔正紧盯电脑屏幕,使用“玄视”视觉大模型分析无人机巡检线路照片。“玄视”视觉大模型于2023年9月上线,目前已在安徽省内16家地市供电公司全面应用。按照传统的巡检方式,无人机巡检配电网线路后仍需人工逐张查看照片,判定线路缺陷隐患,耗费时间长,
DJI大疆正式发布全新小型智能多光旗舰DJIMatrice4系列,包含Matrice4T和Matrice4E两款机型,内置人、车、船目标检测AI模型且开放飞机AI算力,能够拓展更多AI目标检测应用场景,相机、图传、环境感知能力等软硬件全面升级。Matrice4T新增中长焦相机,有效补充并提升了电力自主巡检过程中的图像质量和覆
近日,位于江西宜春供电公司城南机巢内的1台无人机起飞后沿10千伏中山Ⅱ线飞巡,20分钟后在110千伏东山变电站机巢降落充电。之后,另一架无人机从该机巢起飞,接力完成巡检任务。这是宜春供电公司首次完成配网线路无人机“蛙跳”式自主巡检。宜春城区内的配电架空线路通道环境复杂,线路巡检工作点多面
3月5日,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110千伏花鸡南北线沿线山林地区安装智能监控装置,并接入输电线路监控全景平台,实现了监控效率与精准度双提升,全面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3日,国网青海电科院顺利完成了青海海西地区7个自动气象站(测风点)的现场勘查与选址工作,将与前期建成的4座观冰站形成区域配合,至此极端气候监测网络将覆盖青海省强风分布区域,同时将辐射至周边110千伏及以上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为其开展气象灾害专项应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据青海电科院设备状态
2月21日下午,寒风凛凛,在武汉黄陂区冯楼村一处丘陵高地,武汉供电公司运检人员杨亮、柴进和同事们开展220千伏闵冯二回线直流融冰作业,保障供电安全。220千伏闵冯一、二回线是京广高铁石武段的主要供电线路,部分线路区段位于武汉最北部的清凉寨。这里海拔近800米,线路易覆冰。20日凌晨,武汉出现冻
“塔尺放置完毕,现在对杆塔各监测点进行观测。”9月20日,公司输电线路涉水工作专家组成员、国网天津电科院输电专责文清丰,与其他相关单位专家一同走进东淀蓄滞洪区110千伏杨牵一线现场,利用电子全站仪、回弹仪对退水后的输电杆塔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评估,保障能源动脉安全。进入9月份以来,随着大清
“110千伏彭佐镇线3号塔下发现吊车作业,请立刻前往现场确认情况。”日前,国网甘肃庆阳供电公司输电监控班值班员通过输电全景平台发现110千伏彭佐镇线3号塔线路下方有违规施工的迹象,立即电话通知运维人员赶赴现场。该公司运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叫停施工车辆,并向司机宣讲安全注意事项,有效避免
针对输电线路鸟害跳闸增多的情况,最近,盐城供电公司设备部抓重点、勤巡视、补缺漏,全面深化防鸟害工作,对输电线路防鸟害工作作出了全方位的专项部署,已完成220千伏港兴双线、东捷线等2条电厂送出、5条新能源上网线路共计242基塔加装地线防鸟刺、风车驱鸟器工作,为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打下了坚实
7月18日上午,在湖北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输电智能监控中心,监控班班长刘刚通过输电视频监控系统发现±500千伏葛南线附近有火源告警。他立即联系了在外巡检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班班长方源,告知了隐患情况。方源随即安排班员周志鹏操控无人机巡检隐患现场。通过远程监控和无人机近距离巡
6月25日,浙江嘉兴供电公司联合属地公安部门巡查核电送出线路,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此前,该公司联合秦山核电站开展了核电送出线路防山火应急演练。浙江是我国的核电大省,秦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在运,部分核电站在建。目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维的核电送出线路共17条、
6月5日20时30分,在豫西—豫中电网优化工程500千伏绿嵩线27号塔跨越绕城高速公路现场,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运维人员汪洋和王悌正在开展线路夜巡。此时,天已经黑了,路都看不清。“与白天相比,夜间更容易发现放电火花等隐患。”汪洋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悌说明夜间巡线的重点。汪洋手持强光灯认真
3月21日8时许,在安徽省铜陵市国营林场,铜陵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张丰、王弢、钱登华操作无人机巡检穿越林场的3条220千伏线路。铜陵市国营林场属于重点林区输电线路通道范围。近日,铜陵供电公司将林场山火隐患排查作为百日安全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林区输电通道开展常态化巡检。无人机时而盘旋
11月22日,在国网天津电力省级输电管控中心,国网天津电科院党员服务队队员郭威和同事正通过输电全景智慧平台,对天津地区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预警处置,保障天津电网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省级输电管控中心以创新驱动输电专业发展,全面推进输电专业“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模式转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