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电在俄罗斯电力结构中约占18%,而天然气发电约占一半。国际天然气价格是其国内燃气发电价格的五倍,因此,俄罗斯愿意发展核电,把节约下来的天然气卖给国际市场,从而获得更大利润。另外,西伯利亚气田到2020 年产气量预计会下降到四分之一。 这也是俄罗斯开足马力建设新核电机组的原因之一。ROSATOM 的长期发展战略是: 通过PRORYV(突破)工程,发展快堆形成燃料封闭循环;到2050年实现核电占比45% 到50%, 世纪末实现核电占比70% 到80%。
俄政府决定到2020 年结束对核电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该政策极大地刺激了ROSATOM 抢占世界市场的荷尔蒙。据2017 年底统计,俄罗斯签订的核电装备和服务出口合同高达1330 亿美元。
1954 年,5MWe 的OBNINSK 反应堆成为世界首台发电的核电机组。目前, 俄罗斯已有36 台核电机组在运行, 总装机容量26.983GWe。11 台900MWe 轻水冷却石墨慢化的RBMK 机组(KURSK,LENINGRAD, SMOLENSK 三个电站),东西伯利亚4 台11MWe 石墨慢化沸水堆机组,17 台一代、二代技术VVER 压水堆系列机组,2 台三代VVER-1200机组(NOVOVORONEZH 6 号机组已经商运;但是LENINGRAD 2-1 机组还在动态调试中,未计算为运行装机容量), BELOYARSK 电站2 台快中子增殖堆(BN-600, BN-800)。
2机组延寿、增容以及延长换料周期
机组延寿与增容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俄罗斯积极开展这些工作的主要动力。根据多年实际经验,俄罗斯机组延寿所需的设备更新的投资仅仅是延寿增收的五分之一左右,机组增容的经济价值突出,以ROSTOV-2机组为例,其建设成本为2400USD/KW,而增容投资仅仅200USD/KW。
2000 年, 俄罗斯开始12 台一代机组5.7GWe 的延寿审评。早期的俄罗斯核电机组设计寿命30 年,目前 29 台已经获得15 年的延寿许可。2014 年, 俄罗斯的核电机组延寿审评标准跟国际标准接轨,并获得了国家批准。一般通过反应堆压力容器退火处理,或者通过更换老化设备(也有拆卸退役机组上性能尚佳的设备用于延寿机组)等手段。VVER-440 机组从初始设计寿命30 年延期到45 年;VVER-1000 机组的运行许可一般延至60 年,延寿达30 年之多。2015 年,巴拉科夫1 号机组完成延寿审评; 后续3 台机组也获得相同的延寿许可。
2012 年俄罗斯能源当局制定核电机组扩容计划,VVER-440 机组扩容到107%, RBMK 机组扩容到105%, VVER-1000 机组到104-110%(2013 年修改计划到107-110%)。2016 年底, 所有VVER-1000 机组完成扩容104%。2014 年开始到2018 年,以巴拉科夫4 号机组为示范,通过使用TVS-2M 改进型燃料进行扩容到107%,预计增容费用会提高到570USD/KW。费用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汽轮发电机组的更换。2015 年完成VVER-440 机组扩容到105%,其中KOLA4 号机组扩容到107%。
VVER-440 机组维持12 个月换料。VVER-1000 机组最初设计是12 个月换料,到2008 年全部实现18 个月换料。目前正在考虑在新建机组VVER-TOI引入24 个月换料,主要通过提高燃料富集度,从4-4.5%提高到6-7%。
此外,还有RBMK 石墨堆的延寿与降功率运行。俄罗斯动力堆研究院最初设想通过增加燃料富集度从2.4% 到3% 来实现石墨堆的增容。但是2012 年, 在LENINGRAD 一号机组发现,增容到105% 后石墨老化变形严重, 直接导致压力管变形。于是2013 年,对LENINGRAD 一号机组进行了一次石墨堆栈的几何形状的修整,拆除压力管后,径向切割石墨柱,使其几何形状满足最初设计要求。另外,为安全考虑, 俄罗斯决定所有的RBMK 石墨反应堆降功率运行在80% 水平。
3俄罗斯主流反应堆技术简介
1. 2006 年9 月
俄罗斯制定了反应堆技术开发的四个方向:
60 年寿命的AES-2006 机组
BN-800 快堆
中小型反应堆 KLT-40 和VBER-300
高温堆( 主要用于燃烧锕系元素,将来用于高温制氢。目前无进展,不做介绍)
2. AES-2006
AES2006 是以1170MWe 的VVER-1200 为基础的三代堆型。主要有两种设计来源,一个来源是圣彼得堡原子能设计院的V-491 反应堆,另一个来源是莫斯科原子能设计院的V-392M 反应堆。V-491与V-392M 反应堆的热功率均为3500MWt( 其中300MWt 用于地方供热)。而AES-2006 的设计寿命增加到60 年, 热效率也从V-491 或者V-392M的31.6% 提升到34.8%。与V-392M 相比, AES-2006 使用相同的燃料组件数163,也是典型的四环路设计,但是压力容器直径稍大一点,运行压力和温度稍高一点(出口温度329 度),燃耗深度可达到70GWd/t,24 个月换料。堆芯捕集器填充非金属吸热材料。系列建造周期不大于54 个月。建设成本约2100 美元/ 千万。两台示范堆NOVOVORONEZH-6 于2016 年开始商运,LENINGRAD 2-1 于2017 年底临界。
3. VVER-TOI
在AES-2006 基础上进行典型的优化设计并配置先进的信息技术, 形成VVER-TOI 堆型。ROSATOM 声称这种设计将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新的反应堆设计标准。主要变化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改进, 由AES-2006 的6 道焊缝改为4 道焊缝。压力容器的钢材也改用没有辐照脆化限制的新型钢材。这些变化是反应堆寿命延长到60 年,堆芯燃耗深度可达70GWD/T,实现24 月换料的保证。热功率3300MWt,堆芯装载163 个优化燃料组件。蒸汽发生器更大,而且增加改进型非能动系统,可以实现停堆后72 小时无需操纵员干预。建造周期可以缩短到40 个月。从而极大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据说每年每GWe的天然铀的消耗也可以从目前的190 吨降到135 吨。2009 年开始设计,2012 年底完成,2013 年申请俄罗斯设计许可。俄罗斯打算在欧洲和美国也申请VVERTOI的许可,从而进军欧美市场。
4. 快堆技术
2010 年俄罗斯政府批准联邦核能发展计划2010-2015-2020, 该计划的财政预算达1100 亿卢布。其中600 亿卢布用于快堆研发, 包括100MWe 的铅-铋冷快堆SVBR, 300MWe 的铅冷快堆BREST,150MWt 的多用途堆MBIR, 以及钠冷快堆BN 系列的继续研究。ROSATOM 到2050 年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利用封闭燃料循环的快堆、MOX 燃料以及氮化物燃料研发成固有安全的反应堆。值得多说一句的是多用途堆MBIR, 它是一个燃烧MOX 燃料的多环路实验快堆, 用于测试钠、铅、铅- 铋以及气体冷却剂的性能。2016 年,该实验堆对IAEA 开放,2017 年邀请国际参与。
目前俄罗斯两台BN 快堆运行。1980 年BELOYARSK 3 号机组BN-600 开始商运,最初设计寿命30 年,获得延寿15 年许可,可以运行到2025 年。BN-600 是热功率1470MWt 三环路的池式钠冷快堆。由于不断改进,燃料利用率从最初的设计值7% 提升到11.4%。
2006 年开始建设BELOYARSK 4 号机组BN-800,该机组使用MOX 燃料,可以燃烧反应堆级和武器级钚。俄罗斯原计划利用该机组技术逐步取代2020年后退役的机组容量。在BN-800 机组建造过程中,由于资金缺乏,工程几度延期,到2014 年才启动,2015 年11 月才发电。该机组热功率2100MWt, 电功率864MWe 。初始设计燃耗深度66GWD/T,逐步提升到100GWD/T。
5. 破冰船反应堆
开发利用北极圈内的矿藏——石油天然气就离不开破冰船。1959 年,俄罗斯首次装载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1970 年更换新一代船载反应堆,使列宁号继续服役到1989 年。继列宁号之后,从1975 年开始了北极圈级6 艘破冰船的建造,每艘搭载两座171MWt反应堆, 最大输出54MW 推力。 1977 年, 北极号破冰船到达北极,成为世界上首次到达北极的船只。两艘第三代破冰船北极号和西伯利亚号分别于2016年6 月和2017 年9 月下水, 船上搭载175MWt 的RITM-200 反应堆,双汽轮发电机组,螺旋桨输出功率60MW。预计北极号2019 年完成调试。目前正在设计最新四桨推力破冰船LK-120, 螺旋桨输出功率可达120MW,可破冰达4 米厚,即使在2 米厚的冰面也可以达到14 节航速。该船搭载315MWt 反应堆RITM-400。
6. 浮动堆
ROSATOM 最初计划到2015 年建造七八个浮动堆。首堆命名——莱曼诺索夫院士,计划2010 年完成建造。该堆由两座KLT-40S 反应堆驱动,每运行12 年经历一个为期一年的换料大修周期,共计三次换料,38 年运行寿命。2007 年, 莱曼诺索夫院士堆在SEVMASH 船坞铺下龙骨。2008 年, 由于SEVMASH 有饱和的军工任务,莱曼诺索夫院士堆转到有丰富破冰船制造经验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船坞公司,2009 年重新铺设龙骨;并重新制定建造计划:2012 年完成建设并拖往勘察加半岛服役,2013 年实现海军基地的供电供热。也许莱曼诺索夫院士堆注定命运多舛,变更承包商后,又逢波罗的海船坞公司资不抵债,工程被多次拖延。莱曼诺索夫2010 年下水,2013 年两台KLT-40S 反应堆安装就位,2016 年年中开始锚地实验。目前ROSENERGOATOM 不得不改变计划,希望2018 年初能够从圣彼得堡经波罗的海拖到穆尔曼斯克装料和启动,然后再拖到远东目的地PEVEK, 期望在2019 年在PEVEK 完成最后的调试并投入运行。2016 年,与浮动堆配套的岸基设施已经在PEVEK 开始建设。预计莱曼诺索夫院士堆建成价格达215 亿卢布。
2017 年7 月, ROSATOM 宣布第二座以及后续浮动堆将采用最新的破冰船反应堆RITM-200M, 每台反应堆功率增加50MWe, 但是重量减少1500 吨,新设计将可以使船体尺寸减少和排水量减少近4000 吨。再大一点的浮动堆计划使用325MWe 的VBER-300 反应堆,装载在49000 吨的驳船上。
7. 可变中子谱反应堆VVER-SM
俄罗斯水力设计院GIDROPRESS 推出一种新的堆型VVER-SM, 是一种241 个燃料组件的3300MWt 的反应堆, 其中132 个燃料组件装配可移动格架。随着燃料深度的增加,堆芯后备反应性逐渐减少,132 个燃料组件中的可移动格架逐步抽出,从而增加堆芯的水铀比。由于堆芯水铀比增加,中子得到充分慢化,把堆芯的中子谱从寿期初的硬谱逐渐向热中子谱推移,保证堆芯满功率运行。从一个换料周期来看, 堆芯中子谱较长时间处于硬化谱,快中子将U-238 转化成Pu-239, Pu-241 的份额较普通压水堆大得多。随着燃耗深度增加,堆芯的增殖比降低,产生的Pu-239,Pu-241 也在反应堆中后期的热中子谱运行时释放出裂变能量, 使得燃料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这种特殊的可移动格架在寿期初保证堆芯的水铀比1.5,寿期末格架全部抽出后水铀比可到达2.0 。
作者简介
WANO香港办公室高级顾问
先后任技术项目经理,新机组启动评估员,CPO队长
参加过40多次WANO评估活动,参与过国内外近30台新机组的启动前评估
以WANO队员的身份参加过国内所有在建及运行的核电厂评估及技术支持
参加过俄罗斯、白俄罗斯、斯洛伐克、伊朗、巴基斯坦、韩国等机组的评估及技术支持等活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2025年土壤与地下水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5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声明说,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7月3日,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在天津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并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并签署《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联合声明》,为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共识贡献重要成果。黄润秋指出,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共同未来,
6月24日至30日,“丝路喀什·逐梦绿茵”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火热开赛。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的12支球队在此期间展开了26场激烈角逐。值得关注的是,赛事通过绿证交易实现1.7万千瓦时全绿电供应,以清洁能源为赛场注入动能。依托喀什地区丰富的新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