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电动汽车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在电池开始发生化学反应时,就将危险提前告警给车主,车主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远离即将启燃的电动汽车。
(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 作者:刘苗苗)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经发生了十几起电动汽车着火事故,涉及乘用车、客车等领域。频繁发生的着火事故将电动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给人留下电动汽车并不安全的印象。而事故背后的元凶,大多指向了动力电池,一时间关于电池安全的讨论引得广泛关注。
燃油车也自燃,着火不是电池原罪
事实上,夏季本就是汽车自燃高发期,这一难题不限于电动汽车,有关燃油车自燃等事故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只是电动汽车是新兴事物而更受关注罢了,电动汽车着火倒不见得全是电池的“原罪”。
比如今年以来,韩国已发生了30起宝马自燃事件,尤其是入夏以来,相关起火事故更为频繁,仅7月以来发生的起自燃就达十余起。仅在韩国,宝马因“发动机自燃”事件已召回了10万辆车,此外,自去年开始,宝马在欧美等地召回的车超过了百万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发动机存在起火隐患。
当发生着火事件时,电动汽车要比燃油汽车更安全。首先是两者起爆时间是有一定差距的,燃油车会瞬间爆炸,而电动汽车有个反应过程,从起火到爆炸有一定时间,可以预留给车主一定的逃生时间,比如特斯拉是8分钟,威马汽车是10分钟。
此外,电动汽车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在电池开始发生化学反应时,就将危险提前告警给车主,车主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远离即将启燃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着火的原因追溯
说回电动汽车着火事故,一般分为充电时燃烧、电池行驶或放置时燃烧、碰撞燃烧或者涉水燃烧等几种场景,其中以第一种最为常见。电池安全问题可以归结为热失控,也就是说在超过某个特定临界点后,温度就不可控地直线上升直至最后燃烧爆炸。过充、过热、短路、碰撞等因素都是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
除了碰撞引发的着火外,如果是自然状态下起火,应该是电池本身或者整个系统的问题,因为在强烈撞击下燃油车也有爆炸的可能性。就电池本身,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电池质量问题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近期电动汽车起火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还是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车辆使用老化过程中可靠性恶化、充电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以及部分产品在设计验证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因素造成的。
业内确实存在在整车厂降成本,电池厂商为保持利润,进行偷工减料,在没有充分验证情况下就批量供货的情况。
电池化学特性
电池内阻也会生热。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正极上的氧化剂会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而电解液是用有机溶剂配制而成,其易燃的程度不亚于汽油。大量的化学反应热会造成热失控,产生大量气体,进而导致气压升高,电池破裂,继而出现车辆燃烧、爆炸情况。
电池会在低温、快充、微过充等情况下引发电池析锂。导致锂枝晶不断生长直至刺穿电池隔膜造成短路,从而引发正负极接触,热量迅速集聚,导致电池包着火。
电池生产工艺
电池材料、隔膜、粘结剂、结构、封口、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等影响因素,都会造车起火事故发生。
比如电芯内材料纯度不够,杂质过多。在制造生产过程中,杂质如混入电芯中,在充电过程中,杂质可能会穿破隔膜,从而使得电池出现局部短路,引起自燃。
为电池安全护航,企业有招
除了追求能量密度,电池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可从材料选取、制造工艺、生产控制、电池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保障电池安全。
遨优动力向起点锂电大数据记者表示,遨优电池产品推出了双重保护模块,该技术已取得了发明专利。双重保护模块利用双重封装的原理提高了软包电芯的机械强度,保护了电芯不受水分渗透,在模块上设计了安全阈值起到了安全泄压的作用,并可以在模块内部填充阻燃剂等起到阻燃的效果,从设计、结构、材料等多方面提高了产品安全可靠性。
同时,遨优在控股股东之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自动化的产线及检测设备,实现了产品制造在线监测,加强了粉尘监控、极片毛刺等关键控制手段,建立了完善的产品检测标准,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的闭环管理,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另外,遨优致力于软包电池的研发与制造,软包电芯具有较低的安全泄压能力,当发生膨胀等安全问题时泄压打开,更具有安全优势。
欧阳明高也曾提出现有动力电池提升安全性的措施,如高镍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释氧,可以通过界面修饰延缓正极释氧,提高电极热稳定性;对于电解液燃烧问题,则可以使用固态电解液代替有机电解液,从而彻底解决电解液燃烧的本征安全问题。
车企方面,为了减少电池短路的风险,爱驰汽车自主研发了“三明治”结构电池包,优化了内部结构,提升了电池安全指数;特斯拉的电池包上方,有一层阻燃的铝板,可以发生电池燃烧的意外是给车内人员赢得关键的几分钟逃生时间。
丰田曾经做过总结,电池事故无外乎过充、外短路、碰撞、内短路等几种,并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应对措施,为应对过充,可以在系统层面,采用双检测系统,对电芯、模组电压进行检测;应对外短路,可以在系统层面,关断系统、主回路保险丝;在电芯层面,达到一定温度时,能自动切断电流,通过材料、结构、电极来实现;碰撞防护方面,通过车身、电池包结构强度来实现;应对电芯内短路,系统层面是毫无应对方案的,电芯层面,可以通过材料、隔膜等防内短路措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一高速公路充电高峰预测根据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充电的历史数据,国网车网技术公司预测了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高速公路的充电高峰时段,具体情况如下:多数车主选择4月30日和5月1日两天启程。具体而言,4月30日(假期前1天)10:00开始出现充电高峰,一直持续到24:00,5月1日多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共五方面23条内容。其中提到,加快驱动电机系统效率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开展分布式驱动电机系统、混合动力系统、车载氢系统等标准预研,强化关键系统部件质量要求。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初,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充电业务项目转让内容。其中具体涉及127座充电站、2075根充电桩业务相关资产组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整体转让。信息显示,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受福建闽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平潭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对127座充电站、2075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小桔充电在东莞的一座充电站在车辆充电过程中起火,其48家充电站因此被停业整顿。业内人士透露,充电站建设和验收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要保证充电站运行安全,企业必须在运维上下足功夫。近日,东莞市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发生火灾事故,将充电桩安全问题再次引入公众视野。东莞市发改局的文件显示,该充
5月12日,工信部连发三道强制性法令法规,聚焦电动汽车,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进行了强制规定,在安全问题上“一刀切”,不容任何的商量余地。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
在电动汽车标准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发挥着引领作用。“我们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建设百花齐放,但应找准定位。团体标准应该避开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内容,避免重复性建设。”“统计发现,新能源汽车团体标准立项阶段有预研的项目,平均研制周期为7个月。而预研不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是必然趋势,但并不是只有电动化代表新能源,未来5到10年或将呈现多元供给能源结构,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混动将共同搭建新能源动力组合。开始深层次洗牌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四连降”,动力电池产销量
“对于电池热失控来说主要有三个比较明显区分特征的词,这个是可以借鉴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当中,分别为泄露,起火,爆炸。泄露不是热失控但是是引起热失控的状态,因为它是危险存在。”——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李明明聚焦“技术应用双创新,规模储能新起点”,通过组织主题演讲、展
近来,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电池着火的事故,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从汽车产品发明应用以来,就一直偶有着火的安全事故,电动汽车的着火事故比例也并不高于内燃机汽车,实际上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一直在提高,着火事故比例也不断下降。但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电动汽车自燃隐患也是逐渐浮现出来。(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作者:孙建奋)电动汽车自燃4月7日,多名网友在网络上上传关于电动汽车自燃的视频。根据市民提供的视频,可以看到火灾发生地有多辆并排停靠的汽车,其中一辆火势较大,另外一辆属于被高温炙烤的
摘要:在国内,清陶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万向一二三、比亚迪、国轩高科、珈伟股份、辉能、北京卫蓝、卡耐新能源、鹏辉、天齐锂业、中航锂电、中天科技等企业固态电池布局走在前列。(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刘苗苗)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举世瞩
补贴时代,推升电池能量密度,进而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成为大家首要考虑的目标,但也应看到,电池容量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尤其是安全隐患、寿命隐患、成本和产能高企。(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汽创新创业中心”ID:Auto_Center作者:汽创君)安全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发生电
针对今年夏天以来频发的电动汽车着火现象,继9月初启动新能源客车安全排查工作之后,工信部9月25日再次发文,督促新能源乘用车企和展开产品安全隐患排查,要求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起火、燃烧等安全事故,必须在12小时内(如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6小时内)主动上报。并点名指出,使用了沃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检测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颖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2025年5月1日起实施。锂电池产品作为我国外贸“新三样”,近年来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24年我国锂电池出口量达到了39.1亿个,创历史新高。海运是锂电池出口运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淦家阅宣布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据悉,吉利汽车早已开始布局电池上下游产业。2018年,吉利和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吉利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晚上8点23分,英国伊尔克斯顿的CromptonRoad回收中心发生火灾,据外媒4月21日报道,该回收中心发生火灾的原因最有可能为回收废物中留下的废弃锂离子电池在回收废物中被不当处理所引起,敲响了安全回收电池的警钟!据了解,4月15日晚8点23分,该回收中心发生大量废物火灾后,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储能主动安全的领创者,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维度创新成果亮相展会,以技术实力与行业洞察,为储能安全与行业发展注入新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