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特高压”)实现全线通电,来自我国西部的富集电能直通华东。
当日,位于准噶尔盆地的昌吉换流站极1低端换流器成功解锁,这标志着来自西部能源基地的电能通过3000多公里的特高压线路正式输往华东。此后两个月,该工程两端昌吉换流站和古泉换流站将逐步完成两阶段的端对端系统调试,预计年底线路电压将升至1100千伏。
据了解,吉泉特高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昌吉、古泉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2400万千瓦,线路全长3324公里,送端换流站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受端换流站分层接入500/1000千伏交流电网。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在建“四交一直”特高压。其中,吉泉特高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与之前建设的特高压直流工程相比,该工程电压等级从±800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5000公里,进一步提高了直流输电效率,节约了宝贵的土地和走廊资源。同时,该工程是“疆电外送”第2条特高压,也是国网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工程于2015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据介绍,吉泉特高压落点皖南地区,既可就近满足皖南地区负荷的发展需求,又能与东中部地区的特高压工程配合,充分利用淮南-南京-上海-浙北-淮南特高压华东交流环网的输电能力向长三角负荷中心送电,安全稳定水平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目前,华东地区的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风电厂,通过吉泉特高压外送,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数据显示,吉泉特高压建成后,每年可向东中部送电约66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3024万吨,减排烟尘2.4万吨、二氧化硫14.9万吨、氮氧化物15.7万吨,有利于控制华东地区的火电规模,有效减少雾霾,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环境协调发展。
同时,吉泉特高压成功研制了±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关键设备,首次采用±1100千伏户内直流场和送端换流变现场组装方案;线路受端高、低分层接入500千伏和1000千伏交流电网,安全稳定水平高……总的来说,该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24日,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武沟乡,甘肃送变电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式接地装置,在±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年检现场成功挂设接地线,标志着±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2023年度检修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年检计划进行16天,23个作业组、230余名检修人员计划消除缺陷78件,更换自爆绝缘子680片,以及开展耐张线
10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科才镇海拔4300米处,随着甘肃送变电公司检修人员拆除接地线,标志着2022年青豫特高压年度检修圆满结束。此次检修从10月24日开始,历时6天,累计完成缺陷消除215件,完成率达119%,同时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3套、雷电捕捉监测设备1套,使得世界首条清洁能源
“引流线的压接质量直接关系整条线路的运行安全,少压1毫米都可能造成压接管脱落。”现场工作负责人李文博向高空作业人员叮嘱作业注意事项时说到。10月9日,新疆送变电公司首次在±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418号塔开展模拟带电压接引流线试验,使用自主研发的大截面导线电动液压修补机,完成了该塔位引流线
10月4日上午9时35分,在甘肃省平凉市邵寨镇枣阳庄±1100吉泉线3737号塔位,检修第二小组成功挂设工作接地线,标志着甘肃送变电公司对±1100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甘肃段检修全面展开。±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
6月9日,在南阳市唐河县张店镇秦刘庄村1145号塔基开挖现场,南阳—荆门—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河南段)开始了首基基础开挖工作,这标志着该工程河南段全面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据悉,该工程是河南省“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条特高压工程,是华中“日”字型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河南在运的特高压工程共有4项,还有6项特高压工程过境。
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召开的第四季度工作会透露,前三季度,该公司以业扩提速、电能替代为重点,大力增供扩销,其中业扩结存容量占比较年初压降52个百分点;电能替代电量完成1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售电量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期间,国网积极发挥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作用,前三季度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1.1
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弃风弃光率同比降5.5个百分点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召开的第四季度工作会透露,前三季度,该公司以业扩提速、电能替代为重点,大力增供扩销,其中业扩结存容量占比较年初压降52个百分点;电能替代电量完成1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售电量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期间,国网积极发挥电力
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豫西南地区放线工程正快速推进。图为2月8日,在河南省西南部西峡县、淅川县境内,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员工正在1100千伏吉泉直流特高压豫1标段放线施工。张伟摄
国网华中分部助力河南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共推电力安全绿色调度,助力河南绿色发展。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国网华中分部助力河南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情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国网华中分部助力河南大气污染防治共推电力安全绿色调度为助力河南大气污染防治,12月6日,在国网华中分部组
吉泉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在这项重大工程中必不可少,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工程师们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未被超越的自主技术真正具备自主研制和创新水平且能称得上伟大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3月30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据悉,该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疆电外送”直流第三条通道,涉及总投资约260亿元。工程起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区市,线路全长约2290公里,设
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多地新能源进入大发时节。如何既保障“风光”消纳,又确保电网安全?国家电网坚持“全网一盘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高水平消纳,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全网一盘棋资源配置更高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正式发布!本次储能白皮书将从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应用概况、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数智化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储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五大方面深度剖析,精彩不容错过!白皮书主要内容速览全球储能市场方面,据EESA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能源工作的战略部署,加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有关要求在能源行业落地见效,近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带队赴新疆,围绕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能源科技创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立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8.2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约152.90亿元,同比增长58.74%。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力,专注于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并转换为电能。2024年,公
近年来,新疆能源监管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能源规划重大项目落地,强化能源监管行政执法,确保了新疆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新疆能源监管办党组将能源保供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党组
截至3月16日,±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5年度累计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较2024年同期输送电量增加11.2%。工程投运以来,累计输送电量超4120亿千瓦时,连续6年全年外送电量超400亿千瓦时,在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有力服务了全国电力保供大局。哈郑直流是国家实施“
近日,中国中煤所属中煤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雅西升压站、东戈壁升压站正式转为商业运营模式,标志着该项目100万千瓦绿电装机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大南湖地区,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共安装单机容量5兆瓦风电机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特变电工电装集团沈变公司研发的22项输变电新产品日前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正式动工建设。据国网浙江电力消息,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其也是中国能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x2014;#x2014;甘肃-浙江#xB1;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工程
2月21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联合召开“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971万千瓦,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三,年绿色发电量378亿度,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龙年已过,蛇年已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特高压项目建设屡屡创新。在2024年年底,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x2014;#x2014;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该工程能有效承接四川省川西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电能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像川渝特高压工程一样创下“首个”记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青藏高原,世界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在变电站“上岗”,提升阿里电网、那曲电网供电能力;福建福清,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建成投运,填补我国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地面试验检测能力空白;安徽合肥,世界首座220千伏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建成投运,量子技术在电力行
当地时间12月5日,中国能建电规总院与乌兹别克能源工程公司共同设立的丝路能源规划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丝路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正式揭牌。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支持下,电规总院与乌兹别克能源工程公司以各持股50%的形式成立了丝路公司。根据乌兹别克斯坦第PQ-112号总统令和第PF-139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