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相比多数公司募投项目巨额“吸血”,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可科技”)递交的募投项目融资规模较为适中,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两个项目的募资总额为5.47亿元,仅为2018年6月30 日公司资产总额21.69亿元的25.22%。
募投项目规模虽小,但杭可科技预期的收益率却高的惊人,几乎是2018 年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91%(按照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口径)的两倍。在目前A股市场普遍募投项目延期、收益预期不达标的环境下,公司募投项目的高预期回报受到质疑。
虚高的募投收益
招股书显示,杭可科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报告期内(2015年、2016年、2017年度及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58亿元、4.10亿元、7.71亿元和 5.05亿元,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5714.44万元、9192.01万元、1.81 亿元和 1.37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资产负债方面,报告期内,杭可科技总资产同样快速增长,分别为4.76亿元、12.53亿元、18.36亿元、21.69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保持在80%以上,分别为4.30亿元、11.25亿元、14.97亿元、17.89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3.62亿元、7.67亿元、11.76亿元、14.07亿元 ;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1.14亿元、4.86亿元、6.60亿元、7.61亿元。
但是报告期内,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91%(按照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口径)。
杭可科技表示,若本次发行成功且募资到位,公司的净资产将大幅增加,但募投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且短期内产生的效益难以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相匹配。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公司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一方面提示资产收益率下滑,另一方面杭可科技却在吹嘘募投项目的高回报。根据其募投计划,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项目为此次募投的主体,计划总投资4.26亿元,其中建设投资3.62亿元,铺底流动资金6400万元。
对于这仅相当于公司现有资产20%规模的募投项目,杭可科技预期理想,项目完成后,可年产智能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30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的整合配套能力与产能。
达产期为3年,项目投产后,将实现项目年均收入10.25亿元,年均利润总额2.45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5.6年(含建设期),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31.52%(所得税后)。也就是说仅相当于公司目前规模的20%的募投项目就可以实现远超公司目前营收和利润水平,收益率相当于现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两倍。
对于这一远大理想预期如何实现,《华夏时报》记者去函询问公司的保障策略,但截至发稿没有获得任何回应。
关注IPO的券商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虚报募投项目收益已成市场趋势,但是能够如期实现预期的寥寥无几,丰满的募投预期保障发行顺利,但是募资后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募投项目收益预期普遍落空,有的公司甚至直接改变募投项目挪用募资。
杭可科技同样提示募投项目实施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排除因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市场开拓与产能增加不同步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的预期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存货高企下风险累积
在风险因素提示中,杭可科技列出了影响公司未来运营的17大风险因素,其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存货规模和应收账款持续大幅飙升。
报告期各期末,杭可科技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5亿元、3.65亿元、6.05亿元和 7.31亿元,分别占公司流动资产的38.48%、32.44%、40.42%和 40.83%,占公司总资产的34.73%、29.14%、32.95%和 33.69%,占比较高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杭可科技解释认为,公司存货主要为发出商品,报告期账面价值分别为1.36亿元、2.85亿元、3.68亿元和 5.56亿元,占存货的比例分别为82.43%、78.12%、60.82%和76.08%。
金额较大系公司产品运达客户后,需先进行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在能够稳定地满足客户生产需求后,经客户验收合格方能确认收入,从发货至验收的时间间隔较长,普遍在1年左右。
一大型券商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上市公司存货规模较大,容易造成较大的资产减值跌价,影响公司利润,同时存货金额较大会占用公司大量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影响业绩的稳定增长。
从招股书中不难发现,杭可科技存货高企以及其运营模式正在累积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伴随着公司的存货运营模式的是,杭可科技应收账款规模急速扩大,可能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010.10万元、6539.85万元、9034.42万元和1.77亿元,分别占流动资产的7.00%、5.81%、6.04% 和9.87%,占公司总资产的6.32%、5.22%、4.92%和8.14%。
杭可科技认为,总体来看,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但如果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
而报告期内,杭可科技面临的此类情况正在发生,2017 年 9 月,公司因销售合同纠纷起诉中科泰能,追讨货款381.46万元。2017年12月,公司撤诉。
今年1 月,中科泰能就同一合同纠纷起诉杭可科技,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合同,并要求杭可科技退还其所预付货款476.82万元及逾期付款损失,并承担违约金 548.34万元,杭可科技的部门账户因此被冻结,截至8月1日,上述诉讼尚在审理中。
2018 年 3 月,东莞市天元通起诉杭可科技,要求杭可科技支付货款 122.29亿元及相应利息,同样以申请财产保全方式冻结了杭可科技部分账户,2018 年 3 月 8 日,公司浦发银行萧山支行账户被 冻结 1294840.08 元。截至8月1日,该诉讼同样尚在审理中。
杭可科技是否还面临其他的诉讼,公司并没有给予《华夏时报》记者准确回应,但是在公司现有的存货运营模式下,难免会发生因为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带来的经营纠纷,直接影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几乎没有本土电池公司的加拿大,在中国锂电池产业界存在感并不高。若不是当年宁德时代“截胡”赣锋锂业,加价抢购加拿大锂业公司千禧锂业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很难注意到这个所谓的“中等国家”。不过,凭借丰富的锂、镍等矿产资源和优惠的激励政策,加拿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电池产业。目
在国内锂电池出货量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后,海外市场锂电池本土化生产、供应,成为新的“格斗场”。在此背景下,海外锂电工厂的建设为锂电设备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关设备企业已经开始受益于这波海外市场的需求放量。今年以来,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逸飞激光、海目星激光、杭可科技等在内
液态锂电池发展如火如荼,下一代的固态电池竞争赛道已经在不断提速。当下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力神电池、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松下,蔚来、上汽、广汽、丰田、日产、宝马、现代等在内的国内外电池厂商和车企,都在积极发力固态电池。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
匈牙利是欧洲不起眼的“小国”,却成为继美国、中国和德国之后世界第四大电池制造大国,并正在向欧洲“电池一哥”德国发起挑战。匈牙利是怎么做到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这里有哪些布局?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展开访欧行的最后一站行程。习主席的这次出访,也让落在欧洲中部,历史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868.7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中国市场规模达到1370.5亿元。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近几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快速扩张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7日,杭可科技(688006)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2.73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产能扩建项目、生产智能化及信息化提升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研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7日,杭可科技公告称,正在申请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DepositaryReceipts,以下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发行的招股说明书于瑞士时间2023年2月16日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招股书办公室批准。鉴于本次发行的GDR的认购对象限于符合境内外相关监管规则的合格
摘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欧洲上市。2022年6月以来,提交发行GDR材料获证监会核准的上市公司有16家,其中单是新能源、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就有10家。中企赴欧发行GDR为何成为了新的潮流?大多企业为何又钟情于瑞士?2022年,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中资企业全球上市脚步也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
6月1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光伏盛会“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上海如期拉开帷幕。晶澳科技以“光储赋能智慧零碳”为主题盛装亮相6.2H馆B190展位。重磅新品揭晓、大型供货协议、多轮战略签约、行业首张认证等高能表现,持续掀动展位人气,收获空前
5月20日,《美国化学会会刊》刊发了一则论文显示,中国科研领域在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组成的团队,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破解了固态电池短路难题。来源丨北极星电池网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4月18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碳路中国价值共赢——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设计院研讨会-华北站”成功举办。会议聚焦AI智算热点趋势,云集各大设计院多位总工及设计师等技术专家,解析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和最新设计方案与实践,共同开拓AI智算时代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情况为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000万元-42,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900万元-44,900万元。华自科技认为,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据业内统计,固态电池“急先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出货。目前已经有上汽智己、蔚来、东风岚
近日,据央视CCTV-9报道,“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家。”据上述节目介绍,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面对这一局面,陈立泉(2001年
锂电池的生产和迭代,离不开先进锂电设备的支持。为了不断提升锂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实现电池工厂的“零碳”制造,锂电设备解决方案必须“先行一步”。近年来,我国锂电设备领域持续创新升级,不仅为我国连续多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相关设备企业也为锂电企业研发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2023年7月13日同意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人民币约50亿元,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鉴于《投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广东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2026年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提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具备较大竞争优势的储能电池及相关材料、设备、系统,具体包括:一是储能型锂离子电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7月13日,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项目24MW/48MWh配套电化学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业主为湖北能源集团齐岳山风电有限公司,招标人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本项目厂址位于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齐岳山风电场升压站,本项目不划分标段,招标范围为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钢铁产品、纺织产品、房间空调器、计算机、小功率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该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钢铁产品、纺织产品、房间空调器、计算机、小功率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业和信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第八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越南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8%。为此,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了关键的第
北极星储能网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包括27个项目,规模合计3022.5MW/8240MWh。其中,从储能技术上看,清单涵盖压缩空气、固态电池、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从申报单位上看,共有16家国有控股公司,包括华能、大唐、
北极星储能网讯:连云港海事局印发《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操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连云港海事局辖区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中要求检测电池组的电量,建议剩余电量在20%-50%。锂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条件包括,锂电池储能系统要求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应符合联合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