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化石能源过度消费导致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突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新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新能源品种类型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能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发建设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体系日臻完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为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践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拓展能源外交与国际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按照“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我国能源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我国能源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新能源领域几乎一片空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已成为利用新能源的第一大国。回溯过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新能源产业主要经历了成长起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
(一)成长起步阶段(1978-2005年)
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世界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我国政府认识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新兴能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较大发展和应用,相继制订了各种扶持政策,为后续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了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的有益探索。1980年,我国第一座自行研制、安装的双向潮汐电站—江厦潮汐国家级试验电站首台机组建成。1985年,浙江省与欧洲共同体签订新能源开发协议,将大陈岛建设成为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为支撑的综合性新能源示范基地。1986年,通过成套引进国外设备,建成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引进3台丹麦Vestas公司55千瓦风电机组在山东荣成建成马兰示范风电场,拉开了并网风电场开发建设的序幕。1986-1989年,通过引进比利时、丹麦风电机组相继建成福建平潭岛、新疆达坂城风电场。1996年开始原经贸委、计委分别推出“双加工程”“国债项目”“乘风计划”等专项工程,选择达坂城等4个风电场进行重点改造,进口600千瓦风电机组133台,以技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主开发的能力。1998年,由汕头南方风能开发公司与荷兰Nuon公司合资建设的汕头丹南24兆瓦风电场投产发电,该项目开创了中外合资在中国建设风电场的先河。2003年我国开始开展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至2007年共进行了5期风电特许权招标,确定了49个风电场工程项目,装机容量达到880万千瓦。通过招标,明显降低了上网电价。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装备制造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84年,云南半导体器件厂从加拿大、美国引进了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是国内最早引进的较为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991年,中国风能中心组织浙江省机电研究院、杭州发电设备厂等单位,承担国家科委“2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研制”项目,自主设计研发出叶轮直径24米、失速型200千瓦风电机组(FD24-200),首台样机1997年4月在辽宁东岗风电场试运行,后来对该机组进行改型设计,研制出250千瓦机组(FD25-250)。1998年,天威英利承建了国内第一个0.3万千瓦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的示范项目。1997-2000年,金风科技与新疆风能公司、新疆风能研究所共同承担“九五(1995-2000)”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00千瓦风电机组”的研制任务,陆续研制出国产化率分别为33%、54%、78%和96%的10台600千瓦风电机组,先后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2002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安排750千瓦失速型风电机组研制。2003—2005年,受欧洲光伏行业尤其是德国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出口能力大幅提高。2004年,我国光伏制造产业产能达到50兆瓦;随后几年,年增速均维持在100%以上。我国尚德和英利持续扩产,多家光伏企业相继成立,建立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特别是尚德于2005年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和示范效应。
伴随我国新能源开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政策环境和行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1982年,我国将新能源技术开发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第一次将新能源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1993年原电力部在汕头召开风电工作会议,提出风电产业化及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规范化。1995年原国家科委、计委和经贸委共同制订《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项目”,指导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新能源技术和设备提供了政策支持。1999年,为加快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进程,规范风力发电建设与管理,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印发《关于加快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指导意见》,鼓励外商在我国合资开发风力发电技术和装备,加快国产化进程。2003年,全国第一次风电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香山召开,对全国风能资源评价、大型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拉开了风电产业化发展序幕。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有效探索解决无电地区用电。自1997年起,国家先后启动“光明工程”“GEF/世行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REDP)”“送电到乡”“中荷合作《丝绸之路》”等项目,5年内“光明工程”使800万无电贫困人口成为首批受惠者,“送电到乡”有力推动了光伏发电的应用。2000年,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随后,原国家计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光伏或小风电解决西部七省区(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和四川)700多个无电乡政府所在村镇的用电问题,光伏装机达到15.3兆瓦。
到2005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约33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31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00万千瓦。
(二)产业化发展阶段(2006-2012年)
党的十六大之后,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新能源成长起步阶段进行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风电制造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百余家,光伏电池及组装厂数十家,形成了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具备了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条件。
行业管理不断完善、加强,有效推进产业健康发展。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施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继公布,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推进了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发展进程。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通过招标确定,同时拉开了我国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序幕。2009年,在总结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成果的基础上,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出台《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建立了四类风能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2010年,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风电标准体系框架》,加强风电标准化工作,规范和指导我国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新能源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第一个国家级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山东单县生物质发电工程1×30兆瓦机组正式投产。2009年起,我国先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或称“太阳能屋顶计划”),并开启两轮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我国光伏电价进入1元时代。2010年,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苏6个省区7大千万级风电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张家口坝上风电基地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并网发电。2011年,我国首座低风速风电场“安徽来安49.5兆瓦风电场”,首个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白城市落成,首个以风光发电控制、储能系统及智能输电集成技术为重点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张北风光储示范工程”,世界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广东粤电湛江2×50兆瓦生物质发电厂”先后建成投运。2012年,我国首座分散式风电场“陕西省榆林狼尔沟0.9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建成投运。
新能源产业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1.2兆瓦风电机组投入试运行。2007年,我国风电机组首次迈出国门,首次由华仪风能向智利出口了3台780千瓦的风电机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09万千瓦,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1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成功安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风电机组投产,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制造的多项空白。2011年,全球新增市场份额中,中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占据前十名中四席。
到2012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约7498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并网容量6266万千瓦,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5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五位;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容量582万千瓦。
(三)规模化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时代主题,发展新能源成为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助力“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战略举措。新能源产业显现出集中分散并举、陆上海上并进、应用领域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步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发展。
政策环境和行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促进新能源多元化健康发展。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近百项支持和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密集出台,覆盖范围涵盖了产品制造、市场应用、财税、价格、补贴、土地管理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相关方面;国家能源局制定《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提出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在偏远地区的发展,使无电地区人民用上清洁能源。此后,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制度、绿证、配额制等制度逐步提出;为推动利用方式多元化发展,《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政策先后出台;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等规范市场发展的机制相继建立,新能源发展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代表性典型工程相继建成。2013年,全国首例离网型海岛供电——南麂岛离网型微网示范工程正式投运。2015年,全球最大容量风电制氢工程、国内首个风电制氢项目“张家口沽源风电制氢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龙羊峡85万千瓦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全亚洲最大的华能如东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2016年,全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如东15.2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正式投运;全国首个光伏领跑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和“领跑者”先进技术实证平台——山西大同光伏发电基地并网投运;国家能源局批复了全国第一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总装机规模为134.9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同年,首航节能敦煌1万千瓦熔盐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并网发电。2017年,我国首台140米高度2.2兆瓦全钢塔筒低风速机组在河南兰考完成吊装。
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利用形式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装备制造的技术进步。风电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关键零部件基本国产化;高海拔、低温、冰冻等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并网友好性显著提升;低风速风电开发的技术经济性明显增强。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2017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超2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5.5%,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为8760万、6800万、7600万千瓦,我国多晶硅、硅片、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光伏电池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晶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达到23.45%;2018年,第三批光伏领跑基地入选项目中,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3.85%。
光伏扶贫有序推进,为扶贫工作开辟新途径。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光伏扶贫”工作的会议纪要》,拉开了光伏扶贫工作的序幕。2015年和2016年国家均下达了光伏扶贫专项规模。随着扶贫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2017年底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涉及14个省(自治区)、236个光伏扶贫重点县的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418万千瓦,扶持对象为145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约3.09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64亿千瓦,连续八年领跑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7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二位。
二、辉煌成就
(一)开发建设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新能源累计并网装机规模达到3.09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7%;新能源发电量年新增约5034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7.8%。新能源开发建设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引领能源转型变革的主导力量。
风电从无到有,装机容量增加1.64亿千瓦,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年发电量达到3057亿千瓦时。2007年,我国第一个采用兆瓦级机组的特许权项目——江苏如东100.5兆瓦风电项目建成,单体建设规模达到10万千瓦级;2010年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家口坝上风电基地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并网发电;2011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建成投产;2012年,风电年发电量达到1008亿千瓦时,首次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我国第三大主力电源;2015年2月,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提前10个月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光伏发电稳步推进,装机容量增加至1.3亿千瓦,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发电量年新增1182亿千瓦时。2009年,我国第一批光伏特许权招标项目——敦煌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单体建设规模提升至万千瓦级;2015年,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龙羊峡850兆瓦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我国光伏装机达到4318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2017年,全国光伏装机规模突破一亿千瓦。
生物质发电从小到大,2006年,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电厂——国能单县1×30兆瓦生物质发电厂投产送电;2011年,世界上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电厂——广东粤电湛江2×50兆瓦生物质发电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截至2017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1476万千瓦,居全球第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5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我了解到,山东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请问,下一步山东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将采取什么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公用集团自来水公司西向水厂1.6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全市首个“光伏+供水”综合能源项目正式投运。项目立体化利用西向水厂屋顶、空地等闲置空间1.24万平方米,以“土地零新增、设施零干扰”绿色建设模式破解城市用地紧张与新能源建设的矛盾问题。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
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重点,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落实国家沙戈荒基地规划布局任务,积极打造“五个示范”项目,引领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创新实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36.85亿元,同比增长4.07%;总资产达12890.01亿元,同比增长11.64%;新签合同额12706.91亿元,同比增长11.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46亿元,同比增长10.34%。凭借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4月28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杨玉建会谈,双方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重点项目推进及环保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杨玉建对杨贞武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天津
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拟废止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公示》。《公示》显示,为加快推进存量新能源建设,优化电网接入与资源配置,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山西省能源局拟对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14个项目、规模59.1947万千瓦进行废止。根据北极星
4月28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拟废止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公示。根据公示,拟对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14个项目、规模59.1947万千瓦进行废止。其中,光伏废止项目9个,规模达到45.79万千瓦。拟废止光伏发电项目清单单位:万千瓦原文如下:关于
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重庆双江航电枢纽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3号)圆满完成72小时连续试运行。至此,电站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双江航电枢纽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白云村,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首批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标杆示范项目。该工程
4月24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钓鱼台国宾馆拜会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双方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塞拜疆“复兴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战略、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系统深化阿塞拜疆电力规划及电网升级改造、清洁能源建设、绿电制氢应用、里海风资源开发、
近年来,匈牙利政府相继推出《国家能源主权计划》和《国家电池战略2025》,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12GW光伏装机目标,并配套建设800MW至1GW储能设施。匈牙利作为欧洲汽车制造重镇,聚集了宝马、奥迪等车企的电动化生产基地,工商业用户对绿电消纳与调峰需求激增。作为欧洲能源转型的战略要地,匈牙利正通
随着市场和政策的不断变化,中国工商业光伏储能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迸发之势。工商业储能正由单一的峰谷套利模式,向电力交易、辅助服务、应急备电等更深更广的收益模式转变,应用场景不断多元化,并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基于此,5月16日,华昱欣“智汇绿能·共赢未来”宁波区域工商业光储项目交流沙
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2025年第30号令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许可证分为承装、承修、承试三个类别,每类按电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许可证可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设施安装、维修或试验;二级、三级许可证分别限330千伏以
近日,华东新华、中节能宁夏、山西粤电、新疆粤电、中环低碳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系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75亿元,总资产已超过145亿元。作为新华发电在华东六省一市的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投资中心、区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7日,据相关报道山西省政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东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出席。副董事长李平参加。省企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改革发展情况,就推动交能融合、新能源汽车推广等进行深入交流,表示,将充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7日,广汽品牌埃塞俄比亚上市发布会在亚的斯亚贝巴隆重举行。中国驻埃塞俄比亚陈海大使、埃塞俄比亚交通和物流部长Dr.AlemuSimeFeyisa、投资委主任ZelekeTemesgenBoxu、埃塞交通和物流部国务部长巴雷奥·哈桑(BareoHassen)、中国驻非盟使团张玮公使、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公参刘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华能集团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内蒙华电总经理王珍瑞表示,公司将坚定“火电+煤炭+新能源”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深入推进“煤电联营”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速新能源转型,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新能源占火电50%的目标。二是推动火电业务提质增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及比亚迪副总裁李巍等出席仪式,并共同见证这一中欧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前排从左到右
当地时间5月11日,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的中东最大光伏项目,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正式获得由业主颁发的初始商业运行证书,实现2.6GW全容量商业运行。项目位于沙特吉达以南约80公里,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由ASB1(600兆瓦)和ASB2(2000兆瓦)两个子项目组成。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N型双面光伏组件,平
5月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携所属华能国际、华能水电、内蒙华电3家控股沪市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出席会议并致辞,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益华出席会议,并共同在互动问答环节回应投资者关切。业绩说明会上,温枢刚围绕中国华能发展历程、未来
“晶彩廿华澳启新程”。5月18日,晶澳二十周年庆暨企业家论坛在公司发祥地邢台圆满举行。晶澳科技靳保芳董事长总结晶澳二十年发展成绩,指明未来奋斗方向,为晶澳二十周年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代表颁奖。晶澳上下游众多合作伙伴、商协会领导专家、主要基地所在地的政府领导、金融机构、企业同仁,以及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2号机17日正式除役,台湾成为“非核家园”。岛内舆论普遍担忧,这将导致电力不足、电价高涨等各种危机,“非核家园”将重创台湾。台行政机构规划核电归零后,替代能源为太阳光电、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而根据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公告,今年台湾1、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昆明市宜良县中营风电场扩建项目和昆明市寻甸县巨龙梁风电场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据悉,昆明市宜良县中营风电场扩建项目位于昆明市宜良县,项目业主为华润电力,项目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主要建设24台风电机组,项目总投资80904.57万元。该风电场扩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5月15日至16日,大唐临海1号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圆满召开。该项目已纳入《浙江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2035)》,开发建设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符合浙江省能源发展规划。项目用海位于台州市临海市东部海域,场址中心点离岸距离约52公里,规划海域面积55.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广州发展凉山冕宁4.8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风机及塔筒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运达股份预中标,投标报价12075万元。项目名称:广发新能源凉山冕宁48MW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地点:冕宁县彝海镇、大桥镇境内建设单位:冕宁县穗发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购内容:单机容量5MW风力发电机组8台、单
5月16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华电新能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本次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6日,中国电建中南院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锚栓等)及附属服务采购项目入围公示。公示显示,中标人为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旧州风电场项目开工仪式在旧州镇央白村平维屯举行。旧州风电项目将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67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5MW,并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变压器容量为150MVA,总投资达5.59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缓解当地电力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宇盛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盛电气”)中标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唐山顺桓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陆缆、66kV海缆及附件采购项目。
当下,国内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可谓好坏参半。2024年,6家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有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总营收下滑,下滑幅度从19%至37%不等,归母利润较2023年下滑74%至204%不等。2025年一季度,4家企业出现营收大幅增长,但与快速增长的营收额相比,个别企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仍然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3日,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2025年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公示。根据公示,第十三师新星市柳树泉农场亨通30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单位为福建亨通亿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五凌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项目类型为新增负荷配套路径(产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