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进入21世纪后,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使得传统的能源体系已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人们对新能源的探索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多种新能源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对储能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来源:石墨邦 微信号 ID:graphite_china)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有着高能量密度、较长循环寿命的重要的储能器件,受到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就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体系来说,限 制性能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导电性能,尤其是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不足直接限制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需要加入适宜的导电剂提升材料的导电性,构建导电网络,为电子传输提供快速通道,保证活性物质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相对于活性物质,导电剂同样是锂离子电池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石墨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二维炭材料,由单层的碳原子构成,有着超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同时还有着柔性的片层结构,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在能源领域有着应用前景,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规模化的应用。
其中,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方面,石墨烯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可以直接用作负极材料,与 正极材料复合或者直接用作导电剂。目前使用的如导电石墨和炭黑等导电炭材料都是由高度堆积碳层组成,只有最外层才能与活性物质接触并起到导电的作用,而具有超薄性能的石墨烯材料可以大幅提升导电剂的使用效率,只需少量即可构建高效的导电网络。
本文从传统导电剂切入,对比了传统导电剂和新型石墨烯导电剂以及石墨烯复合导电剂之间性能差别,讨论了石墨烯在实际使用中的分散问题,并展望了石墨烯导电剂的应用前景。
1 不同种类导电剂对比
导电剂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结构和其与活性物质接触的方式。炭黑的结构性是以炭黑粒子间聚成链状或葡萄状的程度来表示的,颗粒细、网状链堆积紧密、比表面积大、单位质量颗粒多,有利于在电极中形成链式导电结构。作为传统导电剂的代表,炭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导电剂。 碳纳米管具有特殊的一维纤维状结构,结晶度高,有着较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电池工业用导电炭黑的电导率为 0.2~0.5 S/cm, 由于碳纳米管在管壁间存在着离域大π 键,因此碳纳米管的轴向导电性远远高于炭黑。
Yang和Thess等在硅基上测出多壁碳纳米管在轴向的电导率为(1~4)×104 S/cm,径向的电导率为(5~25)×102 S/cm。此外这种纤维状的结构可以穿插在活性物质间,在提高导电率的同时也起到物理黏结剂的作用。 而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柔性平面炭材料,有着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种结构使得石墨烯片层可以附着在活性物质颗粒上,为电极正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提供大量的导电接触位点,使电子能够在二维空间内传导,构成一个大面积的导电网络,所以也被看作当前理想的导电剂。
杜坤等研究对比了炭黑、碳纳米管以及石墨 烯导电剂在磷酸铁锂电池中的性能。由图 1 可见,炭黑整体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磷酸铁锂颗粒间,但是由于磷酸铁锂的团聚,导致炭黑的分布相对集中,电极表面还有很多空穴存在。碳纳米管通过 CVD 生长呈球簇状, 且由于磷酸铁锂颗粒大小不均匀,导致了碳纳米管在磷酸铁锂中分散效果较差,有明显的空穴。而石墨烯包裹在磷酸铁锂的表面或嵌入磷酸铁锂颗粒间,两者结合紧密、分布均匀、空穴较少。从循环容量测试可知,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作导电剂的电极在 0.1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35,128,146 mA·h/g,在1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为 115,103,124 mA·h/g。电化学测试的结果也说明了石墨烯构建的面点式的导电结构比点点和点线式结构有着更加优异的性质。
Chen等使用3种不同维度纳米炭材料:0D的乙炔黑(AB),1D的碳纳米管(CNT)和2D的 石墨烯(RGO)作为商业中间相炭微球活性电极材料的导电剂,比较了3种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由表1可知,在电流密度50 mA/g下首次放电的容量分别为318,310,417 mA·h/g,添加了石墨烯导电剂的体系有着更高的放电容量,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经过50次循环后RGO组为387 mA·h/g, 远高于乙炔黑的334mA·h/g和CNT的319 mA·h/g。 同时表征了三者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 为150 mA/g 时,AB,CNT和RGO电极分别保持262,196,315mA·h/g的容量。 当电流密度增加到300 mA/g和500 mA/g时,RGO 电极的也远高于其他2个电极的容量。通过 EIS测量获得的SEI膜的电阻(Rf)和电荷转移电阻(Rct)数据可以看出,RGO组有着更低的SEI膜的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由于电子传导和离子传输的增强, 电极中的RGO可以改 善电荷转移,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改善。
Zhang等详细讨论了炭黑(CB)和石墨烯纳米 片(GNS)在 Li4Ti5O12 阳极中的导电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含有0和1%GNS的电极显示出非常差的电化学性能,而当GNS的含量提升到3.5%时,由于电导率的改善,在0.5C 的放电倍率下电极有着140 mA· h/g的放电容量。 将含有5% GNS的电极与含有15% CB 的电极对比,由于GNS的高纵横比和电导 率,与含有15%CB的电极相比含有5%GNS 的电极有着更加优异的倍率性能。但是进一步增加GNS的含量却由于电导率的边际效应增加和Li离子扩散系数的大幅降低之间的平衡,10%含量的GNS不会进一步改善阳极的高倍率性能。这是由于石墨烯易于团聚,高GNS含量会导致片层堆积,不利于Li离子的扩散。 所以虽然相对于传统的CB导电剂,GNS导电剂有着更优异的性能,但是对用量的准确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2 石墨烯复合导电剂的性能
炭黑和活性物质间为点点接触,可以渗入活性物质的颗粒间,充分增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碳纳米管为点线接触,可以在活性物质间穿插形成网状结构,不仅增加导电性,同时还可以充当部分黏结剂的作用,而石墨烯的接触方式为点面接触,可以将活性物质表面连接起来,作为主体,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导电网络,但是却难以使活性物质被完全覆盖,即使继续增加石墨烯的添加量也难以完全利用活性物质,还会造成Li离子扩散困难,使电极性能下降。所以这三者有着良好的互补趋势,将炭黑或者碳纳米管与石墨烯混合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导电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极的综合性能。
Tang等针对石墨烯和炭黑不同的接触方式, 在以LiCoO2为活性物质的体系中,通过调控两者的比例寻找最合适的导电剂配比。 由循环和倍率测试结果可知,当仅使用 0.2%的石墨烯纳米片(GN)和 1%的导电炭黑(SP)时,电池显示出优异性能,与0.2% GN和2%SP的配比几乎相当。 0.2% GN和 1%SP电极在1C放电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4%,与0.1C相比,5C的容量保持率为73.8%,优于当前商业化的含3% SP 导电剂的电极(分别为95.2%和71.7%)。 这个测试结果表明,含有1%SP 和0.2%GN 的导电剂足以在LiCoO2电极中构建高效导电网络,这是由于GN具有大的柔性片结构,可以通过表面粘附有效连接LiCoO2颗粒并形成长程电子通道,同时,小的SP粒子可以分散在LiCoO2表面,填充LiCoO2粒子间的空隙形成短程电子通道,可以很好地补充远程电子传导通道。
李用等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为表面活性剂将氧化石墨烯和炭黑超声分散后,通过水热过程将二者组装到一起,进而高温热处理得到了石墨烯/炭黑杂化材料,并探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 GN/CB 比例对复合导电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0℃热处理情况下得到的复合导 电剂的导电性主要来自于CB,这是由于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不足导电性较差所致。而 900℃热处理 后石墨烯还原程度提升使得导电性有了很大的改善, 此时二元导电剂不再需要依靠增加CB来保证导电性,导电效果的发挥主要依靠二者的协同作用。在低倍率下,二者的配比对放电容量影响较小。 然而在高倍率下,不同配比的导电剂对容量的影响差别变得越来越明显,在10C倍率下,8GN/CB-900的导电剂效果优于4GN/CB-900和18GN/CB-900。 这是由于在制备复合导电剂时,也要考虑GN对锂 离子的传输过程的影响,所以调控二者在一个合适的比例,对复合导电剂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 石墨烯分散工艺
由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出,石墨烯有着优异的导电性能, 在构建大面积导电网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加入不同种类接触模式的导电剂可以使得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更加完善的导电网络,可以大幅降低导电剂的使用量,提升综合性能,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首先从石墨烯角度来说,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其还原程度、片层大小及和炭黑配比,使用时的分散性、电极厚度等都对导电剂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中,由于导电剂的作用是构建电子传输的导电网络,如果导电剂本身不能很好地分散,则难以构建有效的导电网络。相对于传统炭黑导电剂来说,石墨烯有着2600m2/g的超高比表面积,以及π-π共轭的作用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加易于团聚。 所以如何使石墨烯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良性能,是石墨烯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石墨烯分散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使溶剂分子或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利用经典斥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实现单层石墨烯的分散。
燕绍九等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几种表面活性剂组合成分散剂超声溶解于水、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醇等多种溶 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石墨烯和炭黑形成悬浊液,进行超声处理获得分散均匀的初始浆料,之后通过 高速剪切乳化获得分散均匀充分的石墨烯和炭黑 的复合导电浆料。该方法有效地阻止了各成分的团聚使得整个体系构建了良好的三维导电网络。另一种应用较多的方法是将氧化石墨超声获得氧化石墨烯溶液,再通过还原获得石墨烯。
Zhou等就是选择了这种思路,采用一种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来增加石墨烯的分散性,通过反应过程中的溶剂热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分散在溶液中的分散浓度可达0.3mg/mL, 并且这种稳定的分散可以保持一年以上。由于这种溶剂热还原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还原剂和稳定剂,所以得到的石墨烯导电浆料纯度较高,不会引入多余的杂质影响电极性能。
4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汽车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当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不足以及充电速度慢造成使用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如传统汽车。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一是增加电池组容量,提高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包括增加电池单体的数量或是提升单体的能量密度;
二是使用导电剂提升电极导电性及电化学反应速度, 从而提升单位时间内锂离子脱嵌及嵌入的量,从而实现快速充电。
由于电池组容量同动力电池成本成线性关系,对整车经济性影响较大,且研发新型电极材料的成本巨大,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有效提升,而通过添加更加优质的导电剂可以有 效提升充电速度,从而解决充电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用户体验。随着锂电池产业的不断发展,品质必将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何降低充电时间及提升使用寿命就成为了主要研究课题。
由上述讨论可知,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复合导电剂相对于传统导电剂有着极其优异的性能,可显著提升电极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速度,提升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可以明显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这必将会成为今后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来源:炭素技术 作者:刘宗哲 李培旭 王珊珊 杨少丹 王旭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正泰发布一周热点资讯(2025/4/21~4/25)。荣誉正泰安能、正泰新能获评浙江省独角兽企业4月24日,由民建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工商联、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举办,会上发布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正泰安能、正泰新能双双上榜,首次获评浙江独角兽企业;正泰安能还
4月21日-23日,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梅斯特)作为除尘除雾分离行业领域优秀企业,携多项节能环保产品及核心技术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本次展会重点推出废水低温蒸发解决方案、超净排放解决方案、水平衡治理解决方案,展示生态环保环境领域领先的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德梅斯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4月9日,正泰集团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电科”)在湖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常生,上电科董事长兼总裁吴业华,正泰集团董事、总裁朱信敏等出席仪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攻关与标准引领、检验检测与全球认证、行业赋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此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富阳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氢能与储能也被列为未来六大快速发展产业之一,聚焦氢能制备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抓好能信热电、阳光氢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施2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聚焦未来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尊敬的参展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甘肃省积极
近日,国贸控股集团旗下海翼集团子公司厦门国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新能源科技”)与嘉庚创新实验室旗下嘉庚实验室科技产业发展(厦门)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合资公司成立,进军氢能产业领域。国贸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市场对于固态电池总是抱有许多期待。早期,关注点聚焦于技术路线的突破与选定。现在,随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逐渐成为业内共识,并锚定2027年为全固态电池初步量产的时间节点,市场又开始追求固态电池成为“六边形战士”。作为动力电池上车的紧迫,叠加eVTOL等新兴市场的推动,固态电池被期望在安全性、
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传来两则最新动态,均指向这项被视为下一代电池制造关键的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1月初,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尽管相关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具体信息尚未明确,但该规划产能代表着国内干法电极量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的升级方向,其量产装车进程不断提速。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根据各大车厂和电池厂商披露的时间表来看,绝大部分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近期,固态电池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青岛中科源本新能源高性能20Ah车载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
固态电解质膜能否独立成为锂电新环节?产业化面临哪些关键挑战?11月以来,隔膜企业星源材质接连宣布两项在“固态电解质膜”领域的重要合作;同一月份,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推出“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以及两家企业代表的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微妙关系,要厘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道氏技术公告,近日,公司与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开展固态电池材料及工艺开发与验证,包括在固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等先进材料,依据双方共同协商的技术方案,道氏技术将积极推进先进材料开发及改性,安瓦新能源基于固态电池的设计,开发
在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干法工艺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工艺路线的关注焦点。凭借在环保、降本和技术适配性上的优势,干法工艺展示了颠覆传统湿法制造的潜力。从核心技术路径到设备企业的工程化实践,干法工艺的突破与挑战,正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聚焦的话题。干法电极技术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其对环保法规的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晚间,道氏技术发布公告,公司近日与佛山市固态齐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固态齐辉”)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广东道氏固态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实际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定登记为准),双方将在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研发与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深度
11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共430个项目入围,其中A类项目34个,B类项目396个。其中含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安徽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
7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还在更剧烈地下跌。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跌1400元/吨,五一节后三日降幅超1800元/吨,现来到6.5万元/吨的关口。而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5万元/吨。5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6.3万元/吨,刷新历史最低。此前,7万元/吨被业内视为碳酸锂价格的成本线,但即便在目前击穿成本
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
日前,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于2022年5月正式签约落地南漳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
4月25日,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省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343亿元。可以说,新公司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9所院校新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03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7个省市。文件显示,有南京理工大学、营口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理工学院、淮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化工学会指导,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长三角(绍兴)氢能+储能产业技术交流与发展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隆重举行。大会上,一批高质量的氢能与储能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