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欧洲13家机构联合研发车用锂硫电池的消息再一次刷了屏。消息称,由西班牙Leitat牵头组织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硫电池研发将持续43个月,旨在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优良循环性能的锂硫电池,破解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
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其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Wh/kg,远高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备选项之一。但锂硫电池固有的缺陷也阻碍了其产业化进程:一方面,由于硫单质及还原产物多硫化合物(Li2S/Li2S2)的导电率低,导致锂硫电池中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倍率性能差;另一方面,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多硫化合物,会导致“穿梭效应”的出现。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甚至会影响一系列安全问题。
实际上,锂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理论容量大、单质硫资源丰富且无污染等特点,我国也一直在进行着锂硫电池技术的研发,部分研发团队甚至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轻型便携式锂硫电池已经开始生产。在此,电池中国网特意梳理了2018年我国锂硫电池技术研发的相关进展,以供参考。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能量密度609Wh/kg锂硫电池
2018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剑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能量密度达到609Wh/kg的新型锂硫电池。该电池也展示出了优异的环境适应性:在-20℃的环境中,放电比能量达到400Wh/kg;在-60℃的极寒环境中仍可工作,表现出了显著优于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此外,新研制的功率型锂硫二次电池的持续放电倍率大于4C,瞬间脉冲放电可达10C。据悉,该团队所研制的电池已通过了采用国军标的第三方安全性能测试,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
该研究证明了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不过在实现其实际应用之前,仍需进一步攻克电池循环性能差的瓶颈问题。
同年11月,我国第一架由锂硫电池驱动的大翼展无人机首飞成功。该无人机采用的锂硫电池系统,正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剑团队研发。在飞行中,锂硫电池系统为无人机提供了强劲动力,实现了无人机长滞空连续飞行,获得了肯定与好评,标志着锂硫电池在实用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福建物构所在解决多硫化物穿梭效应上取得积极进展
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选用含有硼酸和氰基的有机配体,通过自聚法构筑了含有三嗪环和硼氧六环两种功能基元的二元共价有机框架(COF)。该研究不仅解决了多种配体通过传统的正交法构筑二元COF面临的产物分离纯化难的问题,而且使用该COF作为硫的主体,利用其结构规整、孔道均一和活性位点丰富等特点,为研究主体材料和多硫化物的化学吸附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理论计算,研发团队发现三嗪环表现出强的亲锂性能,而硼氧六环表现出高的亲硫性能,这种双亲性作用使TB-COF表现出优良的多硫化物吸附能力,有效解决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大幅度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
此外,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还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合成了负载硫化钒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VS2)的层状材料,并制备了一系列rGO-VS2片层与硫单质层交替紧密堆积形成的三明治结构rGO-VS2/S正极材料。rGO-VS2片层与活性硫层交替形成的三明治结构可以通过三维方向上的弹性收缩膨胀承受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的体积变化。同时,由于硫化钒具有较高的极性、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少量硫化钒负载在石墨烯片上即可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促进整个硫单质层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升硫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循环稳定性。负载89 wt%硫的rGO-VS2/S具有1.84 g cm-3的高振实密度,在0.1 C放电条件下其体积比容量达到了1182.1 mA h cm-3,循环100圈仍能保持在1050 mA h cm-3。该研究表明在可伸缩的三明治结构中引入高导电性和强多硫化物吸附能力的电催化组分可以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这为开发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西南大学应对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研究获进展
2018年2月,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徐茂文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双层核壳NiO-NiCo2O4异质结C空心纳米笼作为硫的载体,并首次应用于锂硫电池中。这种空心结构不仅能够为硫的存储提供充足的空间,还能有效应对硫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此外,NiO-NiCo2O4异质结纳米笼能够利用自身组成的独特优势,有效抑制多硫化物溶解扩散,缓解电池的穿梭效应。基于这种独特的设计,该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电池中国网获悉,该研究成果为徐茂文团队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陈育明博士合作完成,并以“Double-Shelled NiO-NiCo2O4 HeterostructureCarbon Hollow Nanocages as An Efficient Sulfur Host for Advanced Lithium-Sulfur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能源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上。
青岛能源所成功制备柔性载硫体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
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基于正极载硫体的改性,制备了一种“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柔性载硫体,实现了锂硫电池的高载硫量、高硫利用率和长循环寿命。以石墨烯薄膜为集流体,木质素纤维与碳纳米管为复合载体,该柔性载硫体具有优异的导电率及聚硫化合物锚定能力,同时结合了石墨烯的去极化特性。以该集流体组装的锂硫电池,0.1C下电池容量高达1632.5 mAh g-1(97.5%的理论容量),1.0C下循环500圈容量保持率为86.5%。即使在9.2 mg cm-2高载硫量下,该锂硫电池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0.5C下经过1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1.5%。该工作对提高锂硫电池硫利用率和循环寿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中南大学在锂硫电池关键指标协同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6月,中南大学赖延清教授团队在锂硫电池高安全、长寿命与高比能难以协同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S-C复合材料构筑、循环衰减机制以及截硫导锂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和J.Mater. Chem. A等相关能源材料Top期刊上发表。赖延清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还申报获批了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计项目实施3年内,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比能(当前电池的2倍以上)锂硫电池的工程化制造与装车应用示范。
同年7月,中南大学对赖延清教授团队“高比能锂硫电池技术”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方式确定转让价格的成果转让事项进行了公示。据悉,该项成果转让总经费高达1.4亿元,如此高额的成果转让金额在国内高校中极为少见。
两高校合作研发出锂硫电池关键材料
2018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卢周广教授课题组和华南师范大学商超群博士联合设计并制备了碳化钼三维结构纳米纤维,该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关键部件的三维集流体材料,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将加速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据悉,采用这种新型材料制备集流体与传统制备硫电极的浆料涂膜法相比,避免了非活性组分如黏合剂、导电剂、铝集电体产生的‘死体积’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锂硫电池的体积、质量、能量密度,解决了锂硫电池量产的瓶颈问题。
除了上述列举的最新锂硫电池研发相关成果以外,还有不少科研院校在锂硫电池研发上有一定的进展。不过,通过上述梳理可以发现,现阶段锂硫电池的研发仍然以科研院所为主,产品尚未完全走出实验室,因此企业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锂硫电池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科研机构正在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无人机等轻量化领域先行试水和推广应用,对推动锂硫电池早日实现量产并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具有积极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向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工厂NorthvoltDwaESS,目前收购金额并未披露。据了解,DwaESS工厂位于波兰格但斯克,占地25,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产能6GWh。Lyten宣称将利用该工厂生产其超轻型锂硫电池等产品。3月12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就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年产2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环评进行公示,标志着项目迎来新进展。项目由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进行建设,选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目前,该主要项目为年产3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瑞泰新材3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在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研发与积累,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皆有相应布局。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均有合作,公司生产的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
作者:周洪1,2(),俞海龙3,王丽平4,黄学杰3()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引用:周洪,俞海龙,王丽平,等.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的锂电池前沿监测及主题分析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一则报道引起讨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固态电池又迎来一轮热度。据统计,2025年以来,
据了解,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集团官微宣布,董事长接受了唐唯实(CarlosTavares)辞去其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职务的请求,该辞呈立即生效。据悉,唐唯实曾先后在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等多家知名车企任职。2013年,唐唯实在掌管PSA集团期间,主导了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我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原文如下:我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
在矿山运输这一效率、成本和可靠性至上的“战场”,重载上坡场景下的动力解决方案直接影响运营效益。蜂巢能源在年初电池日上已提前布局,推出商用车远路专用电池解决方案,近日,该方案搭载长城纯电动宽体车GT105E长续航版,以开创性的技术应用为严苛工况树立效能与可靠性的新标杆。蜂巢能源商用车远路
时间回到2022年初,280Ah打破了储能电池市场的沉寂,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将目光转向储能行业;同时,储能电池赛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潮水退去,储能行业加速迭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第八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越南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8%。为此,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了关键的第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在“531新政”重塑光伏产业格局、部分省份区划为“光伏红区”的背景下,探索光储融合新路径成为破局关键。固德威于江西德安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运行,正是这局势下的全新之路!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个专为重卡充电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更在“新政后时代”为工业园区智慧零碳供用电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消息,广州车展奇瑞猎风概念车首发,搭载800V全固态电池。据了解,搭载的固态电池为鲲鹏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6分钟快充可续航1000公里,零下30度续航可达1500公里。据奇瑞官方消息,2026年装车,2027年大规模上市。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初步建成西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委大院“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成功入选深圳近零碳地图,成为福田区乃至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又一亮眼名片。该地图总结梳理了深圳在城市近零碳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涵盖新能源产业零碳园区、零能耗建筑产业零碳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零碳园区、政府行政办公零碳、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不断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指明了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举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贯彻《台州宣言》精神,推进回归“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