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10年以来我国GDP与用电量增速
用电量快速增长反映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到8%以下,用电增速也随之出现大幅下降。2015年,在经济增速继续下降并低于7%的形势下,第二产业用电出现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到1%。2015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三去一降一补”,确保经济运行平稳。2016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PPI在经历54个月的负增长后实现正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连续16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6.4%-7.0%之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提高,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产业是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于70%,但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0%左右,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第二产业对用电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经济的影响。2018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7.2%,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0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去产能和技术进步使得部分高耗能行业用电出现大幅反弹。以黑色金属行业为例,随着过剩产能的快速出清、电炉钢比重的大幅提高以及环保设施投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增长9.8%,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用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9.7%,增速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三是能源加工转换用电量增速大幅提高。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6%,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增长18.9%,增速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上述两个行业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用电高速增长,反映现代服务业加速形成
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用电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支撑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增长23.5%,增速提高8.9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3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增长15.7%,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高速增长表明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国部署的服务器数量达138万台,同比增长30.7%,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0.4%,对信息行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68.2%。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速高达203.1%。
电气化铁路、道路运输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表明交通电气化水平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末,电气化铁路里程达8.66万公里,电气化率68.2%;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4万台,其中电力机车占比59.9%。2018年,电气化铁路用电量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交通运输行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4.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新能汽车充电桩达30.0万个;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大幅增长61.7%,增速提高8.4个百分点。2018年道路运输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6.7%,对交通运输行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25.7%。
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高速增长,表明居民消费升级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6.7%,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增速0.5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反映人民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乡村居民用电增速大幅提升。2018年,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分别为10.5%、10.2%,增速分别提高1.9、3.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8、0.7个百分点,比上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
家用电器普及率上升,居民生活电气化程度提高。2018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3.0辆,比上年增长11.0%;每百户空调拥有量达109.3台,增长13.7%;每百户抽油烟机56.4台,增长10.7%;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5亿辆。居民生活清洁取暖力度加大,2018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居民电采暖完成电能替代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4%。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带动农村生活用电增长。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完成。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改善了用电条件,普及了家用电器使用,均有利于用电量增长。
综合分析
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长期看,两者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短期看,两者变化可能出现“背离”。综合来看,2018年经济增速下行但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超预期快速增长,这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新动能快速发展、电能替代加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范围扩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据测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作用显著,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5个百分点;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9个百分点;电能替代影响有所增强,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个百分点;大气污染防治范围扩大,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5个百分点;气候气温拉动作用基本持平,采暖与降温电量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个百分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8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1%。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3%。全省原油产量32.49万吨,同比下降9.88%;原油加工量74.00万吨,同比下降0.54%。天然气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4%;天然气消费量3.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原煤产量50.52万吨,同比下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贵州省黔西南州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及发电量数据。1-2月,全州全社会用电量32.28亿千瓦时,增长4.39%(南网用电11.32亿千瓦时,增长15.14%;地网用电20.96亿千瓦时,下降0.62%);工业用电量20.57亿千瓦时,下降1.31%(南网用电2.47亿千瓦时,增长12.28%;地网用
算电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点——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观察在宏观经济长期向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技术能级不断跃迁下,“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得到广泛认同。算力、电力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增长点。3月26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2月电力数据简报。截至2025年2月底,全社会电力装机容量约12710万千瓦,其中火电6303万千瓦、风电930万千瓦、太阳能4578万千瓦。2025年2月,全社会发电约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全社会用电26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浙江省内发电量68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9%。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5.88%,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15%,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05%,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03%,太阳能同比增长61.95%。其中2月全社会发电量32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34%。2025年1-2月浙江省全社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推进入市发电企业下网用电参与市场交易工作的通知,要求入市发电企业10千伏及以上下网用电量应于2025年6月份全部进入市场。通知中提到,相关发电企业按照附件核查,完整、准确填报对应下网用电户号、户名等信息,4月2日前邮件反馈至陕西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披露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愿、行动、绩效等情况。《报告》指出,2024年,江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8487亿千瓦时,比2023年的7833亿千瓦时增长8.35%。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保障省内能源应发尽发,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29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累计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47%。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3.36亿千瓦时、同比增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电力行业持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6%,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仍是主力,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
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2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0943.85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397.1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546.73万千瓦。2月份,全省发电量49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8%,年累计发电量1010.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3%。其中统调电厂累计发电量868.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34%,非统调电厂累计发电量141.99亿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凭借“新型高可靠110千伏移相器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首创满足电力潮流频繁调节需求的高可靠移相器技术,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形成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为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开辟了能源发展新的征途。在过去,电力
DeepSeek通过模型算法优化,在显著降低训练成本与能耗的情形下,实现了与国际顶尖大模型相当的智能水平。对于算力行业的电力需求而言,一方面,DeepSeek的系列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芯片运算,降低当前算力行业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DeekSeek将适配更多的国产GPU芯片,有效缓解“卡脖子”问题并激发社
德国联邦统计局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3%,占总发电量的59.4%,达到历史新高,这一占比明显高于欧盟47.4%的整体水平。数据显示,风能依然是德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占总发电量的31.5%;光伏发电同比大幅增长10.4%,达到59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3.8%;水力发电
3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申报工作的通知。本次申报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加速赋能,人工智能为千行百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和电力可以结合出什
今年是山东实施“外电入鲁”战略20周年。记者日前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获悉,20年间山东已累计接纳省外来电1.22万亿千瓦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2005年以前,山东电网一直未与外省互联,是全国少数独立省网之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控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电力需求响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补偿标准。响应补偿标准单位为元/千瓦·次,起步阶段仅提交单段报价。其中:(一)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最终补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二)实时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并完善与电力市场衔接的需求响应价格机制。根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实施尖峰电价等手段提高经济激励水平。鼓励和引导新型储能、分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促进节电降碳。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经营主体培育。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电力交易、
【亚太电协大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亚太电协大会主旨演讲电力是能源系统的核心,实施再电气化,以电为中心、新型电力系统为平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将在实现“双
电气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各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再电气化是必然选择。再电气化将引领能源变革、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电力是
8月15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湖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分别致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国际电工委
编者按: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电力在引领绿色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再电气化是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为此,实施再电气化,实现能源生产侧“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
编者按: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电力在引领绿色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再电气化是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为此,实施再电气化,实现能源生产侧“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
能源变革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是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记者梳理发现,自2018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我国每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加快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电气化进程,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电能消费比重必须达
再电气化的内核由非化石能源驱动,是以清洁电力为中心的高电气化能源利用格局。为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和用电负荷尖峰化,需加快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响应能力,挖掘各类电力资源尤其是煤电的价值潜力。正值迎峰度冬关口,各地用电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近
再电气化的内核由非化石能源驱动,是以清洁电力为中心的高电气化能源利用格局。为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和用电负荷尖峰化,需加快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响应能力,挖掘各类电力资源尤其是煤电的价值潜力。正值迎峰度冬关口,各地用电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近
12月2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京出席2020北京论坛能源分论坛暨第一届北大能源论坛,并作题为《加快再电气化进程——能源转型路径研究》的主旨报告。舒印彪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
核心阅读:再电气化将使能源发展摆脱资源、时空、环境约束,实现大规模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实施再电气化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我国再电气化进程。“再电气化是有情怀有担当的命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