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元素是什么?对了,氢!我们离不开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的水,但对氢的其他应用却知之甚少。而当前,氢的能源化利用趋势愈加明显。结合时下热点,我们来说说,中美两国在液氢方面的发展状况。
不只是交通领域液氢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
液氢是通过预冷和膨胀节流等工艺,把氢气降温到-253℃从而变成液体,密度可达普通氢气的780倍,使得氢可以高效地储存和运输。液氢液氧推进剂的比推力最高,相同比推力时运载火箭的重量可以下降50%,因此液氢是最先进的火箭推进剂燃料。同时,在-253℃低温下,除了氦、氖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杂质都会凝固分离,因此液氢汽化很容易获得6N(99.9999%)及以上的超纯氢。相比于钯膜纯化等气态氢提纯技术,液氢具有应用系统简单、经济、高效可控、不易污染、品质稳定等特点。因此液氢还是全球公认的可以大规模获得超纯氢的先进技术。
超纯氢在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产品生产中有极为广泛的的应用市场,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平板显示器、光伏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工业是超纯氢的最大用户,超纯氢作为还原气体和保护气,主要用于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以及液晶平板显示器生产等领域,且氢气的纯度直接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在冶金工业中,氢气可作为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也可作为贵金属高温加工时的保护气氛,需要5N的高纯氢。同时在石油炼化加氢精制中采用高纯氢可获得高品质的汽油、润滑油等产品。
国家标准定义氢气纯度大于或等于5N(99.999%)为高纯氢,大于或等于6N(99.9999%)为超纯氢。目前我国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消耗量约20万吨/年(据统计2016年全国纯度≥99%的氢产量约700亿Nm³/年,其中95%以上用于炼油、化工生产、电子、冶金等,其余2%~3%为5N以上超纯氢)。其中6N及以上的超纯氢极易被污染、无法气态运输,国内外芯片和液晶显示器生产均是在使用终端的用气点设置纯化器达标后使用,其解决方案往往来自于外资气体公司,进口依赖度高、价格垄断,使得大规模应用受限,影响中国制造业水平。
中美液氢产业差距——美国产能全球首位,中国民用一片空白
全球目前已经有数十座液氢工厂,总液氢产能470吨/天,其中北美占了全球液氢产能总量的85%以上。美国本土已有15座以上的液氢工厂,液氢产能达326吨/天以上,居于全球首位,包括加拿大有80吨/天的液氢产能也为美国所用。欧洲4座液氢工厂液氢产能24吨/天。亚洲有16座液氢工厂,总产能38.3吨/天,其中日本占了亚洲三分之二的产能。全球近500座加氢站中液氢储氢型加氢站占比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且其新建的加氢站以液氢储氢型为主。2018年初,日本川崎重工引领的财团与澳大利亚政府达成一致,在维多利亚州建造煤制氢基地工厂和氢液化工厂,预计2022年达产,设计液化能力770吨/天,液化后-253℃的低温液氢最终通过两艘20万m³的液氢船运往日本。
从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美国垄断了全球85%的液氢生产和应用,其中美国AP和PRAX两大集团垄断了美国90%的液氢市场。根据美国氢能分析中心的统计,截至2016年,北美地区共有产能5吨/天以上的大型液氢工厂10座,其中18吨/天以上的有6座,最大产能达到64吨/天。美国的液氢民用占据主流市场,其中33.5%用于石油化工行业,37.8%用于电子、冶金等其他行业,10%左右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仅有18.6%的液氢用于航空航天和科研试验。
为了满足高端制造、冶金、能源、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近两年来,美国又加大液氢工厂建设力度。PRAX公司2018年11月在德克萨斯州La Porte开工建设第五座液化氢工厂,计划2021年投产,产能超过30吨/天。美国AP公司2019年初在美国西部建造一个日产百吨级的液氢工厂,致力于氢能源市场,向FEF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加氢站提供液氢。同时法国液空公司也将投资1.5亿美元,2019年初在美国开工建设一座30吨/天液氢工厂。预计2021年美国本土的液氢产能将超过500吨/天。
中国在用的液氢工厂仅有海南文昌、北京101所和西昌基地,均服务航天火箭发射,总产能仅有4吨/天,最大的海南文昌液氢工厂产能也仅2吨/天。中国民用液氢市场一片空白。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液氢生产成本高达500元/kg,是美国的20倍以上(2.5美元/kg),限制了液氢在高端制造、冶金、电子和能源产业等领域的应用,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平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美对我国液氢产业的围堵——严格禁运、严禁交流等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所列出的商业管制清单(Commerce Control List)列出了10大类行业,每个行业进一步细分5类,多年来对中国采取严格禁运措施。液氢的主要用途不仅仅是火箭推进剂,同时还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与生产、高端制造、冶金等提供6N以上的超纯氢,因此液氢的生产和应用直接涉及到10大类行业中的三大类:2类“材料加工”、3类“电子”和9类“航空航天与推进”。
与大规模液氢生产和储运相关系统装备和组件、测试检测与生产装备(如氢液化装置、氢膨胀机、正仲氢转化器、液氢泵、DN50以上液氢阀门等)、材料(超低温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艺技术(10吨/天及以上氢液化装置与工艺)等,均在美国对中国的禁运之列。同时,美国政府还禁止NASA(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和美国企业与中国航天系统开展液氢技术领域内任何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美国在对中国技术禁运的同时,也限制其盟国向中国出售设备和技术。法国液空和德国林德公司,在上个世界末中国自主开发了小型氦膨胀机和氢液化装置后,开始向中国出售2吨/天及以下的氢液化装置,其规模仅够科研试验用途,而并不向中国开放10吨/天及以上领域的大型氢液化技术与成套装置,同时也禁售DN50及以上的液氢阀门、氢膨胀机和氢潜液泵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
中国在2015年实现了火箭发射场用300m³大型液氢罐的自主设计和小批量生产,打破了发达国家在液氢储存领域的垄断之后,美国企业对中国液氢储运容器的管制开始有所放松。美国Gardner Cryogenics(全球最大的液氢液氦装备供应商)等企业开始谋划特种设备使用进口,将其从未面向中国市场的ISO液氢罐箱,通过国家市场管理局及行业评审机构进入中国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支持美国气体公司利用液氢罐箱向中国高价出口和倾销美国的液氢,到中国民用超纯氢市场谋取暴利(中国6N以上超纯氢的制取成本超过150元/kg,是美国本土液氢售价的8倍左右)。此时正值中国企业计划将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开展民用液氢储运装备的标准制订和技术应用之际,美国和法国企业在推广自己的装备和推销液氢同时,诋毁中国氢液化技术不成熟、不具有经济性、液氢储运装备安全性不达标等,并质疑中国民用氢液化、储运技术和标准,严重干预和阻碍中国企业液氢储运、制取装备的开发进程。
政策建议——应大规模发展民用液氢生产和储运技术
鉴于液氢在国民生产经济中的重要用途,以及美国对中国在该领域的禁运与围堵,中国企业和科研院所更应自强自立、自主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以利用和团结的资源。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规模液氢生产和储运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和科技部重点专项,鼓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鼓励俄罗斯等友好国家与中国在液氢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
2、积极支持规模液氢工厂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规模液氢生产、储运技术的军民融合与成果转化应用;
3、鼓励企业先行先试,推动民用液氢生产、储运装备企业标准的制订、实施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标准,增强民用液氢市场发展
4、对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或其它国家的液氢设备企业,作为监管部门的国家市场管理总局,应组织行业专家对其进行深入考察、技术审查和监管,以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经验,提升我国液氢设备技术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湖北政务服务网消息,6月28日申报的三峡氢谷枝江氢港综合体项目(2506-420583-04-01-276936),备案证状态为“已注销”。公告显示,该项目单位为伟得(宜昌)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99亿元,计划2025年9月开工。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分布式50兆瓦光伏电站,10兆瓦氢储能电站,2000KG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迈入提质增速新阶段——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主论坛观察近年来,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以其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等特征,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加速以“未来能源”的身份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6日,蜀道装备公司与林德氢能燃料技术有限公司(林德氢能)及其代理商成都蔚蓝新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蔚蓝新能能源)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围绕高压氢气、液氢等氢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着力提升加氢站关键设备技术创新,携手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7日下午,投资5亿元的江苏恒氢民用大型液氢储存装置生产项目在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该项目利用开发区低效用地50亩,新建厂房2.4万平方米,引进先进制造装备,致力于打造年产100套民用大型液氢储运装备的智能化基地。产品的卧式设计和稳定的绝热系统将保障液氢储存和运行过程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氢氨醇一体化逐渐成为了我国清洁能源消纳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相关示范项目在国内密集落地。以绿氨为例,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的绿氨项目产能约190万吨/年,规划产能约1780万吨/年。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欧盟绿色认证体系与碳核算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一家名为江苏中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鉴氢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阿克苏市清能中鉴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清洁能源的未来迈进。2025年1月14日中国最大生产能力绿氢液氢工厂获批,年绿氢液氢规划年产能5万吨、液氧45万吨,该项目已进入建设设计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该校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激光脉冲诱导原子团簇动态催化”策略,利用光场能量控制二氧化钛原子团簇表面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态,从而实现对二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秦创原制氢催化剂项目投产,同日,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重点产品发布。据悉,本次发布的五大绿色催化产品涵盖氢能、化工及环保领域,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与场景适配,系统性推动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国产化进程。此外,瑞莱思通与上海豪卓催化剂技术有限公司、泾河产业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9月,龙华区出台《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措施包括重点支持机构和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共形成18条扶持措施。提出将重点支持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充电设施
近期,AI技术DeepSeek迅速进入大众视野,DeepSeek以其强大的智能体系及暖人的回答受到关注,那DeepSeek对于氢能10强的答案是什么呢?全球氢能10强1.PlugPower(PLUG)国家:美国领域:燃料电池系统简介:PlugPower是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主要产品用于叉车、卡车和固定电源等领域。公司与亚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