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3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五周年行业座谈会。会议在总结五年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践和成效时提到,我国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报道”ID:gjnybd 作者:邹春蕾)
自2016年煤炭工业去产能工作启动以来,随着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我国的煤炭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供给质量稳步提升,煤炭产业效益快速提升。与此同时,煤炭产能格局、供需格局及产业格局也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分布式向区块化演变的趋势凸显。
西部五省区煤炭产量在全国占比超7成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原煤产量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1239万吨,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810万吨,增长6.15%。
1~5月份,全国原煤产量142269万吨,同比增长0.9%,比去年同期收窄3.1个百分点。在全国分省区原煤产量排名表上,1~5月累计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共有4个省区,分别是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累计产量达107232.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37%。其中,内蒙古1~5月份累计原煤产量40664.1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8.58%;山西累计原煤产量38231.6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87%;陕西累计原煤产量20262.6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4.24%;新疆累计原煤产量8074.6万吨,约占全国累计产量的5.67%。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重庆、江苏、福建、广西等省(区、市)的煤炭产量均下降明显。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还是传统的产煤区。
“当前,中国的煤炭开发格局正在发展演变,正从过去的分布式向区块化或集中区转变,目前这种格局己基本形成,将来还会越来越突出。”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战略专家牛克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持续开展,我国的煤炭产量呈现出“西进东退”的趋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五省区的煤炭产量持续增加;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北、东北等传统产煤地区大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四川、贵州、福建等东南部省份因煤炭开采条件较差而发展潜力较小,煤炭产量均逐年下降。
不仅如此,从煤炭产能分布上来看,西部产煤区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产能进一步向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新疆五省区集中。国家能源局3月15日公布的全国煤矿生产能力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3373处,产能35.3亿吨/年;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010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64处)、产能10.3亿吨/年,其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03处,产能3.7亿吨/年。其中,西部五省区的生产产能和在建产能约占全国煤炭产能的一半。
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条件已具备
煤炭产量与产能的分布调整,促使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发生变化:煤炭供应越来越集中到西部的晋陕蒙新,东部的煤炭产能逐渐弱化,但煤炭消费依然保持在线。这种供需逆向分布的格局,会打破我国煤炭供需的平衡吗?牛克洪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若按照过去的眼光看,供需格局逆向分布可能对能源安全带来隐患,但当前四方面基础条件的具备,又让这种担心不复存在。”牛克洪分析道。
一是,我国现有的铁路网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运输瓶颈问题。过去的煤炭供应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煤运不出去,或者运输成本偏高。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大秦、朔黄、蒙冀、瓦日等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2018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已达到23.8亿吨,未来还有蒙华铁路等重点运煤通道建成通车,可以说,铁路网的格局基本能够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二是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西电东送能力达到约2.3亿千瓦,这意味着西部发电东部用电不成问题。三是东南沿海地区有“进口煤”这一可选项,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口。四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效率,煤耗降低带来用煤量减少。
“从产量上看,东部的煤炭越来越少,但这四大因素的存在,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当然,由于季节变化、极端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不排除局部地区在某一阶段出现用煤紧缺的可能,但这并不会影响大局,可以说,我国煤炭供需形势基本平衡这一基本面不会改变。”牛克洪表示。
回归中、东部地区本身,这些地区或面临资源枯竭,开发的难度大、成本高;或所辖煤矿规模较小、煤质较差、技术水平低、安全保障程度低、环保不达标,其自身也有促进这些落后产能关闭退出的意愿。在此背景下,中、东部省份与西部省份通过市场化交易达成产能置换受到欢迎。
以重庆为例,其与陕煤集团达成能源战略合作,前者把关闭煤矿的产能折算为产能置换指标,无偿用于陕煤集团新增煤矿项目建设。后者则向重庆市稳定供应优质煤炭,保障主力电厂和重点企业用煤需求。2018年,“陕煤入渝”总量达849万吨,已成为重庆市电煤供应的主力。2019年,“陕煤入渝”规模有望达到1000万吨,占重庆市电煤市场份额将超过40%。
当前,四川、湖南、福建等省份也在积极推进产能置换项目落地实施。通过产能置换,不仅能够实现煤炭充足供应,让这些省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能为发展优质产能腾出空间,进一步优化煤炭供给结构。
未来去产能将更依赖市场机制
煤炭产业布局也与煤炭产能分布和供需格局同频共振。牛克洪分析认为,就产业区域布局而言,煤炭产业的布局与煤炭产能的布局相一致,即产业重心西移,集中在西部五省区;就产业结构布局而言,则可归纳为内蒙古、山西、陕西为煤炭供应第一线,新疆则因为运距长而更倾向于发展煤炭就地转化。
另外,经过五年的去产能洗礼,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煤炭行业去产能加大了大型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在行业形成了强强联合、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随着环保、安全生产、能耗控制等市场化措施的逐渐趋严,小型煤炭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可以说,在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势下,未来煤炭企业的生存主要依靠市场竞争力。”牛克洪表示,如果说前期的去产能是政府推动,市场机制辅助,那么未来的去产能则将更加凸显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从中进行指导和协调。
他进一步解释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是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接下来,煤炭企业应更加关注煤矿的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走多元化、高端化、高效化发展道路,提升竞争力,以此增加自身立足市场的砝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4月9日,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协同发展,开展“两交一直”通道输电能力提升研究,争取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锡盟至江苏第二通道等外送通道纳规建设,争取布局实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发布《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谋划布局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项目。依托绿电氢氨醇装备市场,进一步引进制氢电源、氢能储运加等装备制造项目,做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绿电资
年初至今,我国动力煤市场一路下行,尤其春节过后,市场下行趋势愈发明显。环渤海港口动力煤现货价格急剧下滑,已降至2021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以港口5500大卡市场煤价为例,从年初761元/吨的位置一路下跌至月度长协价附近,跌幅达89元/吨,5000大卡和4500大卡市场煤价更是大幅低于月度长协价。(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1日,盂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盂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加快推动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推动盂县梁家寨抽水蓄能站点从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备选项目清单调整为重点实施项目。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与电力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今年年初至今,我国动力煤市场一路下行,尤其春节过后,市场下行趋势愈发明显。北方港口动力煤现货价格急剧下滑,已降至四年来最低水平。以5500大卡市场煤平仓价为例,从春节过后的761元/吨开始下跌,一路下跌,跌至目前的680元/吨,跌幅达81元/吨。跌至长协价附近,而中低卡的市场煤更是低于月度长协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炭的地位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尽管面临着可再生能源、政策限制以及环保要求的多重挑战,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未来几年的市场中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面逐步走向宽松,国内动力煤产业链格局延续区域市场分化和结构性变化加
3月14日,山西阳泉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曲艺)日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显示,2024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记者注意到,2024年化石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x2014;#x2014;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平稳增长,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夯实了根基。煤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公开表示,晋能控股集团围绕‘两重’‘两新’建设,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晋能控股集团重点加快产能核增与新井建设,积极获取优质资源和夹缝扩区资源,着力打造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使煤炭产能提升至5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3873.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4%,环比2月份(28天)增长12.7%;煤炭进口额为2856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环比增长1.2%。
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仅维持刚需采购,且压价情况较为严重;江内市场询货问价氛围冷清,实际成交有限,贸易商报价暂稳运行。受大秦线春季集中修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下降;但上周末,北方港口遭遇大风封航,造成港口库存再次拉起。下游用煤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弱,港口调出量同步走低,整体呈
本周,贸易商出货意愿尚可,但基于成本支撑,报价保持坚挺;下游实际需求一般,刚需客户询货问价,且压价严重。(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孙婷婷)环渤海港口方面,稳中偏弱运行,市场参与者观望居多,上游报价暂稳;下游需求较差,压价采购,成交冷清。正值电厂机组检修期,需求有走弱预期;但本月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本周,产地市场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主产区大部分煤矿维持正常生产销售,整体供应稳定。下游终端补库需求较弱,多以刚需拉运为主,产地市场相对平稳,大部分煤矿拉运维持常态化,少量热销煤矿面煤价格出现小幅探涨,涨幅在5-10元/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婧琳)四月份,春季集中检修期间,大
四月份的动力煤市场呈现了高库存压制、高成本支撑等特点,促使煤价中枢僵持,环渤海港口各热值煤种价格持稳运行;反映了供需弱平衡与政策调控的叠加效应,煤价中枢保持窄幅震荡走势。(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郭晓芳)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煤价的涨跌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询货多少,以及去
近期,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部分煤矿因环保检查和安全监管而限产,导致供应减少。优质动力煤因其高热值、低污染等特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出货进程顺畅。同时,钢铁和基建需求的回暖,也推动了炼焦煤需求和用电量的增加。(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进口煤到岸价优势已逐渐减弱,部分
首季“开门红”一季度作为映照全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风向标,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煤电、工程建设两大板块以开局即奔跑、实干争春早的拼搏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双轨并进的“加速度”——煤电板块以绿色转型之笔绘就能源保供新图景,工程建设板块以创新驱动之钥开启市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58期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3月28日,曹妃甸25万千瓦渔光互补保障性项目和市场化项目开工仪式在柳赞镇举行,标志着这一生态友好型的新能源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曹妃甸25万千瓦渔光互补保障性项目和市场化项目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曹妃甸区柳赞镇、三农场、唐海镇等场镇,计划占地面积约10000亩,投
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仅维持刚需采购,且压价情况较为严重;江内市场询货问价氛围冷清,实际成交有限,贸易商报价暂稳运行。受大秦线春季集中修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下降;但上周末,北方港口遭遇大风封航,造成港口库存再次拉起。下游用煤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弱,港口调出量同步走低,整体呈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57期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3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下降。曹妃甸指数维持稳定。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3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供给、需求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