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汽车摩托车产业。推动整车产品向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以及应用共享化转型升级,加快中高端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和摩托车新品研发投放,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先进汽车电子、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进一步巩固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国内领先地位。到2020年汽车摩托车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8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6800亿元。
汽车整车。结合汽车消费升级发展趋势,加大整合力度,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现有优势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先进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高强度车身等应用比例,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产品和品牌向上发展,重点发展10万元及以上轿车、SUV(多功能运动车)和MPV(多用途汽车)等乘用车产品。支持商用车企业瞄准大马力牵引车、工程车、城市物流车等细分市场,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与改装车企业合作。推动现有整车企业加快开发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纯电动汽车,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加强燃料电池路线技术储备,力争在2022年左右实现首款车型量产。加快前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辅助等辅助驾驶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步伐,不断提升车道保持系统、自动泊车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的装车比例,提高汽车产品的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互及决策能力。到2020年力争全市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2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80万辆),单车价值量提高至9万元以上;到2022年力争全市汽车产量超过3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4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120万辆),单车价值量提高至10万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单体及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以及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等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同步发展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电机控制器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板块,整车控制系统用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等关联产品;积极布局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氢气循环泵、空压机等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速壮大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能力。到2020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50%,到2022年力争达60%。
汽车电子。推动汽车行业与电子信息行业深度融合,重点突破汽车电子芯片、车载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智能底盘等关键基础技术研发,加强车载以太网络、通讯模块、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为主导的前沿领域技术储备,加快现有车窗控制器、尾门控制器、灯光控制器等产品升级,积极培育汽车娱乐系统、汽车虚拟仪表及其他信息显示模块,打造下一代智能驾驶座舱信息系统等产品。到2020年力争初步具备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的本地配套能力,到2022年力争初步形成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的本地配套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本地配套率达30%。
摩托车。支持本地摩托车企业承接国际知名摩托车企业产品生产,深化与本地汽车企业在节能减排、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和供应链合作共享,加快开发投放250cc排量及以上巡航车、赛车及越野车等中高档摩托车产品,积极开展新能源摩托车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逐步提升辅助驾驶系统装车比例。鼓励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开发质量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低速电动车型,推动摩托车企业有序向电动汽车企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力争摩托车产量达到400万辆,到2022年力争产量达到450万辆。
专栏6: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优势企业培育提升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一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企业,带动一批核心配套企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汽车行业有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4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核心配套企业不低于50家。
新产品开发投放工程:推动整车企业制定中长期产品开发计划,重点研发和投放价值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中高端车型。到2020年每年上市新车型不低于15款,到2022年每年上市新车型不低于20款。
智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提高整车产品辅助驾驶系统和网联终端系统装车比例,持续提升产品智能网联水平。到2020年,乘用车驾驶辅助系统(L2)新车装配率达到40%,有条件自动驾驶(L3)车型批量化生产,高级自动驾驶(L4)、无人驾驶(L5)的测试验证车型达到5款。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协同开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配套资源共享平台等的建设完善,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创建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全市新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不低于3个,全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不低于5个。
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市级单位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新增和更换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50%,新增和更换机要通信车、相对固定线路的执法执勤车、通勤车原则上使用新能源汽车;主城区新增和更换公交车、出租车要加快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新增和更换市政环卫车、市政工程车、邮政快递车,原则上使用新能源汽车;在符合有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主城区新增和更换网络预约出租车、分时租赁用车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提高新增和更换驾驶培训车、驾驶考试车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
智慧出行业态培育工程:引导整车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挖掘用户多元化需求,创新出行和服务模式,加快共享汽车市场培育。到2020年,全市共享汽车规模不低于6万台。
摩托车转型升级工程:推动传统摩托车企业积极开发踏板车产品,并加快向电动摩托车、低速电动车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市电动摩托车或踏板车生产企业不低于3家,电动摩托车及踏板车产量占全市摩托车产量达到20%。
(三)装备产业。推动现有装备产品向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化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培育高端装备产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整机产品,着力提升关键基础件发展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力争装备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2300亿元。
智能制造装备。提升精密高效磨齿机、精密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精密数控滚齿机和数控锻压机等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比例,积极引进培育智能化挤压成型、折弯和钣金加工等金属成形机床研发生产企业,争取在汽车、电子、食品、纺织等领域专用成套生产设备有所突破。结合3D快速成型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先进加工工艺应用步伐,同步做好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光固化成形、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增材制造装备和激光加工装备的引进培育,加大合金粉末材料、生产级热塑性塑料、光敏树脂等3D打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引进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高速堆垛机、智能分拣机、高参数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检测、装配、物流和仓储环节装备研发生产企业。
智能机器人。推动六轴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双腕机器人和双旋机器人等现有工业机器人产品加速产能释放,加大焊接机器人、抛光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快完善减速器、伺服电机、视觉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积极布局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领域。围绕智能家居、教育、医疗康复、商业旅游等市场,加快发展家政、教育、手术和养老康复等各类服务机器人,鼓励服务机器人制造企业面向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拓展产品线,实现管道巡检、电力巡检、消防、安保和水下救援等特种机器人的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市内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市内市场占有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建设+产品”方式加大市外市场拓展力度,推动现有产品产能加速释放和新品开发投放。着力完善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空调、通信信息、车辆门系、内装、站台设备等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体系。深化与优势企业合作,争取在我市布局磁悬浮列车、有轨电车、胶轮导向电车、都市快轨车、信号系统、监控系统、轨道车辆检测维修等新产品、新项目。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参与轨道车辆研发生产和轨道设施建设发展路径。
航空航天装备。积极引进成熟的通用航空器产品和技术,推动通用航空器产品的适航取证,逐步形成涵盖中、小、轻型固定翼飞机和中、小、轻型直升机的产品谱系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航空发动机项目推进步伐,逐步构建涵盖各型涡扇、涡轴、涡桨等航空发动机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和维修能力。围绕航电系统、机身材料等重点领域,引进、支持优势企业加快机体零构件、旋翼、机载设备等通用航空器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积极引进无人机龙头企业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大力推动无人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继续抓好低成本商业运载火箭企业培育。结合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实施,争取在终端通信、物联网、RTLS(实时定位系统)等领域有所突破。加强与全球航空航天领域龙头企业对接交流,争取本地企业尽快进入供应链体系。
能源装备。加快推动10MW及以上海洋风电机组、生物质垃圾沼气发电热电联产成套装备、贯流式水轮机和分布式能源装备等产品开发,巩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设备优势地位,依托太阳能薄膜项目和航空发动机项目,力争在光伏发电设备、燃气轮机等领域有所突破。结合国家特高压工程和智慧电网建设,提升变压器、电力电缆和开关柜等现有产品智能化水平,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先进产品。结合本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井口装置、仪器仪表、钻井辅助设备等配套装备开发投放,积极引进勘探、钻井、完井、压裂和站场集输等环节成套装备企业。
节能环保装备。巩固烟气脱硫脱硝、垃圾高效清洁焚烧发电、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储运和机动车尾气处理等现有技术装备产品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总集成总承包能力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积极引进PM2.5(细颗粒物)脱除、污水电解催化氧化、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器系统)、土壤重金属电动分离、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三废应急处理等大型成套节能环保设备和高效空气净化器、深层次净水器等家用环保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依托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城市固废储运车辆。
关键基础件。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和汽车、智能终端、大型成套装备等产业发展迫切需求,推动模具、铸锻件、连接件、密封件、齿轮和轴承等工业基础零部件领域企业与整机企业开展紧密技术合作,深度参与产品开发,重点发展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半导体级精密微型连接件模具、多注射头塑料封装模具和金属与塑料零件复合模具等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风电设备及水电机组铸锻件、数控机床铸锻件、高性能汽车铸锻件和工程机械及轨道交通铸锻件等大型铸锻件,大型重载齿轮箱、风电齿轮箱、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齿轮箱、轨道交通齿轮箱、自动变速器用齿轮和减/增速器用齿轮等齿轮产品,以及其他高性能密封件、连接件和轴承产品。
专栏7: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依托现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快启动建设两江机器人研究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市内外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逐步将其升级为重庆市智能机器人行业创新平台。
装备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程:聚焦装备产品智能化需求,重点突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视觉检测、复杂工况多任务支持与协同技术、多机械系统交互与控制技术、精确参数辨识补偿技术等技术,加强感知、分析、决策、通信、控制、执行等关键环节先进技术的研发。
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发展工程:结合智能制造工程实施,引进智能制造领域系统集成商,推动本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与其深化合作,加快推出一批面向冲压、焊接、涂装等典型工序的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四)材料产业。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对原材料迫切需求,不断增强冶金、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产品支撑保障能力,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产品,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构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协同发展格局。到2020年力争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2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5000亿元。
先进金属材料。严格控制生铁、粗钢生产能力,推动长流程企业进一步优化技术工艺,加快废钢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利用,着力提升生铁、粗钢产品品质,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量;突出发展热轧及后端产品,重点发展耐候钢、大尺寸型钢、高强镀锌汽车钢、耐温钢、耐蚀钢、轴承钢、工模具钢和电工钢等精品钢材。适时调整电解铝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铝产业,提升铝及铝合金板锭品质,加快下游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汽车用铝、轨道车厢铝材、电池壳体、电池托盘和高品质铝箔等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快钛合金项目现有产能释放和后续产线建设,积极引进钛材料加工企业,延长钛合金产业链。加快镁合金推广应用,扩大生产规模化,重点发展大规格型材、宽幅板材和大型压铸件等合金产品。加大再生铜和铜精练企业引进力度,增加上游原料供给,推动现有铜材料企业围绕智能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超薄铜板带、精密铜管、环氧树脂覆铜板、陶瓷基覆铜板和铜基粉末材料,积极引进培育引线框架、铝铜复合管等其他精密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新型非金属材料。严格控制平板玻璃产能规模,重点发展汽车用夹层玻璃、特种钢化玻璃,平板显示用基板玻璃和盖板玻璃,建筑用幕墙玻璃、隔热隔音玻璃以及药用玻璃等高端玻璃制品。推动装饰陶瓷、卫浴陶瓷提档升级,加快蜂窝陶瓷、高纯超细陶瓷粉体等新型陶瓷和特种陶瓷产品发展。严格控制水泥产能规模,推动现有水泥企业提升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和专用水泥产品比重,依托现有水泥产能重点发展混凝土部品部件、外围护部品等水泥基建筑部品部件。严格控制烧结砖产能规模,积极引进绿色功能墙体材料,绿色阻燃保温材料等新型墙体屋面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推动现有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加快现有产能释放和后续产线建设,重点发展高性能玻纤及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增强型玻璃纤维、电子玻纤、玻璃微纤维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等玻璃纤维及下游产品。
化工合成材料。以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核心,发展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PU(聚氨酯)。以碳酸二甲酯项目为基础,发展苯酚、丙酮、碳酸二苯酯、PC(聚碳酸酯)。依托己二酸项目,发展聚酰胺。依托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发展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扩展聚酯种类。以MTO(甲醇制烯烃)项目为核心,发展VAE(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T—PVA(热塑性聚乙烯醇)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产品。扩大聚甲醛、PPS(聚苯硫醚)规模,发展聚乙烯/聚丙烯、乙丙橡胶等产品。
精细化工。围绕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和印制电路板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高纯试剂、电子特气等产品。推动合成氨/尿素生产企业开发工业用途,拓展三聚氰胺下游产品。发挥我市化工产品功能因子多的特点,发展功能添加剂、水处理剂等精细化学品。继续抓好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高固体涂料、粉末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新型涂料产品培育发展。积极推动锶盐资源精深有序开发利用。
前沿新材料。提升石墨烯薄膜规模化连续稳定生产能力,尽快形成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微片规模生产能力,推动石墨烯及碳基产品在触控显示、电池负极、特种涂料等领域应用。加快纳米纤维、纳米粉体等生产线建设,延伸发展纳米过滤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纺织材料、纳米吸附材料等成品。继续抓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无机粉末等增材制造材料领域研发生产企业引进培育。
专栏8: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材料研发应用公共创新平台工程:建设材料行业研产用联合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协作,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通新材料发展瓶颈,集中解决材料开发、制造装备、成型加工装备、加工工艺技术、工业化生产、行业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新材料产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其建设国家级、市级公共创新平台。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面达标工程:围绕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结合加强节能、超低排放、节水和污染排放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等工艺技术装备推广普及,到2020年实现材料产业领域全部重点企业达到本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化工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工程:巩固材料产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按照“1公里”“5公里”空间管控要求,依法依规引导长江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加快进入市政府批准的化工园区或化工集聚区,鼓励园区外化工企业搬迁入园。
(五)生物医药产业。聚焦人民群众对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特别是重大疾病免疫、筛查及治疗的迫切需求,加快完善生物药、化学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及数字医疗器械产业链,做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20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9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1300亿元。
生物药。重点引进培育基于免疫抗体技术、蛋白重组等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积极探索布局基于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TCR—T(基因修改的T细胞受体治疗法)等基因重组T细胞治疗药物及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生物制品。积极开展动物用疫苗产品研发。
化学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一线用药需求,重点发展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化学创新药以及具备一定技术壁垒或通过专利挑战等方式抢先上市的高端仿制药,积极承接原料药产业转移,做强特色原料药和辅料。
现代中药。围绕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妇儿科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加快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药新药、经典名方产品开发。支持企业遴选临床疗效明确、品牌基础好的重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积极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生产,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与质量管理规范。
数字医疗器械。围绕数字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端新型影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动态光学成像等)和智能医疗辅助产品,推动彩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高端医疗设备及其配套关键零部件,医疗机器人、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设备、无(微)创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产品、可穿戴或便携式等智能医疗辅助器具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围绕肿瘤、遗传疾病及罕见病等体外快速诊断筛查市场需求,推动基于高特异性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技术的体外快速诊断筛查产品开发;围绕人工器官替代与修复,发展植(介)入物关键技术及材料研究,积极推动人工器官、体外循环系统、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产品、骨科植入材料、纳米材料等研发与产业化。
专栏9: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重点产品引进培育工程:到2022年,行业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全市新药证书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年均取得量超过15件。
产业新生态重塑工程: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15个、独立法人临床前研究机构20个、临床试验机构20个、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3个,以及CRO(合同研发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和CSO(合同销售组织)等第三方服务机构10个。
(六)消费品产业。聚焦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行为变化趋势,着力推动纺织服装、特色轻工消费品应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加快利用互联网渠道拓展市场。到2020年力争消费品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2000亿元。
纺织服装。推动品牌服装企业加大产品设计环节投入,开展大规模、个性化高级服装定制。引导现有印染企业采用环保技术改造生产线。鼓励现有纺织企业巩固提升紧密纺、色纺、氨纶包芯等优势产品竞争力。加大纳米、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发展功能性纺织品和成衣制造。高起点承接沿海服装产能转移及国际快消服装品牌订单,大力推动服装领域技术管理人才返乡创业。结合智能产业、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融入可穿戴技术的智能服装和汽车内饰、医用、建筑用等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领域。
特色轻工消费品。推动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改性材料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发展汽车及电子电器塑料配件、塑料包装薄膜等塑料制品。严格控制现有制浆产能规模,以再生纸、浆板为原料发展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纸板及功能化纸包装制品、未漂白的生活用纸和各种高档包装用纸,适度发展文化用纸。引进培育文教体育艺术用品研发生产企业,发展具有视力脊椎保护功能的学生用品、安全益智高附加值玩具、多功能智能健身器材、休闲运动器材和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精品、旅游工艺品。推进老年用品、康复辅具、适老设施、养老服务等领域产品研发生产,推动养老产品集聚区建设,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扩大与国内外知名家具零售商的订单合作,培育发展个性化定制新模式,发展具有文化创意和环保健康理念、具备人工智能的高品质家具产品。以LED(发光二极管)光源为重点,发展适应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照明产品。提升五金制品规格档次。积极引进培育纯生物提取精华调配日用化学品研发生产企业,发展品牌化妆品加工及分装等业态。进一步完善钟表、眼镜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端机械表、智能表成表,高端机械机芯、电子机芯等核心零部件和时尚化品牌眼镜镜片及镜架等产品。
专栏10:消费品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消费品品牌提升工程:联合市内主流电视媒体,整合网络等渠道资源,深入挖掘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价值,通过提供优惠广告资源、录播品牌故事和提供营销渠道等方式,帮助企业宣传品牌、营销产品。到2020年力争形成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到2022年力争形成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
消费品工业产业生态互联网建设工程:与国内外优势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针对我市消费品工业发展短板,构建集原辅料供应、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设计及订单分拨、产品及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互联网平台,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促进形成消费品工业特色产业生态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浙能集团智能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布《浙江海风某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人)与浙江海风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投标报价:2776920.1684万元,工期:883日历天(以计划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华润集团守正电子招标平台发布《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689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近日,在广西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集团大力支持下,广西能源集团顺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至100亿元!广西能源集团资本实力、综合能力、行业影响力进一步跃升!近年来,广西能源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
当地时间7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2025年贸易与环境周“绿色转型:中国经验与建议”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举办。明阳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作开场发言。明阳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超表示,三十多年来,明阳一直致力于推动风电技术创新发展,使得过去成本高昂的清洁能源成为人人用得上、用得起的平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一场址工程竣工海洋环境保护验收评审会在海口举行,顺利通过验收。会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邀请知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项目一
近日,烟台市发改委公布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04112号:关于“支持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建议的答复。对半岛南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支持情况: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我局已分别于2024年5月21日、2025年1月17日出具了国家电投烟台半岛南3号二期和国家能源山东半岛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选址支持性意
7月2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对李传芝、罗坚、郑念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玉环大力发展海岛电力事业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浙江省积极支持台州市、玉环市电网建设发展。玉环当前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5座。“十四五”期间为满足玉环新增供电及新能源并网需求,已相继在玉环投产220千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或“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中标海洋系列项目的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中天科技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海缆”)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预中标公示,确认中标/预中标国内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华润集团守正电子招标平台发布《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689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海西州重点招商项目专场签约活动在西宁举行。会上,浙江运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西州德令哈工业园管委会成功签订总投资20亿元的智算中心与风电整机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由两大核心板块构成: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建设1000
6月21日,三一重能海上风机批量商业化首个项目——揭阳惠来石碑山“上大压小”风电项目老旧机组拆除工作正式启动。这不仅是廿载老牌风电场“焕新升级”的开端,更是三一重能海上风电产品应用实践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国家首批特许权风电项目,石碑山风电场原装机容量100.2MW,采用167台单机容量0.6兆瓦的
6月28日,由中车山东风电公司自主研发、专为西北地区打造的首台套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在中车白银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并实现量产,标志着中车在白银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取得重要突破,也为白银市乃至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白银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延保,中车山东风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式告别政府定价时代。在136号文撕开补贴温床的裂痕中,中国海上风电正上演着史诗级的双重突围:向东,是水深超45米的深远海战场,造价每千瓦1.3-1.8万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6月20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作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受邀出席大会,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议题。数据显示,全球近80%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中国近海水深5-50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浙能集团智能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布《浙江海风某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人)与浙江海风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投标报价:2776920.1684万元,工期:883日历天(以计划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中广核新能源山东济宁汶上南站1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中广核新能源山东济宁汶上南站100MW风电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东部,属内陆平原风电场,主要涉及汶上街道、南站街道、刘楼镇、次邱镇、苑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了2025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五月份全国风电率分别为93.2%。汇总统计,2025年1~5月份风光利用率低于95%。2025年5月,全国有4个省的风电利用率低于90%,5个省的光伏利用率低于90%。其中,西藏的风、光项目利用率仅为75%和64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国能e招发布《国电电力国电申能唐山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长飞(江苏)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5182.518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股份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华润集团守正电子招标平台发布《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689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一场址工程竣工海洋环境保护验收评审会在海口举行,顺利通过验收。会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邀请知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项目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陕建铁建承建的大唐华银芷江县碧涌大树坳风电场EPC总承包工程开工仪式在湖南怀化碧涌镇举行。大唐华银芷江碧涌、大树坳风电场项目,位于湖南怀化市,地处湘西地区,承载着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动绿色转型的重任。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48.5MW,总投资约9.12亿元,部署26台大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中国电建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中国电建河北工程公司中绿电木垒5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直接采购项目中标/成交公示》的公告。根据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标人。据悉,中国电建河北工程公司中绿电木垒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中绿电木垒100万千瓦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丽江市宁蒗县湾钩梁子风电场社会投资人公开优选中选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标人为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据悉,6月19日,丽江市宁蒗县湾钩梁子风电场社会投资人公开优选竞争性比选公告发布,公告显示,丽江市宁蒗县湾钩梁子风电场项目已列入云南省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达茂旗园区4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宁夏华电海原“以大代小”增容更新45万千瓦、25万千瓦风电项目两个标段风电机组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规模合计1100MW,单机容量6.25MW/10MW。根据招标公告,中国核建中核华兴西北内蒙古西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达茂旗园区40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