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引言】前几篇文章我们分析讨论了影响市场盈余的几个因素:计划发用电、网损及日前出清结算机制。之前的分析是基于通用的节点定价理论的分析,并没有完全按照广东现货市场规则。本文结合广东现货市场的相关结算规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关阅读:
(来源:微信公众号“走进电力市场”作者:荆朝霞 骆子雅)
【内容提要】
【现货市场前计划发用电代理商收支是平衡的】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同时扮演了计划发电、计划用电的代理商的角色。目前的现货市场规则中,未写关于计划发用电的详细的结算规则。这是由于,在现货市场前,代理商对发电按上网电价结算、对用户按目录电价结算,差价正好是政府核定的输配电费(这里不考虑计划发电平均上网电价的变化以及非市场用户平均目录电价的变化),代理商是收支平衡的,没有盈利,也没有亏算。结算系统中可以不考虑。
【现货市场下,阻塞时平衡的(发电,用户)对的总收支也不一定平衡】但是,现货市场环境下情况发生了变化。现货市场是全电量出清,每个节点的所有发电和所有用户都应该按照所在节点的电价结算。对一个(发电,用户)的组合来说,即使“发电功率=用电功率”,如果发电和用户不在同一个节点,按现货市场结算规则其总收支是不平衡的:如果发电在低价节点,用户在高价节点,则总收支为负;反之,如果发电在高价节点,用户在低价节点,则总收支为正。对整个系统来说,由于总体上电是从低价节点流向高价节点,因此总体的收支为正,这个总体的收支就是总阻塞盈余。
【双边交易在现货市场中的结算】对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对,也可以按双边交易来结算:发电和用户之间签订了双边合同,交易价自行决定,无需申报给现货市场运营机构。但是,双边交易需根据交易量及发电、用户所在节点的电价差支付阻塞费。如果双边交易的发电在低价节点,用户在高价节点,则就需要缴纳正的阻塞费。
【直接按节点电价结算和按双边交易结算的结果是一样的】以上分析了对(发电,用户)对的两种结算方法,但无论是“发电和用户都直接按所在节点电价结算”,还是“将其看为一个双边合约支付阻塞费”,与市场运营机构的总结算是一样的,都需要支付一个阻塞费。
【用户签订差价合约可以完美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以上分析中仅考虑了现货市场的结算。实际市场规则中,还包含了中长期差价合约的结算。目前广东电力市场中,中长期差价合约的结算点只有一个,即系统统一结算点。如果考虑用户的日前申报量=实际用电量=差价合约量,则用户可以完全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无论现货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需要支付的总电费(对现货市场的结算以及与差价合约对手方的结算)恒定等于:差价合约价*差价合约量。
【电厂的现货市场交割点(所在节点)如果与中长期合约交割点不一致需要承担阻塞费】但对电厂来说,即使日前出清量=实时出清量=差价合约量,如果发电所在节点与全网的统一结算价不同,则总收入会受到现货市场的价格,差额就是这个交易在现货市场中应该缴纳的阻塞费。
【用到岸价、离岸价和运输费理解阻塞费】也就是说,对于签订了金融差价合约的(发电,用户),综合考虑现货市场结算和差价合约结算,用户可以完美规避风险,但发电需要承担发电所在节点与用户的结算点之间价格差异的风险。之前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分析,可以看为是发电承担了交易商品的运输费:差价合约的合约价是到岸价(送到用户的位置的价格,从电厂送到用户的运输成本需要电厂承担)。
【现货市场结算公式的两个部分】广东现货市场规则中对发电、用户的结算公式中,实际上都包含了两部分结算内容:1)现货市场运营机构与现货市场发电、用户的结算;2)代替市场主体或者说中长期合约代理商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
【对计划发用电合约的理解影响应该承担阻塞费的对象】用以上方法对计划发用电进行分析,结果取决于对发用电合约的理解。政府委托代理商对计划发电、非市场用户分别签订了两份差价合约。这两份差价合约的基准价是什么?或者说合约的结算点在哪里?1)如果认为两份合约的结算点都在系统统一结算点,按以上分析,用户可以完美规避风险,无论现货市场价格如何波动,按目录电价结算即可。但对电厂来说,需要承担电厂所在节点与统一结算点之间的价差。但目前的结算规则中没有对计划发电收取这部分费用。2)如果认为对用户的结算点在系统统一结算点,而对发电的结算点在发电所在节点(广东当前的规则),则发电和用户都可以完美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无论现货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发电按上网电价结算,用户按目录电价结算。但是,这种情况下,代理商分别与发电、用户签订的两个差价合约将不能对冲,如果发电所在节点的价格比用户结算节点的电价低,则会产生亏损。目前的市场规则中,并没有对这部分盈亏进行结算。
总体来说,就是现在的市场规则中,没有对计划发用电的阻塞费进行结算,发电、用户、代理商都未缴纳这部分费用,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市场化用户阻塞盈余的亏空。
【正文】
一、现货市场前计划发用电代理商的收支
前面的文章(走进电力市场:广东现货市场9|计划发电和非市场用户结算造成的市场盈亏,广东现货市场10|计划发电和非市场用户结算造成的市场盈亏及其分摊)中,我们分析了在计划发电、非市场用户的电力交易中电网公司所扮演的代理商的角色。代理商代理政府分别与发电、用户签订了差价合约。我们知道,差价合约可以看为一种金融衍生品,签订差价合约的市场主体,是可能产生盈亏的。差价合约有三个要素:合约量、合约价和基准价(关于差价合约的详细介绍可参考(走进电力市场:电力市场设计|电力差价合约的设计与应用))。如果①电厂的发电量与合约量相同,②电厂在现货市场的结算价与基准价相同,则差价合约对电厂起到了套期保值的作用,电厂规避了电力市场价格的风险。同样,如果①用户的发电量和合约量相同,②用户在现货市场的结算价与基准价相同,则差价合约对用户也起到了套期保值的作用,用户也规避了电力市场价格的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看到,电厂和用户要完全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前提是差价合约的结算点与其现货市场的结算点相同,或者说,中长期确定的基准价与其在现货市场的结算价相同。如果电厂和用户在同一个节点,则代理商可以将与电厂、用户的中长期合约的结算点都定在该节点,这样电厂和用户都可以完全套期保值,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对代理商来说,如果两个合约的数量相同,则两个合约的风险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一个赚钱,一个就亏钱,总收支永远为零。
现货市场前,没有节点电价,整个系统中只有一个电价,所以代理商与发电、用户的两个差价合约的结算点相同,基准价相同,两个合约的风险可以对冲,发电、用户也可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总体上,发电商按上网电价结算,用户按目录电价结算,代理商的总盈亏为零。电力市场的结算规则中,可以不考虑这部分交易。
二、现货市场下(发电,用户)对的结算
这里分析现货市场下,一个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对的结算。假设某个机组G(所在节点为A)与某个负荷L(所在节点为B),委托某售电公司S代理统一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假设G和L在现货市场的交割量均为Q,节点A和节点B的电价分别为Pa和Pb。
现货市场中,对这种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交易对,有两种结算方式。
1)分别对发电和用户按所在节点的电价结算。则现货市场运营机构对这个交易对的总结算为(运营机构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1】总结算=发电结算+用户结算=Q(Pa-Pb)
从上面的公式看到,如果Pa≠Pb,则总结算不等于零。如果Pa>Pb,则总结算为正,如果Pa 2)对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对收取阻塞费。现货市场中,允许市场成员提交双边交易,双边交易的双方的交易价格自行决定,不需要提交给现货市场运营机构,但需要根据发电、用户所在节点的电价差缴纳阻塞费。 【2】阻塞费=交易量*节点价差=Q(Pa-Pb) 可以看到,对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对,无论对其分别按现货市场所在节点的价格结算,还是对其按节点价差收取阻塞费,市场运营机构的总收支是一样的,收支的正负取决于发电、用户两个节点的电价差。如果Pa>Pb,则总结算为正,如果Pa 也就是说,现货市场下,如果发电和用户不在一个节点,并且系统发生阻塞,则功率平衡的(发电,用户)对的总收支也不一定平衡。 三、现货市场下考虑差价合约的结算 1、现货市场下用户的结算 前面分析中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无论对发电还是用户,如果其签订了差价合约,且①现货市场的结算电量(发电量或用电量)与合约量相同,②且其在现货市场的结算价与差价合约中约定的基准价相同,则差价合约对电厂、用户可以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完全规避电力市场价格的风险。 广东当前的现货市场规则中,用户的结算价为系统统一结算点价格。而广东电力市场中目前定义的中长期差价合约的交割点也是系统统一结算点。也就是说,广东省电力市场中的中长期差价合约的结算点与用户的现货市场结算点是相同的。 因此,现货市场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签订差价合约完美规避现货市场价格的风险。如果用户的日前申报量=实际用电量=差价合约量,则无论现货市场价格如何变化,用户需要支付的总电费(对现货市场的结算以及与差价合约对手方的结算)恒定等于: 【3】用户支出=差价合约价*差价合约量 2、现货市场下发电的结算 按照当前的市场规则,所有中长期差价合约的交割点都在系统统一结算点。而在现货市场中,电厂是按其所在节点的电价结算。因此,即使电厂的“日前出清量=实时出清量=差价合约量”,如果发电所在节点的电价与全网的统一结算价不同,电厂的总收入会受到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差额就是这个交易在现货市场中应该缴纳的阻塞费。 【4】电厂收入=差价合约价*差价合约量– (统一结算点电价-电厂所在节点电价)*差价合约量 也就是说,如果电厂的现货市场交割点(所在节点)与中长期合约交割点不一致,需要承担阻塞费。但阻塞费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取决于统一结算点电价与电厂所在节点电价之间的关系。 3、用到岸价、离岸价和运输费理解阻塞费 对于签订了金融差价合约的(发电,用户)对,综合考虑现货市场结算和差价合约结算,用户可以完美规避风险,但发电需要承担发电所在节点与用户的结算点之间价格差异的风险。之前文章(走进电力市场:广东现货市场8|改进建议2——输电权相关设计)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分析,可以看为是发电承担了交易商品的运输费:差价合约的合约价是到岸价(送到用户的位置的价格),现货市场中从电厂送到用户的运输成本需要电厂承担(现货市场中,这个运输成本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取决于发电上网点的价格与用户结算价之间的关系)。 四、现货市场下市场化发用电主体结算公式分析 1、市场化用户的结算公式 1)市场化用户总结算公式 根据《广东电力市场结算实施细则》(下面简称《结算细则》),市场用户侧的总支出结算公式为: 【5】C支出=C日前+C实时+C中长期差价+C中长期交易+C分摊+C返还 其中:C支出为市场用户的电费支出; C日前为市场用户日前市场电能量电费; C实时为市场用户实时市场偏差电能量电费; C中长期差价为市场用户中长期合约差价电费; C中长期交易为市场用户中长期合约交易环节的盈亏; C分摊为市场用户的分摊费用; C返还为市场用户的市场盈余等平衡资金返还费用。 2)市场化用户简化结算公式 为了简单起见,进行以下假设。1)忽略中长期合约交易环节的盈亏C中长期交易、分摊费用C分摊;2)返还费用C返还中忽略除阻塞盈余外的其他部分;3)仅考虑一个时段t;4)忽略日前电量和实时电量的偏差,即认为:日前申报量=实时用电量,系统日前负荷预测=系统实际负荷,则日前电价=实时电价。对某个市场用户i,其结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6】C支出,Li=C日前,Li+C中长期差价,Li+C返还,Li 3)市场化用户结算公式的分拆 上述公式【6】中对市场用户的结算实际上涉及两种结算,①市场运营者向市场用户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C支出1,Li,②市场运营者帮中长期合约的对手方向市场用户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C支出2,Li。 【7】C支出,Li= C支出1,Li+ C支出2,Li 【8】C支出1,Li= C日前,Li+C返还,Li 【9】C支出2,Li= C中长期差价,Li 4)市场运营者对市场用户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 【10】C日前,Li=Q日前,LiP日前,Li 【11】C返还,Li= -C市场阻塞盈余K电量比,Li 【12】K电量比,Li=Q日前,Li/ Q日前,市场总 其中:P日前,Li为用户i在日前市场该时段的结算价; Q日前,i为用户i在该时段的现货结算量(=日前申报量=实时用电量)。 C市场阻塞盈余为所有市场发用电结算总的阻塞盈余,为所有市场化发用电主体按所在节点价格结算得到的总的收支不平衡量; Q日前,市场总为市场化用户在该时段的现货总用电量。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将C支出1,Li表达为下式 【13】C支出1,Li=C日前,Li+C返还,Li =Q日前,Li*(P日前,Li-C市场阻塞盈余/ Q日前,市场总) 上述公式是某个市场用户i的结算。如果对所有市场用户求和,可以得到: 【14】C1Σ=ΣC支出1,Li =ΣC日前,Li+ΣC返还,Li =ΣiQ日前,Li* P日前,Li-C市场阻塞盈余ΣQ日前,Li/ Q日前,市场总 =ΣQ日前,Li* P日前,Li-C市场阻塞盈余 5)市场运营者帮差价合约对手方向市场用户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 【15】C支出2,Li=C中长期差价 =Q净合约,Li×(P净合约,Li-P基准,LCi) 其中:Q净合约,Li为用户i在该时段的中长期净合约电量; P净合约,Li为用户i在该时段中长期合约综合价格; P基准,LCj为该差价合约的结算基准价。 6)市场运营者对市场用户的总结算 C支出,Li= C支出1,Li+ C支出2,Li =Q日前,LiP日前,Li+C返还,Li+Q净合约,Li(P净合约,Li-P基准,Li)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①用户的差价合约量与实际用电量完全相同,即P日前,Li=P净合约,Li,②则有差价合约的结算基准价与现货市场的结算价相同,即P日前,LCi=P基准,Li,则可以得到 C支出,Li=Q净合约,LiP净合约,Li+C返还,Li 可以看到,如果不考虑返还的部分(阻塞盈余分摊),用户在签订了差价合约且合约基准价与现货市场结算价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合约量与用电量相同,就可以完全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 2、市场化发电的结算公式 1)完整的市场化发电结算公式 根据《结算细则》,市场化发电机组B类机组总收入的结算如下: 【16】R=R日前+R实时+R中长期差价+R中长期交易+R补偿+R考核 其中:R为B类机组电费收入; R日前为机组日前市场电能量电费收入; R实时为机组实时市场偏差电量电费收入; R中长期差价为机组中长期合约差价电费收入,含基数合约差价电费收入; R中长期交易为机组中长期合约交易环节的盈亏,含基数交易盈亏; R补偿为机组启动、空载等补偿费用; R考核为机组热电联产等考核费用。 2)简化的市场化发电结算公式 同样,为了简单起见,进行以下简化。1)忽略中长期合约交易环节的盈亏R中长期交易、补偿费用R补偿;以及考核费用R考核。3)仅考虑一个时段t;4)忽略日前电量和实时电量的偏差,即认为:日前出清量=实时出清量,系统日前负荷预测=系统实际负荷,则日前电价=实时电价。对某个B类机组j,其结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17】R收入,Gj=R日前,Gi+R中长期差价,Gj 上述公式中对B类机组的结算实际上涉及两种结算,①市场运营者向B类机组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②市场运营者帮中长期合约的对手方向B类机组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 【18】R收入,Gj=R收入1,Gj+R收入2,Gj 【19】R收入1,Gj=R日前,Gj 【20】R收入2,Gj=R中长期差价,Gj 3)市场运营者对市场发电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 【21】R日前,Gj=Q日前,Gj*P日前,Gj 其中:P日前,Gj为机组在日前市场该时段的结算价,按当前广东规则是机组所在节点,比如节点n的电价P日前,n); Q日前,Gj为机组j在该时段的现货结算量(=日前出清量=实时出清量)。 上述公式是某个B类机组j的市场化发电的结算。如果对所有B类机组求和,可以得到: 【22】R1Σ=ΣjR日前,Gj=ΣjQ日前,Gj*P日前,Gj 4)市场运营者帮差价合约对手方向市场发电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 【23】R收入2,Gj=R中长期差价=Q净合约,Gj×(P净合约,Gj-P基准,Gj) 其中:Q净合约,Gj为机组j在该时段的中长期净合约电量; P净合约,Gj为机组j在该时段中长期合约综合价格(如果只有一份中长期合约,就是该份合约中约定的合约价); P基准,Gj为该差价合约的结算基准价。 5)市场运营者对市场发电的总结算 【24】R收入,Gj=R收入1,Gj+R收入2,Gj =Q日前,Gj*P日前,Gj+Q净合约,Gj×(P净合约,Gj-P基准,Gj)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①机组的差价合约量与实际发电量完全相同,即Q日前,Gj=Q净合约,Gj,②差价合约的结算基准价与现货市场的结算价相同,即P日前,Gj=P基准,Gj,则可以得到 【25】R收入,Gj=Q净合约,Gj×P净合约,Gj 可以看到,发电通过差价合约实现了对现货价格风险的完全的规避,收入完全决定于合约价格,不受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3、市场化发用电的总结算 这里分析将市场化的发电、用电看为一个总体下的结算公式。 1)市场运营者向市场所有发用电主体进行现货市场的结算 根据前面的公式,可以得到市场运营者对所有市场化发用电的现货总结算为 【26】N1Σ=C1Σ-R1Σ =ΣQ日前,Li* P日前,Li-C市场阻塞盈余-ΣjQ日前,Gj*P日前,Gj =ΣQ日前,Li* P日前,Li-ΣjQ日前,Gj*P日前,Gj-C市场阻塞盈余 从阻塞盈余的定义可以知道,上面的公式前两项之和即为“市场阻塞盈余”的计算公式。因此总收支为零。即 【27】N1Σ=0 注意,这里的“市场阻塞盈余”并不是常规节点定价理论中定义的总阻塞盈余,而是所有市场化发用电主体总的结算的盈余。常规节点电价理论中的总阻塞盈余是全系统的市场盈余,是通过对所有节点的发电、负荷按所在节点电价结算得到的。这里的盈余只是对市场化发用电主体(市场化用户,以及B类机组扣除基数电量后的的市场化电量)结算得到的,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为负。后面我们再用具体的算例进一步分析。 2)市场运营者向市场发用电进行差价合约的结算 根据前面的公式,可以得到市场运营者对所有市场化发用电的市场化差价合约总结算为 【28】N2Σ=C2Σ-R2Σ =ΣiQ净合约,Li×(P净合约,Li-P日前,Li)-ΣjQ净合约,Gj×(P净合约,Gj-P日前,Gj) i∈L, j∈G 市场化差价合约为市场主体自由签订的,每份合约中,用户的合约量与发电的合约量相同,合约价相同,因此可以得到: 【29】ΣiQ净合约,Li=ΣjQ净合约,Gj 【30】ΣiQ净合约,Li×P净合约,Li=ΣjQ净合约,Gj×P净合约,Gj 带入公式【28】,可以得到: 【31】N2Σ=C2Σ-R2Σ=-ΣiQ净合约,LiP日前,Li+ΣjQ净合约,GjP日前,Gj 在目前广东的电力市场规则中,所有差价合约的结算点都为系统统一结算点,也就是说所有差价合约的基准价都是系统统一结算点价格P日前,av,上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32】N2Σ=C2Σ-R2Σ=P日前,av(ΣjQ净合约,Gj-ΣiQ净合约,Li) 考虑到【29】ΣjQ净合约,Gj=ΣiQ净合约,Li,因此可以得到: 【33】N2Σ=0 也就是说,差价合约结算中,收支也是平衡的,总收支为零。但注意的是,这是在所有发电、所有用户的差价合约的合约结算点相同,或者说基准价相同的情况下得到的。 五、现货市场下计划发用电主体结算公式分析 1、概述 广东的现货市场是全电量出清的市场,各个节点的电价是根据全系统的功率平衡计算出来的。因此,对未进入市场的发用电主体,即计划发用电主体,包括B类机组的市场化发电和非市场用户,也应该用类似市场化发用电主体的方法进行结算。不同的是,计划发、用电主体分别与政府或计划发用电的代理机构(当前为电网公司)按照政府核定的上网电价、目录电价签订了计划电的合约。 可以将计划电合约看为一类特殊的差价合约。具有包括两种:①发电与政府签订的合约,②政府与用户签订的合约。两种合约中,都有一方是政府。 2、市场运营机构对计划发用电主体的现货市场结算 由于现货市场是全电量出清,因此现货市场下所有的发电、用电主体都需要按照现货市场的规则结算。对单个发电、用户主体来说,其结算公式与市场化主体的公式是一样的。这里给出所有计划发用电主体的现货市场总结算。 在市场化用户的结算公式中,有阻塞盈余分摊一项。即把市场化发用电结算中产生的阻塞盈余按邮票法分给所有市场主体。 【问题】分析对计划发用电主体的结算时,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是否应将计划发用电现货市场结算中的阻塞盈余分配计划发用电主体?分给发电还是分给用户?或者分给市场运营机构? 由于这个问题尚未确定,下面的公式中先不考虑阻塞盈余的分配。仅考虑现货市场本身按节点电价结算的部分。 根据前面的公式,可以得到不考虑阻塞盈余分配情况下,市场运营者对所有计划发用电主体的现货总结算为 【34】N1ΣP’=C1ΣP’-R1ΣP =ΣkQ日前,PLkP日前,PLk-ΣhQ日前,PGh*P日前,PGh 从【34】看到,该结果即为所有计划发用电主体按现货节点电价结算计算得到的总阻塞盈余。 2、政府的合约结算 1)政府与用户签订的合约 政府与非市场用户签订的合约中,合约价为目录电价,合约量为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因此,非市场用户(用下标PL表示)k的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结算为 【35】C支出2,PLk=C中长期差价 =Q净合约,PLk×(P净合约,PLk-P日前,PLk) =Q用电量,PLk×(P目录,PLk-P日前,PLk) 其中:Q用电量,PLk为用户k在该时段的用电量; P目录,PLk为用户k的目录电价; P日前,PLk为该政府授权合约的结算基准价,后面再具体讨论其取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7月3日,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广西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千方百计扭亏控亏提升经营绩效,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集团公司“十四五”圆满收官多作贡献。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曹海东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内蒙送北京、天津月内省间绿色电力挂牌交易”正式成交结果,蒙西外送华北绿电电量成功突破1亿千瓦时,有效助力自治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继5月促成首笔蒙西送华北绿电交易后,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持续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深化与北京交易中心协作,常态化开展蒙西送京
6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小辰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7月1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共同举办2025年浙江电力市场服务春风行动(杭州站),针对全市场主体多渠道联合开展电力政策培训会,累计培训市场主体超5500余人。随着浙江电力市场“春风行动”最后一站——杭州站的结束,标志着为期3个月、覆盖11家地市的首轮走访圆满收官。截至目前,“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2025年5月售电公司注册情况。2025年5月,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受理生效市场注册售电公司5家,6月受理生效市场注册售电公司5家。详情如下: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内能源新能字〔2025〕361号,以下简称《通知》),成为国内首个响应《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的省份。《通知》充分以650号文精神为基础,对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征求《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对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3.0进行修改完善。修订:调整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征求《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
6月29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万成功2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连续运行72小时3次满充放循环,取得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独立新型储能整套启动试运行完成批准文件,并于6月30日进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开通交易权限,正式转商运营。该项目采用195兆
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可行性、稳定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资本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博思创构建价值新生态的战略蓝图,离不开资本力量的支撑。近期,海博思创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护航,深度挖掘并释放绿色能源资产的
当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已正式步入常态化运行阶段,市场机制日益成熟;陕西、辽宁等电力现货市场也处于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不断探索和完善市场规则。在此背景下,北极星售电网整理了2025年6月23日至6月29日这一周内,山西、广东、山东、蒙西、陕西、辽宁六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近日,贵州省林业局就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009号提案发表回复。其中提到,下一步,将推动以林业碳汇为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一是积极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指导江口尽快完成第三方审定工作,指导荔波、镇宁、印江、贞丰等完成林权流转、PDD文件
2025年7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表示,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例如,近期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工程已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关锡璠介绍,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