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电池的循环性能
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做到reversible呢?
首先作者用的是多孔金电极(NPG),NPG除了作为空气正极稳定性好,没有碳分解之外(文中用红外证明了Super P做正极会产生碳酸锂),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表面增强拉曼(SERS), 这就有利于增强探测放电产物的原位生成和分解。第二个因素就是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液,0.1M LiClO4/DMSO,这也是在之后的进行机理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解液。
文章再次用红外证明这种电解液相对于0.1M LiPF6-tetraglyme,0.1M LiPF6-DME是稳定的,不会产生碳酸锂。此外,电池的性能实现了100圈的循环(图1),在今天看起来不咋样,但是在当时循环性能是非常好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文采用的是限电压循环,而大多数的锂空电池在文章中都是限容量循环,因为限电压的话,很多产物是充不回去的。
至此,证明了副反应少,就能证明是可逆的了吗?当然不能,最重要的是要证明放电中消耗的气体在充电时能不能再回来,那么就得对氧气进行监测。本文中用的就是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将放电/充电的电量与消耗/产生的气体结合起来,得到了如下的关系:
图2. DEMS分析得到的充放电过程中e/O2的值
理想的e/O2的值为2,这里得到的 数值误差非常小了,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探测到CO2的产生,因此称之为reversible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此,锂空气电池实现了regeable到reversible的转变,这篇文章也吸引了各国科研工作者的注意。之后,大量的研究人员投入到锂空气电池方向的研究。同时这篇文章所建立的方法,也为后面的研究者所效仿。比如研究反应机理用SERS,研究副反应用DEMS。因此这篇文章对于锂空气电池的发展是具有推进作用的。
二、Cycling Li-O2batteries via LiOH formationand decomposition(2015,Science)
这是一篇被comment了两次的文章。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呢?让我们来深入地看一下。
基于前文所提到的,锂空气电池基于Li2O2的生成和分解,但是这个表述是基于电解液是非水系的前提下。如果电解液中有水的话,那么Li2O2就不再稳定,会与水反应生成LiOH。这作为一种非传统的Li2O2的放点产物是具有新意的,但是如何将其体现到电池性能的优化上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采用rGO为正极,电解液为0.05 M LiI/0.25 M LiTFSI/DME,加LiI的作用是因为I-和I3-是氧化还原电对,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中间体,来促进放电和充电,达到增大电池容量和减小充电过电势的目的,空气电池中有很多这样的报道。
先给大家看一下电池性能,1 A/g电流密度下实现了 2000圈都没有问题,放电电压还能保持在2.6 V,而且充电过电势大约只有0.2 V(图3),是刷新了锂空电池的记录的,这个性能应该是锂离子电池也很难达到的吧,读到这里不禁大赞,这是什么神仙电池!顶刊就是顶刊!别急,后面我们会提到这个问题。
图3. 电池的循环性能
树大招风,如此优秀的性能,必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我们接下来看两个评论这篇文章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篇评论是从理论角度来评论的,假使这个电池的充电反应为:4LiOH↔4Li++ 4e−+ 2H2O + O2, 这个反应的标准平衡电位是3.34 V。水含量的变化对反应的电位影响很小(0.02 - 0.009 V),而氧化还原介体的反应6I−↔2I3−+4e−平衡电位为 3V。那么充电阶段进行的反应为4LiOH + 2I3−↔4Li++ 6I−+ 2H2O + O2,于是求得该反应的ΔG=4× (3.347 − 3.00) = 1.39 eV,对应的反应平衡常数为K=exp[−(ΔGc/kBT)] ~ 10−24,如此缓慢的一个反应,基本上可以认为不发生,那么这也就与文章中提到的以I−/I3−为氧化还原介体矛盾(简单来说,氧化性弱的A生成不了氧化性更强的B,所以反应不可能发生)。
第二篇评论是从实验的角度对文章的循环及容量部分提出异议。支撑信息中提到,正极部分rGO的在0.01-0.15mg,在做长循环的时候用的是0.01mg来计算电流, 5A/g对应的绝对电流为50uA, 1A/g对应的则为10uA(1000mAh g-1下的绝对容量为0.01 mAh),电流如此之小。那么必然导致循环的容量特别小。如此小的容量来测试循环性能其实意义是不大的。看看评论文章中是如何说的:一个电池用电解液1ml,LiI的浓度为0.05mol L-1, 一个I-得到两个电子转变成I3-,所以I3-/I-氧化还原就可以贡献出(0.05 * 10−3mol * 96;485 C mol−1)/(3.6 C mAh-1)*2/3=0.89 mAh的容量,远远大于循环所需要的0.01 mAh. 此外,评论者还做了实验来验证,在循环100圈之后,电解液的浓度由无色变为了棕色,这表明了I3-浓度的增加,而正极还是有LiOH,所以作者认为这个电池是由两个电池反应构成,一个是不可逆的LiOH的生成,另外一个是可逆的Li-I反应(图4)。
作者也对这两个评论进行了回应,具体的回应请见参考文献。总结起来就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因为涉及到了水和LiI这两种添加剂,而水会和锂反应,导致水含量的降低 ,这又有可能会使产物转变成Li2O2,这时LiI就能起到氧化还原介体的作用。但是真实的情况如何,谁也不清楚,或许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
图4 透明电池的循环测试
三、A lithium–oxygen battery based onlithium superoxide(2016,Nature)
这是一篇神奇的文章 ,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篇报道产物只有LiO2的文章,因为LiO2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是极不稳定的,一般的放电产物都是Li2O2,如果是含水量多的话,那就是LiOH。
在Na/K-O2电池中,超氧化物的分解过电势很低,所以形成超氧化物的产物对提高能量效率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这篇文章中使用的电池很常规,电池组成与其他电池体系的区别就是催化剂,作者使用水热合成的Ir–rGO。测试电池的放电产物的依据主要是用HE-XRD和拉曼光谱在1123和1505 cm−1处的峰来确认(图5a,b),并且引用了其他文献中超氧化物或者超氧根的拉曼峰位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此外,作者用DEMS来证明了充电过程中e−/O2比值为1.00,对应于充电反应:LiO2→ Li + O2,而且充电过程中没有检测到CO2和H2的产生。作者也测试了放电过程,e−/O2比值为1.02,这也验证了放电反应的产物是LiO2。从作者的HE-XRD结果来看LiO2在静置7天后,LiO2的峰依然存在,但是同时产生了新的Li2O2的峰,证明了LiO2可以稳定很长时间,并且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Li2O2。
图5. 放电产物的表征
但是这篇文章还是存在疑点的,仅仅换了一个催化剂就能实现这么大的转变吗?
我么知道催化剂只是转变了反应的快慢,对产物的最终状态是没法改变的。Bryan D. McCloskey在之后重复了这篇工作,并在之后发表文章(J. Phys. Chem. Lett. 2017,8, 1169−1174)指出,超氧化锂的拉曼峰其实是PVdF的分解造成的,如果将粘结剂PVdF换成 PTFE,那么就不会检测到~1133 和 1525 cm−1这两个拉曼峰,这两个峰归结为-(CH=CF)-的特征峰(图6)。这可真巧啊,LiO2的拉曼峰正好对应上了PVdF分解产物的峰。作者还测试了放电过程中,是两电子的反应, 也用XRD证实了Li2O2是放电产物。
并且这一篇文章的结论也得到了韩国汉阳大学的锂电大牛Yang-Kook Sun的支持(ACS Energy Lett. 2017, 2,2756−2760)在其发表的观点文章中直接提到“In this Viewpoint, we discussed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related to LiO2including the possibility of LiO2as a stabilized final disgeproduct and main inducing factor (origin) of the side reactions.First,the identification of LiO2as a final disge product is incorrect...”,可谓是非常的直白了。但是由于Nature的受关注度远大于这两个期刊,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两篇文章,影响力自然小了很多。
图6. 使用不同碳材料和不同粘结剂的放电产物的拉曼光谱
个人来看,除了上述的疑问,还有几点:
(1)在Na-O2电池中,如果放电产物是NaO2的话,其过电位是很低的(参见Nature Materials12, 228–232(2013)和NatureChemistry7,496–501(2015))低于0.2 V,而在这篇文章中的电位大概在0.8 V,并且测试条件是小电流低容量,这和许多常规的催化剂的性能差不多,这也就没有体现出产物为超氧化物的优势,此外,电池的循环性能非常一般(40圈)。
(2)催化剂是不能改变产物的最终状态的,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之前已经有很多文章报道使用rGO作为正极的催化剂,产物都是Li2O2,但是加了Ir纳米粒子之后就造成了这么大的变化,确实不可思议。如果作者检测了rGO为正极的电池放电产物,那么情况又是如何呢?
(3)为了验证这个反应 Li++e-+LiO2→Li2O2,作者将气氛从O2转变成Ar电位先是迅速下降到2.5 V以下,然后再是缓慢回升(图5c),这个现象在空气电池放电的曲线上是很少见的,而且这个反应是一个固相与液相的反应,类似于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反应,电压应该逐渐减小才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总的来看,各有各的理由,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可能只有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好好唠唠嗑才能知道了,但是可重复性问题肯定是存在的。
接下来时间到了2018年,当大家都觉得锂空电池发高档文章越来越难,问鼎Nature,Science更加困难的时候,在一年中两篇顶刊发表,这确实是激动人心的事。
四、A lithium–oxygenbattery with a long cycle life in an air-like atmosphere(2018,Nature)
锂空气电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在空气条件下的应用,但是之前的文章都是在纯氧气条件下进行测试,如果真正应用的话,那可能就得背个氧气罐了,这就大大降低了锂空气电池引以为傲的能量密度,所以如何提升电池在空气条件下的应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情况不是那么容易,空气中含有的两个致命因素:H2O和CO2,都会对电池的正负极产生影响,导致电池的不可逆以及失效。
2018年5月21日,Nature在线发表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呢就是为了要解决空气条件下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在空气中运行那么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1)保护锂负极在长循环中的稳定性,减少水分对电池负极的腐蚀;
(2)电解液的长循环稳定性,电解液的分解和挥发是主要问题;
(3)正极的高催化性能以及稳定性。
图7. 循环性能和产物表征
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作者对电池的体系进行了如下的优化:
(1)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在锂负极的表面生成Li2CO3/C保护层,阻隔锂与水的反应,延长循环寿命(图7 a,b);
(2)使用MoS2纳米片做正极,离子液体EMIM-BF4和DMSO混合作为电解液,这个成分可以阻止CO2和H2O参加的副反应,从而促进电池的循环性能。
文章展示的结果是完美的:
(1)500 mA/g充放电各1 h实现了700圈的循环(图8),充放电各2 h的循环大于100;
(2)250圈之后依然没有副产物LiOH和Li2CO3,表明了电池体系对杂质气体的阻隔作用(图7c);并且利用理论计算来证明了Li2O2与H2O,CO2不反应;
(3)550圈内在空气中循环和氧气中循环的过电势差别不大(图7g);
(4)核磁证明550圈之后电解液依然没有分解。
图8. 循环性能
这篇文章出来之后还是引起了轰动的,毕竟实现了类空气条件下的空气电池长续航。文中给出的表征数据也是非常详尽,当我们确实不能理解分水和CO2为什么不与放电产物反应时,作者给出了非常详尽的理论计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个电池这么优秀,最后为何失效了,如果说最后能给出电池失效的原因可能就更好了,那么大家可能对这个电池体系进一步地优化。
此外,文章说了电池是在类空气条件下进行电池测试,但是测试的电池是在密闭的气氛下进行的(密闭的体积并没有给出),这个气氛中的水含量和CO2相对于敞开的体系来说是大大缩小的,水和CO2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所以电池的性能这么好也是情理之中。
五、A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oxygen battery based on a reversible four-electronconversion to lithium oxide (2018, Science)
锂空气电池的比容量高,是因为两点,一是锂的质量小,氧气不占电池质量, 二是生成Li2O2所获得的容量高。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容量的话,前者已经没法改变了,只能从第二个方向入手。
2018年8月24日,Science上发表此文章,实现了产物从Li2O2到Li2O的转变。本来一个氧气经过两电子反应生成Li2O2,但是生成Li2O经历的是四电子的转移,这样容量就扩大了一倍,更加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图9. Li-O2电池放电产物热力学和电池组成结构图
锂氧气电池在常温常压下的电池放电产物是Li2O2,这是因为此条件下Li2O2比Li2O要稳定,如果把温度提高的话,使Li2O更加稳定,那么就能够实现产物的转变。通过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得出了150 °C是临界温度转变点(图9a)。但是在此温度下,常规的电解液挥发很快,电池的长续航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作者采用了固态电解质(LAGP)+共融无机盐(LiNO3/KNO3)作为电解质,LAGP紧靠锂负极(锂的熔点为180 °C)来抑制产物的穿梭效应,熔融盐与正极接触。
此外,正极也进行了优化,使用的是Ni粉与LiNO3/KNO3溶液共烧形成的混合物,然后将正极压到集流体不锈钢网上,这样的正极具有高温稳定性(图9b)。循环之后没有副产物出现,而常规的碳正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进行循环,会产生Li-2O2和Li2CO3(图10b, c)。此外复合的Ni正极容量接近碳正极的二倍,是常规的有机系常温常压下的锂氧电池容量的10-20倍(图10a),我们从SEM可以看到,放电产物的尺寸能达到8 μm(图10e, g)。
作者对放电的产物都用滴定实验进行了定量分析,Li2CO3,Li2O2, Li2O, LiNO2,在0.1 mA cm–2电流,130,150,170°C下进行了产物分析,发现温度越高,Li2O的产物就越纯。在150°C下,0.05,0.1,0.2 mA cm–2电流下进行放电,电流越小,Li2O的产物就越纯。此外,作者还对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
图10. Ni复合正极与碳正极的性能对比与产物表征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亮点就在于实现了产物的转变,将传统的两电子变成了四电子反应,并且在容量提升的效果上是非常明显的,作者也对放电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中的表征手段都是很常规的,但是说明的问题还是很重要的。如果说之前的文章都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这篇文章完全是新建了一个房子,从概念的提出,电池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的设计都具有创新性,这些最后都反映到了电池的性能提升上来,完成度相当高。但是仍然给大家留了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正极、电解质的优化可能会使电池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以上就是锂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工作,这些工作或承前启后,或观点创新,或争议不断。在众多科研工作者二十年来的努力,将锂空从之前的不可逆,几圈循环,低容量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确实是不容易的。
无论如何,这些研究都推动了锂空电池的发展,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从一文不名到成为圣杯,这俨然是一名普通人的奋斗史。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我们期待锂空电池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固态电池板块持续火热,A股多家“涉固”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以来,南都电源一度斩获“20CM”涨停3连板,三日涨近67%;东峰集团也出现涨停3连板,德尔股份、宝丽迪等单日涨停,翔丰华、金龙羽等跟涨。消息面上,南都电源此前于8月30日表示,目前其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河南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驻马店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驻马店市新型储能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150万千瓦。鼓励优先建设集中式储能电站,提高利用效率。单个集中式储能电站装机容量规模以不低于10万千瓦为宜,
电池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动力电池是交通领域实现电气化的核心,能够间接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幅减少;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则可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但如何达到电池既便宜,又能量密度大,还能寿命更长?科学家在进行不断探索,各种技术路线也各显神通。锂离子电池是目前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能够加快锂-二氧化碳(Li-CO2,以下简称锂碳)电池催化剂的发展。这种电池既可储能,又能捕获有害气体。科学家在发表于《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期刊的论文中解释称,他们发明的新工具可以同步筛选催化剂,并对反应
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储能可以平抑波动,支撑光电风电大规模并网,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实现“双碳”目标,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但是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作为破题之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年来,随着氢能业态的大力推进,骥翀氢能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上也随之加快了脚步,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目前,骥翀氢能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深圳、河南新乡、江苏常州、张家港等地区展开了氢能布局。据了解,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
这两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的一个说法被市场热议,他表示,以前电动车续航里程在200公里的时候,能量密度是最重要指标;但当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的时候,和燃油车一箱油一样里程,电池能量密度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指标可能会变成安全、成本、循环寿命等。不难看出,这个说法是在为引出比
“能源转化和存储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说,随着“双碳”升级为国家战略目标,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电化学储能正御风而起。
销量节节攀升、跨界造车异军突起、新技术加速涌现……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汽车市场持续升温。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要素愈发完善,消费者接受度大幅度提高,2021至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到2030年其销量将达1200万辆,未来1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快充伤电池,慢充等不起,私人充电桩难进小区,公共充电桩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因此,续航里程成为平价一款电动汽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电动汽车企业的1000公里梦想追了一年又一年,固态电池、石墨烯等新型动力电池技术,备受行业的瞩目和期待,多年来,电动汽车企业们前赴后
17日上午,主题为“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新生态”的未来电池论坛拉开帷幕,大家就新发展格局下电池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深度研讨。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我代表我的同事李泓、胡勇胜和卫蓝新能源的俞会根和天目先导的
文/武魏楠近日,有自媒体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就《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算上此前已经披露征求意见稿的山东省和广东省,已经有3个省份的136号文细则面试。尽管还是属于征求意见稿,但我们依然可以一窥地方136号文地方细则的一些核心内容。对于存量项目,山东细则规定机
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富家”)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全球光伏领军企业天合光能(股票代码:688599),专注分布式能源全产业链服务。2025年正式推出“富家电力”品牌,以“数字化、全渠道、零碳生态”为核心战略,致力于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覆盖售电、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综合能源服
近日,大唐集团发布【宁夏分公司大型风光火储基地项目规划研究报告编制】招标公告。开展宁夏第四条外送通道风光基地项目规划研究及相关报告编制工作。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涵盖基地电力消纳分析、新能源厂址及资源分析、配套煤电及储能调峰能力分析以及基地整体规划布局研究等。【宁夏分公司大型风光火储基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2025年德国IntersolarEurope展会期间,上能电气与意大利可再生能源企业NextGENEnergy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能电气在加速全球化进程、拓展欧洲市场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双方高层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NextGENEnergy由意大利Treesse集团创立,致力于开发和优化可再生能源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消息,国能(贵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志国,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能源集团贵州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乐山电力发布公告,决定使用募集资金中的4000万元向控股子公司四川乐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乐晟科技的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由60%提升至92%,而四川晟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则降至8%。四川乐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龙泉驿
5月18日,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共签约82个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现场集中签约40项,其中包括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场项目。据了解,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长乐东犬岛东侧海域,项目建设容量不
01迎峰度夏的背景和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呈现“冬夏双高峰”特征,夏季降温负荷占比达30%,部分省份甚至超过40%。2024年7月,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突破14.51亿千瓦,同比增加超1亿千瓦,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总结起来,根本矛盾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空调负荷激增:住建部数据显示,
5月12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先后到阳江核电站、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和调度中心、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广东海上风电规划、电网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龙蟠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针对三元和固态电池,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三金锂电专注于固态电池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目前针对固态电池的高镍前驱体和富锂锰基前驱体正在和客户展开验证,三金锂电还推出了针对固态电池量身开发的D系列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通过元素掺杂
在新能源行业,从来没有一种电池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储追求低度电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工商储注重模块化灵活配置,同时兼顾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动力电池聚焦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长循环——不同的场景,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甚相同。如果试图用单一技术路线满足所有需求,就像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结果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府谷能源所属新元公司火电厂电池储能调频项目顺利实现并网,标志着公司风光火储、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产业格局加速形成,不仅是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而且实现了国内高倍率含钠离子电池在燃煤火电厂机组辅助调频领域的开创性应用。该项目建设规模10MW/5MWh,采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深圳市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终止对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泰通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根据公告内容,终止审核的决定是基于朗泰通科技主动提交的撤回上市申请文件,以及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应提交的撤回申请报告。据招股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消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提供国内稀缺的规模化实证场景,依托奉贤区“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钒液流电池从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消息,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将通过一项新的电池技术突破,将富锂锰基(LMR)方形电池单元商业化应用于未来通用电动卡车和全尺寸SUV。通用汽车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由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成立的Ultiumcels公司拟于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LMR方形电池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以“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为主题的2025全球数据中心产业论坛在沙漠之城迪拜隆重召开。论坛期间,在阿里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支持下,华为联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白皮书》,白皮书从七大维度全方位、系统性阐述如何提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