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五、电力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幅改善
70年来中国电力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在世界电力科技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第一,电力装备经历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逐步国产化、从小容量到大容量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装火电机组大多从前苏联进口,容量普遍比较小。从1956-1977年,国产6000kW、1.2万kW、10万kW、20万kW、30万kW火电机组相继投产,但电力关键技术还要依赖发达国家。1965年,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指标,大部分只达到世界先进国家40年代未期的水平,小部分也只有50年代初期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电力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的发电机组快速增长。第二,燃煤发电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取得新发展,超临界常规煤粉发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空冷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火电技术全面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火电设备三大主机(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实现全面国产化。第三,水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正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台竞技,在特高拱坝安全控制、混凝土防渗墙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四,核电技术瞄准世界前沿,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为建设核电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核电技术从无到有,实现:(1)全面掌握三代核电技术,自主攻克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2)核电厂的安全性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270堆年;(3)关键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核电设备自主能力不断提高。代表中国核电技术能力的“华龙一号”,其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现国产;(4)成功制造钍核电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钍核电池并实际应用的国家。第五,中国燃机技术以上海电气收购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股权开始,共同研发燃气轮机技术。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创新,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不断进步。
电网技术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新能源接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国主导制定的特高压、新能源并网等国际标准成为全球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要规范。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超临界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拥有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正负1100kV直流输电和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输变电设备制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输变电行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国际领先地位。
电力工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幅改善。线路损失率和供电煤耗是电力工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线路损失率持续大幅下降。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由1949年23.35%,下降到1978年的9.64%、较1949年下降了13.71个百分点,再继续下降到2018年的6.21%、较1949年下降了17.14个百分点。(2)供电煤耗技术指标明显优于世界平均水平。先进的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的供电煤耗已经低于270gce/kWh。供电煤耗从1949年的1020gce/kWh,下降到1978年的471gce/kWh、较1949年下降了53.8%,继续下降到2018年的308gce/kWh、较1949年下降了69.8%。
图3 1949-2018年电力工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2018年电力统计基本数据》绘制
六、电力工业对外合作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70年,电力国际合作经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过程,从封闭发展走进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特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电力对外投资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电网、发电、电建、电力装备等电力企业依托丰富的水电工程、火电工程、风电场、光伏电站、电网工程的建设经验,不断探索对外合作的方式,通过并购运营、电力工程总包、电力设备输出、电力国际贸易、电力标准制定与电力规划等多种方式,使电力对外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区域更加广泛、合作领域日趋多元。
海外电力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以1964年启动的几内亚金康水电站项目(首个海外电力援助项目)为开端,中国电力开始海外电力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电力建设项目不断扩大。其主要特点为:第一,对外电力工程承包以EPC为主,也出现了带融资的EPC项目,提高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灵活性。第二,清洁能源对外投资成绩显著。中国是世界上跨国水力发电项目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非洲大陆一半以上的水力发电项目都是由中国单独或与他国合作投资建设的。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设备最大的制造国,对外投资风力发电项目正迅速发展。
到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企业参与境外电力项目签约399个,签约合同总金额466.8亿美元,签约发电装机总容量5013.7万kW,签约发电装机容量较2017年(2868.4万kW,444.9亿美元)、2016年(2848万kW,414亿美元)、2013年(3132万kW,468亿美元)有所提高,签约合同金额大体相当。
电力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发电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涉及输配电、水电、火电、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投资区域遍布东南亚、南亚、俄蒙、中亚、欧洲、美洲、非州、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投资方式有绿地投资、跨国并购、BOT与BOOT等多种形式。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表明,过去15年,中国独立发电企业(IPP)的海外投资总规模达1510亿美元,海外投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投资范围涉及52个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占71%,投资领域涉及水电(36%)、煤电(17%)、风电(10%)等②。(2)电网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和运营优势,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国家电网公司已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电网、骨干能源网,管理境外资产超过655亿美元。南方电网公司以自身内部资源和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公司的区位及地缘优势,积极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南方电网和东南亚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越南已形成4条通道、3回220kV、3回110kV的送电通道向越南北部八省送电;与老挝已形成1回115kV向老挝北部四省供电,且通道建设正向高电压等级发展;与缅甸电力联网提速,由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和太平江水电站输入电力;目前正在积极推进500kV中老泰联网、500kV中缅联网、500kV中越联网、中孟联网。南方电网输电到老挝,使北部的190万无电人口于2009年第一次用上了电③。
②彭博新能源财经,Chinese Power Companies'Global Investment Strategies,2018年1月23日
③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资料,http://www.csg.cn/
电力设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电力国际贸易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电力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力设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013-2017年的五年间,电力设备直接出口总额62.8亿美元、技术直接出口总额22.5亿美元,境外工程带动电力设备出口总额177.7亿美元、带动技术出口总额51.2亿美元。2018年,风电发电机组出口27,406台,出口金额5.5亿美元。
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中国电力工业极为落后,根本谈不上电力进出口贸易。开展电力国际贸易,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电力互联互通,建成中俄、中蒙、中吉、中越、中老、中缅等多条跨国输电线路。到2018年,电量出口209亿kWh,出口金额15.1亿美元,主要向香港(125亿kWh)、越南(16亿kWh)、蒙古国(13亿kWh)、缅甸(5亿kWh)、老挝、朝鲜等国出口;进口电量57亿kWh、电力进口金额为2.5亿美元,主要从俄罗斯(31亿kWh)、缅甸(16亿kWh)、香港(7亿kWh)、朝鲜(3亿kWh)等国进口。中俄电力贸易相对引人注意,1992年至今,27年来中国累计从俄购电287.26亿kWh。
七、电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电力管理体制从完全管制到逐步放松管制,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84年,电力工业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政企合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从电力投资到电力生产的“发售配输”各个环节完全由中央政府独家经营,用电量计划配给,电力价格中央政府制定,电厂和电网是基本的成本和生产中心。1985年以来,电力体制管制不断放松: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离。目前正在进行“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改革正在推进,输配电改革也有所突破。放松发电侧管制,通过“集资办电”,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发电领域的积极性,使中国电力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通过“政企分开”、“厂网分离”改革,理顺了电力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放松售电侧管制,通过售电侧和增量配网改革,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办电的积极性。
电力价格机制从政府定价逐步到市场定价,价格机制日趋合理。(1)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1985年,中国电力工业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政府分类制定销售电价,没有区分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电力价格无法反映电力供求矛盾,也无法反映电力成本。(2)从1985年到2015年,电力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成,电力生产与传输逐步实行企业化运营管理。上网电价逐步形成由政府定价的电价体系;销售电价管理方式基本不变;输配电价没有单独核定。电网输送成本通过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之差弥补。(3)2015年以来,启动电力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不断放松电价管制,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逐步由政府定价转变为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由政府定价。2018年,销售电价由上网电价(49%)、输配电价(30%)、增值税(14%)、政府基金及附加(4%)和线损(3%)构成。
中国电力工业70年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首位,中国电力工业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只有改革开放,电力工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自我完善,中国电力工业才能走向赶超世界、领先世界的成功发展之路。当前,中国电力工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迈入大机组、大电网、智能化的新阶段,要以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将中国电力建成高效、清洁、安全、经济的高质量现代电力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内外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J].能源,1984(2).
[2]付红军,张峰.电力工业与技术创新[J].水电能源科学,1999(1).
[3]史丹.能源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评述[J].中国能源,2008(6).
[4]胡兆光.改革开放30年:电力工业的成就与不足[N].经济参考报,2008-10-21(008).
[5]白玫.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7).
[6]王岩.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N].中国改革报,2017-08-22(005).
[7]史玉波:促进电力转型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0).
[8]白玫.改革开放40年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J].中国能源,2018(10).
白玫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白玫.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成就[J/OL].价格理论与实践:1-6[2019-08-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010.f.20190815.1606.002.html.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提出,实时调峰交易采用单段报价方式,单位为元/千瓦时。报价下限为0元/千瓦时,报价上限为0.262元/千瓦时。新能源场站配建储能优先消纳新能源自身发电量,原则上不参与实时调峰交易。确因电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维护售电市场良好秩序,保障电力交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近期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度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信息核验工作。通过此次系统性“体检”,旨在确保各售电公司持续满足市场注册条件,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售电市场生态夯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源网荷储、园网共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入外省低价电源、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等举措,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户电费支出。坚持
7月1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尹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近期将准备启动实施500千伏通甸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泸水至云龙线路工程、220千伏泸水至兰坪线路工程、220千伏贡山至维西线路工程,并积极研究启动220千伏境外延伸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认为,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电网投产等情况,以及气温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总体平衡态势。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至6%。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9日,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力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累计发电量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309.7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0.26%。火电中的公用电厂及自备电厂发电量分别为156.38亿千瓦时和143.7亿千瓦时(普拉特垃圾发电厂发电量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继浙江省2024年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价0.01元/千瓦时后,2025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降价力度。(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电价方面,通过建机制、降成本、优调度,2025年煤电年度交易价格降低至0.412元/千瓦时,较去年降低0.053分。截至5月底,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降至0.733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上午,湖南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调度会在长沙召开。据了解,受连续高温天气与经济稳步增长双重驱动,全省用电负荷连续高位运行、预计将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增长8.4%,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预计将达到5200万千瓦、增长10.8%,电力保供面临严峻考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了,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7日,江西电网调度口径最高用电负荷374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全省用电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0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进入7月份后,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单日负荷较去年同期均保持12%以上增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加强统筹协调,落细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先进煤电机组,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全省“风、光、水、火、储”多能协同、互济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今夏以来,湖北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多地提前入夏。其中武汉于4月14日入夏,较常年5月中旬入夏提前近1个月,达成了自1951年以来最早入夏“成就”。5月2日,郧阳出现39.2℃高温天气,为今年5月湖北首次出现≥39℃天气,较常年最早出现39℃高温的平均日期(6月24日)提前53天。种种迹象,结合目前全球大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高质量完成整组调试工作,所有试验数据均优于设计标准,预计7月投入商业运行。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持续完善抽水蓄能建设管理体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全面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投产9台机组
近日,在广西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集团大力支持下,广西能源集团顺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至100亿元!广西能源集团资本实力、综合能力、行业影响力进一步跃升!近年来,广西能源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今年来,漳州市发改委依托全省最优的光伏资源优势,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因地制宜积极服务推动漳州市光伏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能源枢纽。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统筹布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利用”的原则谋划储备一批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后续项目可快速落地
贸易战背景下,中越地理位置可能成为深层次能源合作的基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罗佐县)中越两国山水相邻,双方经济社会联系交往紧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越南通过大力推动对外开放、依托人口红利和接纳产业转移等手段成功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围绕风电作出如下规定:1、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年度能源投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10月底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建成投产项目10个,新增电力装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