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些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节奏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海上装机容量165.5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截至2018年底已核准待建项目规模已经达到2230万千瓦。对此,业内认为海上风电的高速发展,存在很多隐患。
相关阅读:CWP2019微访谈 | 9家风电企业领导谈分散式风电发展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基本具备了规模化开发的条件。但就现状而言,要使我国海上风电实现高质量发展,现阶段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2018年,部分省份加速核准,“海上风电即将迎来抢装潮”的声音骤增,现有的产业链能否支撑当下的发展速度?是否会给产业发展埋下隐患?怎样稳步发展中国海上风电?
今天我们邀请到即将参加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19)的风能企业家们,看看他们对这些当下最热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远景能源
高级副总裁 田庆军
展位号:E3-A01
现有的供应链能力难以支持如此规模的交付。由于海上风机容量更大、所处环境更加恶劣,相应地对可靠性要求更高。目前没有足够的大叶片做产业支撑,海上大功率风机在我国低风速海域的度电成本过高。除了长叶片产能严重不足以外,主轴尺寸也已超过4m,但目前市场上配套的大型铸件设备极度缺乏,只有少数厂家具备条件,多数需要引进新设备,而引进周期至少需要9到12个月。海上风电理性发展需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可靠性先行;二是加强行业协作、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供应链成熟和产业链技术进步;三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快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以支撑中国海上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副总裁 杨 璞
展位号:E1-B13
随着近年来海上风电经验不断积累、研发和技术人才的聚集,以及国家政策的激励,我国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技术逐渐赶上欧洲国家,海上风电机组从小容量向大容量跨越。未来,海上风电势必走向远海、深海。风电机组进一步大型化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场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所需,也将有效降低度电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场规模开发利用的整体经济性,提升竞价时代的投资盈利能力。
中国海上风电的稳步发展需要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机组设计、制造、装配、运维等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海上环境定制化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的提高,当然还需要我们风电行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申艳杰
展位号:E3-B05
因海上风电电价政策调整等因素,国内现已核准相当规模海上风电项目,但供应链体系正在成熟过程中,恐难支撑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度需求。如果一味地按照海上上网电价退坡时间节点,盲目加速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形成抢装潮,势必会埋下一定隐患。
我国海上风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产业链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各省市地方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理性、大力支持,形成配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第二,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力,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从风电技术、建设施工、运维等方面突破,降低成本,形成新型稳定的盈利模式,促进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金孝龙
展位号:E1-A12
海上风电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建设需要项目和时间的积累,综合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增长,每年海上风电开发并网300-400万千瓦是可以较好实现的。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发展商绝大部分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同时从事海上风电的主机厂商、设计院、施工单位、安装公司及关键部件供应商都是目前风电产业链中最好的企业,自身有着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标准,也重视风险控制和安全,因此适当的增长只会促进这些企业能力提升,不会给产业链造成太多影响。
首先要重视“稳定发展我国海上风电”的重要意义,通过稳定发展海上风电,提升我国风电行业整体竞争力,一方面为今后我国海上风电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国风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行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划,我国海上风电规划化装机至今已有五年,2018年累计装机也只有450万千瓦左右,国内领军的主机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持续的技术投入,还处在培育和增长期。因此,要稳步发展海上风电,需要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制定和完善可持续的稳定逐步退坡等相关政策。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震宇
展位号:E2-B15
我国海上风电起步晚、发展快,市场前景广阔。为促进我国海上风电稳步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国产化步伐,鼓励支持自主设计的风电机组,单纯依靠引进而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消化吸收再转化的风电机组难以推动我国海上风电的技术进步。二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风电场的安全可靠性,使用可靠性高、样机得到充分验证的机组及技术,降低后续运行风险。三是支持建设完善的国产化海上风电产业链和运维体系,有序促进海上风电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序推进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满昌
展位号:E1-A08
从政策导向上看,海上风电不是迎来了“抢装潮”,而是在合理的规划下,以积极稳妥的节奏去保持建设速度;同时,也意味着近几年的海上风电补贴窗口期是需要行业各方积极开展建设实践和技术研发,防止最后时期仍靠抢补贴而带来的冒进。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逐年提升,技术稳定并朝着大容量、大叶片方向发展,应用成熟度已迈入商业化阶段。
海上风电总装基地已在各沿海省市落户,大MW级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铸件、轴承等产品开发设计及制造能力快速提升,虽然现有的产业链能够适应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但适用于海上大兆瓦级风电机组的零部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研发验证,否则将会带来投资风险和安全隐患。
近几年海上风电的发展给风电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事实证明我们的整机和零部件已经通过了考验,同时我们要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升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产能,满足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2025年7月14日,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中船海装25MW风电法兰从伊莱特发出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4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82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上升压站建造工程-重新招标)招标中标结果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9715.5万元。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广西钦州市三娘湾南部海
7月15日,中绿电发布关于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初步统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92.99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01.50%。其中,风电项目完成发电量40.86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3.69%;光伏项目完成发电量51.48亿
“现有基础技术正在面临深远海高成本、复杂海况适应性等挑战。永福股份致力于持续创新深远海风电基础结构多样化方案,助力提升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
“深远海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是风电发展必然趋势,但海上风电成本的下降与电价的下降速度不匹配,降本挑战迫切。”——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邹家勇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上海勘测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9日,广东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姚立鑫,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广东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湛江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达股份、广州工控
1、投资6.56亿元!广西100MW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太平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武鸣太平风电项目总投资约6.5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6250kW的风电机组。2、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
近日,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接连斩获国内外权威ESG领域重磅荣誉,以亮眼成绩彰显行业领军者的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树立起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01创新驱动发展,唯一上榜铸就行业典范在近日揭晓的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中,三一重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日前,明阳智能发布《关于公司副董事长离任的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长葛长新先生提交的书面申请,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和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的相关规定,因葛长新先生的辞任将导致公司审计委员会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一级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风电、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三一重能6家整机商入围。最高投标报价为三一重能1397.83元/kW,最低投标报价为明阳智能1263元/kW。据悉,6月4日,中核集团2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日前,浙江能源集团浙江海风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标结果公布,装机容量总计2GW,不超过125台单机16MW海上风电机组,3家整机商瓜分,中标金额未披露。其中:标段一(512MW):单机容量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单个标段≤32台,东方风电中标。标段二(496MW):单机容量16MW级海上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华润电力发布三个风电项目机组采购开标公示。项目一:郴州资兴市三都50MW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采购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990万元。该项目位于湖南省郴州资兴市三都镇,项目规模50MW。招标内容和范围:投标人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1批4354.33MW风力发电机组集采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中车株洲所、金风科技、运达股份、远景能源、东方风电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预中标。本次开标除标包一、标包八未公布候选人外,共公示了8个标包的中标候选人结果,总规模为3388.93MW。
近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在《供应端数据报告》中揭晓了2024年风电机组交付数量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安装风电机组23098台,其中十大主力机型以4881台的交付量占据了全球市场21%的份额。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全球风电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凸显了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性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024
2025年5月16日,里斯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共安装了127GW的风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GWEC市场情报团队数据显示,尽管宏观经济压力加剧、大宗商品和资本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持续受扰,29家风机制造商去年仍安装了23,098台风机。虽然2024
曾几何时,2MW、3MW、4MW的风电机组被视为行业的主流机型,转眼间,大兆瓦风电机组便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目前,陆上风电机组已发展至15MW,海上风电单机最大已达26MW。CWE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跃升至6046kW,同比增长8.1%。其中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588
随着风电装机快速攀升,风电运维人才缺口愈加扩大。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在会上,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探讨了风电运维人才需求及市场发展预测。本次会议图文直播专题(
一场五年一遇的风电抢装潮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切,都和一份重要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息息相关。《通知》明确,将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还配套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我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平价发展和技术进步,其中的一些环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在风电吊装领域尤为突出。图片:中船海装18兆瓦成海上风电机组吊装作为风电建设一个环节,风机的吊装工艺和安全是影响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在我国风电行业早期
截止7月15日,部分风电上市企业已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其中包括主机企业中船科技、叶片企业中材科技、塔筒厂家天顺风能、风电变流器设备商海得控制、法兰铸件厂家恒润股份。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发现,不论是风电整机领域,还是叶片、塔筒环节,乃至变流器、法兰铸件企业,业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下
7月10日,天顺风能发布2024上半年业绩预告称,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40万元–25,96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23%-63.37%。天顺风能方面表示,业绩下降主要原因为:1、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延续收缩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务战略目标,仅挑选高质量订单进行承接;同时,一季度北方冬歇期和
2023年6月28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致辞,他指出:中国海上风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正在迎来关键转折期。以唐山为代表的沿海城市,通过建立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零碳园区,因地制宜与当地产业结合,有望以绿色电力撬动绿色工业革命、带动全产业逐步脱碳,成为零碳新工业体系
截至目前,A股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已收官,分板块看,新能源和储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迅速、表现亮眼。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风光”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
近日,和一位认识多年的风电吊装老板李某做了一些交流,他向笔者讲诉了风电吊车行业这两年的跌宕起伏。“风电抢装不到一年的行情,属于最后的疯狂,看谁笑到最后,后面的吊车接盘侠将血本无归。”在风电行业做了十余年,李某发出感概。利润翻倍,吊车价格暴涨2019年,因国家电价政策机制变动引发的“抢
“感觉今年又是一波新能源的抢装,也真的怪了,这都平价了,还是要抢装。”某国企负责招标的李处长和笔者感慨道。是啊,公众号里尽是些首台最大单机容量、叶轮直径、塔筒高度机组又双叒叕成功下线、吊装的消息,渲染得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风机的供货仿佛供需两旺,高歌猛进一般。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答
回顾2019-2021,海陆风电抢装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这也刺激着风电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初至发文日,已有将近40家风电企业争先上市或在流程中,涉及整机龙头、开发商巨头、诸多设备厂家、方案提供商等。01风电产业链“多点开花”四大整机上市龙源、三峡引领开发
2022年1-6月份,我国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1294万千瓦,与前两年相比,我国风电吊装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这让原本就处于闲置状态的风电吊车,更没有项目可接,风电吊装领域迎来最艰难的阶段。风电吊车闲置情况严重和普通基建项目不同,风电机组高百米,其部件重体积大,对吊装时所需吊车的吨位要求也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