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管理体系的角度来看,这突出的表现在煤电往往是作为其他电源价值判断的参照对象,以下面四个方面举例来看:
1.基于煤电行政订立的标杆电价确定其他电源的竞争力,比如风电与光伏所谓平价的判定。理论上这完全是一种苹果跟橘子的比较。由于不同机组的出力特性截然不同,不同机组之间很难具备可比性。
2.电网根据煤电标杆电价去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样,由于出力特性不同,这种定价有时会高估可再生能源的系统价值(比如冬季午夜大风天),有时会低估(比如夏季中午用电高峰)。
3.根据煤电标杆电价确定补贴水平。电网公司按照煤电标杆电价收购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电力。
4.跟煤电对比测算其他电源,比如核电与可再生能源的减排效果。这种高度的简化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电源进入系统并不总是替代煤电,替代抽水蓄能、电池充电和天然气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我国煤电基于成本的管制电价往往扮演着竞争性市场中市场价格标杆的角色。在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系统发电资源愈发过剩的现在,煤电机组成为电力需求边际供应者的时间在减少,对电力价值问题大幅简化造成的误差将越来越大。
要防止利用所谓的“预测”影响预期
现实世界的问题性质往往比较复杂。典型的,有些问题的答案很难,但是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很容易;相对的,其他问题给出答案很简单,但是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却很难。
前者比如比特币的“挖矿”机制。问题的答案获得需要大量的穷举,非常难,得到答案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其他参与者确认是否正确,规则很透明简单。因此,这个体系可以随着参与者规模的扩大,不至于由于彼此的信任问题而崩溃,可以仍旧保持一定的真实质量标准。
后者,典型的便是预测。未来还没有发生,因此理论上讲仍旧处在随机状况——还没有最终确定(当然,佛教徒不这么认为,这么认识在他们看来属于修为不够)。任何人、机构都可以就未来发表看法,不到最后审判日,明确判定其正确与错误不仅不容易,而且几乎不可能,现实中的“黑天鹅”突变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下,中长期预测由于审判日过远,便存在肆意与任意性——出现“预测神棍”的道德风险,试图影响人们的预期。目前,在我国“十四五”前期研究的当下,这种现实已经出现。
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是:5年后的2025年,乃至2030年,煤电装机多少?
诸多利益与游说群体已经发表了看法
国网能源院认为,“电力平衡和对其他电源的调节补偿需求决定了煤电在电力系统中仍将继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等重要作用,2030年前后要在系统中维持12亿千瓦以上的煤电装机,不宜过早、过快大规模淘汰煤电,重点核心供电区域还应布局一批保障安全供应的应急备用燃煤机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通过电力电量平衡计算,预计2030年,全国总装机33亿千瓦,其中风电5.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5.0亿千瓦、水电5.6亿千瓦、核电1.37亿千瓦、气电2.3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总装机17.0亿千瓦,占比为51%。为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煤电装机可能接近13亿千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电力规划总院在其年度报告中称,“全国16个省份需要增加电源供给,及时启动一批火电项目前期工作”。
预测需要明确其性质是“将”、“会”,还是“需要”、“应该”?
当然,把这些“预期”放在一起,并不是要进行比较,只是说明这个问题很重要,各方面都很关注。这些数字之间的互相比较毫无意义,因为其基本的含义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
是预测(“will”)——2025年将是X亿千瓦,是应该实现的“追求目标”(“should pursue as”)——2025年应该达到X亿千瓦,还是应该努力控制的“负面目标”(“should control as”)——2025年应该控制在X亿千瓦,抑或是基于目前发展环境(中央政府名义上控制总量、地方政府各行其是)与政策的情景分析(“is”)(不排除额外政策加入的可能——如果一切照旧),2025年装机容量会是X亿千瓦?
不同的类型,其含义截然不同。除了第一种,其他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预测”,更像是“目标导向”的情景 (Target-orientedscenario)。
预测需要有透明的可供讨论的方法论框架
相对于数字本身,数字是如何得到的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如果基于满足增长的需求,在需求往往并不出现在一年的大部分时候(比如夏季空调需求高峰)的现实状况下,上马煤电显然不是系统成本最低的选择。
如果基于系统成本最小化的价值标准,那么显然,一个煤电都不需建设,现存的煤电份额是超过其最优系统份额的——过去的一系列研究都已表明,超过9亿千瓦可能就超过了其在系统中的最优份额。
如果基于建成的机组已经不可改变,只是需要规划来确认“现实可行性”,那么谁合格,谁不合格又该如何认定?这种类似“生米做成熟饭”就万事无忧的方式,又如何避免“未批在建”或者纸面项目的逆向激励呢?
过去的政府文件,“综合考虑”一词用的很多,但是综合的价值标准无法明确(取各种方式的最大值、中位数还是平均值),这方面亟需透明方法论框架体系下的讨论。
新增的煤电投资会在长期“搁浅”吗?
在学术界,有很多关于“搁置资产”(Stranded assets)的讨论,也就是“在其技术寿命结束前遭受过早减记的资产”。但是,现实中更加可能的情况是,这部分资产的所有者往往具有强大的游说能力,有可能使得自己的资产避免“被搁置”的命运。如果没有这种预期,其往往不会真正的投资,这样也就避免了未来“搁浅”的命运。
当然,学术领域的理论模型都是高度简化的。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有些额外的因素必须得到考量,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仍旧存在“软预算”约束,尽管并不总是如此,但是其决策目标并不十分在意“搁浅”与否,建设期的投资往往是其唯一看重的。
中央政府对煤电上游制造业保持基本能力与就业稳定的考量。
地方政府在煤电装机上发言权较大,以及煤电的短期与长期财税收入与GDP增长。
从历史上来看,1990年以后,我国煤电装机的增装速度保持在每年5%-10%之间,除了2003年电荒的那几年,节奏十分稳定。如果审视其波动,年利用小时与煤炭价格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而不是政策因素。这一假说无疑需要更仔细的计量方面的检验,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所有部门和机构终止所有针对煤炭行业的歧视性政策。据悉,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煤炭行业多年来“被环保极端分子、疯子、激进分子和暴徒所控制”,这使得其他国家得以通过开设更多燃煤电厂取得更大经济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推动燃煤热电企业关停。加快优化集中供热结构。2025年热电机组采暖季热电比平均保持在110%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河南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申报类型包括实施煤电机组宽负荷高效改造、快速爬坡能力提升改造等,主要包括煤电机组锅炉升参数改造,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机改造,控制监测系统改造,换热器、水泵、风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在绿色电力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亟待通过电网优化、价格机制改革以及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周小川指出,中国的风电和光电装机规模增长迅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也逐渐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5年3月共有27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4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开工,2座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2座电站工程环评公示。新疆额敏抽水蓄能项目正式核准,该项目是“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并已纳入新疆服务电力系统规模控制方案,电站总装机140万千瓦。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陶青介绍,今年一季度,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吉焦。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4月10日召开的“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陕西能源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2.0亿元,同比下降7.8%;归母净利润为7.03亿元,同比下降28.8%。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684.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3%。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湖南、安徽、云南2025年重点项目名单中的520个电力能源相关项目。相关阅读:593个!2025年省级重点电力能源项目名单Ⅳ(甘肃、陕西、江西、广东)详情如下:湖南省[$NewPage$]安徽省[$NewPage$]云南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深圳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14亿元,同比增长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5亿元,同比下降1.99%。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3.7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新建电力集团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智慧基建和三维数字化移交)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三通一平工程及临设)中标候选人公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