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6 个候选之一,包括钍基核燃料、熔盐堆、核能综合利用 3 个子系统。钍基核燃料储量丰富、防扩散性能好、产生核废料更少,是解决长期能源供应的一种技术方案。
熔盐堆分为液态燃料熔盐堆(MSR-LF)和固态燃料熔盐堆(MSR-SF),后者也被称为氟盐冷却高温堆(FHR)。熔盐堆使用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高温、低压、高化学稳定性、高热容等热物特性,并且无须使用沉重而昂贵的压力容器,适合建成紧凑、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的水即可运行,可用于干旱地区实现高效发电。熔盐堆输出的 700℃ 以上高温核热可用于高效发电,同时由于其使用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的无机熔盐作为传蓄热介质,非常适合长距离的热能传输,从而大幅度降低对于核能综合利用的安全性顾虑,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核能制氢,同时为合成氨等重要化工领域提供高品质的工艺热,进而有效缓解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
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可靠运行是核能发展中最重要的先行目标。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熔盐堆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性,堆内工作环境为近常压,极大地降低了主容器、堆内构件及安全壳等的承压需求,一些在水堆内发生的事故将可以得到避免,如大破口及双端断裂事故、管道破口导致的冷却剂闪蒸喷发现象等。熔盐的沸点高至 1 400℃ 左右,而堆内运行温度在 700℃,安全阈值很高: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反应堆底部的冷冻塞会因过高温自动熔化,掺混了核燃料的熔盐流入应急储存罐与中子反应区分离,核反应随即终止。熔盐可作为反应堆的一层安全屏障,溶解滞留大部分裂变产物,特别是气态裂变产物(如 Cs-137、I-131 等);熔盐化学稳定性高,不与其他物质作用,防止了新的衍生事故发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后的环境影响。熔盐堆可以在线后处理,是能够高效利用钍的唯一堆型。熔盐堆可灵活地进行多种燃料循环方式,如一次利用、废物处理、燃料生产等,不需要特别处理而直接利用铀、钍和钚等所有核燃料,也可利用其他反应堆的乏燃料。
核能利用研究现状
对于高运行温度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热功转换系统主要包括蒸汽轮机系统(基于朗肯循环)以及闭式循环燃气轮机系统(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相比较传统蒸汽循环,高温条件下的热循环发电系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 700℃ 以上核能系统的高品质热量,实现高效发电。蒸汽轮机系统技术发展已有百年以上,成熟度最高,但其系统较为庞大和复杂,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循环水,因此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不宜采用。
目前,火力发电常用的蒸汽轮机功率等级均在 300 MW 以上,多采用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温度范围 538℃—610℃,压力范围 24—32 Mpa,效率约41%—44%。700℃ 超临界是蒸汽轮机现阶段发展的瓶颈,因耐高温高压材料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且成本昂贵。
闭式循环燃气轮机系统特别适用于中高温热源,进而获得较高的热功转换效率,具有热源灵活、工质多样性的技术优势。相比蒸汽轮机,闭式循环燃气轮机功率密度大,因而尺寸小、投资少;并且由于可以少用水,在选址上具有很大灵活性。20 世纪中期,以空气为工质的闭式循环燃气轮机曾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技术成熟度较高。后随着高温核能概念的兴起,氦气轮机获得了极大的重视,并完成了非核领域的工业示范。
针对出口温度为 700℃ 以上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常用工质闭式布雷顿循环燃气轮机性能比较如下:气体工质(氦气、氮气、空气或混合工质)闭式循环燃气轮机热效率可接近 40%,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效率可接近 50%。但从技术成熟度来看,超临界二氧化碳轮机目前还处于中试阶段,缺乏工业示范验证,而且其高温材料问题也是技术难点。
核能制氢
第四代核能反应堆制氢方面的研究,其核心都是基于高温堆的工艺热。从核反应堆的角度来看,熔盐堆、超高温气冷堆等出口温度都超过 700℃,所提供的工艺热都可以满足高温制氢过程,其系统效率和反应堆能提供的热能温度有很大的相关性。目前核能制氢主要有两种途径:热化学循环制氢和高温电解制氢。
热化学循环制氢
热化学循环制氢是通过水蒸气热裂解的高温热化学循环过程来制备氢气。这一过程中主要利用反应堆提供的高温热,在上百条热化学循环路线中,主要有 I-S 循环、Cu-Cl 循环、Ca-Br 循环、U-C 循环等可以与四代堆相匹配的技术路线。 I-S 循环制氢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在 900℃ 以上效率可超 50%,但随着温度降到 800℃ 以下,效率急剧下降。同时也需指出的是,热化学循环是一个典型的化工过程,其工艺的规模化放大还存在一定风险;同时,高温下的强腐蚀性对材料和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产厂房的占地面积也较大。因此,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主要挑战在于优化技术路线、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解决反应器腐蚀等问题。
目前日本原子能机构完成 I-S 循环制氢中试,制氢速率达到 150 L/h;清华大学建立了实验室规模 I-S 循环实验系统(60 L/h),并已实现系统的长期运行。
高温电解制氢
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气(HTSE)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为核心反应器,实现水蒸气高效分解制备氢气。由于高温电解制氢技术具有高效、清洁、过程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及企业的重视,已经成为与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联用来制氢的重要技术。
因高温电解制氢技术可与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结合,用于清洁燃料的制备和二氧化碳的转化,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有很大的波动性,并且受地域的限制,在传输上遇到很大困扰,而利用高温电解制氢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转化和储存提供了重要途径,是未来新型能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高温电解制氢技术主要包括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电解池、电解堆和系统 4 个层面。目前高温电解制氢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电解池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性能衰减问题、电解池的高温连接密封问题、辅助系统优化问题、大规模制氢系统集成问题。SOEC 是 HTSE 技术中的核心反应器。电解池(堆)中的电极/电解质材料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分层、极化、中毒等问题,是导致系统衰减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针对 SOEC 工艺的特性,重点攻关电解池材料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同时提升 SOEC 单电池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单电池良品率和一致性。大力发展千瓦级SOEC 制氢模块的低成本和轻量化设计,提高规模化集成技术水平,开发电解池堆的分级集成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使其在经济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而更快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目前,美国、德国、丹麦、韩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德国 Sunfire 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合作,建成了国际规模最大的 150 kW 高温电解制氢示范装置,其制氢速率达到 40 Nm3/h。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 2015 年研制 5 kW 高温电解制氢系统基础上,以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于 2018 年开展了 20 kW 高温电解制氢中试装置的研制,并计划于 2021 年建成国际首个基于熔盐堆的核能制氢验证装置,设计制氢速率达到 50 Nm3/h。
海水淡化
淡水和能源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条件。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规模化的海水淡化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因此未来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考虑,基于核能的海水淡化技术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蒸发、膜分离等手段,将海水中的盐分分离出来,获得含盐量低的淡水技术。其中反渗透法(RO)、多效蒸馏法(MED)、热压缩多效蒸馏法(MED—VC)和多级闪蒸法(MSF)是经过多年实践后认为适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的成熟技术。上述几种海水淡化技术都是利用热能或者电能来驱动,因此在技术上都可以实现并适用于与核反应堆耦合。在核反应堆和海水淡化工厂的耦合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下 3 个问题:
如何避免淡化后的水被放射性元素影响
如何避免海水淡化系统给核反应堆带来额外的影响
如何将两者的规模更合理的匹配起来
过去十几年来,许多国家对核能海水淡化的技术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IAEA 也在推进核能海水淡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成员国参加了由 IAEA 组织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高安全性核反应堆方案以应用于海水淡化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海水淡化系统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 600 000 吨/天,成本大约为 4—5 元/吨。海水淡化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其经济性也在不断提升。国内核电站大多建于沿海地区,为推动基于核能海水淡化建设提供了更多便利。其中,红沿河核电站、宁德核电站、三门核电站、海阳核电站、徐大堡核电站、田湾核电站,以及未来的山东荣成示范核电站均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为厂区提供可用淡水。在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中,反渗透法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编译巴林国家报4月13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宣布,美国准备与沙特签署一项重要协议,重点在能源和民用核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赖特在声明中强调,协议代表着加强与沙特长期伙伴关系的战略举措,并指出合作将包括在沙特境内实现和平核能产业的本地化。值得注意的是,此举是在扩大沙特和美国双边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4月15日,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努力将科技合作打造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探讨开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核能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越科技合作协定,继续发挥好科技合作联委会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在医药卫生、防灾减灾、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中越科技人文交流,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1-2月的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1-2月各地规上总发电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1359.8亿千瓦时、山东省1017.1亿千瓦时、江苏省947.8亿千瓦时、广东省942.8亿
2025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施新的乘用车碳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3.6克(油耗小于3.5升/百公里),相较于2021年的每公里116克(油耗4.3升/百公里),这一标准大幅提升。这一近乎“宣判燃油车死刑”的严苛标准,直接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的加速转型
据Euractiv报道,哈萨克斯坦加快了其首座核电站(NPP)的开发进程,希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对煤炭储备的依赖,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疑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现在正加快速度建造其第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其能源问题。托卡耶夫总统表示,该进程需要加快,因为哈萨克
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3月预计召开电价费率审议会,全岛电价或面临再度上涨的形势。分析人士指出,台湾电价连年上涨与当局执意废弃核电、大举改用天然气发电的能源政策有关。台湾每半年举行一次电价费率审议会。去年上半年,尽管国际能源价格有所回调,台当局称考虑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财务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国家电投集团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国核电力院“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山东核电“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云南国际“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柔性直流微网供电技术”、远达环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中国核电旗下核电运行研究院在其中开展《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核能发电》标准文件起草和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工作,助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是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