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汽车电动化进程中最根本的当属动力电池领域,但由于2019上半年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先后发生车辆自燃事故,包括最近刚刚“火”了的威马,都导致消费者对三元锂电池安全性的担忧与日俱增,可以说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泼了一盆凉水。
另一边,新兴造车势力恒大新能源汽车却在如火如荼地扩张,四处招兵买马,仅9月对外发布的招募令中,就计划招聘8000人,其中与固态电池相关的职位便赫然在列。事实上,固态电池由于其爆炸风险低、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市场对其能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呼声和关注度一直很高。但国内与固态电池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形势是什么样?目前市场中车企的应用水平到底如何?未来应用后,又会给新一代电动车带来那些变革?带着这些话题,我们来一探究竟。
●固态电池相关政策动向:逆向倒逼,技术应用的必然
日本最大公立研究组织—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在2008年发布的电池研发路线图中,就明确指出,要将固态电池作为未来新一代电池的发展方向。
而中国也一直力争在该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所以在2017年2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知中,便首次提出要重点推动固态电池等新体系动力电池的应用,力争使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在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400Wh/kg以上及500Wh/kg。
事实上,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即在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能量超过260Wh/kg的目标,过去国家一直在政策端不遗余力鼓励车企搭载的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低电耗技术方向发展。
近三年来,新能源车补贴标准严格化趋势就是最好的例证。自2017年开始,在纯电动车补贴标准将电池能量密度纳入考量后,2018年及2019年继续对电池能量密度的准入门槛及要求水平提出严苛限制(目前国家补贴金额=标准补贴额*电池能量密度加权值*电池能耗率系数),倒逼车企电池进行技术升级。
也正是通过这这种政策上的变相引导,使得我国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水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根据工信部新能源车推广目录统计数据看,纯电动乘用车配套的动力系统能量密度从2017年第1批的100.1Wh/kg攀升到2019年第7批的150.7Wh/kg,同比提升51%。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根据目前国内市场中续航里程排名靠前的主要车型来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不超过185Wh/kg。
换句话说,在如今电动乘用车大多采用三元锂电池的体系下,300Wh/kg的电池密度目标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天花板”,而相比传统动力电池,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2倍左右,且没有自燃等安全事故隐患。显然,为完成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在相关政策的变相鞭策下,各车企肯定会迎风而上,固态电池商用化的趋势也成为必然。
●海外车企发展形势:抢跑了,但新一代固态电池应用时间上,却与国内规划目标接近
当前,在世界汽车产业全面新能源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的重要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从大势上讲,真正高水平的固态电池将在2020年前后,以先行落地少量试制产品的方式,将逐步开始商用化,并在2025年左右,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
首先,按各个区域的发展形势来看,法国虽然在车载固态电池上的应用最早、普及应用率也高,但是由于其技术水平低,实际参考意义不大。而针对目前受追捧的高水平固态电池,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日本车企整体技术规划及应用进度整体较快,其中最为领先的当属丰田,已经对外展示了处于试制阶段的固态电池样品,并计划在明年奥运会期间,率先将搭载高水平固态电池技术的电动车进行小批量的投放使用。
其次,是德国及韩国车企,包括奥迪、宝马、大众及现代在内,均制定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后将量产目前正在研发的固态电池,其中奥迪的规划水平相对靠前,计划在2023年推出应用该技术的高性能车型。而按各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以日本、日欧企业为代表。具体来看,日本车企通过与本国传统企业及机构强强联合,在2018年便协同38家单位成立研发同盟,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加快技术革新,并计划在2022年掌握固态电池核心技术。
而韩国和欧洲车企,则大多通过与美国新兴初创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比如BMW、福特等都与美国电池技术公司SolidPower合作,其中福特更是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以强化双发研发全固态电池的协同效果;无独有偶,现代汽车也在三星、戴森之后,投资于美国初创企业Ionic Materials,进行电动车用固态电池的研发,并计划在2025年量产。
此外,为了在未来固态电池普及化后,在电池供应端上不受牵制,以德国大众汽车为代表,均计划拟建自营的固态电池生产工厂,以减小在核心业务板块上对外部电池制造商的依赖。可以看到,众多海外车企,或在本国区域内拉拢强势集团、又或者联合海外新兴技术企业,纷纷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的研究和开发。虽然目前整体都处在技术普及化应用的“前夜”,但相对而言,技术成熟度已经较高,这无疑在即将到来的固态电池应用浪潮中,掌握了先发优势。
●国内车企应用动向:蓄势待发,准备亮牌的“前夜”
国内整体形势上看,只有部分中国品牌车企发布了明确应用固态电池的规划,但数量上看,占比相对较小。按品牌类别划分,相比长安、广汽传祺等传统造车势力在固态电池领域相对“低调”的动作,以天际、蔚来及爱驰为代表的中国新兴造车品牌,在固态电池的布局上则上更为积极。
而根据这两大势力的技术应用规划,可将固态电池在国内应用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目前到2021年,为固态电池市场孕育期,各方均未投放产品,只进行相关产品的规划和研发,市场仍是三元系电池的天下;在2021~2025年,进入固态电池应用初期,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500Wh/kg,届时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将成为电动车市场中的“高端品”;在2025~2030年左右,甚至在未来更长时间里,才能真正迎来市场的成熟期,到时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才能突破500Wh/kg的天花板,真正在市场中普及开来。
具体车企来看,在固态电池应用前期,新兴造车品牌是主力,通过“背靠大树”,以与国内实力较强的固态电池供应商合作方式,抢占了市场先机。其中,以规划进程最快是天际汽车,在2019年初,便发布了国内首款应用固态电池的试装车ME7,搭载的辉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达到220Wh/kg,并计划在2021年进行批量生产及上市。而同年,蔚来和爱驰也紧随其后,宣布与辉能合作,开始着手应用车载固态电池技术。
而到了固态电池应用中后期,长城、比亚迪等传统造车企业才逐渐走向前台,通过依托母公司的关联企业,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长城汽车为例,通过母公司下属的蜂巢能源,预计开发的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并计划在2025年左右上市;而北汽集团通过对清陶能源的注资,估计在2025年前上市的新车,将搭载合作公司单体能量密度为400Wh/kg的固态电池。
而随着国内如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电池供应商对固态电池的持续投入和布局,相信国内更多的车企会加入到固态电池应用浪潮中,他们肯定不会错过这个领域。
●固态电池应用后,为下一代电动车开启“新世界”
根据汽车之家已上市及近期即将上市车型数据整理,目前整体电动车市场中,轿车与SUV的车型数量比例六四开,即轿车的数量更高;同时,按车型级别来看,统计车型中,微小型车占57%,紧凑型车占32%,换句话说,中型及以上的高级车只占比近一成,这与燃油车的各级销售占比大为不同。
追根溯源,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三元电池技术,受到电池能量密度的制约,并太不适合打造中大型车。同时,小型车在本身尺寸不大的前提下,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安装电池,很难跳出“小尺寸车,乘坐空间小,续航低”的魔咒,使用体验极为不理想。
反观固态电池,其自身拥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小体积的优势特点,代表着应用该技术的新一代车型将拥有更长的续航、更低的车型能耗、更好的空间体验,并且还支持快速充电,同时更加安全,这一切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消费者对电动车最担心的里程焦虑问题,打消其对购买电动车的顾虑。
同时,对车企来讲,由于摆脱了目前电池低能量密度带来的电池包质量高、占空间大的短板,也肯定会使得更多企业投入中大型级别的高级电动车,其产品可行性更具使用价值。而小型车及紧凑级车型,在突破了电池包重量、空间上的界限后,也有望能在新的车型架构之下,商品性得到大幅提升,并落地一些创新性的设计和使用方案。
比如概念车天际ME-S、蔚来EVE等,虽目前无法量产,但其内部的空间布局理念已经极大超越了当下在售车辆的设计限制,譬如环绕式的座椅布局、可旋转的前排座椅、可多方向移动的灵活座椅、可实现仰躺的后排座椅等都值得借鉴,这些提供类似家居化、客厅级空间体验的设计,均可以在固态电池时代到来时落地,真正让消费者“将汽车变为移动的生活空间”的愿景变为现实。
●总结
概括来看,预计到2021年左右,固态电池在中国才会真正落地应用,当下这个趋势已经十分明晰。而在固态电池普及应用之前,车企若能把握这个机会,无疑能在消费者心中率先建立良好的产品技术认知,并与现有传统电动车型形成差异化形象,在宣传上先声夺人,最终达到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战略目的。
同时,在汽车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一般都是从高级车,逐步普及到中低级车中,从高端品牌,逐步普及到中低端品牌。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中的豪华、合资品牌对固态电池技术的布局相对滞后,这无疑给众多谋求提升品牌的中国车企敞开了一扇窗。是选择保守的稳健型路线,等到2025年技术成熟后再投入应用,还是选择急流勇进,加快技术落地?相信广大消费者更希望车企选择后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晚间,兴源环境发布公告,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储能电站的议案》,公司全资子公司滁州嘉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嘉储”)拟与凤阳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阳正泰”)合作,投资建设规模为18MW/55MWh的二期储能电站项目。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检测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2024年营业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有回收板块废旧电池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第四季度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进行减产,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单体亏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集团”)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开拓及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34项深入合作,全力为粤港澳大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先惠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于2024年7月和清陶能源达成未来长期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当前公司与清陶能源合作的设备正在调试进行各种技术参数及产品的验证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已明确将固态电池作为未来产业链拓展的重点方向。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集团”)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开拓及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34项深入合作,全力为粤港澳大湾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5年4月25日,在中国资环粤港澳大湾区展业推进会上,中国资环集团宣布了同意华润环保公司更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的决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019年10月,华润环保公司成立,作为华润集团从事环保科技业务及环保领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带着原华润纺织的荣光,开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亿纬锂能介绍,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及稳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合成燃料领域。尽管电动汽车转型浪潮席卷全球,这家沙特能源巨头仍坚信传统内燃机将继续在交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公司高管艾哈迈德·阿尔·霍韦特在受访时直言,从气候角度出发,在煤电占比超五成的中国等化石能源依赖型国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回复了2025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关问题。记者:我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一场系统性变革的宣言。这份文件以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试图打破行业壁垒,重塑产业链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4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因一系列贸易关税政策的发布而陷入动荡。4月初,贸易争端引发油市震荡,布伦特油价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随后,受美国对伊朗施压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7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电力迎峰度夏(冬)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支持各类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有序引导具备响应能力的非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鼓励公共机构、储能设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楼宇空调
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3723,招标人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资金来源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拟转让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拟转让产(股)权比例为49%。该转让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检测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政策解读一、制定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叠加极端天气的不可预测性,成都用能呈现出“终端需求快速增长、电力供给整体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