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政策正文

青海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印发: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

2019-10-22 09:1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清洁取暖热电联产青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实施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我省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综合利用天然气、太阳能、清洁电力、地热等能源实现传统供暖方式的转变,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城乡空气质量,构建绿色、节约、高效、协调、适用的清洁供暖体系。

二、坚持清洁替代,安全发展。以清洁化为目标,在确保民生取暖安全的前提下,统筹热力供需平衡,单独或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代现有的非清洁供暖方式,坚守安全底线,循序推进,构建规模合理、安全可靠的热力供热系统。

三、坚持因地制宜,居民可承受。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等条件,综合考虑群众消费能力,科学谋划,选择低成本、高效率、居民可承受的清洁取暖方式。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采用燃气采暖、热电联产采暖以及水源热泵采暖。

四、坚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市场发育程度、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优先解决好西宁、海东等人口密集的重点城市,以及州府、县城所在地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城镇清洁取暖问题。

五、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充分调动企业和用户的积极性,鼓励各类企业进入清洁取暖领域,强化企业在清洁取暖领域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各级政府在清洁取暖中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统筹优化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全省清洁采暖实施方案,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推动责任体系。明确各市州政府的清洁取暖主体责任,负责本地区清洁取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六、坚持与节能并重,降低能耗。建筑节能项目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供热能量和损耗,提高冬季室内温度,改善老旧房屋能效节约,对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级政府在推进清洁取暖的过程中,把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结合,节约能源,降低供暖成本。

第三节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关于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2100号),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热网系统失水率、综合热损失明显降低,新增用户全部使用高效末端散热设备,既有用户逐步开展高效末端散热设备改造,逐步提高既有节能居住建筑比例。

二、具体目标

1、城市城区

依据《关于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2100号),城市城区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暂时难以覆盖的,加快实施各类分散式清洁取暖。2021年,清洁采暖率达到80%以上。

2、城镇

依据《关于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2100号),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构建以集中供热为主、分散供暖为辅的基本格局。2021年,清洁采暖率达到70%以上。

3、农牧区

因我省地广人稀,农牧区人口较为分散,大多刚脱贫摘帽,清洁能源输送成本过高,故暂不考虑农牧区清洁取暖改造,待争取到清洁能源补贴政策后,根据当地实际再进行清洁取暖改造。

第四章 清洁能源资源情况及取暖方式比选

青海地域广阔,清洁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建筑类型、生活习俗等差异较大。各类清洁取暖方式对资源条件、地形地貌、建筑类型、基础设施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对我省清洁能源资源情况,以及不同的清洁取暖方式进行适应性分析,并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证,全面优化,有序推进。

第一节 天然气

天然气气源为涩北气田,截至2017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820亿立方米,2017年天然气产量61亿立方米。天然气管网2868公里,输送能力101亿立方米。涩宁兰管道沿线海西州格尔木、德令哈、茫崖、乌兰,海南州共和、贵德,西宁市四区三县、海东市平安、乐都、互助、民和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海西州都兰、海东市化隆、循化、海北州海晏县正在建设天然气输配设施,预计2019年底具备供气条件。黄南州尖扎、同仁、泽库、河南县,海南州兴海、贵南县正在进行天然气输配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玉树州玉树市现有储存能力为2000立方米的LNG储气站一座,可作为清洁取暖燃料。

燃气供暖以燃烧天然气产生的热量直接取暖,供热方式灵活,既可以用于一家一户的家用燃气炉,也可以用于一幢楼、一个小区或一片区域的燃气锅炉供暖。区域燃气锅炉通过热网向大面积的用户供热,热源更为集中,供热系统运行工况更加稳定,锅炉运行效率更高。家用燃气炉操作简单,调节灵活,同时还能满足生活热水需求。目前天然气取暖与现有燃煤取暖方式费用基本相当,用户可承受。因此,在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域优先使用天然气供暖。

第二节 电力

2017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2543万千瓦,其中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214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4.3%。根据《青海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装机5743万千瓦,其中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483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88.14%。

电供暖方式主要有电锅炉、电热电缆、电暖器、电热炕、空气源热泵等,使用灵活方便,在电网供电区域均可使用。

电锅炉、电暖器、电热电缆供暖是以电力为能源,把电能转化成热能,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存在对区域供电容量要求较高、在现行电价下供热成本要高于燃煤供热等问题。

空气源热泵是通过消耗少量电能提取空气中大量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变为高温热能,将热量传出的供热方式,是《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8年第3号)采暖新技术之一。但我省属高寒、高海拔地区,空气中的热量较低,若达到采暖要求,消耗电能较大,经过在海北州试点监测结果分析,在海拔3000米以下,冬季室外极端温度不低于-30℃的地区,运行基本稳定,但存在单台供热量小,有一定噪音污染,不适用城镇大规模集中供热的问题,分散采暖需具备380V供电电压的要求,相比其他电供热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行电价下运行费用与燃煤供热方式相比略高,可在局部地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节 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全省现有热电联产机组4台,总装机容量97万千瓦,供暖能力1200万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积824万平方米。西宁市热电联产2×35万千瓦机组供暖能力1300万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积525万平方米;海北州西海镇热电联产2×13.5万千瓦机组供暖能力270万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积130万平方米。

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系统是把电厂排热的一部分回收,并通过热力网输送给用户,从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综合热效率可达85%以上,比热电分产利用效率提高25%以上。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系统充分利用高效锅炉和先进的除尘设备及合理用能,取代大量分散、效率低下、污染较重的小型燃煤锅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属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供热取暖价格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商确定,一般不高于传统取暖收费标准。目前我省2座建成投运的热电厂分布在西宁市和海北州西海镇周边地区,热电厂周边地区已基本实现清洁采暖,现状热电联产尚有一定的供暖能力,可解决就近区域新建建筑的供暖。

第四节 工业余热利用

开展工业余热供热资源调查,对有工业余热的工业企业,鼓励其采用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进行对外供暖。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节能技术改造,生产连续稳定,约有30吉焦/小时的富余余热可用于附近的企业居民冬季采暖,大约可供采暖面积40万平方米。工业余热利用供热由企业自主实施,本项目不考虑其投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取暖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青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