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型号①:WD156-3.XMW
机型亮点:WD156-3.XMW是目前国内3.XMW平台机组中,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机组,发电出力优势明显。WD156-3.XMW系列包括WD156-3000和WD156-3600两种风力发电机组。
该机组采用了成熟可靠的上风向、水平轴、三点式支撑结构和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技术,是针对内陆中、高风速区域的风资源特征及环境特点开发的平价市场的产品,其目标是提高产品的竞价能力,实现低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是“平价上网”时代最优的解决方案。产品采用国际主流且成熟的齿轮箱设计,发电效率高。采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载荷优化控制方案,有效降低机组载荷,延长机组寿命,提高机组可靠性;基于运达SiteOpti风能平台,采用中微尺度嵌套技术,实现精细化风场设计。自寻优、自适应智能控制技术,智慧场级控制技术,结合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机组健康预警及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等,提升风电机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数字双胞胎系统实时在线评估关键部件载荷,测算机组主要部件剩余寿命。360°全方位实时监测机组,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智能检测,避免风电机组发生重大故障或部件失效故障,减少维修成本与计划外停机时间。
型号②:WD156-4500/WD161-4500
机型亮点:WD156-4500及WD161-4500机组是4.XMW机组平台的主力机型,主要是为应对“三北”大基地建设和中高风速风场平价上网项目。WD156-4500是单位千瓦造价最低的机型,能够降低项目初期投资成本;WD161-4500是4.XMW平台中叶轮直径最大的机型,最大限度提高发电量收益,降低度电成本LCOE。WD156-4500及WD161-4500是运达股份研发团队,根据国内复杂风况、复杂地形、用户需求等特点开发出来的高性能平台,在 8m/s年平均风速时,年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 3000 以上。
模块化运输、分体吊装,降低对车辆运输设备、吊机的要求,降低费用。基于先进的模块化平台理念设计,可以匹配2.8米和3.2米叶根直径的桨叶,快速扩展机组的容量和发电能力。采用标准化设计,减少部件数量,选用现有机组验证可靠的部件,提升部件的互换性以及交付供应能力。可以进行舱内模块化维修,安装自提升装置,对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大部件维修方便、费用低。
采用鼠笼全功率技术路线,具有更好的电网适应性,无集电滑环,维护成本低。采用智能降载设计,显著降低机组疲劳载荷,提升零部件使用寿命。采用双轴承设计,提升传动链承受复杂动载荷及交变载荷的能力,有效改善齿轮箱的受力状况,提高机组可靠性。智能预警各类故障与停复机,合理规划场级运维。关键连接面的螺栓进行监测、按需维护。有助于避免代价高昂的紧急维修和预期外的停机,保证高利用率和发电能力。
型号①:DEW-3.2S-155
DEW-D3.2S-155系列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是为陆上5.0—7.5m/s的中低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可搭配120—140米柔性高塔。具备以下特点:
安全可靠性高:
3.2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2000小时以上;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发电性能卓越:
3.2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55米,单机容量3.0—3.2兆瓦可调,在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2100小时;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高;
自研电控系统与自研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工程造价低:
与2.0/2.5兆瓦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17%—34%,大幅降低征地、道路、安装、集电线路等工程成本。
运维成本低: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型号②:DEW-D4.5S-155
DEW-D4.5S-155系列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是为陆上7.5—8.5m/s的中高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具备以下特点:
安全可靠性高:
4.5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2000小时以上;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电压等级提升至1140伏,提升扭缆系统安全性。
电性能卓越:
4.5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55米,单机容量4.2—4.5兆瓦可调,在7.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3500h;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高;
自研电控系统与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1140伏三电平技术带来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电能质量,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
工程造价低:
与3.0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34%,大幅降低征地、道路、安装、集电线路等工程成本。
运维成本低: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型号③:DEW-D7000-186
DEW-D7000-186永磁直驱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东方风电为海上7.0—8.5m/s的中低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针对中国大部分海域平均风速低、盐雾腐蚀强、台风强等特点定制化开发。是目前中低风速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具备以下特点:
安全可靠性高:
7.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机组全密封结构防止盐雾腐蚀,内部强制对流和外部空空冷交换系统确保机组散热;
主动抗台风策略,后备电源方案,可抵御77m/s的台风;
双回路电气系统,电控系统多重冗余设计,电气单回路可独立运行。
发电性能卓越:
7.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86米,在7.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3400小时;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设计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高;
自研电控与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1140伏三电平技术带来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电能质量,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
工程造价低:
与5—6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14%—29%,工程造价可降低600—1200元/千瓦;
运维成本低: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电气部件布置在塔基,运维方便;
定检间隔周期提高至1年,定检工作量更少,发电损失更小。
型号④:DEW-D10000-185
DEW-D10000-185永磁直驱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东方风电为海上8.5—10m/s的高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是目前中国高风速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具备以下特点:
安全可靠性高:
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3000小时以上;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机组全密封结构防止盐雾腐蚀,内部强制对流和外部空空冷交换系统确保机组散热;
主动抗台风策略,后备电源方案,可抵御77m/s的台风;
双回路电气系统,电控系统多重冗余设计,电气单回路可独立运行;
双驱电动变桨技术,减少变桨轴承齿面磨损,延长变桨轴承寿命;
电压等级提升至3150伏,提升扭缆系统安全性。
发电性能卓越:
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85米,搭配10.0MW单机容量,相同功率等级风轮直径最大;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达高;
自研电控系统与叶片完美匹配,使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中压IGCT方案,发电效率高。
工程造价低:
与7—8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25%—30%,工程造价可降低800—1400元/千瓦。
运维成本低: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电气部件布置在塔基,运维方便;
定检间隔周期提高至1年,定检工作量更少,发电损失更小。
型号①:SG5.XMW平台机组(SG5.8-155,SG5.8-170)
SGRE专为中国平价时代推出的全新产品平台,单机容量达到全新高度,为全球陆上风电机组之最。
利用OptimaFlex技术,实现在5.8MW到6.XMW的单机可调节容量,为平价项目提供最优的LCOE。SG5.8-155为针对中高风速段设计的产品,完美适用于内蒙以及河北北部的大基地项目;SG5.8-170为针对低风速段设计的产品,完美适用于中国中低风速项目。
作为SGRE公司新的产品平台,SG5.X平台的机组完美的将海上机组的设计理念引入到陆上机组,从单机容量的突破极限,到安全可靠的控制理念,以及少人/无人职守的数字化运维技术,将为客户带来真正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及发电量的保证。
延续SGRE大兆瓦级风电机组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在机舱和传动链分体运输吊装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式碳纤维叶片的技术彻底解决超大型机组的运输和吊装的限制。
型号①:4 MW平台新机型V155-3.3 MW™
维斯塔斯4 MW平台新机型V155-3.3MW™,针对低风速与超低风速场址。凭借4 MW产品组合中最大的叶轮直径,此新机型将提升单机发电量超过50%*,进一步降低在低风速和超低风速条件下的风能度电成本,并保证客户的商业项目确定性。
V155-3.3MW™结合了维斯塔斯成熟可靠的4 MW平台与同中车株洲时代新材联合为此机型开发的叶片,结合了3.3 MW的额定功率,新机型拥有高容量系数,可为低风速地区集中式风电项目提供更高的年发电量与确定性。同时较低的叶轮转速保证了其低噪声功率,结合4 MW平台的全功率变频器,使得此新机型同样十分适合于中国日益增长的分散式低风速风电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4月3日,甘肃省陇南市人民政府印发《陇南市贯彻落实〈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简称“清单”)。《清单》显示,到2025年底,陇南全市风电项目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43%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18%左右;新型储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份正式上任以来,美国已公开的风电机组供应的协议非常少,这意味着,美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受阻。但在本周二(3月18日),GEVernova宣布与RWE集团达成协议,将为美国得克萨斯州陆上项目提供109台2.8MW陆上风电机组。该协议将支持数百个建筑岗位和先进制造业岗位。GEVernova宣
近日,大烨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海上风电吊装、运维船舶锦华01、锦华02在2024年全年完成60余台吊装、运维任务,取得了总包方、业主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其施工团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够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据了解,大烨智能于2022年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大烨新能源或其
王勇:这是深耕耘、勇破茧、共发展的一年王勇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时光,倏忽而逝。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风电需求迎来了高景气周期,风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电气风电与中国风电行业共成长。这一年,我们在创新中深耕,于破茧中飞跃;这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重点内容摘取如下:到2025年底,“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
日前,全球风电权威媒体WindpowerMonthly发布2024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比结果,中国共有18款机型产品上榜。其中,中船科技H220-10MW、H260-18MW两款机型分别上榜全球“最佳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和“最佳海上风电机组”TOP10榜单,充分彰显了中船科技陆海风电产品的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大基地优
中船科技成功研制全球首台18MW中速集成风电机组和国内首台深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持续推动了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深远海风电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力开展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风电+蓝色海洋经济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形成适合多场景的“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并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着力从单一风
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18MW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具有高发电性能、高可靠性、高智能和优异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该机型样机已并网投运并实现满功率运行,是目前全球在运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全球首个18兆瓦批量化海上风电场——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计划安装39台东方风电18MW风电机组。
2024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技术与产品创新成果丰富。陆上风电新机型迭代加速,大型化呈跳跃式发展趋势。海上风电则成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关键输出领域,新的亮点层出不穷。构网型与漂浮式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为风电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关键零部件企业努力推陈出新,有力支持着我国风电整机降本增效。
近日两个海上风电项目信息,都与16MW以上容量的机型业绩有关。先是6月27日三峡集团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全容量并网,成为全球首个批量投运的16MW容量机型项目。然后是6月28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明阳智能与金风科技分获600MW和400MW的16MW机型订单,这是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3月27日,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洁源”)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洮南百强”)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新能源”),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三届
3月26日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洮南百强目前为北京
2月1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据悉,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0km。项目建设规模501.5
一场五年一遇的风电抢装潮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切,都和一份重要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息息相关。《通知》明确,将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还配套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
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于202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号文件,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其中,包含储能领域项目15个,涵盖抽水蓄能、分布式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液流电池、飞轮储能、新型
12月23日,海上风电“单30”靴子落地。自然资源部2024年273号文正式明确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在离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不过,新政落地给业内带来的影响已显然没有早期“双30”悬而未决时的隐忧情绪。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区市密集推
12月的康巴诺尔草原一改往日的绿意盎然,在凛冽冬风中已略显萧瑟,然而在距离几十公里外的康保县“上大压小”风电项目现场,却在焕发新的勃勃生机。12月20日,三一重能参与打造的河北省首个老旧风电场改造项目——康保“上大压小”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在原有土地资源条件下,风场规模由30
近几个月内,国内有几家整机厂的大兆瓦机组相继出现了一些叶片断裂的事故,因此有观点开始质疑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否会就此止步。我的观点是,风电机组大型化不会因此止步,但会适当放缓。机组容量发展过程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5年前,那时主流的机型是1.5MW机组,风轮直径80米左右;经过了2-3年的发展,才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2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曹志刚表示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