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二)煤电转型路径
煤电功能定位调整涉及整体行业体制机制,势必会造成行业“阵痛”,但在内外困境的迫使下,尽早做出调整、避免更大风险的出现是促进煤电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电定位调整的转型路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有序推进煤电布局调整。“十三五”前期是依靠多份煤电调控政策来强制约束煤电发展规模,2022年的煤电建设预警文件放宽了多个省份的煤电发展约束,但并不意味着煤电的发展环境宽松。如今丧失价格优势、市场竞价规则转变、风光平价上网、宏观政策目标和区域环保要求构成了煤电的硬约束,尤其是在东中部地区,煤电已经失去了传统优势,在国家政策导向的驱动下,煤电产业布局要逐渐向中西部转移,依托“西电东送”将电力大基地的清洁能源与火电打捆输送到东中部的负荷中心。当前煤电定位调整工作应当继续巩固和深化“十三五”煤电供给侧改革成果,严控东中部煤电新增规模,在对煤电有切实需求的省市(考虑当地需求增长和电力输入输出后存在较大负荷缺口)有序放开部分停缓建项目,但不再核准新的煤电项目,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转而深耕西部煤电大基地,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依托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更大规模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加快灵活性改造与适宜机组战略封存。从全国资源特性和现有技术条件的角度来看,煤电是最为经济可靠和最具开发潜力的灵活性电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峰问题需要依靠大规模的煤电提供灵活备用服务来解决。煤电灵活性改造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目前对电源灵活性需求最明显的“三北”地区的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进展缓慢,与超预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严重失调。“十四五”期间灵活性改造应成为煤电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此外,还需要从系统需求和存量机组价值最大化角度出发,部分机组仍具有良好使用状态,作为战略备用机组可提供辅助服务,减少机组关停带来的负面影响。
探索煤电盈利新机制。煤价上涨、机组利用率下降、环保投入加大等因素使得煤电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资产搁浅风险加重。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的推进,如果煤电依然保守着传统经营模式,势必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在电力服务多元化、智能化的竞争环境下,设计适合不同功能定位的煤电机组的市场机制和商业盈利模式,通过市场激励的手段可以减少利益相关者方面的阻力,有助于煤电深度调整的平稳过渡。目前来看,煤电盈利机制主要为两种:1)现货市场下,高效率机组依靠低煤耗的成本优势可获得竞价利润,同时也可摆脱计划电量的限制,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益。有研究发现,通过现货市场对煤电机组调度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的优化,系统可以降低3.6%的净发电成本和4.4%的碳排放。2)低效率、高成本机组则可以选择在辅助服务市场布局,积极参与调峰、备用、调压等辅助服务来获取收益。以东北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度东北电力有偿调峰辅助服务费用合计27.8亿元,平均价格0.525元/千瓦时(实际最高出清价格1元/千瓦时,实际最低出清价格0.16元/千瓦时),高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且96%的辅助服务补偿费用都用于调峰;同时,西北、华北等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也在逐步完善。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要求的方式提升煤电参与辅助服务的积极性是电力改革与能源转型协同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源网建设协调共济。如果按照低于2℃减排目标的要求来倒逼煤电发展空间,煤电装机规模应在2020年达峰后迅速下降,但从当前政策条件来看,煤电装机容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预计2025年前后达峰。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的大规模发展,加之资源区与负荷区的逆向分布,需要灵活性电源和柔性输电网络的共同支持,即电源侧资源(灵活性煤电、气电、抽蓄和光热等)、负荷侧资源(需求响应)、储能侧资源(电储能、热储能)和电网侧资源(跨时区负荷互补)等灵活性资源的协调发展。考虑到各类电源和电网规划建设的滞后周期不一致,需要制定更为科学全面长远的电力规划方案,以推动煤电机组的定位转型。
四、政策建议
电力规划引导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十四五”电力需求增速下滑,但在“十三五”全社会用电量7.5万亿千瓦时量级的基础上,预计“十四五”依然可以实现万亿千瓦时量级的电力需求增量。按照低碳发展理念,尤其是低于2℃情景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的需求增量应由清洁/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但当前的政策情景决定了煤电装机仍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而新能源增长势头不减,为提高机组利用率、减少弃电损失,就需要统筹安排灵活性电源、风光等波动性电源和区域电网的规划建设,以灵活高效的方式共同推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煤电灵活性改造、调峰气电、抽蓄、储能和DR将有力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同时,区域电网可以实现不同资源条件和负荷特性的地域间跨时区净负荷时序互补,通过扩大联网范围有效平抑波动,实现等效调峰效果。考虑到各类电源和电网规划建设的滞后周期不一致,西部多能源电力大基地建设、中东部的分布式能源自给消纳,需要制定科学长远的电力规划方案,实现源、网、荷、储协调共济。
能源革命2030年目标回望与环保硬约束引导煤电再定位。1)严控煤电增量,在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后,按照需求有序释放停缓建项目,确保2020年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2025年煤电装机总量控制在11.5亿千瓦。研究认为,随着“十四五”电力需求的进一步放缓,在新增电量需求中煤电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而“十五五”期间很可能会出现增量需求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并逐步渗透存量需求的情况。2)优化煤电存量,坚决淘汰不达标煤电产能。对于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经济效益极度恶化的机组坚决关停。需要明确,淘汰不单是简单的机组关停,还包括提升机组的系统价值,部分机组改造后符合环保等相关标准的,可以作为战略备用机组继续提供服务。这一方面避免了不必要的机组新建,另一方面也缓解了落后煤电机组退出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提高煤电灵活性。3)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我国应配套释放相应的煤电灵活性调节能力,将各地新能源规模总量与煤电灵活性提升规模挂钩,将煤电灵活性提升规模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分解落实并实现总量控制。同时,要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确定合理的调峰深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存量煤电实现由电量型机组向电力电量型机组的定位转变。
市场机制推动煤电定位调整。构建不同时间维度,包括能量、容量、辅助服务等不同交易对象的完整市场结构,统筹不同市场之间的衔接机制。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健全完善差异化补偿机制,以经济激励引导各类煤电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各类存量煤电机组系统价值,以高质量的煤电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充分发挥现货市场竞价规则,倒逼落后低效煤电机组的竞争性淘汰。进一步完善省间交易机制,打破僵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做大跨区输电的“盘子”,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调配与电力互济。
着力深挖需求侧管理潜力。当前,我国对电网公司需求响应和节电考核标准均为供电量的0.3%,与欧美等国监管机构对电力公司2~3%的节电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能源消费革命的本质就是能效。在过去一段时间,电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首先提出了电能替代,2014年后在空气质量改善的约束下上升为国家政策。而且随着2018年底八个省级试点现货市场陆续启动,实时电价信号也将为需求侧能效潜力的释放提供有利的激励机制。在当前电力需求增长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十四五”应重新重视高效节能,减少无效低效用电增长,用更长远时间跨度的能源转型目标倒逼近中期的电力发展路径,高能效情景下电力装机容量不需要达到高位水平即可保障电力供应,同时实现更深度的电力减排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7月20日下午3时58分,华电望亭发电厂二期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宣告实现商运。试运行期间,主辅设备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优良。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凝汽器设备。相较于传统火力发电设备,重型燃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启动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备选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公示》。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对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保底售电公司进行了征集,共收到20家售电公司申请。20家售电公司均符合遴选条件,现予以公示。名单如下(按综合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公示期为自本公示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5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答复文件明确,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存在的困难,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明确提出分布式电源可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度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38家售电公司获AAA级,30家燃煤发电企业获AAA级,194家新能源发电企业获AAA级,4家批发用户获AAA级。详情如下:
在以集中竞价方式组织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中,源侧的电厂报量报价,然后根据申报价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单调非递减的供给曲线。而需求曲线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垂直向下的负荷电量所代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该是本次交易的出清点,对应着出清电量和统一的出清电价。全部的出清电量对于申报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7月份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情况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85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日前,甘肃公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通知,新能源项目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电量规模、执行期限等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能源局、省工信厅明确。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备选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公示》。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对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保底售电公司进行了征集,共收到20家售电公司申请。20家售电公司均符合遴选条件,现予以公示。名单如下(按综合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公示期为自本公示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5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答复文件明确,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存在的困难,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明确提出分布式电源可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7月21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到,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及其附属场所建设的容量、电压等级超出第五条规定的光伏发电项目,按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自由选择三类上网模式;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自发自用比例不得低于50%。上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1.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有什么作用?答: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时电价具有刺激和鼓励用户移峰填谷、优化用电行为的作用,最终促进电力用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7月份受理经营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其中,7月申请注册的安徽习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售电公司符合市场注册条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8月13日,现发布2025年7月份售电公司注册公示名单。详情如下:此外,6月申请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度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38家售电公司获AAA级,30家燃煤发电企业获AAA级,194家新能源发电企业获AAA级,4家批发用户获AAA级。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退市经营主体名单,其中包括12家售电公司,4家电力用户。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