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罗剑锋 罗艾珂)
湘潭德盛能源配售电公司(以下简称德盛公司)作为湘潭经开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业主,先后完成了试点范围的划分、存量资产的处置、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申办、业务技术系统的上线运行、电量电费结算、售电准入等工作,现已进入实质化运作近一年,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各股东方的认可,有全国近30家试点项目来交流与考察,形成了湖南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湘潭模式”,在全省被借鉴与推广,也被中国能源研究会、国网公司作为研究课题。
在国家能源局现场督导湘潭经开区试点项目时,评价该项目有“四个一”和“一个最”,即: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湖南省第一个组建配售电公司并挂牌成立的试点园区、湖南省第一个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以及第一个提供供电服务的项目,也是第一批试点中发展最成熟、增长速度最快的。
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湘潭经开区增量配电试点项目位于湖南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2016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第一批试点项目。项目采取以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投资主体,最终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湖南电力,股份占比46%)、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占比28%)、湖南联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占比4%)、湖南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占比4%)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中标,并与园区投资平台湘潭九华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预留股份18%)共同成为项目业主。2018年1月,项目公司“湘潭德盛能源配售电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金2亿元,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
德盛公司遵循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三化”工作思路,开拓出一条符合项目公司实际的操作模式,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已经落地见效。
“湘潭模式”的主要做法
德盛公司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用改革的思维,积极主动作为,立足于打造“可参观、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标杆。主要做法如下:
秉承“先行先试”工作理念,创新破解增量配电改革普遍难题。德盛公司坚持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三新”)的指导思想,秉承“先行先试”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与创新,成功解决了增量配电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快速推动了改革的各项进程。
寻求“最大公约数”达成试点范围划分。国网湖南电力在试点配电网规划编制阶段积极参与,使试点区配电网规划符合地区电网整体规划,并明确了供电区域的“四界”。供电区域的划定充分考虑到了试点区存量资产问题,尽可能将电力设施跟不上供电负荷的区域划到试点区内,扩大项目业主单位的建设运营空间;将存量资产划到试点区域外,既让利给试点项目运营主体也维持了国网公司原有资产利益,减少了后期增量配售电公司成立后增量和存量资产的争端。通过寻求并满足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达成试点范围划分的完全一致。
“就近接入”上级电网。国网湖南电力明确规定:按照电网接入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电网运行安全的要求,对各类增量配电试点项目,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并网服务。根据配电网规划情况为增量配网预留接入间隔,从10千伏到110千伏电压等级的接入,无论是配售电公司还是增量区域内客户,按照“就近接入”原则接入电网,使得增量配电网在接入方面不但没有障碍,还因就近接入而减少投资,从而使项目公司顺利完成第一户用电客户的报装送电。
“多点计量”确保供电服务平稳过渡。从签订增量区域划分协议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后开始正式运作,到建设好自己的110千伏变电站之前,这段时间作为配售电公司运营的过渡期,配电网如何独立运维、与上级电网如何结算、存量与增量配电网资产如何有效分割,曾是增量配电改革过程中的“拦路虎”。德盛公司根据增量区域划分的地理位置,引入“多点计量”方法,就是在供电的10千伏线路存量与增量的边界处设置多个关口进行计量与结算,也同时以此作为产权分界点,确保过渡期工作的快速、顺利开展。
“四个统一”达成各方利益诉求共识。德胜公司攻坚克难、积极协调,达到“四个统一”。一是紧盯试点动态、及时有效沟通、力争政府园区支持,与政府主管部门、园区、在政策理解与指导思想上保持统一。二是积极协调园区和各股东,与园区、投资方在改革目标与目的上保持统一。三是主动服务和对接园区企业,创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与客户、地方政府、投资方在利益与诉求上保持统一。四是挂牌组建项目公司后,各股东方、项目公司员工在快速推进改革的进程上行动与措施保持统一,为试点项目快速推进落地、项目公司实现实质化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自建+传承”推进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增量配售电公司的业务系统没有经验可借鉴,国网湖南电力通过前后100多人55次专题讨论,最终确定了各业务系统搭建方案。一是考虑到项目公司要相对独立又能快速运作,选择人、财、物系统自建、业务系统由国网公司的系统延伸,保持业务处理的一致性。二是业务系统的架构搭建按地市供电公司层级,既能够体现增量配售电公司独立法人的公司性质,又能够与国网企业在业务系统中无缝对接的及时进行电量电费结算。三是体现主体责任,各种对外的票据、合同等体现供电主体法律关系的由项目公司出具。四是各业务系统的技术水平、管理要求、业务标准与国网企业保持统一,确保在供电主体变更时的平稳过渡,也对客户用电的体验不产生其他影响。
“管理型公司+业务委托运营”快速实现实质化运作。一是将公司在运作前期定位为管理型公司,公司员工主要从事业务管理,而末端业务则委托国网企业进行运营,这样便于快速开展业务,也便于客户的感知与体验的一致性。二是根据自身实际与业务开展情况,先后制定相适应的业务制度20余项,保障业务顺利开展。在防范经营风险方面,与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签订长期服务协议,确保依法依规经营。三是委托专业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对公司薪酬及绩效制度进行设计,最终确立了项目公司的薪酬制度,以及年度经营绩效计划指标及考核评估办法。四是与专业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一起,结合公司的企业发展理念,提炼了“以德兴盛”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三个维度”与“四供企业”盈利模式探索。德胜公司积极探索项目公司的发展方式,以能源为基础,以新技术为支撑,深入思考项目公司盈利模式,做好长远发展“三个维度”的工作与“四供企业”的合作。维度一是拓展效益渠道,即从常规配售电经营的单一模式,向能源项目投资与资本运作、综合能源利用与服务、售电准入与市场交易等三个方面拓展。维度二是延伸业务链条,即从传统的发、输、配、售四个环节的业务,向两头延伸,发电侧考虑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业务的投资,售电侧考虑从与客户的产权分界点处将综合能源利用与服务拓展到客户内部。维度三是跨行业合作,即打破业务界限,以能源为基础,通过优势互补,与供水、供汽、供热、供冷等“四供”行业实行合作,进行能源深度开发与利用。项目公司参观学习了佛山、宁夏、青岛等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编制了《增量配电网综合能源规划》,启动了第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汽车产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参与了北津学院空气能热水项目投标,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道路。
探索与建议
德盛公司已经正式实质化运营近一年,各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政策已落地见效,公司化运作效率初步显现,配售电业务操作规范有序,基本上完成了改革的前期任务,做到了让客户满意、地方政府满意、投资方满意(“三满意”)的效果。从整体运作情况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盈利模式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一是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执行。近期国家发改委、湖南省发改委出台了多个关于电价执行方面的文件,下达对象只对国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没有明确是否覆盖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区域,导致增量配电企业执行电价新政策没有文件依据,建议相关文件发文时同步考虑增量配售电公司。
二是改革试点总结与推广。随着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试点项目将逐步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能否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到一定阶段,对所有改革试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评价,从中找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运营模式,以统一并指导全国的改革试点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7月14日,河南许昌2025年第二批电网项目核准获批。一、为加快许昌电网建设步伐,保持电网和电源协调发展,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用电需要,同意建设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共58项,其中市辖区28项、建安区30项(详见附件1)。二、本次核准项目建设总规模为新建
7月1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开展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遴选工作。请你们对照要求,认真组织符合要求的园区申报,每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7月,广东天气进入“蒸笼模式”,电网全面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战时”阶段。7月4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城中村“战时”保供八条核心举措(以下简称“八条核心举措”),以梳理整治城中村的供电薄弱环节、配齐配足驻点抢修人员和物资等手段,确保打赢城中村民生保供硬仗。建立高温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近日,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成果已基本形成,此次规划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围绕提升供电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加速能源转型展开。据了解,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将大力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此次“十五五”电网规划聚焦城乡配电网改造和供电可靠性提升,将大力改造老旧高耗能配变及老旧隐患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石人梁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通过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并入电网,投入运行。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供电区域位于配电网末端,负荷分散,为单电源长距离供电。受地理环境限制,常规的电网改造升级方式难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8日,河南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价80799418元。该项目招标人为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集团管辖新建沿太行高速K8--K19路段约12公里沿线边坡及互通区等,设计光伏安装容量29.81MWp,为35kV电压等级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7月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42万元。招标人为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拟采购5MW/20MWh储能电站设备,含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电解液(5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实行最高限价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日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详情如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南阳市发展改革委:报来的《关于呈报南阳白河电厂(2×1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