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读《中国电气化发展报告2019》

2020-05-20 14:27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朱怡关键词:电气化电能替代张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凝聚共识 持续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读《中国电气化发展报告2019》

(来源:中国电力报 ID:zgdlb_CEPN 作者:朱怡)

5月11日,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电气化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电气化报告》)。围绕报告撰写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电气化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如何评价电气化发展进程、如何考虑中国电气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日前,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兼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琳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就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中国电力报:《电气化报告》的编撰基于什么背景?有哪些主要目的?

张琳:从能源发展趋势看。当前,全球能源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化石能源面临资源枯竭,带来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力加以利用,电力是能源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提高电气化水平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客观上需要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从电气化自身发展规律看,随着我国电气化发展步入新阶段,对于电气化的理解也从过去单纯地关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广泛使用电力,到现阶段更多地聚焦在电力供应的绿色低碳、用能侧的广泛电能替代、用电的智慧高效以及电力获得感的提升等方面。

在这个背景下,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通过开展电气化发展专题研究,

一是面向全社会宣传我国电气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

二是研究提升电气化水平的实施路径。

三是为政府部门制定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主要目的就是要凝聚各方共识,在企业层面,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完善经营理念,推进能源转型升级;

社会公众层面,转换传统用能观念,形成高效用能意识,使用清洁电能;

政府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共同加快中国电气化发展进程。

中国电力报:中国电气化发展取得哪些突出成效?

张琳:在电力供应侧,电力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持续增强,全国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42.6%提高到2018年的约46.4%。清洁能源发电能力稳步提升,输电网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稳步提高,配电网升级改造有效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与供电可靠性;在电力消费侧,2018年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5%,该项指标已基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区间。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第98位大幅跃升至2019年的第12位;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电力普遍服务分阶段扎实推进,拉动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稳步提高,2019年达到732千瓦时/人。电力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用户用电成本持续下降,当前我国销售电价水平已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中国电力报:当前中国电气化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张琳:历经多年发展,我国持续推进电气化进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区域间电气化发展水平在电力供应侧与消费侧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电气化进程显著快于西部地区;

二是电气化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和安全运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与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调峰需求相比尚不匹配;

三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短板,制约了电力系统能效提升。尖峰负荷治理能力不足导致电源电网投资经济性下降;

四是电力普遍服务亟须创新补偿机制,目前,电力普遍服务任务较重的地区存在电网投资大、用电负荷分散、用电量少的特点,后续持续开展电力普遍服务的资金保障压力进一步增大;

五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电力资源优化配置长期面临着省间壁垒问题,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电力报:新时期电气化发展具有怎样的内涵与特征?

张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电气化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呈现出4个方面的新特征。

一是绿色化。提高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供应长期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世界能源清洁发展步伐加快,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2889亿美元,是传统煤电、气电投资额的3倍。

二是智能化。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能源电力的产业格局和管理模式,能源电力开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能源电力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新时期电气化发展呈现鲜明的智能化特征。

三是泛在化。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分布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交互式能源设施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用能形式不断涌现,电力用户及其设备、电力企业及其设备、电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升级持续加快。

四是安全性。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传统高载能行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服务业呈现此消彼长态势,电网峰谷差进一步增大。风电、太阳能机组不具备主动调压、调频能力,抗干扰能力差,电网安全面临挑战。同时,随着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储能等交互式能源设施大量接入,配电网从无源网成为有源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双向、多向,电网运行控制更加复杂。

中国电力报:如何评价中国电气化进程?

张琳:《电气化报告》结合新时期电气化发展的特征与内涵,提出15项反映电气化进程的评价指标。其中,选取了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平均供电可靠率、人均生活用电量与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6项指标,作为量化电气化发展进程的典型特征和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将电气化进程划分为电气化前期、电气化中期初级、电气化中期中级、电气化中期高级和电气化后期5个阶段。同时,我们开展国外与我国电气化进程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已处于电气化中期高级阶段,中国处于电气化中期中级阶段,我国电气化进程与美国、德国、日本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人均生活用电水平和GDP能耗同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比也有不小差距,但从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和预期的发展目标看,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全国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与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一次能源结构中发电用能占比更高,东南沿海地区的终端用能与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从重点行业来看,工业用电占比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电气化进程快于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其中高载能行业电气化程度低于工业领域平均水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占比在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后续通过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交通运输领域电气化水平具有提升潜力。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用电占比显著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电气化进程在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预计203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2.0万亿千瓦时左右,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42亿千瓦。届时,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75%,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7%、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38%。

中国电力报:如何考虑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的实施路径?

张琳:我们建议将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明确电气化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与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重要路径。以此为引领,《电气化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实施路径建议,包括引导各类清洁发电能源协调发展,加快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综合电源基地开发,加快安全高效核电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智慧化水平,开展智能电厂应用功能升级,加强智能电网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施智能用电技术创新,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加大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电能替代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电能替代产业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引导用户选择电能替代设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研究设立电力普遍服务基金,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持续完善电力辅助服务机制,进一步丰富电力市场化交易品种;激发电气化发展新动能,优化完善“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综合能源服务的技术标准体系与商业运营模式,明确实施路径,引导电力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气化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张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