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读: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挫伤了能源发展,能源发展保障了抗疫以及复工复产,无论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是电力、新能源。如此,总结2020年上半年的我国能源发展,不仅有利于回望历史罕见的过去,而且有利于展望不确定的未来。”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受疫情和经济复苏影响,我国能源行业在疫情期间保供为抗疫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复工复产后率先大力拉动,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消费逐步提升,投资继续回升,能源建设持续推进。
(来源:微信公众号“叶春能源” ID:yechunEnergy 作者:叶春能源)
01
—
能源需求逐步回暖
6月份,经济社会秩序持续恢复,工业、投资、消费等均呈回升态势。上半年,能源需求逐步回暖,能源消费降幅明显收窄。有关机构初步核算,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上升1.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煤炭需求小幅增长。初步测算, 6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3.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2.6%。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18.5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3%。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耗煤增速均同比增长,电力行业耗煤约 1.65亿吨,同比增长3.0%;钢铁行业耗煤约0.6亿吨,同比增长1.0%;建材行业耗煤约0.5亿吨,同比增长10.0%;化工行业耗煤约0.26亿吨,同比增长1.0%。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一季度受国内疫情影响,国内石化化工产品需求大幅萎缩,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消费需求逐步恢复,但受国际疫情扩散影响,总需求复苏受到一定影响。1-5月,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5.9%,降幅较前4月收窄2.7个百分点。1-5月,国内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同比下降约1.1%,降幅比前4月收窄0.9个百分点。6月份,受全国降雨扩大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阻,厂矿、基建开工率下降,原油消费有所下降,尤其是柴油需求表现疲软。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48.23亿立方米,同比增速为4.3%,较上月有所下滑。电力需求增幅明显。根据中电联统计,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35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较上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与去年同期比提高0.6个百分点,月度增速回复正常增长趋势。分月份看,1-2月、3月、4月、5月、6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7.8%、-4.2%、0.7%、4.6%、6.1%,电力消费增速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02
—
能源投资增速回升
疫情一度导致全球能源投资出现有史以来最大降幅。但能源投资额度大,是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密集出台的政策推动下,能源投资增速呈现回升态势。
煤炭行业投资增速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回落,由5月份的增长4%回落至6月份的-2.4%。1-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0%。其中,民间投资下降3.1%。
油气投资降幅有所收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2%,降幅比前5月收窄3.6个百分点,比前4月收窄8.2个百分点。前5月,油气开采业投资同比下降18.3%,降幅比前4月扩大3.4个百分点。6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6.7%,降幅较5月份收窄11.6个百分点。全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速为10.5%,增幅较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电力基建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3395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电源投资大幅增长51.5%。新冠肺炎疫情后,新基建拉动下的电力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03
—
能源建设规模增大
在我国产业政策的刺激下和能源投资强有力的拉动下,能源建设规模也相应增大。煤炭行业继续有序释放优质产能。6月份,国家能源局核准甘肃华亭矿区五举煤矿、新疆沙湾矿区西区红山西煤矿两个项目,合计产能360万吨/年。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河北今年将建4个至5个智能化示范工作面,江苏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成,国内首个智能化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在神东贯通。油气管道建设持续推进。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国内油气管道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度。川渝两地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欲打造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管网南干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试验段)进行开工建设。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比过半。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95万千瓦,同比减少378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2058万千瓦,占全部新增比重过半。6月底,全国全口径水电装机3.60亿千瓦,同比增长1.9%;火电12.07亿千瓦,同比增长3.7%;核电4877万千瓦,同比增长6.2%;并网风电2.17亿千瓦,同比增长12.5%;并网太阳能发电2.16亿千瓦,同比增长16.4%。
04
—
能源供应较快增长
2020年年初,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能源消费断崖式下滑,能源供应增长也骤降。6月份,大部分各能源品种供给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煤炭行业整体供给收紧。6月份,煤炭供给同比增长-1.2%,供给出现一定的收紧。煤炭进口同比增长-6.69%,进口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据中国煤炭协会快报数据,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7.96亿吨,增长1.1%;其中,6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25亿吨,同比增长1.6%。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进口累计1.74亿吨,同比增长12.7%;其中,6月份煤炭进口2529万吨,环比增长14.6%,同比下降6.7%。今年1-6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累计完成11.22亿吨,同比下降6.8%;其中,6月完成2.03亿吨,同比下降0.7%;铁路煤炭日均装车6.8万车,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天然气生产高速增长。6月份,我国生产原油1624万吨,同比增长0.7%;生产天然气1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油气生产增速较上月均有所放缓但依然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累计生产原油9715万吨,同比增长1.7%,比一季度放缓0.7个百分点;加工原油3.2亿吨,同比增长0.6%,一季度为下降4.6%。其中6月份,生产原油1624万吨,同比增长0.7%,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加工原油5787万吨,同比增长9.0%。上半年,国内累计生产天然气9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生产天然气1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1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发电比重继续提高。6月份,发电量6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量210.1亿千瓦时,环比增加18.7亿千瓦时。疫情以来,连续三月发电量实现正增长。上半年,清洁电力生产比重继续提高,规上口径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27.6%,较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1-6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6.7%;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9%;核电发电量增长9.0%。并网风电发电量增长10.9%。总之,2020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稳定,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拉动和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苏超”火出圈,场均超万人观赛、跨城客群激增,正全面带旺城市的“夜经济”。直观的用电数据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作为“夜经济”的核心领域,全省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每日18时至22时的4个小时内,用电量突破10.5亿千瓦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云南省绿电直连适用范围、直连类型、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云南率先响应国家“650号文”,体现了对新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创新,以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马来西亚知名汽车KOL戴祖億(TaiChooYee)不仅是汽车评测领域的意见领袖,也是一位环保理念的践行者。近日,他在自家屋顶安装19块正泰新能ASTRON7光伏组件,打造一套11.59kW的住宅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约1200度,实现家庭用电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将余电上网,为马来西亚的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